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22年广州地区抗-HIV阳性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及趋势分析
1
作者 田也 李仲平 +4 位作者 廖芬芳 谢君谋 杨穗群 戎霞 王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0-184,208,共6页
目的调查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人群信息,分析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探讨新形势下保障用血安全的措施。方法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和1种核酸检测(NAT)试... 目的调查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人群信息,分析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探讨新形势下保障用血安全的措施。方法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和1种核酸检测(NAT)试剂对2012—2022年广州地区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HIV抗原抗体检测和HIV RNA筛查,检出反应性的血液标本送至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抗-HIV确证实验(蛋白免疫印迹法),并对确证抗-HIV阳性的献血者进行人群特征分析。结果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共3351596份献血者标本。抗-HIV确证阳性有708份,总阳性率为21.12/10万,抗-HIV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其中:1)不同年龄段的抗-HIV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25~34岁组、35~44岁组、18~24岁组、≥45岁组(P<0.05);2)初次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9.23/10万)显著高于重复献血者(10.78/10万)(P<0.05);3)男性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0.45/10万)显著高于女性(3.46/10万)(P<0.05);4)个体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2.18/10万)高于团体献血者(9.10/10万)(P<0.05)。结论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IV确证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无偿献血及艾滋病预防系列政策落实呈显著正相关性。青年人群仍然是HIV高危人群集中区,应多渠道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初次献血者的抗-HIV阳性率远高于重复献血者,建议进一步优化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和体检过程,多措施筛查高危行为人群的献血行为。加强固定献血者的艾滋病预防等宣传教育,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加强献血后保密性弃血途径告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hiv 宣传
下载PDF
献血者使用HIV抗病毒治疗药物对血液安全的影响
2
作者 王立林 赵方 +6 位作者 杨峥嵘 朱蕊 刘宜仲 邬林枫 李彤 陈婷婷 曾劲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无偿献血者中使用抗病毒治疗(ART)药物对血液安全的潜在风险。方法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检测定期献血者(阴性对照组n=86)、抗-HIV阳性检出者(实验组n=98,检出于2019—2023年约44万献血者)血浆中ART药物... 目的分析深圳市无偿献血者中使用抗病毒治疗(ART)药物对血液安全的潜在风险。方法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检测定期献血者(阴性对照组n=86)、抗-HIV阳性检出者(实验组n=98,检出于2019—2023年约44万献血者)血浆中ART药物,探明阴性对照组ART药物血浆基线浓度,分析使用ART药物对血液安全的影响。结果86例阴性对照组血浆标本未检测到基线浓度的ART药物;98例实验组1∶2人份混合血浆标本中,经拆分确证检出4例ART药物标本,ART药物检出率为4.08%。其中,3例检出ART药物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1例检出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齐多夫定。结论深圳地区抗-HIV阳性检出者中存在使用ART药物情况,需要进一步探究此类人群献血动机,识别高危人群,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抗病毒治疗药物 hiv 检出率 血液安全
下载PDF
2016至2020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
3
作者 励晓涛 董杰 +2 位作者 凌霞 祝宏 吴丹霄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4期11-14,共4页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降低HIV经输血传播风险,制定有效献血者招募及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降低HIV经输血传播风险,制定有效献血者招募及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ing,NAT)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地区902847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Ⅰ/Ⅱ抗体/抗原和HIVRNA检测。抗-HIV抗体/抗原或HIVRNA反应性标本送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和NAT进行确认。结果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地区共检测HIV确证阳性103例,阳性检出率为0.01%,其中101例ELISA和NAT筛查均为阳性反应,2例ELISA筛查为阴性反应,NAT为阳性反应。103例感染者中,以男性(91.26%,94/103)、18~35岁(69.90%,72/103)、初次献血者(68.93%,71/103)为主。2016至2020年献血者HI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7.181,P=0.007)。男女献血者HIV阳性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36,P=0.350;χ^(2)=0.653,P=0.957)。各年龄组献血者HIV阳性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78,P=0.173;χ^(2)=2.318,P=0.678;χ^(2)=5.284,P=0.259;χ^(2)=9.183,P=0.057)。结论近5年HIV感染在杭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呈低流行水平,但仍存在感染风险,应加强在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且应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选择合适的检测策略,保证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hiv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酸检测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联用cART对HIV-1感染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4
作者 董雁 刘锦 +5 位作者 闵奇萍 黄金龙 何妙翠 王黎芳 钱峰 刘义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198,共2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经系统毒性和代谢紊乱等,严重影响了抗病毒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AIDS治疗领域的瓶颈[1]。部分国家资助的中医药防治AIDS科研课题提出正虚(主要为肾虚)是AIDS发生发展的内在病理基础,以肾气与肾阴肾阳的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2-3]。补肾制剂可能是缓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病情和不良反应的可靠方式。金匮肾气丸是由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山茱萸、牛膝、泽泻等多味中药制成的综合制剂[4],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作用。本研究首次采用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治疗HIV-1感染者,比较了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单用cART对HIV-1感染者抗病毒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试图为探索HIV-1感染者治疗的新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不良反应 T细胞亚群 hiv感染者医疗结局健康调查量表
下载PDF
姜黄素调控转录因子FOXP3影响HIV-1感染辅助受体CCR5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冯龙 李青雅 +5 位作者 李寒冰 王白燕 曹珊 郑文锦 耿宇轩 李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2-779,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P3影响HIV-1感染辅助受体CCR5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分析转录因子FOXP3与CCR5启动子的结合位点;采用AutoDock 4.2软件对姜黄素与FOXP3进行柔性对接;MTT法检测姜黄素对Jurkat细...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P3影响HIV-1感染辅助受体CCR5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分析转录因子FOXP3与CCR5启动子的结合位点;采用AutoDock 4.2软件对姜黄素与FOXP3进行柔性对接;MTT法检测姜黄素对Jurkat细胞活性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Jurkat细胞后CCR5和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pcDNA3.1-FOXP3真核表达载体;结合转录因子预测结果,运用Overlap PCR法扩增突变型CCR5基因片段,构建突变型CCR5启动子报告载体pFireRluc-Mt-CCR5;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转录因子FOXP3与CCR5的启动子结合位点。结果:JASPAR转录因子预测结果显示,CCR5启动子区与转录因子FOXP3存在结合位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姜黄素能够与FOXP3的酶活区域结合;MTT结果显示,姜黄素作用24 h后对Jurkat细胞活性产生抑制作用,IC50为34.48μmol/L;qRT-PCR和Western b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Jurkat细胞后,CCR5和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证实FOXP3能够与CCR5启动子结合,且转录因子FOXP3可调控CCR5启动子活性;过表达FOXP3后,姜黄素对CCR5的作用结果显示:当姜黄素浓度为60μmol/L时,作用于共转染pcDNA3.1-FOXP3和pFireRluc-Wt-CCR5的HEK293T细胞CCR5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明显高于pFireRluc-Wt-CCR5+curcumin-60组(P<0.01)。结论:FOXP3能够调控CCR5启动子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姜黄素通过作用于FOXP3与CCR5启动子结合位点影响CCR5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FOXP3 CCR5 hiv-1 调控
下载PDF
HIV/AIDS合并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
6
作者 黄志忠 覃江龙 +3 位作者 卢亦波 农兰伟 牟敏红 邵宏华 《内科》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总结HIV/AIDS合并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53例HIV抗体阳性合并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脏组织病理结果分为病毒性肝炎组(n=27)、肝细胞肝癌组(n=15)和肝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n=11)。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腹部C... 目的总结HIV/AIDS合并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53例HIV抗体阳性合并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脏组织病理结果分为病毒性肝炎组(n=27)、肝细胞肝癌组(n=15)和肝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n=11)。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腹部CT影像学特征,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结果三组在消瘦、发热、上腹痛、浅表淋巴结肿大、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甲胎蛋白升高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在多发结节、单发结节、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轻度强化、病灶重度强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毒性肝炎组镜下见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肝癌组镜下见凝固性坏死组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镜下见肝小叶结构广泛破坏和星空现象。结论不同类型HIV/AIDS合并肝损伤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腹部CT影像学特征有一定差异,但其较难区分肝细胞癌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两者鉴别诊断需借助肝脏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肝损伤 肝细胞癌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鉴别诊断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贵阳市MSM人群中HIV、TP、HSV-2感染的实验结果分析
7
作者 张羽 班丽佳 +1 位作者 苏雯 谢芳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90-694,共5页
目的分析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中HIV、TP及HSV-2感染的实验检测结果,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MSM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血液样本进行HIV、TP及HSV-2检测,并分析实验检测结果。结果577例... 目的分析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中HIV、TP及HSV-2感染的实验检测结果,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MSM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血液样本进行HIV、TP及HSV-2检测,并分析实验检测结果。结果577例研究对象中,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TP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及HSV-2抗体阳性者116例(20.1%)、107例(18.5%)、74例(12.8%);HIV^(+)TP、HIV^(+)HSV-2、TP^(+)HSV-2以及HIV^(+)TP^(+)HSV-2合并感染者24例(4.2%)、8例(1.4%)、11例(1.9%)、20例(3.5%)。实验检测结果分析表明,新发现HIV感染者的WB试验各个反应带型频率不一,带型组合多样化;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最小为10个/μL,最大为914个/μL,平均值为(316.2±160.6)个/μL。病毒载量最高值>7 log_(10)/mL,最低值为1.5 log_(10)/mL,平均值为(4.3±0.9)log_(10)/mL。结论贵阳市MSM人群HIV、TP及HSV-2的感染率较高,合并感染情况较为严重,防治形势严峻,应加强本地区MSM人群的HIV、TP及HSV-2防治工作;同时应结合检测结果制定相关的治疗及防治措施,提高感染者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梅毒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下载PDF
2018-2022年南阳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小敏 丁琳 张玉超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46-49,52,共5页
目的 分析南阳市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简称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抗病毒治疗及时性提供参考。方法 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HIV/AIDS病例资料,收集确认时间为2018... 目的 分析南阳市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简称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抗病毒治疗及时性提供参考。方法 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HIV/AIDS病例资料,收集确认时间为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南阳市的个案信息,分析其基本信息和及时治疗的情况,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及时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2年共纳入符合条件HIV/AIDS病例2 655例,平均年龄为(41.69±16.17)岁,性传播占99.10%,已婚有配偶占41.21%,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被动检测占60.23%,无症状期占58.15%;抗病毒治疗及时率为65.73%(1 745/2 655),五年间抗病毒治疗及时率无明显变化趋势(χ^(2)=0.308,P=0.579)。χ^(2)检验结果提示,不同确认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样本来源、临床分期、报告地区的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及时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职业为农民者相比,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OR=0.611,95%CI:0.477-0.782)和商业服务(OR=0.736,95%CI:0.546-0.994)的病例抗病毒及时治疗的可能性更小;与外地报告的病例相比,本市报告的病例抗病毒及时治疗的可能性更大(OR=3.650,95%CI:2.966-4.491);与临床分期为艾滋病期的病例相比,无症状期、轻度疾病期和中度疾病期的及时治疗的可能性更大,OR值(95%CI)分别为2.212(1.648-2.969)、2.446(1.767-3.386)和1.496(1.046-2.140)。结论 南阳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有待提高,需根据职业类型、报告地区以及疾病分期状况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综合干预措施,确认阳性后及时随访、尽量简化转介治疗流程,提高治疗覆盖面和及时治疗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抗病毒治疗 及时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邵莉 陈继军 +3 位作者 张宇琦 许静 栗果 高文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 【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IDS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需的数据资料来自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兰州市统计年鉴。采用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相对风险(RR)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1-2018年间兰州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共计1984例,其中HIV/AIDS晚发现者有982例(49.5%),平均年龄为39.67岁,男性占90.9%。老年人和女性HIV/AIDS病例中晚发现的比例更高;城关区(51.1%)、安宁区(50.3%)和榆中县(51.9%)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HIV/AIDS晚发现比例;2011-2018年间兰州市总体的晚发现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Bayes时空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风险在2011-2015年间波动变化,而在2015年后迅速上升,其RR(95%CI)从1.01(0.84,1.23)上升到1.11(0.77,1.97);红古区和三个县的晚发现风险变化趋势与兰州市的总体变化趋势相似,而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的晚发现风险呈下降趋势;晚发现相对风险大于1的区县包括:永登县(RR=1.07,95%CI:0.55,1.96)、西固区(RR=1.04,95%CI:0.67,1.49)、城关区(RR=2.41,95%CI:0.85,6.16)和七里河区(RR=2.03,95%CI:1.10,3.27)。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为热点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人均GDP(RR=0.65,95%CI:0.35,0.90)和HIV/AIDS病例中的男性比例(RR=0.53,95%CI:0.19,0.92)的增高,HIV/AIDS晚发现的相对风险越低;而人口密度(RR=1.35,95%CI:1.01,1.81)越大,晚发现风险越高。【结论】兰州市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人均GDP、HIV/AIDS中男性比例和人口密度是HIV/AIDS晚发现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晚发现风险高和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区县,应重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HIV筛查和防治服务,降低HIV/AIDS晚发现比例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晚发现 Bayes时空模型 分布特征
下载PDF
82例门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10
作者 黄娜 侯建玲 +4 位作者 初同胜 郑荣涛 田洪青 槐鹏程 刘殿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7期471-473,共3页
目的:了解皮肤性病就诊者中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发现方式,为制定HIV筛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皮肤病专科医院2018年3月至2023年10月上报的8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信息,对其人口学特征、伴发疾病和发现方式等进行... 目的:了解皮肤性病就诊者中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发现方式,为制定HIV筛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皮肤病专科医院2018年3月至2023年10月上报的8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信息,对其人口学特征、伴发疾病和发现方式等进行频数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8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男80例,女2例,年龄17~71岁,平均(37.40±12.28)岁,单身5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26例。本省其它地市48例,其他省12例。76例有男男性接触史,56例因皮肤症状就诊发现,26例因高危性行为或曾患性病主动查体发现,71例在性病门诊发现。结论:皮肤性病就诊者中HIV感染/AIDS患者具有包括多数为男性、性活跃人群、单身、文化程度较低、外地人为主等特征,有高风险性行为和皮肤性病症状的就诊者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合并疾病 发现方式
下载PDF
HIV暴露儿童血清逆转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李晓玲 吴晓东 +6 位作者 袁冬妹 黄婷 刘晓宁 夏俊霞 李莎茜 黄海英 何云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5期516-522,共7页
目的研究HIV暴露儿童血清逆转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管理的49例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HIV暴露儿童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及血清结果等。结果49例HIV暴露儿童在出生后48 h、6周、3月龄HIV核酸... 目的研究HIV暴露儿童血清逆转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管理的49例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HIV暴露儿童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及血清结果等。结果49例HIV暴露儿童在出生后48 h、6周、3月龄HI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在12、18、21月龄时血清逆转率分别为59.18%、93.87%和100.00%。HIV暴露儿童在12月龄血清是否逆转与母亲分娩方式、抗反转录病毒开始时间、孕期核酸检测结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关;与HIV暴露儿童的性别、出生胎龄与体重、阻断药物使用种类等也无关。结论未发现12月龄HIV暴露儿童血清逆转的明确影响因素,其3月龄核酸检测与最终血清逆转结果一致性为100%。为尽早排除HIV感染,减少家属顾虑,未来可考虑HIV暴露儿童3月龄前3次核酸阴性结果代替血清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孕产妇 hiv暴露儿童 血清逆转 早期诊断 母婴传播 核酸检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HIV合并结核与单纯HIV感染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网络特征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邓秋霞 余骏雯 +6 位作者 叶丽丽 朱政 张丽媛 何婷 和继莲 王辉 刘晓宁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6期561-570,共10页
目的探索并比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结核与单纯HIV感染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网络特征。方法对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HIV合并结核与单纯HIV感染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焦... 目的探索并比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结核与单纯HIV感染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网络特征。方法对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HIV合并结核与单纯HIV感染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焦虑抑郁情绪资料,将纳入对象分为HIV合并结核与单纯HIV感染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网络分析。使用qgraph包可视化网络,网络布局采用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生成,比较2组人群焦虑抑郁症状网络特征间的差异。结果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520例患者数据纳入网络分析,每组260例患者。发现HIV合并结核与单纯HIV感染患者的焦虑症状无差异,但抑郁总分双感组人群更高(P<0.05);2组焦虑抑郁网络特征通过网络比较测试网络差异性检验,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结论HIV合并结核感染者焦虑症状与单纯HIV感染者相仿,而抑郁症状程度较重,两者焦虑抑郁症状网络特征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 hiv合并结核 焦虑 抑郁 症状网络
下载PDF
lncRNA SNHG1调控铁死亡减轻HIV-1 gp120 V3环所致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13
作者 王琳琳 左勤 +4 位作者 李心怡 颜学勤 潘锐 付咏梅 董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6-814,共9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1调控铁死亡改善HIV-1 gp120 V3环致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设立空白组、随机肽段组、HIV-1 gp120V3环组(HIV-1 gp120组)、HIV-1 gp120+shCon组、H...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1调控铁死亡改善HIV-1 gp120 V3环致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设立空白组、随机肽段组、HIV-1 gp120V3环组(HIV-1 gp120组)、HIV-1 gp120+shCon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 gp120+SNHG1 sh2+ferrostatin-1(Fer-1;铁死亡抑制剂)组和HIV-1 gp120+SNHG1 sh2+EX527(Sirt1抑制剂)组。随机肽段和gp120 V3环分别处理正常CHME-5细胞24 h;抑制剂预处理SNHG1 sh2细胞2 h后,gp120 V3环处理24 h。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Sirt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酶标仪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Fe^(2+))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ELISA结果显示:较空白组,HIV-1 gp120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较HIV-1 gp120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较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 gp120+SNHG1 sh2+Fer-1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HIV-1 gp120+SNHG1 sh2+EX527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较空白组,HIV-1 gp120组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较HIV-1 gp120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较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 gp120+SNHG1 sh2+Fer-1组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HIV-1 gp120+SNHG1 sh2+EX527组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p5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3)较空白组,HIV-1 gp120组Fe^(2+)和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较HIV-1 HIV-1 gp120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Fe^(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较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gp120+SNHG1 sh2+Fer-1组Fe^(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HIV-1 gp120+SNHG1 sh2+EX527组Fe^(2+)和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敲减SNHG1可减轻HIV-1 gp120 V3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irt1/p53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相关信号分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神经炎症 铁死亡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 Sirt1/p53信号通路
下载PDF
HIV/AIDS并发亚临床结核病现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美君 李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00,共5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双重感染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点和挑战。随着人们对于结核病的认识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亚临床...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双重感染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点和挑战。随着人们对于结核病的认识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亚临床结核病(subclinical tuberculosis,STB)在疾病谱中的重要性。笔者详细探讨了HIV/AIDS并发STB的流行现状、临床特征、筛检与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问题,旨在引起公共卫生和临床从业者的高度关注,鼓励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提高对HIV/AIDS并发STB患者的重视,为制定降低HIV/AIDS与STB共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共病现象
下载PDF
台州市HIV感染者启动抗病毒治疗后贫血发病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李畅 谢亚莉 +4 位作者 汪剡灵 王婷婷 林海江 陈潇潇 何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了解2015—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新确诊HIV感染者启动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reatment,ART)后贫血发病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2015—2019年新确诊并启动ART的HIV感染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 目的:了解2015—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新确诊HIV感染者启动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reatment,ART)后贫血发病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2015—2019年新确诊并启动ART的HIV感染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启动ART后贫血发病与恶化的影响因素,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启动ART后血红蛋白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及有关因素。结果:共纳入553例HIV感染者,基线贫血患病率为21.2%(117/553)。基线436例未患贫血的HIV感染者共计随访1442.1人年,贫血发病密度为8.2/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启动ART后HIV感染者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aHR=3.71,95%CI:1.61~8.59,P=0.002)、合并糖尿病(aHR=1.79,95%CI:1.03~3.13,P=0.04)、初始ART治疗方案使用齐多夫定(aHR=3.16,95%CI∶2.09~4.78,P<0.01)。基线117例患贫血的HIV感染者共计随访308.3人年,贫血恶化发病密度为9.1/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贫血恶化的危险因素为合并糖尿病(aHR=2.68,95%CI:1.10~6.54,P=0.040)。年龄较高、女性、糖尿病、轻度肾功能不全、认知功能障碍者血红蛋白浓度更低,初始ART方案使用齐多夫定者血红蛋白水平有下降趋势。结论:台州市HIV感染者启动ART后贫血的发病风险在年龄较高、合并糖尿病、使用齐多夫定人群中较高,恶化风险在合并糖尿病人群中较高,应重点加强对这部分人群贫血的监测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贫血 发病 恶化 血红蛋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3B型HCV/HIV感染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16
作者 刘立 常丽仙 +2 位作者 陈智勇 李俊义 刘春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7,共7页
目的观察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方案对我国基因3B型HCV/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B型HCV/HIV合并感染者299例,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治... 目的观察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方案对我国基因3B型HCV/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B型HCV/HIV合并感染者299例,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2周,停药后随访12周。评估治疗结束后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12)和不良反应。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Agresti-Coull方法构建SVR12的95%C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VR的影响因素。结果299例3B型HCV/HIV感染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92±6.84)岁,男性占77.3%(231/299),肝硬化患者占36.5%(109/299),曾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占13.4%(40/299),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患者占27.8%(83/299)。患者总体SVR12为87.0%(260/299),其中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与联用利巴韦林SVR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vs 85.5%,χ^(2)=0.203,P=0.653);无肝硬化和肝硬化患者SVR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vs 81.7%,χ^(2)=4.256,P=0.039);抗病毒初治患者的SVR12明显高于经治患者(93.4%vs 45.0%,χ^(2)=71.670,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OR=0.957,95%CI:0.931~0.984,P=0.002)、肝硬度值(OR=1.446,95%CI:1.147~1.822,P=0.002)和经治(OR=13.807,95%CI:2.970~64.174,P=0.001)是3B型HCV/HIV感染者SVR的独立影响因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41例,均在抗病毒治疗后2周内出现,28例在没有停药并积极处理后缓解;13例积极处理后仍未缓解,停用抗病毒药物2~5 d后缓解,缓解后再次使用未出现类似反应。结论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对3B型HCV/HIV感染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hiv 索磷布韦 维帕他韦 利巴韦林
下载PDF
献血者HIV检测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
17
作者 黄慧 周涛 +4 位作者 朱正 马怡 陈丽 段婉平 李玲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以多中心HIV残余风险研究为基础,分析不同HIV检测策略的成本与效果,为血站采用适宜的HIV检测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安徽省3家血站献血者HIV检测、确认情况,估算HIV不同检测方法的残余风险。建立决策树模型,分析国内现行政策下... 目的以多中心HIV残余风险研究为基础,分析不同HIV检测策略的成本与效果,为血站采用适宜的HIV检测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安徽省3家血站献血者HIV检测、确认情况,估算HIV不同检测方法的残余风险。建立决策树模型,分析国内现行政策下的3种不同检测策略的成本效果差异。结果本研究调查地区,抗-HIV-1+2 ELISA、HIV Ag/Ab1+2 ELISA、ELISA+NAT技术的残余风险分别为1.17×10^(-6)、0.84×10^(-6)、0.59×10^(-6);经决策树模型分析,在无核酸检测时,HIV Ag/Ab1+2 ELISA较抗-HIV-1+2 ELISA方案更具成本效果优势,但加上1遍NAT后,HIV Ag/Ab1+2 ELISA的优势消失;HIV试剂成本、HIV治疗成本以及假阳性报废成本,是模型的敏感因素。结论本研究调查地区,采用1遍抗HIV-1+2 ELISA加1遍NAT方案,具有成本效果优势。血站在决定采用何种HIV检测策略前,需对使用的酶免试剂,进行确认和评估,在保证灵敏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关键因素为试剂成本及试剂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检测 决策树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具有非局部感染和周期治疗的HIV感染模型的时空动力学分析
18
作者 吴鹏 何泽荣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26,共18页
该文建立了一类非自治反应扩散HIV细胞模型来研究周期治疗、非局部感染对HIV感染时空动力学的影响.具体地,首先推导出模型基本再生数R0,其由下一代再生算子R的谱半径所定义.然后对模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无感染平衡态的全局... 该文建立了一类非自治反应扩散HIV细胞模型来研究周期治疗、非局部感染对HIV感染时空动力学的影响.具体地,首先推导出模型基本再生数R0,其由下一代再生算子R的谱半径所定义.然后对模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无感染平衡态的全局稳定性、HIV感染的一致持久性以及周期正平衡态的存在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并分析了相关重要因素对HIV感染进程的影响,为HIV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反应扩散模型 空间异质 非局部感染 周期抗病毒治疗 阈值动力学
下载PDF
AIDS病人/HIV感染者孤独感研究进展
19
作者 韩贇 柯欢 +3 位作者 张立秀 王伟洪 王淑婵 林淑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6-1030,共5页
对艾滋病(AIDS)病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孤独感的概念、机制、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对AIDS病人/HIV感染者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艾滋病(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孤独感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猴痘合并HIV感染一例
20
作者 邢培业 槐鹏程 +2 位作者 李紫阁 林颖杰 刘殿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07-308,共2页
患者,男,21岁。10天前有男男高危性接触史。4天前出现发热,3天前肛周出现脓疱、溃疡,伴瘙痒。皮肤科查体:肛周见多发溃疡面。HIV感染2年。实验室检查:溃疡面组织液检查MPXV-qPCR(+)。诊断为猴痘。
关键词 猴痘病毒 hiv 男男性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