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宫颈病变组织HPV6/11、HPV16/18、p53、Ki67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范丽萍 丁宇 +2 位作者 李静 徐彤 邱俊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7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病毒(HPV)6/11、HPV 16/18、p53、Ki67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0例不同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组织的HPV 6/11、HPV 16/18、p53、Ki67表达.结果 在宫颈良性病变、恶性病变...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病毒(HPV)6/11、HPV 16/18、p53、Ki67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0例不同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组织的HPV 6/11、HPV 16/18、p53、Ki67表达.结果 在宫颈良性病变、恶性病变及正常对照组织中,4个检测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宫颈尖锐湿疣、炎症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中,HPV 6/11、p53、Ki67表达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0.05);p53表达在正常组织与良性病变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HPV 16/18在良、恶性病变中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在正常宫颈组织向恶性病变发展中,HPV 16/18、Ki67表达逐渐增强,p53表达逐渐降低;HPV 6/11在宫颈尖锐湿疣病变中高表达,在宫颈正常组织、恶性病变中表达较低.对宫颈活检时行HPV 6/11、HPV 16/18、p53、Ki67检测,有助于宫颈恶性病变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hpv 6/11 hpv 16/18 p53 KI67
下载PDF
外阴恶性肿瘤中P21^(WAF1/CIP1) P53及HPV6/11 HPV16/18的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邢兰瑛 范引侠 +1 位作者 白雅卉 樊江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P5 3及HPV6/11,16/18与外阴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P2 1WAF1/CIP1,P5 3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HPV6/11,16/18用原位杂交法 (ISH)检测。结果 P2 1WAF1/CIP1,P5 3在外阴恶性肿瘤组、外阴上皮内瘤变 (VIN)组、正常...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P5 3及HPV6/11,16/18与外阴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P2 1WAF1/CIP1,P5 3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HPV6/11,16/18用原位杂交法 (ISH)检测。结果 P2 1WAF1/CIP1,P5 3在外阴恶性肿瘤组、外阴上皮内瘤变 (VIN)组、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 40 .0 0 % (12 /3 0 )、63 .3 3 % (19/3 0 ) ,5 2 .3 8% (11/2 1) ,47.62 % (10 /2 1) ,0 (0 /10 )和 0 (0 /10 ) ;外阴病变各组P2 1WAF1/CIP1,P5 3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 ;HPV6/11、16/18在外阴恶性肿瘤组、VIN组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 60 .0 0 % (18/3 0 )和 3 3 .3 3 % (10 /3 0 ) ,42 .86% (9/2 1)和 2 8.5 7% (6/2 1) ,正常对照组没有检测出 ;HPV 6/11阳性率外阴恶性肿瘤组、VIN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 ;外阴恶性肿瘤组HPV16/18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2 1WAF1/CIP1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恶性肿瘤 P21^WAF1/CIP1P53 hpv6/11 hpv16/18 检测 P53
下载PDF
FQ-PCR方法检测女性CA患者HPV_(6、11)和HPV_(16、18)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颜丹 颜海婴 +3 位作者 李燎 熊伟 卿晟 赵家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HPV6、11型和HPV16、18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216例女性CA患者疣体组织或分泌物中的HPV6、11型和HPV16、18型。结果:HPV6、11型阳性率为94.91%(205/216),HPV16、1... 目的:探讨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HPV6、11型和HPV16、18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216例女性CA患者疣体组织或分泌物中的HPV6、11型和HPV16、18型。结果:HPV6、11型阳性率为94.91%(205/216),HPV16、18型阳性率为16.20%(35/216),HPV6、11型和HPV16、18型同时阳性的感染率为12.50%(27/216)。定量测定结果显示,HPV6、11型患者病毒载量最高1.0×108 copies/ml,最低2.8×103copies/ml;HPV16、18型患者病毒载量最高1.0×108 copies/ml,最低2.57×104 copies/ml。结论:FQ-PCR技术具有灵敏、简捷、安全、特异性强的特点,避免了单纯PCR扩增产生的假阳性。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应用此方法检测HPV阳性率高,可以快速区分高危型及低危型的HPV感染,有助于对尖锐湿疣的复发和癌变作出可能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Q—PCR 女性尖锐湿疣 hpv611 hpv16、18型
下载PDF
HPV611相关尖锐湿疣皮损中P53和P2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代夫 郑茂荣 +4 位作者 周肖斌 吕昭萍 何黎 孙冬菊 顾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 : 了解P5 3和P2 1在HPV6 11相关尖锐湿疣 (CA)皮损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经PCR法证实HPVDNA6 11阳性的 2 7例CA皮损和 10例正常皮肤。结果 :  (1)CA皮损基底细胞和棘细胞表达P5 3较正常皮肤显著增加 ;(2 ... 目的 : 了解P5 3和P2 1在HPV6 11相关尖锐湿疣 (CA)皮损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经PCR法证实HPVDNA6 11阳性的 2 7例CA皮损和 10例正常皮肤。结果 :  (1)CA皮损基底细胞和棘细胞表达P5 3较正常皮肤显著增加 ;(2 )CA皮损棘细胞表达P2 1与正常皮肤无显著差异。结论 :  (1)P5 3可能刺激和促进HPV6 11相关CA皮损的细胞增殖 ;(2 )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6/11相关 尖锐湿疣 皮损 P53 P21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尿道黏膜HPV6/11型DNA的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小霞 刘伟民 +2 位作者 肖生祥 贾静 田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尿道黏膜人乳头瘤病毒6/11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PCR荧光法对43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疣体和尿道黏膜进行HPV6/11型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同时对20例健康男性的尿道黏膜进行检测。结果患者疣体处检出阳性例数为37... 目的探讨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尿道黏膜人乳头瘤病毒6/11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PCR荧光法对43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疣体和尿道黏膜进行HPV6/11型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同时对20例健康男性的尿道黏膜进行检测。结果患者疣体处检出阳性例数为37例(86.05%),同时尿道黏膜检测阳性例数为27例(62.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锐湿疣患者尿道黏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男性(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HPV6/11型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疣体的病毒载量为(6.90×107)±(3.87×108),而且不同的患者虽然病程长短有区别,但病毒载量却无明显差异;尿道黏膜的病毒载量为(4.51×106)±(1.23×107),与疣体的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尿道黏膜存在着HPV6/11型的亚临床或隐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疣体 尿道黏膜 hpv6 11 亚临床 隐性感染
下载PDF
HPV6B/11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雅萍 任兴昌 仇玲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65-566,共2页
关键词 hpv6B/11 原位杂交 双重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和11/6E_6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 周宜男 +1 位作者 张月明 赵富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宫颈癌发病与 HPV16、18E6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 PCR技术检测 83例宫颈癌组织中 HPV16、18及 11/ 6 E6基因。结果 :( 1)新疆地区 36例宫颈癌中 HPV E6基因检出率为 86 .11% ( 31/ 36 ) ,其中HPV16 E6占构成比 80 .5 6 %... 目的 :研究宫颈癌发病与 HPV16、18E6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 PCR技术检测 83例宫颈癌组织中 HPV16、18及 11/ 6 E6基因。结果 :( 1)新疆地区 36例宫颈癌中 HPV E6基因检出率为 86 .11% ( 31/ 36 ) ,其中HPV16 E6占构成比 80 .5 6 % ( 2 5 / 31)。 ( 2 )山西地区宫颈癌中 HPV DNA阳性检出率 5 1.0 6 % ( 2 4/ 47) ,其中HPV16 E6占构成比 5 0 .0 0 % ( 12 / 2 4)。 ( 3)两组 HPV E6阳性检出率比较 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 HPV16E6构成比比较 ,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宫颈癌发生与 HPV感染的关系密切 ,且新疆地区比山西地区更为密切。两组 HPV感染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宫颈癌 hpv16 hpv18 11/6E6基因
下载PDF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非典型尖锐湿疣HPV 6/11-DNA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秀玲 姚永强 +3 位作者 邵敏杰 李岩 张颖 李昭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2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用FQ-PCR检测非典型尖锐湿疣HPV 6/11-DNA的可行性。方法采用FQ-PCR检测194例疑诊CA、107例单纯阴道炎、50例健康查体者的HPV6/11-DNA,同时对疑诊CA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194例疑诊CA样本,HPV 6/11-DNA的阳性率为77.83%(15... 目的探讨用FQ-PCR检测非典型尖锐湿疣HPV 6/11-DNA的可行性。方法采用FQ-PCR检测194例疑诊CA、107例单纯阴道炎、50例健康查体者的HPV6/11-DNA,同时对疑诊CA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194例疑诊CA样本,HPV 6/11-DNA的阳性率为77.83%(151/194),阳性标本DNA定量范围在1.4×10 cop ies/m l^1.78×107cop ies/m l,平均为1.27×106cop ies/m l;炎症组和正常对组均为0 copy/m l。病理组织学检测阳性率为70.10%(136/194),经χ2检验,FQ-PCR与病理组织学检测二者有显著性差异(χ2=4.787,P<0.05)。HPV6/11-DNA定量数值的高低与发病部位的多少有关(χ2=9.87,P<0.01),与CA的形态、大小、数量/部位及具体发病部位无关。结论FQ-PCR检测HPV 6/11-DNA,有助于正确判断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HPV 6/11-DNA数值的高低可反应CA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CA) FQ-PCR hpv6/11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妇科门诊患者HPV6 11 16 18分型检测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笔文 王贵珍 +2 位作者 董学君 郑专 陈建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9期1283-1283,共1页
关键词 基因分型检测 妇科门诊患者 hpv6/11 hpv16/18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情况 流行病学资料
下载PDF
HPV6/11、HPV16/18与HPVL1蛋白检测在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萍 马祯一 +2 位作者 徐广涛 胡泊 沈瑞林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调查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的HPV6/11、HPV16/18和HPVL1蛋白表达情况,确定病理诊断应用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130例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 目的调查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的HPV6/11、HPV16/18和HPVL1蛋白表达情况,确定病理诊断应用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130例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手术标本的HPV6/11、HPV16/18和HPVL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30例阴茎上皮乳头状增生性病变病例,尖锐湿疣、低级别上皮内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鳞癌分别占64.6%、16.9%、10.8%、7.7%。尖锐湿疣中HPV6/11、HPV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2.9%和97.6%,高于其他三组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病变HPV16/18表达阳性率为81.8%,高于其他3组病变。结论对于HPVL1表达阴性的男性阴茎上皮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应该严格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增生性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hpv6/11 hpv16/18 hpvL1
下载PDF
尖锐湿疣及湿疣样病变中HPV6/11DNA原位杂交的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赛英 刘旭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3-203,共1页
对48例生殖道尖锐湿疣(CA)及湿疣样病变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DNA原位分子杂交及病理组织学观察,在12例CA中9例(75%)和湿疣样病变中1例(2.7%)检出HPV6/11DNA... 对48例生殖道尖锐湿疣(CA)及湿疣样病变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DNA原位分子杂交及病理组织学观察,在12例CA中9例(75%)和湿疣样病变中1例(2.7%)检出HPV6/11DNA,阳性细胞位于鳞状上皮中表层的凹空细胞及其周围细胞核内。在CA与湿疣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中,HPV6/11DNA原位杂交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原位分子杂交
下载PDF
HPV6/11相关尖锐湿疣皮损中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代夫 郑茂荣 +2 位作者 王正文 冒长峙 顾军 《皮肤病与性病》 2002年第3期4-5,共2页
目的 :为了解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和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 6 7在尖锐湿疣 (CA)皮损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 (简称SP法 )检测经多聚酶联反应 (polymeras... 目的 :为了解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和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 6 7在尖锐湿疣 (CA)皮损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 (简称SP法 )检测经多聚酶联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证实人乳头瘤病毒 (HPV)DNA6 / 11阳性的 2 7例CA皮损和 10例正常皮肤。结果 :(1)CA皮损和正常皮肤均表达PCNA和Ki- 6 7。 (2 )CA皮损基底细胞和棘细胞表达PCNA和Ki- 6 7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结论 :PCNA和Ki- 6 7只能反映CA皮损的增殖状态而不能反映其增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KI-67 免疫组化 增殖细胞核抗原 CA hpv6 hpv11
下载PDF
HPV-6/11 L1/E6、HPV-6/11 L1/E7嵌合DNA疫苗质粒的构建
13
作者 刘鹏 李昂 +4 位作者 马军 尚宁宽 来宝长 司履生 王一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3-415,442,共4页
目的 构建HPV 6 / 11L1/E6、HPV 6 / 11L1/E7预防、治疗性DNA疫苗质粒。方法 运用PCR扩增HPV 6 /11L1、E6、E7序列 ,PCR产物连接至pGEMT Easy质粒 ,测序鉴定正确后 ,分别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 ,再用酶切、连接而构建成HPV 6 / 11L1 ... 目的 构建HPV 6 / 11L1/E6、HPV 6 / 11L1/E7预防、治疗性DNA疫苗质粒。方法 运用PCR扩增HPV 6 /11L1、E6、E7序列 ,PCR产物连接至pGEMT Easy质粒 ,测序鉴定正确后 ,分别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 ,再用酶切、连接而构建成HPV 6 / 11L1 E6 /E7 pVAX质粒。运用电穿孔法将所获得质粒转染COS 7细胞 ,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所构建质粒的插入目的片段测序正确 ;免疫组化检测在胞浆胞核可见棕黄色点状阳性产物沉积。结论 所构建的HPV 6 / 11L1 E6 /E7 pVAX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可在体外表达L1 E6 /L1 E7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6/11 DNA疫苗 聚合酶链反应 hpv相关性疾病
下载PDF
HPV6/11原位杂交方法在尖锐湿疣诊断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海涛 于汀 +1 位作者 徐丹 张艺 《航空航天医药》 2007年第1期46-47,共2页
尖锐湿疣是由HtW6B/11型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常规病理及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易与假性湿疣相混,而二者治疗方法不同。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外阴湿疣组织中有无HPV感染可确诊,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原位分子杂交是近几... 尖锐湿疣是由HtW6B/11型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常规病理及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易与假性湿疣相混,而二者治疗方法不同。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外阴湿疣组织中有无HPV感染可确诊,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原位分子杂交是近几年来在病理组织学领域兴起的又一新技术,由于它是在核酸分子水平上分析研究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因而其准确性和特异性较其它手段优越,自1986年首次应用于常规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上以来,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尖锐湿疣近年来显著增多,研究表明它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特别是HPV6/11呈现高表达,仅凭HE切片形态难以进行判断.HPV原位分子杂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HPV6/11探针对尖锐湿疣样病变的石蜡切片进行原位分子杂交,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6/11 尖锐湿疣诊断
下载PDF
HPV16和11型L1基因双价重组质粒的构建
15
作者 庄敏 谷鸿喜 +2 位作者 魏兰兰 肖鹏 孔卫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hpvl6 Ll基因 双价重组质粒 构建 人乳头瘤病毒 hpv11
下载PDF
HPV6B/11型病毒原位分子杂交检测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16
作者 梁化印 郭瑞峰 +1 位作者 杜双存 陈健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13-113,I031,共2页
关键词 hpv6B/11型病毒 原位分子杂交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阴道炎患者HPV6/11-DNA定量分析
17
作者 林春艳 辛晓敏 +1 位作者 周涛 曹鸿雁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 了解女性阴道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6 / 11型 (HPV6 / 11)的感染情况。方法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检测 2 5 8例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HPV6 / 11的病毒拷贝数。结果 共检出HPV6 / 11阳性者 94例 ,阳性率 36 .43 % ,拷... 目的 了解女性阴道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6 / 11型 (HPV6 / 11)的感染情况。方法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检测 2 5 8例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HPV6 / 11的病毒拷贝数。结果 共检出HPV6 / 11阳性者 94例 ,阳性率 36 .43 % ,拷贝数在 10 5以上者 78例 ,占阳性者中 82 .98% ,4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高且病毒复制量均在10 5以上。结论 ①中老年阴道炎患者就诊晚 ,感染重。②FQ PCR检测HPV敏感、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炎 hpv6/11-DNA
下载PDF
HPV6/11、P21^(WAF1)、PCNA蛋白在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中的表达
18
作者 吕旺桂 张洪文 +2 位作者 李晓玲 邹明英 唐梅艳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P21WAF1及PCNA蛋白在尖锐湿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与尖锐湿疣(CA)中HPV6/1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尖锐湿疣皮损中P21WAF1和PCNA及HPV6/11蛋白的原位表达情况。结果CA组织中HPV6/11、P21WAF1、PCNA... 目的探讨P21WAF1及PCNA蛋白在尖锐湿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与尖锐湿疣(CA)中HPV6/1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尖锐湿疣皮损中P21WAF1和PCNA及HPV6/11蛋白的原位表达情况。结果CA组织中HPV6/11、P21WAF1、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30%、88%,PCNA强阳性表达率为57%。CA组织中HPV6/11、P21WAF1阳性表达率及PCNA强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CA组中PCNA与P21WAF1表达负相关,PCNA与HPV6/11表达呈正相关,HPV与P21WAF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21WAF1表达下调可能与CA的发病机制有关,并受多因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 hpv6/11 P21^WAF1 PCNA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成都市58650名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6/11,HPV16/18感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俊英 杨叔哲 +1 位作者 邓耀 贺苇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4期635-638,共4页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是一种小分子双链DNA病毒,对人皮肤、黏膜有高度亲嗜性。目前,已经鉴定出的HPV约有150种亚型,根据其致病性大小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HPV6和HPV11致尖锐湿疣最主要的基因型,尖锐湿疣治愈后容易复发,随着病...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是一种小分子双链DNA病毒,对人皮肤、黏膜有高度亲嗜性。目前,已经鉴定出的HPV约有150种亚型,根据其致病性大小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HPV6和HPV11致尖锐湿疣最主要的基因型,尖锐湿疣治愈后容易复发,随着病程迁延,复发次数增多,尖锐湿疣患者也可能导致癌变;高危型中的HPV16、18在世界范围内始终是引起宫颈癌变的最重要的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6/11 hpv16/18 低危型 高危型 多重感染 感染率 基因型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保妇康栓治疗低危型HPV6和HPV11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春芳 曹爱娣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7期909-910,共2页
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治疗低危型HPV6和HPV11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低危型HPV6或HPV11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 B组、 C组各30例。A组给予保妇康栓阴道给药治疗,B组采用干扰素栓阴道给药治疗,C组... 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治疗低危型HPV6和HPV11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低危型HPV6或HPV11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 B组、 C组各30例。A组给予保妇康栓阴道给药治疗,B组采用干扰素栓阴道给药治疗,C组不用任何药物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B组的60.00%和C组的40.00%(P <0.05)。A组、 B组治疗过程中外阴刺痛、阴道流血、外阴瘙痒、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治疗低危型HPV6和HPV11感染的近期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妇康栓 低危型hpv6 低危型hpv11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