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的高峰品相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平 张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70,I0005,共16页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是指这类舞剧叙事的语言风格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包括民族舞蹈语言的古典风格、族群风格和地域风格。讨论这类舞剧的高峰品相,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面对那些经过人民认可、历史选择并体现国家意志的“经典性”作品...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是指这类舞剧叙事的语言风格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包括民族舞蹈语言的古典风格、族群风格和地域风格。讨论这类舞剧的高峰品相,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面对那些经过人民认可、历史选择并体现国家意志的“经典性”作品。本文分析的“经典性”作品大约分布在四个时期: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的“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的评展;二是20世纪90年代开启并实施的每年一届的舞台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的评选;三是21世纪头十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选拔及逐步与“中国艺术节”同步的“文化大奖”的评选;四是近十年(2013—2022)来四届(第十届至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对“文华大奖”作品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 高峰品相 《丝路花雨》 《阿诗玛》 《红河谷》 《只此青绿》
下载PDF
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所附《曾纮说》考辨
2
作者 范子烨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20,共10页
《曾纮说》作为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卷外附录的文献之一,对该本陶集的断代和陶诗的研究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曾纮说》附入陶集卷外,当始于宋孝宗乾道年间林栗江州刊本《陶渊明集》。曾纮所引宋绶之言在校勘学上是有学术价值的... 《曾纮说》作为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卷外附录的文献之一,对该本陶集的断代和陶诗的研究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曾纮说》附入陶集卷外,当始于宋孝宗乾道年间林栗江州刊本《陶渊明集》。曾纮所引宋绶之言在校勘学上是有学术价值的,但曾氏眼高手低,落实到具体的校勘实践,如其关于《读<山海经>》其十“五字皆讹”之说,又极为荒唐可笑,其擅改陶诗和《山海经》文本的做法,亦极不可取。曾氏论陶诗之言,属于对东坡诗论的公然剽窃。《曾纮说》不仅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且在陶集刊刻史和传播史以及陶诗接受史与研究史上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其谬种流传,恶果至今未除。而试图清除这一恶果,乃是文章的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集》 宋刻递修本 《曾纮说》 曾纮 林栗江州刊本 宋绶 苏轼
下载PDF
近三年张栻研究学术史(2021-2023)
3
作者 魏可音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6-101,共6页
近三年(2021-2023)来,张栻研究成果较多、研究领域宽泛,研究成果整体上比较深入。张栻思想研究成果最多,包括张栻哲学思想、张栻与《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研究、张栻与朱熹互动与比较研究等;张栻的文学艺术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对他的诗... 近三年(2021-2023)来,张栻研究成果较多、研究领域宽泛,研究成果整体上比较深入。张栻思想研究成果最多,包括张栻哲学思想、张栻与《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研究、张栻与朱熹互动与比较研究等;张栻的文学艺术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对他的诗歌、赋作和散文及其蕴含的理学思想等的研究;张栻与书院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他对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石鼓书院等的重要贡献及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方面;张栻生平与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他人生及其思想的全面研究以及从不同视角进行的人生与学术影响的诠释等。总体来说,近三年(2021-2023)来张栻研究成果呈现出研究视角与观点新颖、整体学术水平高、学者梯度合理等特点,但部分文章有重复研究,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张浚 朱熹 胡宏 吕祖谦 岳麓书院
下载PDF
红石砬子式火山岩型金矿的找矿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招崇 李兆鼐 +1 位作者 王富宝 张仲明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6-9,5,共5页
本文通过对红石砬子典型金矿床的特征和成因的分析,讨论了红石砬子式火山岩型金矿的找矿问题,强调找矿不应只局限于火山岩区,岩体边缘的变质岩区也是成矿的有利场所,同时也指出了两条适合本区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关键词 红石砬子 火山岩 找矿标志 金矿床
下载PDF
“卫药”不断创新的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秦玉龙 刘玉璇 +5 位作者 周波 张莉 牛亚利 张弘 王欣 田保跃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在天津市近200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卫药",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与打造精品的质量意识,在全国众多同质产品中脱颖而出,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卫药"作为中药剂型改革的先驱创造了很多项全国第一,"卫药"... 在天津市近200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卫药",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与打造精品的质量意识,在全国众多同质产品中脱颖而出,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卫药"作为中药剂型改革的先驱创造了很多项全国第一,"卫药"精品的方源多来自历代名医所创效方,经剂型改革,不仅增强了疗效,而且便利了患者服药。"卫药"的创新更是急国家之所急,在某些方面填补了国家空白。"卫药"的不断发展壮大还源于"天津名老中医献方运动",将一批疗效显著的名医验方创新开发成中成药,形成了天津现代中成药的骨干品牌。近10年来"卫药"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新品的模式,给"卫药"发展增添了无穷动力。"卫药"新型企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采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技术的进步、建立中药产业创新能力和解决制药技术瓶颈、形成合理的发展机制并建立现代中药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药 卫药文化 隆顺榕 京万红 天士力 更年安 紫龙金 复方丹参滴丸
下载PDF
湖湘学派对周敦颐的推尊考论——以南宋时期濂溪祠记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安民 周欣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0,共6页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也是湖湘学的奠基人。梳理"濂溪祠记"可以看出,自湖湘学派开创者胡安国"寻访濂溪遗事"后,胡宏开地方学术传统的先河,作《邵州州学记》,搜求、整理出版《通书》,说明周敦颐学术思想的重...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也是湖湘学的奠基人。梳理"濂溪祠记"可以看出,自湖湘学派开创者胡安国"寻访濂溪遗事"后,胡宏开地方学术传统的先河,作《邵州州学记》,搜求、整理出版《通书》,说明周敦颐学术思想的重要地位。张栻将周敦颐提升至"道学宗主"地位,既要面对儒家内部势力的斗争,也要应对佛、道的挑战,这些斗争成为周敦颐学术地位提升的主要动力,亦是湖湘学学术旨趣确立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周敦颐 胡安国 胡宏 张栻 濂溪祠记
下载PDF
辽宁义县红石金矿金矿物的标型特征及其赋存状态 被引量:5
7
作者 银剑钊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13,共4页
红石金矿金银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金成色波动范围较大,在348~967之间.金矿物的形态则以树枝状和不规则状为主.金矿物的粒度则多在0.0001~0.0098mm之间.这些特征表明红石金矿具有明显的中、低温及浅成成矿特征.金矿物的成份标... 红石金矿金银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金成色波动范围较大,在348~967之间.金矿物的形态则以树枝状和不规则状为主.金矿物的粒度则多在0.0001~0.0098mm之间.这些特征表明红石金矿具有明显的中、低温及浅成成矿特征.金矿物的成份标型特征及微量元素标型特征也证明了这一点.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则主要有包体金、晶隙金和裂隙金三种.考虑到红石金矿产于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内,可以得出,红石金矿实为一典型的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红石金矿 赋存状态
下载PDF
洪适《隶释》对汉魏石经之著录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虞万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8,共9页
汉魏石经各自代表汉代今古文经两种不同文本,价值不言而喻。唯其毁弃沉埋,后人难识其真面目。北宋出土汉魏石经残石,为董逌、赵明诚等著录校勘,惜已散佚。南宋洪适《隶释》《隶续》所录虽非宋代出土残石之全部,却是唯一留存至今的珍贵... 汉魏石经各自代表汉代今古文经两种不同文本,价值不言而喻。唯其毁弃沉埋,后人难识其真面目。北宋出土汉魏石经残石,为董逌、赵明诚等著录校勘,惜已散佚。南宋洪适《隶释》《隶续》所录虽非宋代出土残石之全部,却是唯一留存至今的珍贵文献。洪氏更从文本、异文、碑式、书者、史传是非等方面予以考订辨正,既为清代石经专著所依凭,也为民国初年建立石经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石经 洪适 隶释隶续 文本
下载PDF
“南宋前期四六四大家”说献疑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如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80,共6页
程千帆、吴新雷两位先生在《两宋文学史》中对于宋代骈文(宋四六)发表了精辟的论述,同时也提出了“南宋前期四六四大家”的说法,具体所指为汪藻、孙觌、洪适、周必大四位南宋四六文名家。不过从四大家入选人数与分期两方面看,此说还不... 程千帆、吴新雷两位先生在《两宋文学史》中对于宋代骈文(宋四六)发表了精辟的论述,同时也提出了“南宋前期四六四大家”的说法,具体所指为汪藻、孙觌、洪适、周必大四位南宋四六文名家。不过从四大家入选人数与分期两方面看,此说还不够严密,对洪适、洪遵、洪迈兄弟四六文数量和地位的论述也有进一步深入讨论的余地。总体看来,南宋前期骈文创作较为繁荣,名家众多,“四大家说”尚不足以概括这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宋四六 洪适 洪遵 洪迈
下载PDF
张南轩与胡五峰之异同及其学术之演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25,共7页
张南轩本是胡五峰高弟,然而在其与朱子的学术交往中,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并对其师五峰的学术进行了严厉批评。对此,学术界通常认为这是因为南轩受到朱子的影响,而完全转到了朱子的方向。实则南轩与五峰学术的不同未必受到朱子启发,南轩... 张南轩本是胡五峰高弟,然而在其与朱子的学术交往中,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并对其师五峰的学术进行了严厉批评。对此,学术界通常认为这是因为南轩受到朱子的影响,而完全转到了朱子的方向。实则南轩与五峰学术的不同未必受到朱子启发,南轩很早就不完全同意五峰的某些说法,朱、张的学术交往不过印证了南轩早先的疑问而已。即便后来南轩颇为赞同朱子之说,他们很多观点亦有根柢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宏 张栻 朱熹 湖湘学派
下载PDF
曹世宏教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经验介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素云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11,共2页
曹世宏教授认为,先天不足、禀赋薄弱,后天失调、肺脾肾虚及痰凝血瘀是肺纤维化发病的关键;邪热伤肺,气阴两虚,迁延不愈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初始原因;阳气亏虚,痰凝血瘀于肺是IPF的后期表现。治疗上主张分期分型论治:肺泡炎性阶... 曹世宏教授认为,先天不足、禀赋薄弱,后天失调、肺脾肾虚及痰凝血瘀是肺纤维化发病的关键;邪热伤肺,气阴两虚,迁延不愈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初始原因;阳气亏虚,痰凝血瘀于肺是IPF的后期表现。治疗上主张分期分型论治:肺泡炎性阶段以肺肾两虚、痰热蕴肺证为多见,当以中西医结合治之,优势互补;纤维化期则以补肺健脾益肾、化痰祛瘀通络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中医病因和病机 中西医结合疗法 分期 分型 曹世宏
下载PDF
石氏家族的中原之路——石解墓志释读 被引量:3
12
作者 宁欣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9,共9页
代北胡姓在魏孝文帝改革时,进入中原的族姓基本都改成汉姓,除了众所周知的若干大姓,其实还有不少中低等氏族,乌石兰氏改为石氏即是其中之一。历时数百年后,随着南下、汉化、改姓、改籍贯等,进入唐朝的石氏家族,已经汉化,但仍然保留了代... 代北胡姓在魏孝文帝改革时,进入中原的族姓基本都改成汉姓,除了众所周知的若干大姓,其实还有不少中低等氏族,乌石兰氏改为石氏即是其中之一。历时数百年后,随着南下、汉化、改姓、改籍贯等,进入唐朝的石氏家族,已经汉化,但仍然保留了代北胡姓的影子或尾巴,甚至与汉晋中原石氏纠缠不清。通过对"唐故衡王府长史致仕石解府君墓志铭并序"的释读,同时辅以撰写者石洪的相关材料,可以得知,石解与从弟石洪,虽然有可能是分属风马牛不相及的汉胡族系,但起家走的都是科举之途,发达和辉煌也与文化素养有直接关系,两门石氏辗转各地,在石解和石洪前后几辈逐渐形成以河南洛阳为中心的居住和仕宦圈,反映了部分中等士族在唐后期向洛阳集中的趋势。其中,代北胡姓社会关系网的遗存仍然若隐若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北 胡姓 石氏 乌石兰氏 唐朝 石解 石洪
下载PDF
论袁世凯部属反对洪宪帝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亦武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9-72,共4页
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仅遭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全国人民的反对,而且引起袁氏集团内部的分裂,以段祺瑞、冯国璋、徐士昌为代表的袁氏部属,对洪宪帝制或公开反对,或暗中抵制。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关键词 袁世凯部属 洪宪帝制 反袁斗争 段祺瑞 冯国璋 徐士昌
下载PDF
优秀高职教学研究成果的特点——戴士弘教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振乾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通过戴士弘教学研究成果这一典型个案的研究,总结出优秀高职教学研究成果的6个特点,分别是扎实的实践基础,先进思想的指引,艰苦探索的结果,成果形态易学易用,为师生所接受,推动教学改革。每个特点都有其产生基础、独立价值。与这些特点... 通过戴士弘教学研究成果这一典型个案的研究,总结出优秀高职教学研究成果的6个特点,分别是扎实的实践基础,先进思想的指引,艰苦探索的结果,成果形态易学易用,为师生所接受,推动教学改革。每个特点都有其产生基础、独立价值。与这些特点对比,高职教学研究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研究质量,需要调整、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成果 戴士弘 特点 启示
下载PDF
《医心方》引录《葛氏方》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永芝 何慧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8期101-104,共4页
《医心方》由日本医家丹波康濑采撷中国宋以前的医籍精华分类编纂而成,书中引文均标明文献的来源出处,其中大量采录了中国东晋时期葛洪《葛氏方》的原文。本文从条文分布、征引方式、主治病证、治法特色等方面入手,对《医心方》引录的... 《医心方》由日本医家丹波康濑采撷中国宋以前的医籍精华分类编纂而成,书中引文均标明文献的来源出处,其中大量采录了中国东晋时期葛洪《葛氏方》的原文。本文从条文分布、征引方式、主治病证、治法特色等方面入手,对《医心方》引录的《葛氏方》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经初步统计分析,在《医心方》全文30卷中,有26卷引录了《葛氏方》的原文;丹波所引《葛氏方》是未经金人整理过的葛洪医方;透过《医心方》引录的原文,反映出葛氏医方治病广泛、方法多样、取材便捷、操作简便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心方 葛氏方 葛洪
下载PDF
弘光政局述论——兼对《弘光实录钞》的辨误 被引量:1
16
作者 阳正伟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8年第4期98-101,共4页
黄宗羲所著《弘光实录钞》一书,记南明弘光朝廷之事,可取之处甚多。但黄氏身为东林后裔,其深重的门户之见也在该书中有所体现。其不满史可法"起废"不拘"逆案"的主张,而有意将史之奏疏分置于两件不同的事情,并造成... 黄宗羲所著《弘光实录钞》一书,记南明弘光朝廷之事,可取之处甚多。但黄氏身为东林后裔,其深重的门户之见也在该书中有所体现。其不满史可法"起废"不拘"逆案"的主张,而有意将史之奏疏分置于两件不同的事情,并造成后出诸书以讹传讹。通过对此的辨正,更可以窥见弘光政局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弘光实录钞》 史可法 马士英 刘孔昭
下载PDF
对石达开集团的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熟村 《河北学刊》 2002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以后 ,石达开已经是太平天国的第四号人物了。石达开集团包括知名的石姓族众 19人 ,“翼殿”属下约两千人 ,后来 ,归他指挥的多达十万余人 ,在太平天国史上举足轻重。对该集团进行考察 ,不仅从中可以看出石达开的功过是...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以后 ,石达开已经是太平天国的第四号人物了。石达开集团包括知名的石姓族众 19人 ,“翼殿”属下约两千人 ,后来 ,归他指挥的多达十万余人 ,在太平天国史上举足轻重。对该集团进行考察 ,不仅从中可以看出石达开的功过是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达开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下载PDF
施叔青:香港经验和台湾叙事——兼说世界华文创作中的“施叔青现象”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登翰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5年第4期75-81,共7页
施叔青是出生于台湾、入籍于美国并一度定居于香港的著名作家。在她完成“香港三 部曲”之后返归台湾矢志写作“台湾三部曲”。本文以施氏返台后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微醺彩妆》 和《行过洛津》(“台湾三部曲”之一)作为讨论对象,探讨... 施叔青是出生于台湾、入籍于美国并一度定居于香港的著名作家。在她完成“香港三 部曲”之后返归台湾矢志写作“台湾三部曲”。本文以施氏返台后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微醺彩妆》 和《行过洛津》(“台湾三部曲”之一)作为讨论对象,探讨施氏的香港经验对她台湾叙事的意义、 影响和局限,分析此两部作品的特点和不足,并将施氏的“跨越写作”作为世界华文创作中的一种文 化现象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叔青 香港经验 台湾叙事 《微醺彩妆》 《行过洛津》
下载PDF
洪觉山学术思想引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建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洪垣(号觉山,1507—1593年,字峻之,江西婺源人)融合吸收王阳明与湛甘泉的心学思想,强调格物致知、博文约礼,发展出以生意为心学归宿的生机(几)之学,心学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晚年融佛道入儒,追求心体的超越,又自甘于偏僻山村,故其博学... 洪垣(号觉山,1507—1593年,字峻之,江西婺源人)融合吸收王阳明与湛甘泉的心学思想,强调格物致知、博文约礼,发展出以生意为心学归宿的生机(几)之学,心学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晚年融佛道入儒,追求心体的超越,又自甘于偏僻山村,故其博学体系不得传人。其心性工夫论脱离程朱主静或主敬、走入顿悟一系,最终与佛禅"明觉"思想合流,标志着白沙—甘泉一系自然主义心学的终结。但是,他重视从历史中获得政治知识,重新诠释格物论,在明代心学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重新阅读洪垣《觉山先生绪言二卷》,可以扩大我们对明代思想的研究,深化对甘泉后学、阳明后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垣 觉山 心学 实学 格物 婺源
下载PDF
《十送红军》的“文野之辨”——兼论民歌的界定标准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自永 《地方文化研究》 2014年第3期96-103,共8页
《十送红军》是我国最为著名的红歌之一。1961年,《十送红军》以"民歌"面目问世;2001年,其"民歌"身份却被遮掩。身份标识的模糊引发赣南、汉中等老区人民对词、曲作者的讨论与争辩,时至今日,其身份的合法地位依然... 《十送红军》是我国最为著名的红歌之一。1961年,《十送红军》以"民歌"面目问世;2001年,其"民歌"身份却被遮掩。身份标识的模糊引发赣南、汉中等老区人民对词、曲作者的讨论与争辩,时至今日,其身份的合法地位依然未被确立。文野之辨的焦点,不仅在于朱正本是否以赣南采茶戏《长歌》曲牌为基本母体进行编曲,亦在于张士燮是否套用了1958年《民间文学》刊载的《镇巴歌谣·十送》。而这些正是对"民歌"属性界定标准差异的集中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送红军 文野之辨 民歌 界定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