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芪柔肝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其量值传递规律研究
1
作者 耿赛龙 周琴 +4 位作者 孙水根 李曼 赵立杰 张继全 冯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78,共9页
目的建立巴芪柔肝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并考察其量值传递规律。方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莪术烯醇、耐斯糖含量,计算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转移率,记录出膏率、pH值。结果15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中有16个特征... 目的建立巴芪柔肝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并考察其量值传递规律。方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莪术烯醇、耐斯糖含量,计算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转移率,记录出膏率、pH值。结果15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中有16个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0,鉴定出9个。饮片-基准样品中耐斯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平均转移率分别为(83.14±6.25)%、(77.81±8.31)%,水煎液-基准样品中迷迭香酸、莪术烯醇平均转移率分别为(81.71±6.27)%、(72.16±5.91)%,平均出膏率为(38.91±1.46)%,pH值为5.13±0.08。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巴芪柔肝方制剂工艺选择、关键化学属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芪柔肝方 基准样品 hplc特征图谱 量值传递规律
下载PDF
HPLC-DAD法分析不同月份和干燥方式下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2
作者 沈红 张昌伟 +3 位作者 陈虹霞 袁花 蒋建新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7,共9页
采用HPLC-DAD法研究了不同月份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聚类分析和逼近理想值排序(TOPSIS)法评价了不同干燥方式对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DAD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4~11月银杏叶色素... 采用HPLC-DAD法研究了不同月份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聚类分析和逼近理想值排序(TOPSIS)法评价了不同干燥方式对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DAD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4~11月银杏叶色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脱植基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盐a和β-胡萝卜素在4月份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762±121)、(628±32)和(482±45)μg/g,叶绿素a和b在5月份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701±571)和(3140±274)μg/g,叶黄素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2057±104)μg/g。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种干燥方式可分为4类,冷冻干燥、40℃减压干燥、40℃常压干燥聚为A类,阴干聚为B类,100℃减压干燥和100℃常压干燥聚为D类,剩下6种干燥方式聚为C类。通过TOPSIS法分析发现:银杏叶干燥方式排名前5的依次为冷冻干燥、40℃减压干燥、40℃常压干燥、阴干和60℃常压干燥。综合考虑,40℃减压干燥是最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干燥方法,干燥速度快,且色素得到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DAD 银杏叶 色素 干燥方式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以HPLC法测定附子甘草配伍对丙咪嗪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潘英伟 袁冬平 +2 位作者 陈卫平 毛春芹 奚丽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以丙咪嗪为探针药物,采用体内代谢的方法研究附子、甘草单用与伍用之后分别对丙咪嗪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附子组、甘草组、附子甘草合煎组,中药提取液诱导6天,于第7天尾静脉注射丙咪嗪溶液,定点取血,以... 目的:以丙咪嗪为探针药物,采用体内代谢的方法研究附子、甘草单用与伍用之后分别对丙咪嗪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附子组、甘草组、附子甘草合煎组,中药提取液诱导6天,于第7天尾静脉注射丙咪嗪溶液,定点取血,以HPLC法测定丙咪嗪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结果:附子单用抑制丙咪嗪的代谢,甘草单用诱导丙咪嗪的代谢,同用时甘草的诱导作用起主导作用。实验提示:中药复方的研究,可以从药物代谢的角度入手;附子配伍甘草时其体内代谢速率加快,从药物代谢的角度揭示了甘草缓和附子毒性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甘草 配伍 丙咪嗪 hplc 代谢
下载PDF
HPLC测定安痛藤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谢一辉 张叶青 +1 位作者 邓鹏 余无双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建立安痛藤中有效成分岩白菜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3:77);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5nm;柱温为30℃。结果岩白菜素在0... 目的建立安痛藤中有效成分岩白菜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3:77);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5nm;柱温为30℃。结果岩白菜素在0.0875~1.40μg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9%。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安痛藤 岩白菜素
下载PDF
滇重楼皂苷含量测定及累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永艳 李昆 +4 位作者 焦蓉 汪琼 王春涛 郁步竹 徐荣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9-174,共6页
以7年生普洱景东种源滇重楼为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滇重楼不同生长年限根茎,及茎、叶、花、种子等器官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建立各部位的HPLC图谱;应用HPLC法测定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不同生长期滇重楼1年生根茎皂苷... 以7年生普洱景东种源滇重楼为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滇重楼不同生长年限根茎,及茎、叶、花、种子等器官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建立各部位的HPLC图谱;应用HPLC法测定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不同生长期滇重楼1年生根茎皂苷含量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滇重楼根部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根部总皂苷含量差异显著(P<0.05),皂苷含量从高到低排列为根茎2 a龄段、根茎3 a龄段、根茎4~5 a龄段、根茎1 a龄段、叶、种子、芽、茎、须根、果皮、花;非根茎部位中叶片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种子、果皮、茎等组织;不同生长季节总皂苷含量高低变化规律为1月>3月>5月、9月>7月、11月。因此,滇重楼根茎适宜在2 a龄、1—3月休眠季节进行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积累规律
下载PDF
红背丝绸质量标准研究
6
作者 黄秋燕 莫小莹 +7 位作者 陈晓春 谢洁兰 蒋贝 李耀华 罗威 梁平 潘小姣 梁建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01-1906,共6页
目的建立红背丝绸的质量标准。方法显微鉴别法对粉末及药材横切面进行鉴别,TLC法定性鉴别岩白菜素、白藜芦醇,HPLC法测定岩白菜素、白藜芦醇含量。结果红背丝绸显微鉴别特征为草酸钙针晶、簇晶、石细胞及淀粉粒较多,木栓层中有大量棕色... 目的建立红背丝绸的质量标准。方法显微鉴别法对粉末及药材横切面进行鉴别,TLC法定性鉴别岩白菜素、白藜芦醇,HPLC法测定岩白菜素、白藜芦醇含量。结果红背丝绸显微鉴别特征为草酸钙针晶、簇晶、石细胞及淀粉粒较多,木栓层中有大量棕色块散在,韧皮射线顶端呈喇叭状。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岩白菜素、白藜芦醇分别在0.0503~1.0064、0.0203~0.406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0%、96.48%,RSD分别为1.28%、1.08%,含量分别为10.9924、1.0833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可以用于红背丝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丝绸 岩白菜素 白藜芦醇 显微鉴别 TLC hplc
下载PDF
苦豆子药材提取过程中成分的量变规律研究
7
作者 吴永超 张天宇 +2 位作者 孙悦 齐六卫 闫琰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60-66,共7页
实验研究苦豆子药材提取过程中多种生物碱成分的量变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水作为提取溶媒,研究苦豆子药材在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下提取液中7种生物碱成分量变规律。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 实验研究苦豆子药材提取过程中多种生物碱成分的量变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水作为提取溶媒,研究苦豆子药材在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下提取液中7种生物碱成分量变规律。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含量增加明显,在浸泡3 h达到最高,3 h后开始下降,浸泡时间不能超过3 h;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除金雀花碱外其余6种生物碱在提取3 h的含量最高,提取时间不宜超过3 h;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7种生物碱的量也在逐步增加,并逐步趋于稳定。表明苦豆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对提取工艺的各个因素比较敏感,7种生物碱成分的提取率与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和提取次数呈正相关并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逐步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对苦豆子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量变规律
下载PDF
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中辛弗林及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韦正 陈鸿平 +3 位作者 杨丽 刘荣 彭月 刘友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982-98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中辛弗林及总黄酮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21批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药材中辛弗林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辛弗林含量在0.1097%~0.3290%范围内,... 目的:比较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中辛弗林及总黄酮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21批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药材中辛弗林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辛弗林含量在0.1097%~0.3290%范围内,总黄酮含量在7.666%~11.976%范围内。结论: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广陈皮总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变化微小;辛弗林的含量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辛弗林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液相色谱梯度淋洗过程中溶剂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瑞江 张维冰 +2 位作者 倪坚毅 邹汉法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556-1559,共4页
在液相色谱梯度淋洗过程中,由于柱外过程和流动相在柱内的输运过程中的延迟作用和扩散的影响,使得溶剂浓度梯度变化时,在柱内特定位置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符合相应的分布规律.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这一规律加以探讨,并讨论了... 在液相色谱梯度淋洗过程中,由于柱外过程和流动相在柱内的输运过程中的延迟作用和扩散的影响,使得溶剂浓度梯度变化时,在柱内特定位置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符合相应的分布规律.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这一规律加以探讨,并讨论了仪器条件对该分布规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梯度淋洗 分布规律 hplc 梯度分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流动系统的流体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秀言 孙汉文 申世刚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98-501,共4页
以流体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依据,建立了流动相在液相色谱系统中的流体动力学模型P=k1+k2qv,并以典型的液相色谱系统证明了其正确性,即流动相的体积流量和其在色谱流动系统中产生的压强降为线性关系,而流动相的粘度对压强的影响表现在系数k... 以流体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依据,建立了流动相在液相色谱系统中的流体动力学模型P=k1+k2qv,并以典型的液相色谱系统证明了其正确性,即流动相的体积流量和其在色谱流动系统中产生的压强降为线性关系,而流动相的粘度对压强的影响表现在系数k2上的不同,粘度增加,k2值增大.此研究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色谱柱、流动相及其体积流量的优化选择及辅助系统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机械能守恒定律 流体动力学模型 体积流量 粘度
下载PDF
吡虫啉在小麦上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文森 杨仁斌 +2 位作者 魏凤 蒋诗琪 卢静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05-2510,共6页
为评价吡虫啉在小麦中的农药残留安全性,应用HPLC法研究了湖南地区和吉林地区小麦植株上吡虫啉消解动态和小麦中的残留动态规律。样品采用乙腈恒温震荡提取,提取液先经石油醚萃取杂质,再经二氯甲烷萃取吡虫啉,萃取液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 为评价吡虫啉在小麦中的农药残留安全性,应用HPLC法研究了湖南地区和吉林地区小麦植株上吡虫啉消解动态和小麦中的残留动态规律。样品采用乙腈恒温震荡提取,提取液先经石油醚萃取杂质,再经二氯甲烷萃取吡虫啉,萃取液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活性炭层析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02、0.05和0.25 mg·kg-13个添加水平下,吡虫啉在麦粒和麦秆中添加回收率为82.17%~103.84%,83.82%~111.39%,变异系数分别为4.30%~6.82%、2.30%~5.98%。在湖南和吉林两地小麦麦秆样品中的吡虫啉均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4.53、2.99 d。以推荐使用剂量225 g·hm-2和高剂量337 g·hm-2间隔期7 d施用吡虫啉2和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7和14 d,吡虫啉在小麦籽粒、麦秆中最高残留量为:小麦籽粒0.0291 mg·kg-1;小麦麦秆0.1077 mg·kg-1。参照美国最大允许残留量(小麦0.05 mg·kg-1、小麦秸秆饲料0.5 mg·kg-1)限值,此时收获的籽粒食用是相对安全,小麦秸秆也可安全用作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小麦籽粒 小麦麦秆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动态 残留规律
下载PDF
不同生长周期罗汉果叶中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全斌 喻彬 +2 位作者 沈钟苏 耿伟华 赵李燕 《广西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300-302,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周期罗汉果叶中黄酮苷元槲皮素、山奈酚以及总黄酮的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槲皮素含量在5月份前为O,6月份出现槲皮素,而后逐渐提高,12月份达到最大值0.69%;山奈酚含量在5~7月份内增...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周期罗汉果叶中黄酮苷元槲皮素、山奈酚以及总黄酮的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槲皮素含量在5月份前为O,6月份出现槲皮素,而后逐渐提高,12月份达到最大值0.69%;山奈酚含量在5~7月份内增长较快,到7月份后趋于平缓,10月份达到最大值(1.02%);总黄酮含量从5月份开始增长较快,在6月份达到1.74%,6~11月份缓慢增长至2.22%,12月份达最大值(2.78%),次年1月份急剧下降至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黄酮 槲皮素 山奈酚 变化规律 叶片 罗汉果
下载PDF
枣果生长发育期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胡芳名 谢碧霞 +1 位作者 刘佳佳 何业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2-36,共5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测定了枣花期和果实生长发育期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枣叶、枣果和枣落果中的含量,分析了这些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枣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枣果中GA含量高...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测定了枣花期和果实生长发育期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枣叶、枣果和枣落果中的含量,分析了这些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枣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枣果中GA含量高于同期枣叶和落果中的含量,保证果实生长和碳同化物向果实转移,随GA含量迅速提高,枣果开始快速生长.枣果发育期内IAA含量有两次低谷期,枣花受精后,幼果中IAA含量开始下降,5月20日前后为其第一个低谷期,含量为1.71μg/10gFW,其后含量开始回升,6月20日前后为其第二个低谷期,含量为2.58μg/10gFW,此时与叶片中IAA含量差异最大.ABA含量在枣叶和枣果中含量很低,因此枣座果后,幼果中低含量的IAA和ABA不利于枣胚的发育,导致胚早期败育,造成大量落果,7月10日后,枣果中较高的ABA有利于果实中物质转化和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内源IAA、GA和ABA的平衡作用有利于枣果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果实生长发育期 内源激素
下载PDF
食品金属罐中14种双酚类物质迁移量的同时测定及杀菌过程对其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宇凌 吴刚 +5 位作者 高红波 邱逊 杨晓明 赵倩倩 徐彤彤 王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8-297,共10页
为了调查国内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水平,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金属罐中14种双酚类物质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研究了杀菌过程对双酚类物质迁移的影响及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4种双酚类物质在4种食... 为了调查国内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水平,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金属罐中14种双酚类物质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研究了杀菌过程对双酚类物质迁移的影响及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4种双酚类物质在4种食品模拟物(4%体积乙酸、10%体积乙醇、50%体积乙醇和异辛烷)中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83.67%~107.05%,精密度范围为2.32%~7.67%,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可用于食品金属罐中14种双酚类物质迁移量的检测分析。对市场上9种罐头和饮料用金属罐中的14种双酚类物质的迁移量进行了同时测定,发现有7种双酚类物质检出,无双酚A及其类似物的检出。基于欧盟限量标准要求,发现午餐肉罐头中的双酚A-(2-3-二羟基丙基)缩水甘油醚(BADGE·H_(2)O)、牡蛎葛根饮料中的双酚A-二(2-3-二羟基丙基)醚(BADGE·2H_(2)O)和黑莓罐中的双酚F-(2-3-二羟基丙基醚)(BFDGE·2H_(2)O)存在一定的迁移风险。此外,杀菌过程影响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种类和迁移量。迁移试验结束后,经过杀菌的金属罐中仅检测出BADGE·2H_(2)O,而未经杀菌的金属罐中同时检测到BADGE·2H_(2)O和双酚A-(3-氯-2羟丙基)(2-3-二羟基丙基)缩水甘油醚(BADGE·H_(2)O·HCl)。另外,食品模拟物的类型影响着双酚类物质的迁移量和迁移种类,且随着迁移温度的升高和迁移时间的增加,双酚类物质的迁移量逐渐升高直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物质 迁移规律 杀菌 食品模拟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下载PDF
地龙药材及其处方制剂散寒化湿颗粒中总砷及砷形态研究
15
作者 王书娟 胡军华 +5 位作者 姚雪 汪盛华 周恩丽 章晨峰 于桂芳 王振中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2-1509,共8页
目的探究地龙药材至制剂过程中总砷及砷形态、价态的传递规律,以期建立地龙药材及散寒化湿颗粒(Sanhan Huashi Granules,SHG)中砷含量的限度,保障SHG的安全。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mass spectromet... 目的探究地龙药材至制剂过程中总砷及砷形态、价态的传递规律,以期建立地龙药材及散寒化湿颗粒(Sanhan Huashi Granules,SHG)中砷含量的限度,保障SHG的安全。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经微波消解后的地龙药材到SHG进行总砷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对其进行砷形态、价态的测定分析;并考察多批次SHG、不同产地地龙药材中砷总量以及各形态、价态的差异。结果地龙药材、饮片、提取液及制剂在传递过程中总砷含量呈递减趋势,阴性样品中检出极少量的砷,总砷从药材至制剂的平均转移率为52.00%,饮片到制剂中的平均转移率为60.81%;28批SHG与24批地龙中砷形态及价态存在形式及规律基本一致,即基本以毒性较大的As(Ⅲ)和As(Ⅴ)为主,其他毒性较小的有机砷含量极低甚至未检出;结合地龙药材市场供应情况、多批次地龙研究结果以及临床批制剂所用地龙的使用情况,暂拟定地龙药材中As的限度为15.00 mg/kg。基于量-值传递规律及制剂处方,暂拟定SHG中As的限度为2.50 mg/kg。结论建立的SHG中的总砷与砷形态的含量测定方法高效快速、准确性及稳定性良好。同时基于该方法初步探究了SHG中总砷及砷形态、价态的传递规律,并分别拟定地龙及SHG中砷含量的限度,为SHG的安全性及质量可控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动物药的安全性评价与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化湿颗粒 地龙 总砷 高效液相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砷形态 量-值传递规律
原文传递
华重楼皂苷含量测定及累积规律研究
16
作者 方洁 程文亮 +4 位作者 周君美 潘俊杰 成伟 吕群丹 程科军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 测定华重楼不同栽培年限、龄段、栽培模式及产地主要重楼皂苷的含量,分析重楼皂苷在华重楼生长过程中的累积规律。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华重楼5种重楼皂苷(I、II、VI、VII、H)的含量。结果 华重楼总皂苷成分以重楼皂苷VII和H为主... 目的 测定华重楼不同栽培年限、龄段、栽培模式及产地主要重楼皂苷的含量,分析重楼皂苷在华重楼生长过程中的累积规律。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华重楼5种重楼皂苷(I、II、VI、VII、H)的含量。结果 华重楼总皂苷成分以重楼皂苷VII和H为主,重楼皂苷VI、II和I为辅。不同栽培年限华重楼根部皂苷(I、II、VII)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年生以上的含量可达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8年生的含量最高;根茎4a龄段和5a龄段的皂苷(I、II、VII)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龄段;不同栽培模式下皂苷(I、II、VII)含量范围在0.354%~0.765%,从高到低排列为针叶林>竹林>阔叶林>大棚;不同产地的皂苷(I、II、VII)含量在0.592%~0.741%,庆元百坎最高,仅福建三明的含量略低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结论 栽培年限、不同龄节、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产地对华重楼皂苷的累积有明显影响,可为华重楼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重楼 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累积规律
原文传递
HPLC-Q-TOF-MS/MS分析丹参-红花药对在离体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慧慧 环诚 +5 位作者 薛志鹏 杜少兵 李菁 孟祎 白吉庆 王小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71-3377,共7页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别丹参-红花药对在离体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通过在离体大鼠的肠菌孵育液以及灭活的肠菌孵育液中,分别加入丹参-红花药对提取液,厌氧条件下共孵育。动物实验和方案经陕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别丹参-红花药对在离体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通过在离体大鼠的肠菌孵育液以及灭活的肠菌孵育液中,分别加入丹参-红花药对提取液,厌氧条件下共孵育。动物实验和方案经陕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TCM-2020-030-E05)。结果发现在离体大鼠肠道孵育液中共检测鉴定出14种化合物,其中包括了5种原形成分以及9种代谢产物。而在灭活的肠菌液中除了原形成分外并未检测出代谢产物。结果表明丹参-红花药对中的主要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均可被肠道菌群代谢,且这些有效成分在大鼠离体肠道菌群中主要发生羟基化反应、脱羧反应、去氧、脱羧以及脱水反应等Ⅰ相代谢、硫酸酯化反应和甲基化反应Ⅱ相代谢。从而证明丹参-红花药对能够在大鼠肠道菌群作用下转化为多种代谢产物,进一步明确肠道菌群在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完善该药对药效物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hplc-Q-TOF-MS/MS 裂解途径 裂解规律
原文传递
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积累动态和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娅君 边清泉 +2 位作者 李雪 蒋云福 夏代莲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0-86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积累动态规律和分布特性。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牡荆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含量,色谱柱:菲罗门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6),流速1.0 mL.min...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积累动态规律和分布特性。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牡荆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含量,色谱柱:菲罗门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0 nm,柱温35℃,进样量5μL。结果牡荆茎、花中牡荆素含量极少,牡荆叶中牡荆素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6~7月含量最高(1.380%~1.465%),随着牡荆花的盛开和牡荆子的形成到成熟,牡荆叶中牡荆素的含量逐渐降低,9~10月含量最低(0.720%~0.751%)。随着牡荆籽的成熟,牡荆籽中含量逐渐增加(0.435%~1.231%)。结论牡荆不同部位牡荆素的含量随采收期不同而变化,为确定牡荆适宜采收期和药用部位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 牡荆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积累动态 分布特性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二冬汤基准样品的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量值传递规律探索 被引量:10
19
作者 薛晓霞 靳如娜 +4 位作者 王学圆 石守刚 黄正军 代云桃 陈士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共7页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二冬汤基准样品的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明确15批基准样品中指标成分的含量及转移率范围,探索其饮片与基准样品间指标成分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制备15批基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对...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二冬汤基准样品的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明确15批基准样品中指标成分的含量及转移率范围,探索其饮片与基准样品间指标成分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制备15批基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对指标成分芒果苷、黄芩苷、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0 min,10%~17%A;10~25 min,17%~19%A;25~28 min,19%~25%A;28~45 min,25%~33%A;45~46 min,33%~45%A;46~60 min,45%~55%A),检测波长254 nm;采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ELSD)对知母皂苷BⅡ、原新薯蓣皂苷与原薯蓣皂苷之和进行含量测定,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0 min,24%A;20~25 min,24%~27%A;25~33 min,27%~28%A;33~36 min,28%~90%A;36~41 min,90%~24%A)。结果:所建立的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均良好,能用于基准样品中5个指标成分的定量检测。15批基准样品中芒果苷、黄芩苷、甘草酸、知母皂苷BⅡ、原新薯蓣皂苷与原薯蓣皂苷之和的质量分数范围依次为0.14%~0.23%、2.40%~3.37%、0.07%~0.44%、0.43%~0.95%、0.15%~0.47%,转移率范围依次为33.90%~52.15%、84.46%~105.61%、22.59%~93.86%、38.07%~61.43%、53.28%~96.11%。结论:15批饮片与二冬汤基准样品间指标成分芒果苷、黄芩苷、知母皂苷BⅡ、原新薯蓣皂苷与原薯蓣皂苷之和(甘草酸除外)的转移率一致性较好,表明这4个指标成分在基准样品制备过程中转移情况稳定,可为该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二冬汤 基准样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量值传递规律 含量测定 转移率
原文传递
烷基硫脲功能化硅胶脱除刺五加提取物中重金属的技术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硕 刘利亚 +2 位作者 郭红丽 徐颖键 高秀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61-1570,共10页
目的研究烷基硫脲功能化硅胶(alkyl thiourea functionalised silica,ATFS)去除刺五加提取物(Acanthopanax senticosus extract,ASE)中重金属Pb、Cd、Hg、Cu的吸附规律和最佳工艺。方法以ASE(单方药材)模拟重金属元素Pb、Cd、Hg、Cu超... 目的研究烷基硫脲功能化硅胶(alkyl thiourea functionalised silica,ATFS)去除刺五加提取物(Acanthopanax senticosus extract,ASE)中重金属Pb、Cd、Hg、Cu的吸附规律和最佳工艺。方法以ASE(单方药材)模拟重金属元素Pb、Cd、Hg、Cu超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吸附方式考察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振荡频率和吸附温度对脱除率的影响,通过动态吸附方式考察径高比、上样量、洗脱体积流量和洗脱温度对脱除率的影响,分别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动、静态最佳吸附工艺;以ASE中指标成分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量、药液含固量和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作为考察指标,评价ASE脱除重金属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硅胶比,ATFS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均具有较高的重金属脱除率,且静态吸附速度较快,最佳静态吸附工艺条件:药材量与吸附剂量之比为80∶1,振荡频率为260次/min,吸附时间为600 min,吸附温度为45℃;最佳动态吸附工艺条件:径高比为1∶20,上样量为100 m L,洗脱体积流量为3 BV/h,洗脱温度为15℃;重金属元素脱除前后刺五加中指标成分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变化率均小于2.00%;含固量损失率为0.18%;指纹图谱相似度达99.9%以上。结论该方法可以满足选择性地高效脱除ASE中重金属元素,且对有效成分几乎无影响,操作简便、易行,可被推荐用于中药提取物中重金属元素超标时的前处理,为降低中药提取物中重金属元素量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硫脲功能化硅胶 刺五加提取物 重金属元素 脱除 Pb Cd Hg Cu 刺五加苷B 刺五加苷E 吸附规律 静态吸附 动态吸附 正交试验 hplc 指纹图谱 相似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