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白族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HLA-DR/DQB1的免疫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武 王美芬 +5 位作者 黄永坤 郝萍 戚勤 文革生 李海林 周丽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了解昆明白族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HLA-DR/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符合流行病学诊断标准的36例H.pylori感染患儿及34例非感染儿童进行HLA-DR/DQB1基因分型。结果感染组检出15种DRB1等位基... 目的了解昆明白族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HLA-DR/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符合流行病学诊断标准的36例H.pylori感染患儿及34例非感染儿童进行HLA-DR/DQB1基因分型。结果感染组检出15种DRB1等位基因,非感染组检出11种DRB1等位基因,两组均检出7种DQB1等位基因;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族儿童中H.pylori感染和非感染组的HLA-DR/DQB1等位基因频率无免疫遗传学差异;白族儿童H.pylori感染与HLA-DR/DQB1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白族 hla-dr/dqb1 儿童
下载PDF
HLA-DRB1、DQA1、DQB1基因与上海地区类天疱疮的易感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金岩 黄懿 翁孟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为探讨HLA Ⅱ类基因与类天疱疮 (BP)的相关性 ,了解BP的免疫遗传发病背景。方法 采用PCR SSOP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 5 6例BP患者和 15 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HLA DRB1、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发现HLA DRB1 10 0 1与DQB1... 目的 为探讨HLA Ⅱ类基因与类天疱疮 (BP)的相关性 ,了解BP的免疫遗传发病背景。方法 采用PCR SSOP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 5 6例BP患者和 15 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HLA DRB1、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发现HLA DRB1 10 0 1与DQB1 0 5 0 1紧密连锁 ,其基因频率BP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DRB1 0 4与DQB1 0 3 0 2紧密连锁 ,其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增高 ;DRB1 12基因频率BP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0 7,RR =0 .3 5 8)。结论 DRB1 10 0 1、DRB1 0 4可能为上海地区BP患者的易感基因 ,而DRB1 12 ( 12 0 1, 12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 DQA1 dqb1 易感性 类天疱疮 免疫遗传学 PCR-SSOP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与HLA-DRB1 DQ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淑华 高昱 +3 位作者 杨磊 王秀敏 张玉杰 黄殿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7-268,285,共3页
目的探讨HLA-DRB1和DQB1位点基因与汉族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59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来自27个家系)和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RB1和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DRB1和DQB1基因在各组... 目的探讨HLA-DRB1和DQB1位点基因与汉族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59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来自27个家系)和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RB1和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DRB1和DQB1基因在各组中的分布。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组DRB1*15,DR7,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特应性皮炎患者组DQB1*0302频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特应性皮炎家系成员中对屋尘螨抗原皮试阳性者HLA-DR7等位基因频率较皮试阴性者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可能与DRB1*15,DR7,DQB1*0601相关;DQB1*0302对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可能起保护作用。HLA-DR7在限定对屋尘螨抗原特异性IgE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屋尘螨抗原 HLA—DRB1 HLA—dqb1
下载PDF
遵义地区汉族HLA-DRB1、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军敏 孙万邦 +4 位作者 黄学贵 冯继红 张忆雄 姚新生 宋明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2-544,548,共4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调查遵义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并了解其多态性分布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遵义汉族200名健康个体进行HLA-DRB1、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遵义地区汉族HLA-DRB1、... 目的:从基因水平调查遵义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并了解其多态性分布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遵义汉族200名健康个体进行HLA-DRB1、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遵义地区汉族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中低分辨水平,共检出13个DRB1基因,7个DQB1基因,DRB1*09、DRB1*08及DQB1*05基因频率相对较高;DRB1*10及DQB1*04基因频率相对较低。与我国北方、南方汉族比较,更接近南方汉族人群。结论:遵义汉族人群HLA-DRB1、DQB1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其分布符合南方汉族的特点,可能与重庆汉族人群有较为密切的民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 hla-drB1、dqb1 基因频率 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
下载PDF
昆明白族儿童HLA-DRB1、DQB1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永坤 王美芬 +6 位作者 郝萍 杨武 戚勤 唐睿珠 文革生 李海林 周丽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3-834,共2页
关键词 hla-drB1 多态性分析 dqb1 基因群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人类遗传学 儿童
下载PDF
昆明汉族人群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戚勤 黄永坤 +3 位作者 文革生 郝萍 李海林 周丽芳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26-31,共6页
目的研究昆明汉族HLA-DRB1、DQB1基因的多态性,探讨其在昆明汉族人群中的遗传特征.方法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云南昆明地区72名汉族健康儿童进行了HLA-DRB1、DQ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在昆明汉族,HLA-DRB1位点共检出了12种等位基因... 目的研究昆明汉族HLA-DRB1、DQB1基因的多态性,探讨其在昆明汉族人群中的遗传特征.方法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云南昆明地区72名汉族健康儿童进行了HLA-DRB1、DQ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在昆明汉族,HLA-DRB1位点共检出了12种等位基因,其中以HLA-DRB1*12(20.14%)、DRB1*0901(19.44%)、DRB1*04(18.06%)较常见,其他基因频率大于10%的等位基因还有HLA-DRB1*08(11.11%)、DRB1*15(10.42%);在DQB1位点共检出了7种等位基因,其中以HLA-DQB1*0301(27.08%)、DQB1*06(21.53%)较常见,其他基因频率大于10%的等位基因还有HLA-DQB1*0303(15.97%)、DQB1*05(13.19%).昆明汉族分别与南方汉族、北方汉族HLA-DRB1、DQB1分布进行了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P<0.001).结论昆明汉族HLA基因分布特点既不同于南方汉族人群,也不同于北方汉族人群,具有独特性.可能与复杂的民族迁移历史和民族融合及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人群 HLA—DRB1 HLA—dqb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广东地区汉族HLA-DRB1、DQB1多态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兰炯采 武大林 丁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1999年第1期36-37,共2页
HLA-DR、DQ具有人群多态性。DR、DQ分型在器官移植配型、法医个体识别或亲子鉴定、疾病相关分析等方面广泛应用。了解DR、DQ多态性分布,才能分析移植配型时寻求供者的方向(什么地区才容易找到需要的型别).为计算亲子关系概率、疾病相... HLA-DR、DQ具有人群多态性。DR、DQ分型在器官移植配型、法医个体识别或亲子鉴定、疾病相关分析等方面广泛应用。了解DR、DQ多态性分布,才能分析移植配型时寻求供者的方向(什么地区才容易找到需要的型别).为计算亲子关系概率、疾病相对风险率等提供依据。现将广东地区汉族HLA-DRB1、DQB1多态性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qb1 hla-drB1 多态性 配型 汉族 疾病 供者 法医 亲子鉴定 个体识别
下载PDF
山东地区汉族关节病型银屑病与HLA-DRB1、DQB1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淑华 王秀敏 +6 位作者 杨磊 张玉杰 韩兆东 高昱 魏义花 林麟 靳培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HLA-DRB1、DQB1位点基因与关节病型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41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HLA-DRB1、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上述基因在各组中的分布。结果:关节病型银屑病... 目的:探讨HLA-DRB1、DQB1位点基因与关节病型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41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HLA-DRB1、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上述基因在各组中的分布。结果: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组DRB1*07、DQB1*0201频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多关节炎型银屑病患者组DRB1*07、DQB1*0201以及DRB1*04基因频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HLA-DRB1*07、DQB1*0201可能是山东地区汉族关节病型银屑病的遗传标志;具有银屑病易感基因的个体,携带HLA-DRB1*04基因时,患多关节炎型银屑病的危险性可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病型银屑病 HLA—DRBl HLA—dqb1
下载PDF
四川彝族麻风易感性和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毛翀 宁涌 +2 位作者 熊俊浩 雍刚 罗枚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彝族人群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与麻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四川省彝族100例麻风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分别进行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检测,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 目的:分析四川省彝族人群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与麻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四川省彝族100例麻风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分别进行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检测,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麻风病例组HLA-DRB1*13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HLA-DRB1*13可能与四川省彝族麻风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彝族 hla-drB1 dqb1 PCR—SSP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儿童HLA-DRB1、DQB1免疫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家蔚 文革生 +3 位作者 戴利成 施弦 陈幸 吴烨 《浙江实用医学》 2007年第4期240-241,249,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HLA-DRB1、DQB1免疫遗传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随机抽取的45例支气管哮喘儿童(实验组)和4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HLA-DRB1,DQB1基因分型。结果支气管哮喘儿童(实验组)HLA-D...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HLA-DRB1、DQB1免疫遗传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随机抽取的45例支气管哮喘儿童(实验组)和4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HLA-DRB1,DQB1基因分型。结果支气管哮喘儿童(实验组)HLA-DRB1*0901,DQB1*0201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对照组)(25.56%比5.56%,χ2=13.703,Pc<0.012;26.67%比4.44%,χ2=16.917,Pc<0.007);而HLA-DRB1*15,DQB1*0301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对照组)(5.56%比22.22%,χ2=10.452,Pc=0.012;7.78%比24.44%,χ2=9.249,Pc=0.014)。其余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结论HLA-DRB1*0901,DQB1*0201基因可能是支气管哮喘儿童的易感基因,而HLA-DRB1*15、DQA1*0301则可能是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hla-drB1、dqb1 免疫遗传学
下载PDF
深圳地区哮喘患儿HLA-DRB1、DQB1基因表达与天灸疗法疗效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万力生 李佳曦 +3 位作者 温鹏强 王国兵 马祖祥 郑跃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哮喘患儿HLA-DRB1、DQB1基因表达与天灸疗法疗效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使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20例哮喘患儿和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分型及分布,以天灸疗法对哮喘患...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哮喘患儿HLA-DRB1、DQB1基因表达与天灸疗法疗效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使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20例哮喘患儿和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分型及分布,以天灸疗法对哮喘患儿进行治疗,分析天灸疗法的疗效与哮喘患儿HLADRB1、DQB1基因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深圳地区哮喘患儿HLA-DRB1*0901和DQB1*0301等位基因频率出现最高,而对哮喘患儿天灸前后外周血总Ig E测定结果显示,天灸疗法能显著降低哮喘患儿外周血总Ig E,其疗效与HLA-Ⅱ类基因等位基因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LA-DRB1*0901和DQB1*0301可能是深圳地区哮喘患儿的易感基因,而天灸疗法的疗效与等位基因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灸疗法 哮喘 hla-drB1 HLA-dqb1 深圳
下载PDF
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RB1及DQB1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岩 赵玉铭 +4 位作者 宋芳吉 肖毅 王珺 尚英彬 陈洪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HLA-DRB1及DQB1等位基因与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方法: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型技术,对6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02例健康人的HIA-DRB!及DQ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1)HLA-DRB1*070x、DRB1*1001... 目的:探讨HLA-DRB1及DQB1等位基因与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方法: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型技术,对6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02例健康人的HIA-DRB!及DQ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1)HLA-DRB1*070x、DRB1*1001及DOB`*020x等位基因与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呈正相关(P分别为0.001,0.005,0.009);HLA-DRB1*120x等位基因与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呈负相关(P=0.007)。(2)HLA-DRB1*070x及DQB1*020x等位基因仅与家族史阳性的早发型(Ⅰ型)银屑病发病相关(P<0.001)。(3)HLA-DRBq*1001等位基因频率在Ⅰ型及无家族史的晚发型(Ⅱ型)银屑病均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1)HLA-DRB1*070x、DRB1*1001及DQB1*020x等位基因可能是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HLA-DRB1*120x等位基因可能是阻止北方汉族人发生银屑病的保护基因。(2)Ⅰ型及Ⅱ型银屑病的遗传背景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北方汉族 dqb1 DRB1 HLA 相关性研究 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频率 易感基因 银屑病患者 家族史阳性 分型技术 无家族史 保护基因 遗传背景 健康人 正相关 负相关 Ⅰ型 早发型 显著性 晚发型
下载PDF
HLA-DRB1、DQB1多态性与肿瘤化疗前后电解质代谢变化的关联
13
作者 佟凤芝 刘明开 +3 位作者 王婷婷 刘辉 赵新宇 王各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4期1-2,共2页
目的通过不同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的电解质代谢变化以及其与HLA-DRB1、DQB1多态性的关联,以期找到肿瘤化疗副损伤的相关的基因。方法选取24例恶性肿瘤病人,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其HLA-DRB1/DQB1的... 目的通过不同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的电解质代谢变化以及其与HLA-DRB1、DQB1多态性的关联,以期找到肿瘤化疗副损伤的相关的基因。方法选取24例恶性肿瘤病人,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其HLA-DRB1/DQB1的多态性。同时检测肿瘤患者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的电解质指标,包括:K+、Na+、C-l、Mg2+、P3+和Ca2+。结果Ca2+的降低与HLA-DQB1*02有相关性;Na+的升高与HLA-DRB1*08有相关性;C-l的降低与HLA-DQB1*05有相关性,升高与HLA-DRB1*07有相关性。结论HLA可能是肿瘤化疗副损伤的标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 dqb1 肿瘤化疗 副损伤 检验指标
下载PDF
多浪羊MHC-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申红 杜迎春 +5 位作者 贾斌 陈玉林 彭林泽 曾献存 田永芝 李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多浪羊MHC-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抗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01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64只阳性多浪羊MHC-DQB1第2外显子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将包虫病阴性和阳性多浪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 目的探讨多浪羊MHC-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抗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01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64只阳性多浪羊MHC-DQB1第2外显子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将包虫病阴性和阳性多浪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浪羊的MHC-DQB1基因外显子2在MroxⅠ、ScaⅠ、Sac1I、TaqⅠ、HaeIII和MvaⅠ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分别检测出2、2、3、2、3、6种等位基因,3、3、5、2、5、14种基因型。结论发现MvaⅠD(P<0.01)可能为多浪羊包虫病的抗性基因,MvaⅠDD和MvaⅠCD(P<0.05)疑似为多浪羊包虫病的抗性基因型,而MvaⅠBZ(P<0.05)与包虫病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MHC—dqb1 PCR-RFLP 多态性 包虫病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与Rh1对树突状细胞表达HLA-DR、CD25、CD44、CD54、CD11c及E-selectin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毅 郝钰 +1 位作者 邱全瑛 黄启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48,52,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结果除E-selectin外,Rg1和Rh1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HLA-DR、CD25、CD11c、CD44和ICAM-1的表达。结论Rg1、Rh1可增强DC表面促进T细胞活化的第一、二类信号系统分子的表达,提高其抗原递呈能力,并促进DC-T细胞簇的形成而活化初始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人参皂苷 CD25 hla-dr CD44 ICAM-1
下载PDF
HLA-A/B/C/DRB1/DQB1对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弦 张艳玲 +12 位作者 王建玲 童春容 蔡鹏 刘红星 王静波 曹星玉 殷宇明 赵艳丽 卢岳 孙媛 周葭蕤 高艳群 吴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43-148,共6页
本研究探讨供受者HLA-A/B/C/DRB1/DQB1等位基因不合的数目和位点对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选取北京市道培医院101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分别根据供受者HLA-A/B/C/DRB1/DQB1位点0-3个等位基因不合和HLA-C位点的不同,分组统... 本研究探讨供受者HLA-A/B/C/DRB1/DQB1等位基因不合的数目和位点对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选取北京市道培医院101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分别根据供受者HLA-A/B/C/DRB1/DQB1位点0-3个等位基因不合和HLA-C位点的不同,分组统计移植后1年以上总生存率、急性GVHD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表明:①按供受者HLA等位基因水平10/10全相合组(30例)与9/10相合组(32例),8/10相合组(31例)以及7/10相合组(8例)分组比较,10/10和9/10组的1年以上总活存率(OS)较8/10组(78%and 82%vs50%,p=0.39)增多;10/10组、9/10组和8/10组复发率为16%和18%vs20%;10/10组没有Ⅱ度以上GVHD发生,9/10和8/10组10%左右。7/10组虽然病例数少,缺乏统计学意义,但结果证实安全有效。②)对比HLA-C位点等位基因不合组与HLA-10/10全合组,HLA-C不合组有延长1年以上总生存率(77%vs85%,p=0.30),降低复发率的趋势(8%vs17%,p=0.47),其Ⅱ度以上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统计学有明显差异(0%vs25%,p=0.006)。③按抑制性KIR的配体HLA-C1/C2将HLA-10/10组与HLA-C一个等位基因不合组按供受者HLA-C1/C2 match和mismatch分为两组(37例和5例),发现1年以上总生存率、复发率,GVH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78%vs80%,14%vs20%,和5%vs20%)。结论:供受者HLA-A/B/C/DRB1/DQB1等位基因不相合数目0-2个情况下,数目越少,1年以上生存率越高,复发率和急性GVHD无明显差异。7/10组是安全的。HLA-C不相合组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有减少复发和延长生存率的趋势,但其原因是否与抑制性KIR与其配体HLA-C1/C2有关,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B/C/DRB1/dqb1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生存率 GVHD 复发
下载PDF
白鱀豚MHC基因类DQB1座位第二外元的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严洁 杨光 +1 位作者 周开亚 魏辅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1-507,共7页
测定了 4 5个克隆的白豚 (Lipotesvexillifer)MHCⅡ类基因DQB座位第二外元 172bp的核苷酸序列 ,共获得 15种序列 ,发现了 2 2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明显多于同义替换 ,并造成了 15个氨基酸的改变。氨基酸的替换趋于集中在假定... 测定了 4 5个克隆的白豚 (Lipotesvexillifer)MHCⅡ类基因DQB座位第二外元 172bp的核苷酸序列 ,共获得 15种序列 ,发现了 2 2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明显多于同义替换 ,并造成了 15个氨基酸的改变。氨基酸的替换趋于集中在假定的与抗原的选择性识别相关的位点附近。白豚DQB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白鲸 (Delphinapterusleucas)和一角鲸 (Monodonmonoceros)DQB1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不具备人及其它一些灵长类动物DQB2基因所共有的基序 (Motif) ,而与牛DQB1基因的基序相近 ,说明本研究得到的白豚MHC序列应属于类DQB1基因。同一个体出现了多种序列的情况 ,提示白豚的DQB基因可能存在着座位重复。白豚的类DQB1座位的序列中存在多种基序的不同组合 ,推测是由于基因转换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鱀豚 MHC基因 dqb1座位 序列变异分析 基因重复 基因转换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军 张永萍 +2 位作者 杨晓筠 张艳君 仲英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结局以及HBV不同复制状态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新疆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CHB)110例,记为CHB组;慢性HBV携带(ASC)100例,记为ASC组;自限性HB...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结局以及HBV不同复制状态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新疆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CHB)110例,记为CHB组;慢性HBV携带(ASC)100例,记为ASC组;自限性HBV感染(RHBS)80例,记为RHBS组;健康献血者45例,记为正常组。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HLA-DQB1基因型,比较组间基因频率差异;比较HBV不同复制状态下HLA-DQB1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DQB1*0201在RHBS组分布频率高于ASC组(18.75%vs 10.50%,χ2=5.959,P<0.05,OR=2.257);DQB1*0201在CHB组分布频率高于ASC组(17.73%vs 10.50%,χ2=5.363,P<0.05,OR=2.066);DQB1*0301在CHB组分布频率高于ASC组(26.82%vs 16.50%,χ2=9.062,P<0.01,OR=2.349);DQB1*0303在CHB组分布频率低于ASC组(19.55%vs31.00%,χ2=10.996,P<0.01,OR=0.393);其他各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QB1*0201在低复制组分布频率高于高复制组(17.08%vs 10.56%,χ2=4.295,P<0.05,OR=1.939)。结论 HLA-DQB1*0201是新疆维吾尔族HBV抗性基因,DQB1*0301与HBV的持续感染有关,DQB1*0303是ASC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LA—dqb1 维吾尔族
下载PDF
HLA-DQB1* 03基因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海霞 李艳芸 +3 位作者 耿鑫 王玉川 李悦国 张维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8-59,共2页
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取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离人白细扁抗原(HLA)-DQB1*03基因各亚型。发现DQB1*0301、0302、0303亚型的频率在CIN、宫颈癌... 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取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离人白细扁抗原(HLA)-DQB1*03基因各亚型。发现DQB1*0301、0302、0303亚型的频率在CIN、宫颈癌组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在CIN组和宫颈癌组内,DQB1*0301、0303亚型的频率较高。认为HLA-DQB1*03基因亚型与CIN及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等位基因dqb1*03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子宫肿瘤
下载PDF
眼部蠕形螨寄居患者结膜上皮ICAM-1和HLA-DR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春梅 高莹莹 +2 位作者 许锻炼 戴炳发 李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0-451,共2页
目的:探讨眼部蠕形螨寄居患者结膜上皮ICAM-1和HLA-DR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择痤疮、脂溢性皮炎以及类固醇皮炎眼部蠕形螨检查为阳性的患者共58例为蠕形螨寄居组,另选50例无面部疾病眼部蠕形螨检查阴性的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用流... 目的:探讨眼部蠕形螨寄居患者结膜上皮ICAM-1和HLA-DR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择痤疮、脂溢性皮炎以及类固醇皮炎眼部蠕形螨检查为阳性的患者共58例为蠕形螨寄居组,另选50例无面部疾病眼部蠕形螨检查阴性的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联合印迹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方法检测结膜上皮细胞ICAM-1和HLA-DR的表达阳性率及荧光强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蠕形螨寄居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ICAM-1和HLA-DR的阳性率和荧光强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部蠕形螨寄居患者结膜上皮中ICAM-1和HLA-DR的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 结膜上皮 ICAM-1 hla-d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