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标09CrCuSb耐酸钢的耐50%H_(2)SO_(4)腐蚀性能
1
作者 郑健 张佳伟 +3 位作者 袁渊 张成元 黄峰 刘静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全浸腐蚀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5,50,60,70℃)条件下新标09CrCuSb耐酸钢在50%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25℃升至70℃,新标09CrCuSb钢的腐蚀速率整体呈现增大趋势,在70℃时,腐蚀速率达到最高,为...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全浸腐蚀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5,50,60,70℃)条件下新标09CrCuSb耐酸钢在50%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25℃升至70℃,新标09CrCuSb钢的腐蚀速率整体呈现增大趋势,在70℃时,腐蚀速率达到最高,为2.70 g/(m^(2)·h),这与随温度升高,腐蚀产物中具有保护性作用的Fe_(3)O_(4)含量减少,无保护作用的FeSO_(4)·H_(2)O含量增加以及锈层中微孔变化有关。另外,由于新标调整了09CrCuSb钢中Cu、Mo、Sn、Sb、W等元素的含量,与旧标09CrCuSb钢相比,阳极维钝电流密度J维钝降低,同等温度条件下,新标09CrCuSb钢的耐蚀性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标09CrCuSb耐酸钢 50%h_(2)SO_(4)溶液 腐蚀 温度影响
下载PDF
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在0.5 mol/L H_(2)SO_(4)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2
作者 原梦颖 王德华 +3 位作者 楠惠开 耿涛 刘弘毅 朱海林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5-1154,共10页
以三聚氯氰、正己胺/正辛胺/十二胺、乙二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了3种不同疏水链长度的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_(m)-2-C_(m)(m=6,8,12),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高分辨质谱... 以三聚氯氰、正己胺/正辛胺/十二胺、乙二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了3种不同疏水链长度的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_(m)-2-C_(m)(m=6,8,12),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高分辨质谱(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表面张力法研究合成的3种不同疏水链长的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_(6)-2-C_(6),C_(8)-2-C_(8)和C_(12)-2-C_(12))的表面活性;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化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其在0.5 mol/L H_(2)SO_(4)溶液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疏水链碳数从6增加到12,3种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_(m)c)从0.059 mmol/L降低到0.013 mmol/L,pc_(20)值从1.23增加到1.89;电化学阻抗结果表明,同一浓度下,缓蚀率随疏水链亚甲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在0.5 mol/L H_(2)SO_(4)溶液中,对碳钢均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当C_(12)-2-C_(12)浓度为0.2 mmol/L时,其对45^(#)碳钢的缓蚀率可达95.03%;动电位极化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都是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3种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地吸附在碳钢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 缓蚀性能 碳钢 硫酸溶液
下载PDF
饱和器后煤气中H_(2)S含量升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3
作者 李金平 曹伟 +1 位作者 李维民 卓润华 《燃料与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6-48,共3页
分析了焦炉煤气中H_(2)S含量在脱硫工段达标,但在饱和器及终冷塔后再次升高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将一种新型高效除尘捕雾装置成功运用到脱硫工序,不仅使煤气中H2S含量稳定达标,对硫铵工序长期连续稳定运行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焦炉煤气 h_(2)S超标 解决措施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合成LaMO_(3)催化H_(2)S分解制氢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江 唐思扬 +5 位作者 吴潘 蒋炜 刘长军 胡强 岳海荣 梁斌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172,共7页
H_(2)S分解制氢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而开发高效的H_(2)S分解催化剂是关键。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催化剂LaMO_(3)(M=Ce、Ni、Co、Mo、Cu、Sr、V或Cr),考察了其在H_(2)S分解制氢中的催化性能,通过XRD、BET和SEM/EDS... H_(2)S分解制氢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而开发高效的H_(2)S分解催化剂是关键。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催化剂LaMO_(3)(M=Ce、Ni、Co、Mo、Cu、Sr、V或Cr),考察了其在H_(2)S分解制氢中的催化性能,通过XRD、BET和SEM/EDS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研究了ABO_(3)型钙钛矿催化剂中B位元素对催化剂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不同B位元素的钙钛矿催化剂都具有良好的产氢活性;在φ(H_(2)S)=5%,GHSV=48000 h^(-1)的反应条件下,LaNiO_(3)具有最高的H_(2)S转化率,在800℃时可达18.2%,H_(2)选择性为47.4%;LaCrO_(3)表现出最高的H_(2)选择性,在800℃时可达61.3%,H_(2)S转化率为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S制氢 制氢催化剂 溶液燃烧合成法 钙钛矿 B位元素
下载PDF
超声波与TiO_(2)纳米颗粒强化NH_(3)-H_(2)O-LiBr溶液鼓泡吸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敏琪 周润发 +2 位作者 金正浩 李舒宏 封立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8-665,共8页
为了改善NH_(3)-H_(2)O-LiBr三元溶液氨吸收制冷系统中溴化锂导致的氨吸收不足,提出在吸收过程中引入超声振荡和TiO_(2)纳米颗粒的方法.设计并建立了超声波与TiO_(2)纳米颗粒强化NH_(3)-H_(2)O-LiBr溶液鼓泡吸收的实验系统,测试了二元... 为了改善NH_(3)-H_(2)O-LiBr三元溶液氨吸收制冷系统中溴化锂导致的氨吸收不足,提出在吸收过程中引入超声振荡和TiO_(2)纳米颗粒的方法.设计并建立了超声波与TiO_(2)纳米颗粒强化NH_(3)-H_(2)O-LiBr溶液鼓泡吸收的实验系统,测试了二元和三元吸收剂的氨吸收速率以分别测定这2种方法的增强效果.同时,还测试了纳米颗粒与超声振荡在三元溶液中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溶液中,2种方法对氨吸收过程有明显的改善,超声振荡和纳米颗粒对氨的有效吸收比分别为1.09和1.077.在三元溶液中也有协同效应,当超声频率为33 kHz,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为0.10%时,有效吸收比达到1.18;当超声频率为68 kHz,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为0.10%时,有效吸收比达到1.26.在三元溶液中引入超声振荡和纳米颗粒均能强化氨吸收过程,且二者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h_(2)O-LiBr三元溶液 超声波 TiO_(2)纳米颗粒 协同效应 有效吸收比
下载PDF
离子型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处理高浓度H_(2)S焦炉煤气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政 余江 +1 位作者 苏向红 王光鑫 《河北冶金》 2022年第10期58-62,共5页
介绍了一种绿色无污染的焦炉煤气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在脱除高浓度H_(2)S气体的工业化应用,分析了离子脱硫液循环流量、再生空气流量和温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流量的增加,脱硫率呈上升趋势;当离子型脱硫富液流量增加时,... 介绍了一种绿色无污染的焦炉煤气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在脱除高浓度H_(2)S气体的工业化应用,分析了离子脱硫液循环流量、再生空气流量和温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流量的增加,脱硫率呈上升趋势;当离子型脱硫富液流量增加时,降低再生空气流量后,脱硫率在2 h内也迅速降低,而提高再生空气流量后,脱硫率在2 h内也逐渐恢复;增加离子型脱硫液中有机金属络合离子,可提高脱硫率;高浓度的有机金属络合离子确保与被吸收的H_(2)S完全反应,提高脱硫率,同时随着pH值升高,脱硫率先升高后下降,而随着温度升高,脱硫率则呈稳定上升趋势。当工况稳定之后,离子型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可持续将焦炉煤气中浓度高达14000 mg/Nm^(3)的H_(2)S脱除至50 mg/Nm^(3)以下,脱硫率最高可达99.73%,且脱离液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该技术已成功用于张宣科技焦化厂一净化车间,展现出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对其它行业也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h_(2)S 湿法氧化脱硫 离子脱硫液 焦炉煤气 循环流量
下载PDF
晶粒细化对Cu-20Co-20Ni块体合金在H_(2)SO_(4)溶液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范馨月 于佳蕊 +6 位作者 崔田路 徐欢 韩漾 曹中秋 张轲 王艳 辛士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143,共6页
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测试了纳米晶块体Cu-20Co-20Ni合金材料在H_(2)SO_(4)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交流阻抗以及极化曲线,并将粉末冶金法(PM)制备的常规尺寸Cu-20Co-20Ni合金与机械合金化法(MA)制备的纳米晶Cu-20Co-20Ni合金进行对比,探究... 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测试了纳米晶块体Cu-20Co-20Ni合金材料在H_(2)SO_(4)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交流阻抗以及极化曲线,并将粉末冶金法(PM)制备的常规尺寸Cu-20Co-20Ni合金与机械合金化法(MA)制备的纳米晶Cu-20Co-20Ni合金进行对比,探究了纳米晶块体Cu-20Co-20Ni合金材料在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及晶粒细化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_(2)SO_(4)溶液浓度增加,常规尺寸和纳米晶Cu-20Co-20Ni合金的腐蚀速度均变快,在相同酸度下,纳米化后的合金腐蚀速度增加。电化学阻抗谱表明,2种合金都是由电化学反应控制着腐蚀过程。H_(2)SO_(4)溶液浓度增加,电荷传递电阻变小,在相同酸度下,纳米晶(MA)Cu-20Co-20Ni合金的传递电阻小于常规尺寸(PM)Cu-20Co-20Ni合金,表明纳米化后Cu-20Co-20Ni合金的耐蚀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电化学 纳米晶 Cu-Co-Ni合金 h_(2)SO_(4)溶液 机械合金化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在H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健 《辽宁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1074-1076,共3页
采用微观组织观察法和电化学测试法,研究2205双相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及在H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的组织由铁素体和奥氏体构成,其中铁素体相的体积分数为43%。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2205双相不... 采用微观组织观察法和电化学测试法,研究2205双相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及在H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的组织由铁素体和奥氏体构成,其中铁素体相的体积分数为43%。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2205双相不锈钢均发生明显的钝化现象,5%HSO溶液中,2205双相不锈钢钝化膜的击穿电位较高,击穿电流密度大,钝化区间宽,钝化膜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5双相不锈钢 h_(2)SO_(4)溶液 组织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Double open mouse-like terpyridine parts based amphiphilic ionic molecules displaying strengthened chemical adsorption for anticorrosion of copper in sulfuric acid solution
9
作者 Yueting Shi Junhai Zhao +3 位作者 Lingli Chen Hongru Li Shengtao Zhang Fang G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33-246,共14页
In this study,the benign target double terpyridine parts based amphiphilic ionic molecules(AIMs 1,2)and the reference single terpyridine segment included AIMs(AIMs 3,4)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a multi-step method,and ... In this study,the benign target double terpyridine parts based amphiphilic ionic molecules(AIMs 1,2)and the reference single terpyridine segment included AIMs(AIMs 3,4)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a multi-step method,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The excellent anticorrosion of the target AIMs for copper surface in H_(2)SO_(4) solution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electrochemistry analysis,which was more superior over those of the reference AIMs.The standard adsorption free energy changes of the target AIMs calculated by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lower than -40 kJ·mol^(-1),suggesting an intensified chemical adsorption on metal surface.The molecular modeling and molecular dynamic computation of the studied AIMs were performed,demonstrating that the target AIMs exhibited lower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 gaps and greater adsorption energies than the reference ones.The chemical adsorption of the AIMs on metal surface was revealed by various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tomic force microscop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Raman and X-ray diff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hiphilic ionic molecule Adsorption Corrosion Electrochemistry COPPER h_(2)SO_(4)solution
下载PDF
Ca/Fe添加剂对焦炭在H_(2)O+CO_(2)气氛中溶损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窦明辉 韩嘉伟 +2 位作者 孙洋 孙章 梁英华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59-1867,共9页
为了探究富氢高炉内Ca/Fe基高反应性焦炭的溶损反应特性,以CO_(2)(N_(2))载带不同摩尔比例H_(2)O蒸气(0~30%)进行焦炭溶损实验,通过分析尾气中CO和H_(2)的含量,研究Ca/Fe添加剂对焦炭在H_(2)O+CO_(2)混合气氛下碳溶反应和水煤气反应的影... 为了探究富氢高炉内Ca/Fe基高反应性焦炭的溶损反应特性,以CO_(2)(N_(2))载带不同摩尔比例H_(2)O蒸气(0~30%)进行焦炭溶损实验,通过分析尾气中CO和H_(2)的含量,研究Ca/Fe添加剂对焦炭在H_(2)O+CO_(2)混合气氛下碳溶反应和水煤气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焦炭在H_(2)O+CO_(2)和H_(2)O+N_(2)两种气氛下的焦炭反应性随H_(2)O蒸气载带率增加呈线性关系,焦炭在H_(2)O+CO_(2)气氛中溶损反应的拟合斜率k值明显小于在H_(2)O+N2气氛中的k值,H_(2)O+CO_(2)混合气氛中H_(2)O和CO_(2)与焦炭反应存在竞争关系.而且基础焦炭(BC)反应性的实验与理论的差值明显小于Ca/Fe基焦炭(BC+Ca、BC+Fe)的差值,表明Ca/Fe添加剂影响了CO_(2)和H_(2)O与焦炭共同反应时的竞争关系.基于两种气氛下速率常数的差异提炼了两个抑制因子αCO_(2)/H_(2)O和αH_(2)O/CO_(2),αCO_(2)/H_(2)O定量表征CO_(2)对C+H_(2)O反应的抑制程度,αCO_(2)/H_(2)O定量表征H_(2)O对C+CO_(2)反应的抑制程度,BC、BC+Fe、BC+Ca三种焦炭的而提高了中催化活性物质为铁酸钙和硅铝酸钙,Ca/Fe元素在焦炭中赋存形式的不同导致了Ca/Fe添加剂对焦炭溶损反应催化效果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Ca/Fe添加剂 溶损反应 h_(2)O+CO_(2)混合气氛 催化 抑制因子
下载PDF
Partial P-Type Metal Ions Doping Induced Variation of Both Crystal Structure and Oxygen Vacancy Within Cu/SnO_(2) Metastable Solid Solution Nanofibers for Highly Sensitive C_(2)H_(2) Sensor 被引量:1
11
作者 WANG Ruifang YU Xi +2 位作者 LI Zhenyu CHEN Jingyu JIANG Tingti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584-588,共5页
Partial P-type metal ions doping(PPMID)i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gas sensing performance of N-type metal oxides(NMOs)in contrast to that of P-N metal oxides heterojunctions,but the influences of ... Partial P-type metal ions doping(PPMID)i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gas sensing performance of N-type metal oxides(NMOs)in contrast to that of P-N metal oxides heterojunctions,but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PPMID on the grain size and oxygen vacancies of NMOs have been rarely investigated.Herein,a simple and effective rout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ith Cu^(2+)-doped SnO_(2) metastable solid solution nanofibers(CSMSSNs)as model and C_(2)H_(2) as target molecule by combining electrospinning and calcination technique.It seem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PMID can also affect crystal structure and oxygen vacancies of NMOs,proven by combining X-ray diffraction(XRD)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XPS).Thus,PPD,crystal structure and oxygen vacancies have been combined to clarify the enhanced sensing performance of Cu-doped SnO_(2) metastable solid solution nanofibers angainst C_(2)H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ype doping P-N heterojunction Electrospinning Metastable solid solution nanofiber C_(2)h_(2)sensor
原文传递
Zr_(2)TiCuNiBe高熵非晶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鹏 石志强 +2 位作者 王彦芳 斯佳佳 何艳玲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47,共9页
目的设计一种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的高熵非晶合金,并探讨其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通过合金的原子尺寸差、混合熵、混合焓等经验参数规律,设计ZrxTiNiCuBe(x=1.5、2、2.5、3、3.5)合金,并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6 mm的样品。利用X射线衍... 目的设计一种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的高熵非晶合金,并探讨其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通过合金的原子尺寸差、混合熵、混合焓等经验参数规律,设计ZrxTiNiCuBe(x=1.5、2、2.5、3、3.5)合金,并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6 mm的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材料的结构,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分析Zr_(2)TiNiCuBe高熵非晶合金在1 mol/L H_(2)SO_(4)、1 mol/L NaOH和3.5%(质量分数)NaCl这3种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研究溶液温度、晶化处理对合金在NaCl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设计的Zr–Ti–Ni–Cu–Be合金均为单一的非晶结构,具有较强的玻璃形成能力。Zr_(2)TiNiCuBe高熵非晶合金在H_(2)SO_(4)、NaOH溶液中具有钝化行为,主要发生均匀腐蚀,在H_(2)SO_(4)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和维钝电流密度分别为6.42×10^(-8)、3.49×10^(-6)A/cm^(2),在NaOH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和维钝电流密度分别为1.59×10^(-7)、5.66×10^(-6)A/cm^(2)。在NaCl溶液中主要发生点蚀现象,自腐蚀电流密度和点蚀电位分别为7.26×10^(-8)A/cm^(2)和−0.103 V,具有较强的点蚀钝化能力。结论Zr_(2)TiCuNiBe高熵非晶合金在H_(2)SO_(4)、NaOH和NaCl溶液中均呈现出比304L不锈钢更优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非晶合金 Zr_(2)TiCuNiBe 电化学腐蚀 h2SO4溶液 NAOh溶液 NACL溶液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除臭液制备及其安全性与除臭效果评估
13
作者 李春艳 崔志峰 +2 位作者 王景春 李春华 贺永明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23,33,共7页
为制备复合微生物除臭液并评估其除臭效果和安全性,试验通过特殊营养液、光照厌氧处理从鸡粪样品中富集和扩增培养微生物菌液,从中筛选出最优复合微生物除臭液J9和J10,测定其生长曲线,并进行除臭效果试验和小鼠急性毒性检测。结果表明:J... 为制备复合微生物除臭液并评估其除臭效果和安全性,试验通过特殊营养液、光照厌氧处理从鸡粪样品中富集和扩增培养微生物菌液,从中筛选出最优复合微生物除臭液J9和J10,测定其生长曲线,并进行除臭效果试验和小鼠急性毒性检测。结果表明:J9和J10在扩增培养第2 d进入对数期,在第5~6 d进入稳定期。与不喷洒除臭液的对照组相比,筛选出的最优复合微生物除臭液J9和J10对鸡粪产生的NH_(3)和H_(2)S的去除率可高达82.41%和76.18%,显著(P<0.05)高于不喷洒除臭液的对照组。安全评价结果显示,复合微生物除臭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_(50)>40 g/kg体重,属于实际无毒级物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说明该复合微生物除臭液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高效的除臭能力和安全性,并易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除臭液 生长曲线 Nh_(3) h_(2)S 急性毒性评价
下载PDF
H_(2)O+CO_(2)气氛下焦炭的溶损行为及气孔结构演变
14
作者 韩嘉伟 窦明辉 +2 位作者 吕叶飞 付佳旭 孙章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7,共9页
探究含水气氛下焦炭气孔结构的溶蚀演化规律对认识焦炭在富氢高炉内的溶损劣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制连续进水的焦炭反应性测定装置开展柱状焦炭在CO_(2)、N_(2)+20%H_(2)O和CO_(2)+20%H_(2)O气氛的溶损试验,运用图像分析法结合环... 探究含水气氛下焦炭气孔结构的溶蚀演化规律对认识焦炭在富氢高炉内的溶损劣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制连续进水的焦炭反应性测定装置开展柱状焦炭在CO_(2)、N_(2)+20%H_(2)O和CO_(2)+20%H_(2)O气氛的溶损试验,运用图像分析法结合环形测试方式逐层检测焦炭剖面的气孔结构特征,在空间尺度上探究焦炭溶损过程中气孔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柱状焦炭在H_(2)O+CO_(2)气氛下溶损反应中气孔结构呈现“类锥形”演化,H_(2)O的存在使得焦炭气孔分布呈现出未侵蚀焦芯距离减小、溶损扩散深度减弱的特征。焦炭小气孔含量随反应深度增加呈二次线性增大,H_(2)O的存在使得拟合方程的通径减小,表明焦炭内外层气孔结构差异增大。基于焦炭气孔溶蚀的溶损层体积和反应性,提出碳素单位溶损体积比参数,定量表征溶损反应的扩散深度,H_(2)O的存在使得碳素单位溶损体积比减小24.4%,焦炭未侵蚀焦芯所占比例增加9.78%。因此,反应气氛中H_(2)O含量增加导致溶损反应主要集中于焦炭表面,水煤气反应使得焦炭深层反应减弱、缩核程度增强。研究结果可为加深认识富氢高炉内焦炭劣化行为、完善焦炭质量评价体系提供试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气孔结构 h_(2)O+CO_(2)气氛 溶损反应 未侵蚀焦芯
原文传递
微波-超声波协同制备纳米球形氧化镝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庚凤 李志午 周小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5,共7页
在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下,采用尿素为沉淀剂,与一定浓度的DyCl_(3)溶液充分反应之后,得到Dy_(2)O_(3)前驱体(Dy(OH)CO_(3)·H_(2)O),煅烧后得到纳米球形Dy_(2)O_(3)。探究了Dy^(3+)浓度、尿素浓度以及超声波功率对Dy_(2)O_(3)前驱... 在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下,采用尿素为沉淀剂,与一定浓度的DyCl_(3)溶液充分反应之后,得到Dy_(2)O_(3)前驱体(Dy(OH)CO_(3)·H_(2)O),煅烧后得到纳米球形Dy_(2)O_(3)。探究了Dy^(3+)浓度、尿素浓度以及超声波功率对Dy_(2)O_(3)前驱体微观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Dy2O3前驱体煅烧前后的微观形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对煅烧分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控制Dy^(3+)浓度0.045 mol/L,尿素浓度2.5 mol/L,微波功率500 W,超声功率800 W,超声波模式1∶2,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90℃时,可以得到粒径均一、表面光滑、分散程度好且粒径约为220 nm的Dy(OH)CO_(3)·H_(2)O。在800℃的煅烧温度下该前驱体可完全分解,最终得到粒径约为200 nm的纳米球形Dy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波协同 纳米球形氧化镝 煅烧 前驱体 DyCl_(3)溶液 尿素 Dy(Oh)CO_(3)·h_(2)O
下载PDF
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胺液脱硫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浩 《炼油与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45-48,共4页
某石化公司260×104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胺液脱硫系统包括循环氢脱硫和干气脱硫2部分,脱硫工艺使用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作为脱硫剂,循环氢和干气分别在浮阀塔和填料塔中与脱硫剂逆流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以脱除H2S。但是,由于胺液发... 某石化公司260×104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胺液脱硫系统包括循环氢脱硫和干气脱硫2部分,脱硫工艺使用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作为脱硫剂,循环氢和干气分别在浮阀塔和填料塔中与脱硫剂逆流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以脱除H2S。但是,由于胺液发泡导致循环氢脱硫塔冲塔,循环氢带液使循环机跳停,造成装置非计划停工,严重影响装置安全生产和长周期稳定运行。针对胺液发泡问题,研究发现贫胺液夹带机械杂质多,循环氢/干气带液和脱硫塔T103/T104运行负荷过大是该装置胺液发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原料气及胺液净化处理、优化工艺操作参数、加注合适的消泡剂和使用性能更优的塔盘的措施,以供同类装置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加氢精制 胺液 脱硫 h2S 发泡
下载PDF
Ni60/Cu定向结构涂层在不同浓度H_(2)SO_(4)中的耐蚀性能
17
作者 杨效田 曾荣 +3 位作者 王新华 余伦 曹天翔 安国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1320,共10页
为了研究Cu元素对Ni基合金定向结构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向Ni60合金粉末中添加了5%Cu(质量分数,下同),制备了定向结构Ni60/Cu复合涂层。采用电化学试验和浸泡试验,评估了涂层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和浸泡腐蚀性... 为了研究Cu元素对Ni基合金定向结构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向Ni60合金粉末中添加了5%Cu(质量分数,下同),制备了定向结构Ni60/Cu复合涂层。采用电化学试验和浸泡试验,评估了涂层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和浸泡腐蚀性能,探讨了涂层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涂层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均表现为活化-钝化-过钝化的过程,电化学阻抗谱在整个时间常数内具有典型的容抗特征,H_(2)SO_(4)溶液浓度从5%增至80%时,电荷转移电阻先减小后增大,涂层的耐腐蚀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H_(2)SO_(4)溶液浓度的增加,涂层表面的腐蚀程度先加剧后逐渐减缓,且在H_(2)SO_(4)溶液浓度为40%时,腐蚀电位移至最负,腐蚀电流密度增至最大。但在H_(2)SO_(4)溶液浓度达到80%时,涂层表面伴有致密均匀的主要由NiO、Cr_(2)O_(3)以及Cu_(2)O等组成的腐蚀反应钝化膜生成,这些反应钝化膜在涂层表面有效地阻止了H_(2)SO_(4)溶液的进一步渗透,使得涂层在高浓度硫酸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60/Cu定向结构涂层 电化学腐蚀 浸泡腐蚀 h_(2)SO_(4)溶液
原文传递
焦炭在H_(2)O+CO_(2)气氛中的溶损反应特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窦明辉 孙洋 +2 位作者 韩嘉伟 孙章 梁英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33,共8页
为了研究富氢高炉内焦炭的溶损反应特性,开发了连续进水的全自动焦炭反应性测定装置,分别利用CO_(2)和N_(2)载带不同比例H_(2)O(0%~30%)提供H_(2)O+CO_(2)(H_2O和CO_(2)混合气体)和H_(2)O+N_(2)(H_2O和N_2混合气体)的含水气氛进行焦炭... 为了研究富氢高炉内焦炭的溶损反应特性,开发了连续进水的全自动焦炭反应性测定装置,分别利用CO_(2)和N_(2)载带不同比例H_(2)O(0%~30%)提供H_(2)O+CO_(2)(H_2O和CO_(2)混合气体)和H_(2)O+N_(2)(H_2O和N_2混合气体)的含水气氛进行焦炭溶损试验,通过红外气体分析仪实时记录出口气体中CO和H_(2)的摩尔分数,研究了焦炭在H_(2)O+CO_(2)气氛下的溶损反应过程以及碳溶反应(C+CO_(2)=2CO)和水煤气反应(C+H_(2)O=CO+H_(2))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随着H_(2)O+CO_(2)混合反应气氛中H_2O比例的增加,焦炭的碳素溶损率和溶损速率均逐渐增大,而且水煤气反应的溶损速率逐渐变大、碳素溶损率逐渐升高,但是碳溶反应的溶损速率则逐渐减小、碳素溶损率也逐渐降低,这说明H_(2)O+CO_(2)反应气氛中H_(2)O和CO_(2)同时与焦炭反应存在显著的竞争作用。通过分析碳素溶损率和水蒸气含量线性关系的拟合斜率发现,焦炭在H_(2)O+CO_(2)混合反应气氛中发生的碳溶反应和水煤气反应的斜率均小于单纯单一气氛下的碳溶反应和水煤气反应的斜率,并提出基于斜率差值的抑制因子α表征H_(2)O和CO_(2)对碳溶反应和水煤气反应互相影响程度,CO_(2)对水煤气反应的抑制因子α_(CO_(2)/H_(2)O)为0.253,H_(2)O对碳溶反应的抑制因子α_(H_(2)O/CO_(2))为0.179,α_(CO_(2)/H_(2)O)为α_(H_(2)O/CO_(2))的1.41倍,CO_(2)对水煤气反应的抑制程度强于H_(2)O对碳溶反应的抑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溶损反应 h_(2)O+CO_(2)气氛 竞争 抑制因子
原文传递
NaVO_(3)-H_(2)O体系碳酸氢铵/碳酸铵沉淀偏钒酸铵试验研究
19
作者 饶玉忠 付自碧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3,共7页
针对钒渣钠法提钒得到的NaVO_(3)-H_(2)O溶液体系,利用碳酸氢铵/碳酸铵作为铵盐,考察了沉淀pH值、沉淀温度、结晶时间、加铵系数对偏钒酸铵结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溶液的pH值(9.1~9.5),可以改善偏钒酸铵的结晶率;在... 针对钒渣钠法提钒得到的NaVO_(3)-H_(2)O溶液体系,利用碳酸氢铵/碳酸铵作为铵盐,考察了沉淀pH值、沉淀温度、结晶时间、加铵系数对偏钒酸铵结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溶液的pH值(9.1~9.5),可以改善偏钒酸铵的结晶率;在温度15~27℃、结晶时间>3 h、加铵系数不小于2.9条件下,可实现偏钒酸铵结晶率>85%,经煅烧获得的五氧化二钒纯度>99.3%,满足YB/T 5304—2017质量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 NaVO_(3)-h_(2)O溶液 碳酸铵 碳酸氢铵 偏钒酸铵 沉钒率
原文传递
中国钢铁生产“碳中和”解决方案探讨 被引量:36
20
作者 邵远敬 徐蕾 +1 位作者 刘校平 陈洪智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根据某工程各工序碳素流计算出全流程吨热轧钢材的直接CO_(2)排放量为1.786 t。以此为基数,就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的几种主要减碳技术的减碳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发现减碳效果有限,只能作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方案或最终解... 根据某工程各工序碳素流计算出全流程吨热轧钢材的直接CO_(2)排放量为1.786 t。以此为基数,就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的几种主要减碳技术的减碳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发现减碳效果有限,只能作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方案或最终解决方案的补充。从“碳中和”要求的角度看,以全废钢或气基还原铁+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炼钢短流程无疑是最佳解决方案。结合中国资源条件就几种典型短流程组合方案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提出了以“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电炉炼钢方案”为主、以“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减碳技术+碳捕集与封存(CCS)方案”和“全废钢电炉炼钢方案”为补充的“碳中和”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安全低成本获取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所需的“绿氢”方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碳中和 氢基竖炉直接还原 绿氢 解决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