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催化O_(2)还原合成H_(2)O_(2)的催化剂及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权 隋煜君 +2 位作者 方振宇 董凯 孙旭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2期154-165,F0002,共13页
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品,具有强氧化能力,在消毒杀菌、环境处理、化学化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工业生产H_(2)O_(2)主要依靠传统工艺,受困于诸多挑战,如蒽醌法能耗高、污染大,H2/O2混合法技术风险大、易爆炸.因... 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品,具有强氧化能力,在消毒杀菌、环境处理、化学化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工业生产H_(2)O_(2)主要依靠传统工艺,受困于诸多挑战,如蒽醌法能耗高、污染大,H2/O2混合法技术风险大、易爆炸.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绿色、便捷、条件温和且可分散制取的方法来合成H_(2)O_(2).二电子氧气还原反应(2e-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2e-ORR)是一种以可再生电力驱动的、在温和条件下合成H_(2)O_(2)的绿色可持续的方法.4e-路径的强烈竞争降低了H_(2)O_(2)的选择性,导致产量和法拉第效率均低.因此,设计和开发高选择性的2e-ORR催化剂,以实现专一的H_(2)O_(2)合成路径,从而实现规模应用和升级工业合成路线,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尽管现阶段发展的2e-ORR催化剂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距离规模化应用仍存在很大差距.基于此,对电催化2e-ORR合成H_(2)O_(2)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电催化合成H_(2)O_(2)的催化剂研究情况;其次,分析讨论催化机制及其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最后,针对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提高电催化性能的策略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_(2) 催化剂 O_(2)还原反应 电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H_2O_2氧化体系在燃煤锅炉烟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毅 袁博 +1 位作者 郝润龙 陶子晨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0,共5页
介绍了H_2O_2氧化体系在燃煤锅炉烟气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中的反应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对芬顿体系或类芬顿体系的液相氧化、类气相均相氧化和非均相催化活化在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分析了紫外线... 介绍了H_2O_2氧化体系在燃煤锅炉烟气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中的反应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对芬顿体系或类芬顿体系的液相氧化、类气相均相氧化和非均相催化活化在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分析了紫外线、添加剂等辅助手段和催化剂分别对均相和非均相氧化体系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最后根据燃煤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的发展需要,提出研发活化H_2O_2催化剂和添加剂是今后燃煤锅炉烟气净化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烟气 H_2O_2氧化体系 污染物 一体化脱除技术 脱硫 脱硝 脱汞
下载PDF
UV/H_2O_2和UV/TiO_2降解磺胺甲噁唑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海燕 贾九敏 +1 位作者 郭金鹏 林丽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7,81,共7页
采用UV/H_2O_2和UV/TiO_2两种工艺降解磺胺甲噁唑(SMX),确定了H_2O_2和TiO_2的最佳投加量,在保持最佳投加量的条件下研究了SMX初始浓度、反应溶液初始pH、叔丁醇投加量对两种方法降解SMX效果的影响,为研究两种方法在降解SMX过程中的矿... 采用UV/H_2O_2和UV/TiO_2两种工艺降解磺胺甲噁唑(SMX),确定了H_2O_2和TiO_2的最佳投加量,在保持最佳投加量的条件下研究了SMX初始浓度、反应溶液初始pH、叔丁醇投加量对两种方法降解SMX效果的影响,为研究两种方法在降解SMX过程中的矿化程度测定了TOC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对SMX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整体而言UV/H_2O_2对SMX的降解速率高于UV/TiO_2;UV/H_2O_2的降解速率更易受到SMX初始浓度、反应溶液初始pH的影响;UV/H_2O_2对SMX的降解过程中·OH的氧化作用和UV直接降解都是去除SMX的主要作用,而UV/TiO_2中UV直接降解和空穴直接氧化是去除SMX的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H_2O_2 UV/TiO_2 磺胺甲噁唑 降解速率
下载PDF
马尾松CTMP的H_2O_2漂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兵云 詹怀宇 付时雨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化学预热机械浆(CTMP)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H_2O_2漂白是化学机械浆漂白的主要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马尾松CTM的H_2O_2漂白中各个工艺条件,即H_2O_2、NaOH、Na_2SiO_3和MgSO_4的用量及温度、浆浓和反应时间,对漂后纸浆白度和返... 化学预热机械浆(CTMP)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H_2O_2漂白是化学机械浆漂白的主要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马尾松CTM的H_2O_2漂白中各个工艺条件,即H_2O_2、NaOH、Na_2SiO_3和MgSO_4的用量及温度、浆浓和反应时间,对漂后纸浆白度和返黄值(PC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_2O_2和NaOH用量是影响纸浆白度和PC值的主要因素;Na_2SiO_3可以提高纸浆的白度和降低纸浆PC值;MgSO_4会降低纸浆白度,但对纸浆PC值的影响较小;而浆浓、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纸浆白度和PC值的影响较小。马尾松CTMP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_2O_24%,NaOH 3%,Na_2SiO_32%,浆浓12%,温度70℃,时间2h。在此条件下,纸浆白度达到67.0%ISO,PC值为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P H_2O_2漂白 PC值
下载PDF
碱性H_2O_2预处理棉籽壳酶法生产低聚木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丽芬 孙向阳 丁长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2-196,共5页
以棉籽壳为原料,研究了碱性H2O2预处理的影响因素及预处理后酶水解的最适条件。以棉籽壳为原料,碱性H_2O_2浓度2.5%,30℃条件下处理时间12~14h,在此条件下预处理得到的棉籽壳木聚糖含量31.7%。利用木聚糖酶降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确... 以棉籽壳为原料,研究了碱性H2O2预处理的影响因素及预处理后酶水解的最适条件。以棉籽壳为原料,碱性H_2O_2浓度2.5%,30℃条件下处理时间12~14h,在此条件下预处理得到的棉籽壳木聚糖含量31.7%。利用木聚糖酶降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确立了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在固液比1:15的浓度下,加酶量3%,50℃酶解24h时,棉籽壳的木聚糖提取率和水解率为18.3%和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壳 碱性H_2O_2 木聚糖提取 酶法水解 低聚木糖
下载PDF
H_2O_2/Ca(OH)_2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恒 李瑛 +2 位作者 颜小禹 陈捷 赖立践 《工业加热》 CAS 2015年第6期38-39,43,共3页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氧化剂液相吸收法极有可能率先实现产业化。利用化学热力学原理计算了H2O_2/Ca(OH)_2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的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摩尔反应焓变、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以及化学反应...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氧化剂液相吸收法极有可能率先实现产业化。利用化学热力学原理计算了H2O_2/Ca(OH)_2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的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摩尔反应焓变、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以及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SO_2和NO的分压力。结果表明:利用H2O_2/Ca(OH)_2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是可行的,且几乎可以100%地脱除烟气中的SO_2和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_2/Ca(OH)_2浆液 脱硫脱硝 化学热力学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3联合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光柱 徐国良 +2 位作者 曹鸿雁 于晓风 睢大筼 《人参研究》 2018年第2期2-4,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3(G-Rb3)联合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μmol/LH_2O_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3(G-Rb3)联合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μmol/LH_2O_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 100μmol/LH_2O_2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NO含量及SOD、GSH-Px活力,升高TNF-α含量。G-Rb3联合二甲双胍能明显抑制过氧化氢损伤引起的细胞活性降低,提高NO含量及SOD、GSH-Px活力,降低TNF-α含量,表明对100μmol/L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G-Rb3可明显增强二甲双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抗氧化损伤机制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3 二甲双胍 血管内皮细胞 H_2O_2 抗氧化
下载PDF
氧化铈对O_3/H_2O_2体系降解对氯硝基苯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王群 杨志超 +1 位作者 白晓峰 卢晓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1,55,共4页
采用静态实验考察了氧化铈对O_3/H_2O_2体系中臭氧分解及对氯硝基苯(pCNB)降解的影响,并探究了硫酸根离子对催化体系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铈会抑制O_3/H_2O_2体系中臭氧的分解及对氯硝基苯的降解,而具有强络合作用的硫酸根离子会消除... 采用静态实验考察了氧化铈对O_3/H_2O_2体系中臭氧分解及对氯硝基苯(pCNB)降解的影响,并探究了硫酸根离子对催化体系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铈会抑制O_3/H_2O_2体系中臭氧的分解及对氯硝基苯的降解,而具有强络合作用的硫酸根离子会消除这种抑制作用。氧化铈通过对臭氧及HO_2-、O_2-等含氧负离子的吸附抑制了羟基自由基的生成,由此抑制了O_3/H_2O_2体系中臭氧分解及pCNB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O_3/H_2O_2 对氯硝基苯 硫酸根离子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UV/H_2O_2高级氧化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海勇 刘建广 +2 位作者 宋武昌 孙韶华 贾瑞宝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8期20-25,共6页
富营养化水源供水系统存在的藻毒素污染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微囊藻毒素严重威胁着水生动植物的生命安全,而UV/H_2O_2高级氧化降解MCs的技术日趋成熟。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UV/H_2O_2处理微囊藻毒素机理及影响... 富营养化水源供水系统存在的藻毒素污染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微囊藻毒素严重威胁着水生动植物的生命安全,而UV/H_2O_2高级氧化降解MCs的技术日趋成熟。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UV/H_2O_2处理微囊藻毒素机理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每个反应条件对系统的影响,并对其降解途径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阐明了UV/H_2O_2技术在饮用水领域处理微囊藻毒素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UV/H_2O_2工艺 微囊藻毒素 高级氧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抗癌药物铂系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应用与催化活性的研究——Ⅱ.用于H_2O_2分解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宝发 吴林友 +1 位作者 于保强 刘尚长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8年第2期50-58,共9页
本文报告了顺铂及其衍生物的配合物催化H_2O_2分解动力学图象,测定了pH为6.4,7.0,7.5和温度为36.5,40,50,60℃时顺铂及其与DNA子单元碱基如鸟螵呤、胞嘧啶等相互作用形成的配合物分解H_2O_2的反应速度,并相应地用钯配合物作了对照,表明... 本文报告了顺铂及其衍生物的配合物催化H_2O_2分解动力学图象,测定了pH为6.4,7.0,7.5和温度为36.5,40,50,60℃时顺铂及其与DNA子单元碱基如鸟螵呤、胞嘧啶等相互作用形成的配合物分解H_2O_2的反应速度,并相应地用钯配合物作了对照,表明具有治疗活性的药物顺铂,钯配合物都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活性,而治疗上无明显活性的反式铂配合物呈现无活性或很低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活性 H_2O_2 反式铂配合物 抗癌药物 子单元 协同催化 反应速度常数 分解速度 上层清液 歧化作用
下载PDF
H_2O_2的性质及其在漂白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殷蕴华 刘勇 江建江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6期75-77,共3页
本文讨论了H_2O_2的性质,综述了H_2O_2的漂白作用;指出了使用H_2O_2作为漂白剂时应注意事项。
关键词 H_2O_2 漂白剂 稳定剂
下载PDF
Bioscillation and Birhythmicity in the H_2O_2-KSCN-CuSO_4-NaOH System
12
作者 GAO Qing-yu, SUN Kang and MENG Fan-yong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P. R. China) CAI Zun-sheng and ZHAO Xue-zhua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P. R. China)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99-304,共6页
Two kinds of different mechanistic oscillations can be displayed in the H_2O_2-KSCN-CuSO_4-NaOH system. One discovered by this study is the pH oscillation in a continuous flow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 resulting from... Two kinds of different mechanistic oscillations can be displayed in the H_2O_2-KSCN-CuSO_4-NaOH system. One discovered by this study is the pH oscillation in a continuous flow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 resulting from the oxidation of KSCN. The other is the oscillation of H_2O_2 decomposition in both CSTR and batch reactors(reported by Orbáin in 1986). Under appropriat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system exhibits a birhythmicity in a CSTR. Two different pH oscillations are reported here. The pH oscillations which accompany the decomposition of H_2O_2 exist in the batch reactor and the CSTR at a high flowrate, but the pH oscillations in a CSTR at a low flowrate originates from prot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dback in the oxidation of KSCN. The oscillation of non-catalyzed oxidation of KSCN by hydrogen peroxide in a CSTR can be found. Also we have observed whether Cu^(2+) exists or not in the batch system, the pH increases to near neutral ultimately after pH drops tw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cillation and birhythmicity pH oscillation H_2O_2 decomposition
下载PDF
聚多巴胺包埋纳米过氧化钙缓释过氧化氢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慧 罗浩宇 +2 位作者 陈劲松 彭鸿彬 蒲生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8,共8页
合成了一种聚多巴胺包埋的缓释纳米过氧化钙(nCaO_(2)@PDA),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各类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对该复合材料缓释过氧化氢效能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释放量与环境温度、多巴胺包埋厚度、溶液初始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 合成了一种聚多巴胺包埋的缓释纳米过氧化钙(nCaO_(2)@PDA),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各类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对该复合材料缓释过氧化氢效能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释放量与环境温度、多巴胺包埋厚度、溶液初始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探究了表层核壳PDA的作用机理,受PDA核壳表面功能性官能团邻苯二酚基团作用,复合材料在缓释过氧化氢过程中可有效地抑制体系pH值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材料 纳米过氧化钙 过氧化氢 聚多巴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H_2O_2-Fe^(2+)法处理3-羟基-2-萘甲酸生产废水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赵海明 赵瑞臣 刘二莆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采用H2O2-Fe2+法处理3 羟基 2 萘甲酸(简称2,3酸)生产废水。在pH=2.8-2.9(原液),(FeSO4·7H2O)=0.5kg/t废水,t=20min,T=45℃-80℃时,去除率可达93.2%,处理后水可达排放标准。
关键词 H2O2-FE^2+法 2 3酸
下载PDF
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与脱色工艺
15
作者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罗影 +6 位作者 贾培松 郝敬喆 贾文捷 朱琦 梁志豪 蔺思茹 赵振豪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7-1534,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及多糖脱色工艺,为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多糖的纯化及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粗多糖,研究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对巴尔喀什... 【目的】研究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及多糖脱色工艺,为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多糖的纯化及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粗多糖,研究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对巴尔喀什蘑菇多糖得率的影响;选择脱色时间、脱色温度、活性炭和H_(2)O_(2)含量为影响因子,以多糖脱色率为研究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巴尔喀什蘑菇多糖脱色工艺,确定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菇子实体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巴尔喀什菇子实体粗多糖得率为15.6%。活性炭最佳脱色工艺为活性炭用量25%、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45 min、pH值3,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0.4%;双氧水最佳脱色工艺为H_(2)O_(2)含量10%、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3 h、pH值9,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6.23%。【结论】利用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蘑菇粗多糖工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H_(2)O_(2)脱色法和活性炭脱色法对巴尔喀什蘑菇多糖的脱色效果受不同工艺条件的影响差异较大,H_(2)O_(2)脱色率比活性炭脱色率高,是巴尔喀什蘑菇多糖脱色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喀什蘑菇 多糖提取 活性炭脱色 双氧水(H_(2)O_(2))脱色
下载PDF
La_(1-x)Ce_(x)MnO_(3)-Ba/Al_(2)O_(3)催化剂对NO选择性生成NH_(3)的影响
16
作者 宋崇林 郑庆贺 +3 位作者 吕誉 崔立峰 李云强 吕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3-1061,共9页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降低内燃机碳排放,稀薄燃烧技术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技术不仅能提高发动机燃油热效率,还能有效降低CO_(2)排放.但是稀薄燃烧往往会伴随着大量氮氧化物的产生,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LNT-SCR耦合的NO_(x)净化技...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降低内燃机碳排放,稀薄燃烧技术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技术不仅能提高发动机燃油热效率,还能有效降低CO_(2)排放.但是稀薄燃烧往往会伴随着大量氮氧化物的产生,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LNT-SCR耦合的NO_(x)净化技术,此时LNT的作用是将排气中部分NO_(x)转化为NH_(3),为下游的SCR提供还原剂.基于此,制备了LNT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对NO选择性生成NH_(3)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_(1-x)Ce_(x)MnO_(3)系列钙钛矿氧化物,并通过分步浸渍法得到了La_(1-x)Ce_(x)MnO_(3)-Ba/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利用XRD、H_(2)-TPR、NO-TP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钙钛矿氧化物的晶相结构,以及负载型催化剂的还原特性、NO_(x)吸附-脱附性能等物化性质,并且通过H_(2)选择性催化还原NO实验探究了催化剂掺杂Ce对NO转化成NH_(3)的影响.结果表明,Ce掺杂催化剂具有良好的NH_(3)产物选择性,并且显著提高了NO转化率.温度是NO转化和NH_(3)产物选择性生成的决定性因素,而H_(2)和NO体积比是NO转化和NH_(3)产物选择性生成的关键性因素.其中,La_(0.95)Ce_(0.05)MnO_(3)-Ba/Al_(2)O_(3)在低温下催化活性表现最佳,在350℃、H_(2)和NO体积比为5.0时NH_(3)产物选择性为65%,NO转化率为100%.此外,所制备的La_(1-x)Ce_(x)MnO_(3)都形成了钙钛矿型结构,而且Ce掺杂催化剂的大部分Ce离子可以进入到LaMnO_(3)结构中.在催化剂适量掺杂Ce后,H_(2)消耗总面积增大、还原峰的峰值温度降低,表明掺杂Ce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特性;同时NO吸附和脱附面积增大,表明Ce掺杂改变了催化剂的NO_(x)吸附-脱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_(1-x)Ce_(x)MnO_(3)-Ba/Al_(2)O_(3)催化剂 H_(2)选择性催化还原NO NH_(3)产物选择性 NO转化率 晶相结构 还原特性 NO_(x)吸附-脱附
下载PDF
格列本脲对H_(2)O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水肿及SUR1-TRPM4通道和AQP4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沈莹 曾永孝 +2 位作者 邓蓉 谭倩 雷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3702-3706,共5页
目的探讨格列本脲对H_(2)O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水肿及SUR1-TRPM4通道和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格列本脲低剂量组、格列本脲高剂量组、格列本脲高剂量+CIM2016(SUR1-TRPM4通道激活剂)组;MTT染色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格列本脲对H_(2)O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水肿及SUR1-TRPM4通道和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格列本脲低剂量组、格列本脲高剂量组、格列本脲高剂量+CIM2016(SUR1-TRPM4通道激活剂)组;MTT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水肿超微结构变化;试剂盒检测MDA、SOD、CAT含量;qRT-PCR检测5组细胞SUR1、TRPM4、AQP4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UR1、TRPM4、AQP4、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体积明显肿胀增大,细胞存活率、细胞SOD、CAT活性、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细胞SUR1 mRNA、TRPM4 mRNA、AQP4 mRNA表达,细胞SUR1、TRPM4、AQP4、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格列本脲低、高剂量组H9C2细胞体积肿胀程度减轻,细胞存活率、细胞SOD、CAT活性、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细胞SUR1 mRNA、TRPM4 mRNA、AQP4 mRNA表达,细胞SUR1、TRPM4、AQP4、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CIM2016可部分逆转格列本脲对H_(2)O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水肿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格列本脲可改善H_(2)O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水肿,提高细胞存活率,抑制SUR1-TRPM4通道和AQP4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本脲 H2O2 缺氧心肌细胞水肿 SUR1-TRPM4通道 AQP4
下载PDF
空间在轨氢氧内燃机直喷模式缸内燃烧特性研究
18
作者 刘龙 李航 +5 位作者 楚为盛 骆洪亮 连欢 郭冬妮 陈泽彬 李华杰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共11页
基于CONVERGE仿真平台,通过改进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光学氢发动机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直喷氢(direct injection-H_(2),DI-H_(2))和直喷氧(direct injection-O_(2),DI-O_(2))两种模式下氢氧内燃机缸内燃烧特性。首先针对DI-H_(2)模式,通... 基于CONVERGE仿真平台,通过改进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光学氢发动机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直喷氢(direct injection-H_(2),DI-H_(2))和直喷氧(direct injection-O_(2),DI-O_(2))两种模式下氢氧内燃机缸内燃烧特性。首先针对DI-H_(2)模式,通过控制氢气喷射质量流量,研究不同氧气当量比(Φ)0.33、0.10、0.08下缸内混合程度、燃烧可控性及输出功率,并与DI-O_(2)模式Φ=8.00的富燃环境下缸内燃烧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工作针对缸内氢氧混合均匀程度、燃烧可控性及内燃机输出功率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DI-H_(2)模式下,Φ=0.33时,燃料急速燃烧出现失控风险,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已超过10.0 MPa;Φ=0.08时,虽然燃烧可控,但由于稀薄燃烧,缸内燃料混合程度低且输出功率不满足低温流体集成(integrated vehicle fluids,IVF)系统2 kW要求。当Φ=0.10时,既能满足发动机缸内燃气混合均匀与燃烧可控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IVF系统对于内燃机功率输出的要求。考虑到缸内温度和压力承受极限,适合小型发动机工作的氧气当量比应在0.10左右。而在DI-O_(2)模式下,由于缸内富燃使得燃烧可控,缸内混合程度Φ=8.00与DI-H_(2)模式下Φ=0.33时相当,最高燃烧压力低于5.0 MPa,最高温度低于1500 K,输出功率2.26 kW也符合设计要求。该模式具备较大潜力,也是未来空间在轨氢氧内燃机可选的燃烧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在轨 氢氧燃烧 内燃机 直喷射流 燃烧控制
下载PDF
电刺激对过氧化氢诱导衰老肌管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19
作者 苏艳红 毕亮 +3 位作者 龚文翰 宋涛 李婷婷 张世超 《体育科研》 2024年第2期67-72,96,共7页
目的:运用电刺激肌管细胞收缩模拟骨骼肌收缩,并观察其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C2C12细胞衰老模型能量代谢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以此研究体外肌管收缩对衰老骨骼肌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H_(2)O_(2)诱导... 目的:运用电刺激肌管细胞收缩模拟骨骼肌收缩,并观察其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C2C12细胞衰老模型能量代谢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以此研究体外肌管收缩对衰老骨骼肌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H_(2)O_(2)诱导肌管细胞建立衰老模型,并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衰老水平;电刺激干预培育成功的衰老肌细胞,并分为对照组(C组)、H_(2)O_(2)诱导衰老组(H组)、对照+电刺激组(CE组)、H_(2)O_(2)诱导衰老+电刺激组(HE组)。各组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法对PGC-1α蛋白表达进行检测,ATP水平测试盒测量ATP水平。结果:经过浓度为100μmol/L H_(2)O_(2)诱导肌管细胞24 h后成功构建骨骼肌细胞衰老模型。与C组比较,H组的ATP水平表达呈非常显著性的下降(P<0.01);CE组的ATP水平较C组呈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HE组的ATP水平虽低于C组,但高于H组,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C组相比,H组PGC-1α蛋白表达下降,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E组PGC-1α蛋白表达虽低于C组,但较H组呈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H_(2)O_(2)是诱导骨骼肌肌管细胞衰老的一种有效方式,衰老肌管细胞的ATP和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进行电刺激干预后可以有效提高衰老肌管细胞ATP水平和PGC-1α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衰老肌管细胞 过氧化氢 能量代谢
下载PDF
H_(2)O_(2)降解多糖的作用机制及降解产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谦 周鹏程 +2 位作者 徐同成 李富军 宗爱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53-360,共8页
多糖因其优异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但由于其大分子结构较难以被人体直接利用。近年来,关于降解多糖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热点,多糖的降解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自由基降解多糖有着对降解程度的可控性以及生产成本低等独特的优势。因此有必要了... 多糖因其优异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但由于其大分子结构较难以被人体直接利用。近年来,关于降解多糖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热点,多糖的降解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自由基降解多糖有着对降解程度的可控性以及生产成本低等独特的优势。因此有必要了解多糖降解机制以及探究降解产物的构效关系,以期对多糖高值化利用。该文首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H_(2)O_(2)产生自由基进而介导多糖降解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H_(2)O_(2)产生自由基的机制,剖析了自由基降解多糖的机理,分析了自由基对于多糖降解产物构效关系的影响。该综述对多糖降解产物的生物构效关系解析和高值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H_(2)O_(2) 自由基 构效关系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