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1994~2022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谢年华 闫晗 +3 位作者 马红飞 翁秀芳 王夏 刘毅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1994~2022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武汉市1994~2022年直报的常住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和抗病毒治疗数据,采用寿命表法... 目的分析武汉市1994~2022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武汉市1994~2022年直报的常住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和抗病毒治疗数据,采用寿命表法、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8954例HIV/AIDS共随访47245.4人年,全死因死亡1078例,中位生存时间22.3年;第1、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92.9%、88.5%、83.5%、78.7%、73.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未治疗、男性、较大年龄、无职业、低文化程度、本地户籍、异性性行为传播及注射吸毒传播、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及较低CD4基线水平是影响HIV/AIDS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未治疗患者死亡风险为已治疗患者的13.979倍(95%CI:11.883~16.446),无职业患者死亡风险为有职业患者的1.140倍(95%CI:1.004~1.295),本地患者死亡风险是流动人口1.682倍(95%CI:1.415~2.000),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患者死亡风险是自愿咨询检测患者的1.823倍(95%CI:1.421~2.339)。结论应针对50岁及以上、无职业、低文化程度、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及低CD4基线水平等危险因素,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大众对艾滋病的科学认识,并通过医防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促进早检测、早治疗;充分利用HIV/AIDS人群健康大数据,形成多维度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个体提供包括心理干预在内的精准医疗,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Association between Macroscopic-factors and Identified HIV/AIDS Cases among Injecting Drug Users: An Analysis Using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XING Jian Nan GUO Wei +5 位作者 QIAN Sha Sha DING Zheng Wei CHEN Fang Fang PENG Zhi Hang QIN Qian Qian WANG L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11-318,共8页
Drug use (DU), particularly injecting drug use (IDU) has been the main route of transmission and spread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J among injecting drug use... Drug use (DU), particularly injecting drug use (IDU) has been the main route of transmission and spread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J among injecting drug users (IDUs)[1]. Previous studies have proven that needles or cottons sharing during drug injection were major risk factors for HIV/AIDS transmission at the personal level[z4]. Being a social behavioral issue, HIV/AIDS related risk factors should be far beyond the personal level. Therefore, studies on HIV/AIDS related risk factors should focus not only on the individual factors, but also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IV/AIDS cases and macroscopic-factors, such as economic status, transportation, health care services, etc[1]. The impact of the macroscopic-factors on HIV/AIDS status might be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which are potentially reflected in promoting, delaying or detecting HIV/AIDS epide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hiv An analysis Using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下载PDF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skin testing on HIV/AIDS patient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ts risk factors
3
作者 Fengren Liu Jianjun Ye +5 位作者 Changfu Xiong Jiguo Yin Weihua He Gaobo Li Dingyuan Zha Linxiang Ye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7年第3期185-189,共5页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activity of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skin test(PPD test) in HIV-infected persons and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PD. Methods: 174 HIV/AIDS patients regis...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activity of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skin test(PPD test) in HIV-infected persons and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PD. Methods: 174 HIV/AIDS patients registered in the loc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 participated this study from April to June in 2006. Questionnaire,CD4 count and thoracic roentgenogram were performed for all participants. Results: In this study, response rate of questionnaires was 83.65%. The majority of these participants had a different degree of immunodeficiency that accounted for 93.64%. Female patients had a higher CD4 count than that of males.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PPD was 38.15%.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 in our study indicated that CD4 count, previous tubereulosis history, tuberculosis contact history and thoracic roentgenogram manifestation of patients were related to their PPD diameters. Further analysis of multiple factors also supports the previous conclusion that CD4 count and previous tuberculosis history of patients were risk factors in the PPD test. Conclusion: The PPD test of HIV/AIDS patients could be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 For persons infected with HIV, the confirmation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LTBI)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combination effect of previous MTB infection and body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TB-infection PPD CD4 analysi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下载PDF
2013—2022年重庆市巴南片区新发现HIV/AIDS病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巧 雷小念 +3 位作者 尹家奇 陈小玲 黄雪梅 王建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5期53-57,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片区2013—2022年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例的变化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重庆市艾滋病检测系统及巴南区艾滋病确证信息报告系统中,收集2013—2022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片区2013—2022年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例的变化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重庆市艾滋病检测系统及巴南区艾滋病确证信息报告系统中,收集2013—2022年巴南片区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3—2022年重庆市巴南片区新发现HIV/AIDS病例6077例,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3.21%;45岁以上人群新发现病例的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4.97%;病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43∶1;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51.69%;文化程度以小学及文盲为主,占39.66%;职业为农民最多,占35.54%;有55.29%的新发现HIV/AIDS病例是在医疗机构就医时被发现的;主要感染途径是通过异性性传播,占95.06%。结论:目前,重庆市巴南片区防控AIDS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人群高危性行为发生。相关部门应加强安全性教育,全面普及宣传AIDS的防治知识,提升居民特别是中老年群体AIDS防治、性健康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及风险意识,减少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发生,增强人群的主动检测意识,扩大检测人群及检测量,从而进一步提升AIDS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分析 高危性行为
下载PDF
农村中老年男性HIV/AIDS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5
作者 伍桃 刘秦汐 +3 位作者 杨义 李苑 李娜 杨碧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4-808,共5页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男性的HIV/AIDS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文化程度、抑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影响HIV/AIDS歧视的路径。方法:采用整群与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彭州市3个乡镇240名中老年男性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男性的HIV/AIDS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文化程度、抑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影响HIV/AIDS歧视的路径。方法:采用整群与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彭州市3个乡镇240名中老年男性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IV/AIDS歧视的影响因素,利用路径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40名农村中老年男性中,HIV/AIDS歧视平均得分为(3.00±0.6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抑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是HIV/AIDS歧视的影响因素。路径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对HIV/AIDS歧视有直接效应(β=-0.196,P<0.01)和间接效应(β=-0.190,P<0.01),抑郁对歧视有间接效应(β=0.025,P<0.05),艾滋病知识对歧视有直接效应(β=-0.273,P<0.01),高危性行为态度对歧视有直接效应(β=-0.196,P<0.01),艾滋病知识和高危性行为态度具有中介效应。结论:彭州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HIV/AIDS歧视态度较严重,文化程度和抑郁均可通过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影响HIV/AIDS歧视。应重点关注低文化程度农村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和高危性行为态度,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加强日常关怀和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他们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减轻抑郁情绪,降低该人群的HIV/AIDS歧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歧视 农村 中老年男性 抑郁 路径分析
下载PDF
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邓建坪 曹汴川 +3 位作者 刘镓鑫 毛健平 黄富礼 黄永茂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分析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四川省艾滋病治疗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符合条件的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寿命表法估算累积生存率,Kaplan-Meier(K-M)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 目的分析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四川省艾滋病治疗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符合条件的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寿命表法估算累积生存率,Kaplan-Meier(K-M)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HIV/AIDS患者630例,平均年龄(52.24±13.68)岁。全因死亡221例,平均生存时间139.37(95%CI 133.54~145.21)月。启动ART后第1、3、5、7、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89(95%CI 0.87~0.91)、0.82(95%CI 0.78~0.86)、0.77(95%CI 0.73~0.81)、0.71(95%CI 0.67~0.75)、0.66(95%CI 0.62~0.7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男性患者的0.57倍(95%CI 0.41~0.79);已婚或同居的患者和离异或分居的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是未婚患者的2.07倍(95%CI 1.36~3.14)、2.50倍(95%CI 1.61~3.88);基线CD4^(+)T淋巴细胞51~200 cells/μl组和>200 cells/μl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是基线CD4^(+)T淋巴细胞≤50 cells/μl组患者的0.51倍(95%CI 0.36~0.73)和0.40倍(95%CI 0.28~0.56);基线CD8^(+)T淋巴细胞578~1169 cells/μl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基线CD8^(+)T淋巴细胞≤577 cells/μl组患者的0.66倍(95%CI 0.48~0.90);基线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基线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组的3.20倍(95%CI 2.44~4.20)。结论影响长期ART的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婚姻状况、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CD8^(+)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病毒载量。尽早启动ART有利于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抗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a 2 Parameter Weibull Distribution in Modeling of State Holding Time in HIV/AIDS Transition Dynamics
7
作者 Nahashon Mwirigi 《Open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24年第4期130-158,共29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parameter Weibull distribution in modeling state holding times within HIV/AIDS progression dynamics. B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eibull-based Accelerated Fai...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parameter Weibull distribution in modeling state holding times within HIV/AIDS progression dynamics. B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eibull-based Accelerated Failure Time (AFT) model,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and Survival model, we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models in capturing survival rates across varying gender, age groups, and treatment categories. Simulated data was used to fit the models, with model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AIC, BIC, and R2) applied for evalu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FT model i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interaction terms, showing significant effects for older age groups (50 - 60 years) and treatment interaction, while the Cox model provides a more stable fit across all age groups. The Survival model displayed variability, with its performance diminishing when interaction terms were introduced, particularly in older age groups. Overall, while the AFT model captures the complexities of interactions in the data, the Cox model’s stability suggests it may be better suited for general analyses without strong interaction effect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model selection in survival analysis, especially in complex disease progression scenarios like HIV/A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 Distribution AFT Model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hiv/aids State Holding Time Survival analysis
下载PDF
我国近10年HIV感染/AIDS病人抑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程静 毛弦筠 +1 位作者 钟汶汐 陈燕华 《循证护理》 2024年第6期1067-1072,共6页
目的:梳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病人抑郁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2013年1月1日—2023年4月26日收录的HIV感染/AIDS病人抑郁相关... 目的:梳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病人抑郁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2013年1月1日—2023年4月26日收录的HIV感染/AIDS病人抑郁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2、NoteExpress对发文量、核心作者、来源机构、来源期刊、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及突现词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551篇。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期刊主要有《中国艾滋病性病》《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护理研究》等。涉及377位作者,形成以陈曦、王敏、杨淑娟等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发文机构以医学院校和医院为主。高频关键词有艾滋病(254次)、抑郁(207次)、焦虑(146次)、心理护理(47次)、影响因素(43次)等,共形成焦虑、抑郁症、心理护理、肺结核、抑郁症状等8个聚类标签;突现词结果显示,抑郁症、中医药、中老年、满意度、睡眠障碍为2019年之后的研究前沿。结论:近10年该领域的研究热度不断提升,研究主要关注HIV感染/AIDS病人抑郁表现、干预及治疗手段三大方面,中医药有望成为应对HIV感染/AIDS病人抑郁的方式。然而,各研究团队之间缺少密切的学术交流,未见明显的跨团队合作网络。各研究团队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建立紧密的跨学科联系,把握研究前沿,力争实现“零艾滋”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aids病人 抑郁 艾滋病 可视化分析 护理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HIV/AIDS相关腹泻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与GRADE证据评价
9
作者 温敏 张丽琴 +3 位作者 袁燕 王蕊 戚云迪 杜玉鹏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9期183-19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相关腹泻(HR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GRADE证据质量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和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检索中医药治疗HRD的...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相关腹泻(HR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GRADE证据质量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和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检索中医药治疗HR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各个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数据检索、数据提取、偏倚风险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篇文献和1项临床研究,共计347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830例,对照组16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能显著提高HRD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率,降低大便次数积分、中医症状积分、腹泻量表积分、腹痛积分,加快腹泻消失时间,增加体质量。临床疗效有效率和中医症状积分均未发现发表偏倚。GRADE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中医症状积分、大便次数积分、CD4+T细胞绝对数量为高级质量证据;临床疗效有效率、腹泻恢复时间、腹泻量表积分、腹痛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体质量为中级质量证据;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有效率为低级质量证据。结论:中医药能提高HRD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率,改善腹泻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推荐使用于HRD的治疗。但由于所纳入的研究方法质量较低和部分结局指标证据质量较低,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增加证据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aids相关腹泻 中医药 META分析 GRADE评价
下载PDF
四川省2003年HIV/AIDS监测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秦光明 刘刚 +7 位作者 梁姝 毛小英 郑国英 赖文红 周兴余 黄婉莉 龚毅 刘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738-739,共2页
目的 :了解本省各类人群 HIV/ AIDS流行现状 ,为今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全省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各市、州监测报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规监测的血清流行病学及课题研究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全年共... 目的 :了解本省各类人群 HIV/ AIDS流行现状 ,为今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全省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各市、州监测报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规监测的血清流行病学及课题研究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全年共检测各类人群 345 4 5 3人次 ,检出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86 7例 ,检出率 2 5 .0 9/万 ,新发现 HIV感染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6 4 .9%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感染人群仍以静脉吸毒为主 ,但 HIV的传播正逐渐向商业性工作者扩散 ,并已波及到孕产妇等人群。结论 :该省 HIV流行速率明显加快 ,控制吸毒、卖淫 ,提高各类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是减低艾滋病在该省流行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 hiv/aids 艾滋病 监测 检测结果分析 流行 感染者 课题研究 结论 资料
下载PDF
江苏省HIV/AIDS时空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文东 朱叶飞 +6 位作者 吴莹 梁祁 艾静 胡建利 戴启刚 李媛 汤奋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HIV/AIDS时空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GIS为基础,结合时空扫描分析技术对江苏省1997-2011年HIV/AIDS疫情的动态趋势及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7-2011年全省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6174例,流... 目的分析江苏省HIV/AIDS时空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GIS为基础,结合时空扫描分析技术对江苏省1997-2011年HIV/AIDS疫情的动态趋势及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7-2011年全省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6174例,流行水平呈逐年增长的长期趋势。单纯时间扫描分析发现2008-2011年存在一个聚类区域(RR=7.81,LLR=2900.53,P<0.0001)。单纯空间扫描分析结果显示,1997-2003年间HIV/AIDS病例空间分布无聚集性,2004-2011年间每年均探测到2-4个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并且覆盖区县数逐渐增多。时空二维扫描分析探测到3个时空聚类区域:一类聚集区发生在2008-2011年(RR=6.97,LLR=1744.48,P<0.0001),聚类区县主要分布在南京、无锡等苏南地区;二类时空聚集区中一个发生在2008-2011年(RR=4.21,LLR=731.11,P<0.0001),聚类区县主要分布在苏南的苏州、无锡以及苏中的南通地区;另一个二类聚集区发生在2005-2011年(RR=5.14,LLR=206.06,P<0.0001),仅覆盖徐州铜山区。结论江苏省HIV/AIDS疫情仍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但2008年以来疫情迅速攀升,防控形势严峻。HIV/AIDS病例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均呈聚集性分布,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需要重点防制,苏中、苏北地区存在局部高发的区县,应予以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特征 时空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玉溪市1995—2018年HIV感染/AIDS病例全死因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董文斌 李世福 +8 位作者 赵金仙 赵秋芳 王晓雯 朱永芬 刘小春 李泽 李顺祥 鲁建波 王宗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58-965,共8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玉溪市1995—2018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病例全死因,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云南省玉溪市1995—2018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病例全死因,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结果4445例HIV感染/AIDS病例纳入队列,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2(IQR:2.1~9.1)年,其中1054例死亡,机会性感染为主要死因,其次为吸毒过量、其他心血管疾病,全死因死亡率为4.00(95%CI:3.76~4.25)/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为17.83(95%CI:15.81~19.86)年,第1、5、10、15、2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89、0.78、0.65、0.46、0.26。Cox多因素模型结果显示,男性死亡风险是女性的1.423倍,30~、40~、50~和≥60岁年龄组分别是15~岁年龄组的1.677、2.171、3.096、5.150倍,其他民族是汉族的1.170倍,离异或丧偶是未婚的1.214倍,异性性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和其他传播分别是男男同性性传播的1.769、3.326、2.532倍,样本来源为婚/孕/产检、监管场所、医疗机构检测和其他检测分别是主动咨询检测的0.575、0.432、1.413、0.591倍,现阶段病程为HIV感染者是AIDS患者的1.561倍,基线CD4+T细胞在200~、<200个/μL和不详组分别是≥500个/μL组的1.363、2.180、3.638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是已接受ART的10.410倍。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早发现和早治疗工作,同时注重非艾滋病相关死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延长HIV感染/AIDS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患者 死因 回顾性研究 生存分析
下载PDF
福州市2000~2004年淋病、梅毒、HIV/AIDS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镜泉 陈杨伟 +2 位作者 陈杨 林风华 黄春文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目的对福州市2000-2004年淋病、梅毒、HIV/AIDS发病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控制性病、艾滋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州市2000-2004年淋病、梅毒、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淋病发病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并有逐年下降趋势... 目的对福州市2000-2004年淋病、梅毒、HIV/AIDS发病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控制性病、艾滋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州市2000-2004年淋病、梅毒、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淋病发病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并有逐年下降趋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发病率超过淋病;艾滋病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福州市区和长乐、福清以及加,39岁年龄组、工人、无业、农民和个体淋病、梅毒和HIV/AIDS发病率较高。结论加强婚前及产前淋病、梅毒和艾滋病的筛查,彻底清除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加强群众性道德和健康性行为的教育,对遏制该市淋病、梅毒和艾滋病流行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梅毒 hiv/aids 发病趋势 分析
下载PDF
1995-2013年曲靖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随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洪吕 保武生 +6 位作者 何俊 晋云 邓凌艳 何丽芳 李启贵 贾曼红 陆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随访影响因素,为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历史卡片,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非条件Logis...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随访影响因素,为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历史卡片,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性性接触感染(OR=4.94,P=0.001,95%CI:1.917-12.728)、病程为艾滋病(OR=6.857,P〈0.001,95%CI:4.162-11.298)、配偶检测为阳性(OR=9.896,P〈0.001,95%CI:4.779—20.493)是失访的危险因素(OR〉1);已婚有配偶(OR=0.437,P=0.001,95%CI:0.272—0.704)、大专及以上学历(OR=0.205,P=0.006,95%CI:0.066-0.640)、样本源于检测咨询(OR=0.444,P=0.029,95%CI:0.275-0.816)是失访的保护因素(OR〈1)。结论随访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病程为艾滋病、配偶检测为阳性和同性性接触感染是失访的主要影响因素;已婚有配偶、大专及以上学历以及样本来源于检测咨询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有较好的随访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aids病人 随访 影响因素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海市某区HIV/AIDS 69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项明玉 殷方兰 张永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24-825,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HⅣ/AIDS流行特征及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区HⅣ/AIDS 69例疫情报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区CDC性病科艾滋病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某区HIV/AIDS发现人数近...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HⅣ/AIDS流行特征及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区HⅣ/AIDS 69例疫情报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区CDC性病科艾滋病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某区HIV/AIDS发现人数近年来逐年上升;疫情主要从医疗机构中发现(69.57%);HIV/AIDS人群以外地户籍民工(68.12%)和无业人员为主;以21~40岁男性发病数居多(66.67%),以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50.72%);HIV/AIDS失访率为52.17%,目前在访的37.68%;死亡率10.15%;转化成AIDS的20.29%;配偶感染率为25.00%。结论医疗机构是艾滋病疫情发现的主要途径,在医疗机构实施扩大的HIV咨询检测策略,可以及早发现普通人群中的HIV/AID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特征 生存状况 分析
下载PDF
山西省HIV/AIDS流行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9
16
作者 乔晓春 聂晓勇 郭晓黎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掌握山西省艾滋病 (AIDS)流行状况和特征 ,明确防治工作重点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山西省 1995~ 2 0 0 3年艾滋病病毒 (HIV) /AIDS病例报告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山西省 1995~ 2 0 0 ... 目的 掌握山西省艾滋病 (AIDS)流行状况和特征 ,明确防治工作重点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山西省 1995~ 2 0 0 3年艾滋病病毒 (HIV) /AIDS病例报告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山西省 1995~ 2 0 0 3年累计报告HIV/AIDS 6 4 4例 ,平均每年以 2 0 2 %的速度增长 ,其中病人 334例 ,占 5 1 8%(334/ 6 4 4 ) ;死亡 15 2例 ,占 4 5 5 % (15 2 / 334)。HIV感染人群以既往有偿供血员为主 ,因不规范的采供血造成经血液传播的占 76 1% (4 90 / 6 4 4 ) ;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地区 ,占 84 9% (5 4 7/ 6 4 4 )。男女比例为 2 1∶1。不安全性行为占 6 8% (4 4 / 6 4 4 ) ,吸毒占 2 3% (15 / 6 4 4 ) ,母婴传播 3 6 % (2 3/ 6 4 4 ) ,是潜在的危险因素。结论 山西省艾滋病流行快速增长 ,且已进入发病和死亡高峰 ,存在多种潜在危险因素。各级领导应提高认识 ,针对各种危险因素 ,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 ,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流行。同时 ,要开展医疗救治 ,提高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生命质量 ,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流行 分析 防治
下载PDF
湖北省HIV感染者/AIDS病人现况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姚璇 彭国平 +3 位作者 詹发先 李旺华 张艺 李玲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病人的发病和存活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湖北省671例HIV/AIDS病人进行随访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等。结果湖北省HIV/AIDS病人的男女... 目的探讨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病人的发病和存活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湖北省671例HIV/AIDS病人进行随访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等。结果湖北省HIV/AIDS病人的男女性别比为137∶1;治疗前的AIDS病人病死率为2981%;HIV感染者中发病是引起死亡的危险因素;婚姻状况可明显影响HIV/AIDS病人的生存。结论HIV/AIDS病人急待社会医疗、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救助;维持HIV/AIDS病人的家庭稳定可延长其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LOGISTIC回归分析 生存分析 现况
下载PDF
成都市HIV/AIDS疫情监测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何勤英 韩德琳 +1 位作者 梁娴 吴学庆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了解流行现状,明确防制工作重点,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都市1992-2006年HIV/AIDS病例报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以及哨点监测、专题调查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都市1992-2006年累计报告HIV/AIDS1319例,年平均报告增长速度... 目的了解流行现状,明确防制工作重点,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都市1992-2006年HIV/AIDS病例报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以及哨点监测、专题调查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都市1992-2006年累计报告HIV/AIDS1319例,年平均报告增长速度为46.92%。近2年共监测各类人群399318人次,检出率为0.23%。以静脉注射吸毒传播为主(43.97%),性接触感染逐年上升。流动人口是潜在的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市艾滋病流行快速增长,存在多种潜在危险因素。应采取强有力的防制措施,不断完善监测系统,加大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加强流动人口防治,控制进一步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疫情监测 分析
下载PDF
深圳市HIV/AIDS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龙 郑定容 杨庆珣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419-420,共2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近年来HIV/AIDS流行情况,为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2~2005年深圳市HIV/AIDS常规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92~2005年深圳市共发现HIV/AIDS感染者1287例,HIV/AIDS感染总检出率,1996年为30.5/10万... 目的分析深圳市近年来HIV/AIDS流行情况,为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2~2005年深圳市HIV/AIDS常规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92~2005年深圳市共发现HIV/AIDS感染者1287例,HIV/AIDS感染总检出率,1996年为30.5/10万,2001年急升至76.1/10万,2002年93/10万;2003年81.7/10万,2004年143/10万,2005年206.8/10万。结论深圳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将呈现出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流行 分析
下载PDF
108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汝燕峰 徐臣 +5 位作者 程国金 丁心平 冉献贵 陶立伟 葛阳 张云同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2期920-922,共3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重点村艾滋病病毒(H 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效果。方法对H 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加以归纳总结。结果AIDS病人72例。28例进行了丙肝抗体检测,... 目的了解艾滋病重点村艾滋病病毒(H 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效果。方法对H 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加以归纳总结。结果AIDS病人72例。28例进行了丙肝抗体检测,仅1例阴性。69例AIDS病人进行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后34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6例退出治疗,50例AIDS病人坚持抗病毒治疗半年至1年半临床症状改善率94%结论ART确实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大,影响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部分病人出现耐药,药物的组合和选择均受到限制,探索适合贫困地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新路已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耐药性 分析 hiv感染者/aids病人 临床分析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 丙肝抗体检测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