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tona grandis (Teak Tree) Young Leaf Extract as a Histological Stain
1
作者 Cecilia Smith-Togobo Adam Abdul Fatau +4 位作者 Magalys Cuba Lopez Felix Kpor David Larbi Simpong George Osei Yiadom Emmanuel Akomanin Asiamah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S 2023年第2期17-41,共25页
Stains are applied to impart contrast to the tissue and identify particular features of interest. However, the use of synthetic dyes as staining reagents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human health challenges an... Stains are applied to impart contrast to the tissue and identify particular features of interest. However, the use of synthetic dyes as staining reagents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human health challenges and pollution of the ecosystem.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necessitated a shift towards using natural dyes that are eco-friendlier and readily available. We investigated the staining reaction patterns of teak tree leaves (Tectona grandis) dye extracts and explored their suitability as a cytoplasmic stain in micromorphological assessments. Dye extracts were prepared using acetone, methanol, and ethanol as solvents from air-dried (under shade) teak tree young leaves. The dye extracts were applied as a counterstain and evaluated against eosin in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FFPE) bovine tissue sections at varying concentrations and different staining times. Teak tree leaves (Tectona grandis) dye extracts produced relatively varying staining intensities of reddish-brown cytoplasmic coloration when used on bovine tissu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staining times comparable to eosin and with blue-purple hematoxylin nuclear stain.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Tectona grandis leaf dye extracts provide an excellent cytoplasmic staining pattern and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counterstain in routine H&E staining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logy CYTOPLASM Plant Extract Tectona grandis Leaves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Tissues Natural Dye stainING Cytoplasmic stain Animal Tissues staining Reaction
下载PDF
Can the Prediction of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Results by Used Aniline Blue Stain (ABS) and 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 (SCD) Levels?
2
作者 Talal Z. Al-Darawsha Nurten Dayioglu +1 位作者 Bushra R. Al-Azzawi Tulay Irez 《Advances in Reproductive Sciences》 CAS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Introduc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perform routine seminal fluid analysis, sperm DNA fragmentation, and sperm function tests at the chromatin maturation level and evaluate pregnancy in the patients passing intrauterine... Introduc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perform routine seminal fluid analysis, sperm DNA fragmentation, and sperm function tests at the chromatin maturation level and evaluate pregnancy in the patients passing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before starting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 method.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 111 couples who underwent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 in unexplained infertility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Al-Farah IVF and assisted reproductive center in Baghdad, Iraq between November 2020 and February 2021 were evaluated. Semen fluid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ased on (WHO 4th) guiding rules. In addition, 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 (halo test) and sperm maturation were performed with Aniline Blue Stain (ABS). Results: 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 (SCD)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pregnancy outcome;the positive pregnancy rate was found to be above in the normal SCD groups (p = 0.0005). In addition, Aniline Blue Stain (ABS)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he terms of pregnancy outcome;the positive pregnancy rate was found to be higher in the normal ABS group (p = 0.017). Conclusion: Our study showed that the use of DNA fragmentation (SCD) and sperm maturation tests (ABS) together with routine semen analysis in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cases will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prediction of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 increased results. So, these results indicate a defect in the effect of DNA fragmentation on the outcome of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 Aniline Blue stain Sperm DNA Fragmentation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下载PDF
The superiority and feasibility of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stained brain tissues for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s based on microglial properties
3
作者 Yajuan Wang Qingrong Zhang +2 位作者 Shuchi Zhang Jiangtao Qi Li Li 《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1-119,共9页
Background:TTC(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staining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identifying and assessing cerebral infarct volumes in the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Given that mic... Background:TTC(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staining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identifying and assessing cerebral infarct volumes in the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Given that microglia exhibit different morpholog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fter ischemic stroke,we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and necessity of using TTC-stained brain tissue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various proteins or genes in different regions based on microglia character.Methods:We compared brain tissue(left for 10 min on ice)from the improved TTC staining method with penumbra from the traditional sampling method.We identified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improved staining method using real time(RT)-PCR,Western blot,and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Results:There was no protein and RNA degradation in the TTC-stained brain tissue group.However,the TREM2 specifically expressed on the microglia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penumbra region.Conclusions:TTC-stained brain tissue can be used for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s without any restrictions.In addition,TTC-stained brain tissue shows greater superiority due to its precise positi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c brain injury MICROGLIA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TTC staining
下载PDF
Advances in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port-wine stain and our experience
4
作者 Lixin Zhang Hanru Ying +1 位作者 Gang Ma Xiaoxi Lin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3年第2期96-99,共4页
Port-wine stain(PWS)is a congenital capillary malformation that occurs in 0.3%–0.5%of newborns.The pulsed dye laser is the current gold standard treatment for PWS;however,its efficacy is poor.Photosensitizer photodyn... Port-wine stain(PWS)is a congenital capillary malformation that occurs in 0.3%–0.5%of newborns.The pulsed dye laser is the current gold standard treatment for PWS;however,its efficacy is poor.Photosensitizer photodynamic therapy(PDT)is considered a promising treatment for PWS.Here we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P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t-wine stain Photodynamic therapy PHOTOSENSITIZER
下载PDF
抗酸染色联合PAS染色和六胺银染色在感染性疾病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瞿智玲 郭俊红 +3 位作者 王曦 杨茹梦 倪娟 段亚琦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01-207,200,共8页
为配合医学整合课程体系改革,结合临床病理诊断常用的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将抗酸染色、高碘酸-Schiff(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和六胺银染色阳性病例切片引入病理学感染性疾病章节的实验教学,显示出病变组织致病微生物。通... 为配合医学整合课程体系改革,结合临床病理诊断常用的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将抗酸染色、高碘酸-Schiff(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和六胺银染色阳性病例切片引入病理学感染性疾病章节的实验教学,显示出病变组织致病微生物。通过对不同班级进行问卷调研,绝大多数同学认可特殊染色在感染性疾病章节中的应用,认为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学习了结核杆菌和真菌在病变组织中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导致的组织病理变化,而且加深了对感染性疾病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刻认识到病理学研究内容除了疾病的病理变化之外,还要探讨疾病发生的病因以及好发部位。同时,这些增加的特殊染色切片改变了本章节实验教学切片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色彩的单调性——单一的“红-蓝”色调,丰富了镜下色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实验教学 抗酸染色 PAS染色 六胺银染色
下载PDF
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相关性
6
作者 刘亚东 杨磊 +3 位作者 宋少婷 杜雄 刘强 孙建荣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21-626,共6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颈动脉剥脱术的患者13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物使用情况,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颈动脉剥脱术的患者13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物使用情况,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Lp-PLA2水平和Lp-PLA2基因R92H、V297F、A379V位点多态性。对剥脱的颈动脉斑块组织行Von kossa染色、α-SMA染色、油红O染色、EVG染色、CD68+免疫组化染色。根据Lp-PLA2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R92H、A379V、V297F位点均未发生突变)、A379V组(仅A379V位点发生突变)、V297F组(仅V297F位点发生突变)、R92H组(仅R92H位点发生突变)。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斑块组织不同病理染色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Lp-PLA2基因多态性对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A379V组、V297F组和R92H组之间年龄和血清HDL-C、LDL-C、Lp-PLA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4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379V组、V297F组、R92H组斑块组织内钙化和坏死核、脂肪、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和巨噬细胞阳性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组之间平滑肌细胞阳性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92H组斑块组织Von kossa染色结果与CD6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呈正相关(r=0.819,P=0.025),其他病理染色结果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对照组、A379V组和V297F组斑块组织不同病理染色结果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调整年龄和血清HDL-C、LDL-C、Lp-PLA2后,Lp-PLA2基因R92H位点突变是斑块组织内钙化和坏死核阳性百分比、巨噬细胞阳性百分比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97、1.26,95%可信区间(CI)为1.56~2.19、1.06~1.53,P<0.05]。结论Lp-PLA2基因R92H位点突变会影响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增加斑块破裂的风险,临床应重点关注LpPLA2基因R92H位点突变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基因多态性 颈动脉斑块 病理染色
下载PDF
不同类型多肉植物的花粉活力检测方法筛选及活力鉴定
7
作者 杨澜 曾春雪 +2 位作者 王维泽 韦朝妹 陈之林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6,F0002,共8页
以3个科6个属的13种多肉植物种质资源为材料,对比亚历山大染色法和碘-碘化钾(I2-KI)染色法染色后花粉活力的差异,筛选适宜不同类型多肉植物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染色法对不同科属的多肉植物花粉染色结果差异极显著,I2-KI... 以3个科6个属的13种多肉植物种质资源为材料,对比亚历山大染色法和碘-碘化钾(I2-KI)染色法染色后花粉活力的差异,筛选适宜不同类型多肉植物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染色法对不同科属的多肉植物花粉染色结果差异极显著,I2-KI染色法检测的花粉活力平均值显著低于亚历山大染色法;种质资源的花粉活力普遍高于杂交组合,聚类分析结合差异显著性分析将26种目标种质资源及杂交组合的花粉活力划分为5个等级;显微镜下花粉形状呈现圆形、方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且同一品种存在一种到多种的花粉萌发孔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肉植物 花粉活力 染色法对比 活力等级划分
下载PDF
碱性副品红染色法检测木质部导管栓塞技术改进
8
作者 张玲玲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染色法是测量导管长度、直径、导管分布以及栓塞脆弱性的重要方法。在测量导管栓塞时,染色压力和时间条件将极大地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准确利用染色法测定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导管栓塞状况,本研究通过使用充气组(人为栓塞100%... 染色法是测量导管长度、直径、导管分布以及栓塞脆弱性的重要方法。在测量导管栓塞时,染色压力和时间条件将极大地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准确利用染色法测定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导管栓塞状况,本研究通过使用充气组(人为栓塞100%)以及冲洗组(完全去除栓塞)对碱性副品红染色法进行了压力、时间条件的改良。结果表明,当压力在0.04kpa,染色时间60min时,实验结果最为准确可靠。在此压力下染色过程不会冲开栓塞导管,配合60 min的染色时间可对未栓塞导管进行充分染色。另外,本研究通过诱导组,利用离心机法对枝条诱导不同程度的栓塞与染色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该染色条件下,可以很好地反映茎段的栓塞状况,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后续试验中,使用碱性副品红染色法研究木质部栓塞时可以沿用此压力及时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部 刺槐 栓塞 染色法
下载PDF
肺浸润性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性NUT中线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王晓明 王雪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5-830,共6页
目的:分析1例肺浸润性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性睾丸核蛋白(NUT)中线癌患者的病理诊断过程,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肺浸润性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性NUT中线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送检肺肿物行冰冻快速病理诊断以判断病变... 目的:分析1例肺浸润性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性睾丸核蛋白(NUT)中线癌患者的病理诊断过程,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肺浸润性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性NUT中线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送检肺肿物行冰冻快速病理诊断以判断病变性质,术后另送纵隔肿瘤行慢病理检测,肺及纵隔肿物均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病理诊断过程,并进行病理鉴别。结果:患者,男性,59岁,于外院行CT检查见前纵隔软组织密度影和右肺下叶磨玻璃样结节影,均考虑肿瘤性病变。术中肺肿物快速病理诊断考虑肺浸润性腺癌,术后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为肺原发性浸润性腺癌。术后另送纵隔肿物,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院外会诊及基因检测最终证实为淋巴结转移性NUT中线癌。结论:NUT中线癌是罕见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中线部位,可伴发其他器官肿瘤并发生淋巴结转移,其确诊需要结合组织学形态、影像学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浸润性腺肿瘤 胸腺肿瘤 睾丸核蛋白中线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理气舒心片中染色剂金胺O检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马晓静 张强 +2 位作者 李本淳 崔业波 马彧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建立理气舒心片中染色剂金胺O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OMNI-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3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436 nm。结果:金... 目的:建立理气舒心片中染色剂金胺O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OMNI-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3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436 nm。结果:金胺O在0.967~8.703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5.01%(RSD=2.3%,n=6),精密度、重复性和溶液稳定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92μg·g^(-1)。6家生产企业共38批样品中发现有1家企业的5批样品中检出金胺O,含量在1.06~4.63μg·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理气舒心片中金胺O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舒心片 染色剂 金胺O 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肺癌病理应用支气管冲洗细胞块免疫组化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染色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评价
11
作者 许锦文 李丽晖 +1 位作者 胡小莉 关爱丽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病理应用支气管冲洗细胞块免疫组化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染色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经支气管冲洗液检查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基薄... 目的探讨肺癌病理应用支气管冲洗细胞块免疫组化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染色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经支气管冲洗液检查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制备细胞块,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苏木精伊红染色(HE)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效能及不同肺癌类型免疫组化SP法检查后不同抗体阳性表达率比较。结果免疫组化SP法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96.15%、准确度为95.71%,均高于HE染色的69.23%、70.00%(P<0.05),特异度为94.44%,高于HE染色的7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SP法对肺癌病理类型总检出率高于HE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SP法对肌上皮(p63)、细胞角蛋白5/6抗体(CK5/6)、细胞角蛋白7(CK7);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突触素(Syn)、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5(CD56),增殖细胞的核抗原(Ki67),天冬氨酸蛋白酶(Napsin-A)表达阳性率均高于HE染色,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肺癌患者p63、CK5/6、CK7、TTF-1、Syn、CD56、Ki67、Napsi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冲洗液细胞块免疫组化SP法染色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不同类型肺癌有较高的检出率及鉴别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冲洗液 细胞块 免疫组化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染色
下载PDF
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作用
12
作者 刘琼 吕欢欢 +6 位作者 闫辉 袁香坤 赵笑博 王晴雯 王玺 万红美 马忠金 《河北中医》 2024年第4期623-627,632,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放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西医...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放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干预。2组均干预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理忍受程度评分、心理痛苦程度评分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包括生理与精神健康2个领域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期间放射性阴道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心理忍受程度评分及心理痛苦程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理忍受程度评分及心理痛苦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放射性阴道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和推迟放射性阴道炎的发生,减轻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疗法 阴道炎 中药溻渍 情绪释放 视觉艺术
下载PDF
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
13
作者 李振春 刘畅 +3 位作者 曲英铭 苏琳淞 丁泽政 陶同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为了提高基于染色算法的逆时偏移计算效率,提出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CC-STRTM)。地震干涉技术作为一种炮记录的处理手段可以消去两个炮记录中相同的信号。该技术将观测系统从地表下移到人为选取的地下校准面,将研究区域缩小... 为了提高基于染色算法的逆时偏移计算效率,提出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CC-STRTM)。地震干涉技术作为一种炮记录的处理手段可以消去两个炮记录中相同的信号。该技术将观测系统从地表下移到人为选取的地下校准面,将研究区域缩小到校准面下侧。再分析干涉成像结果,选出染色区域。最后完成复数域的逆时偏移处理,输出虚部偏移结果。通过复杂模型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成像结果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成像精度的同时不降低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干涉成像 染色算法 逆时偏移 盐下构造 计算效率
下载PDF
核桃青皮天然色素用于真丝织物染色实验设计
14
作者 肖红艳 任二辉 郭荣辉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该实验设计主要以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为中心,以培养学生专业实验技能为核心,通过不断创新实验内容和方法,结合实践性任务、小组合作和个性化学习等多种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为目的,使专业实验设计更贴近社会发展... 该实验设计主要以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为中心,以培养学生专业实验技能为核心,通过不断创新实验内容和方法,结合实践性任务、小组合作和个性化学习等多种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为目的,使专业实验设计更贴近社会发展方向和教学新理念新要求。以核桃青皮天然色素真丝织物染色实验为例,以天然植物色素和真丝织物为原料,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真丝织物漂白预处理、媒染染色工艺以及相关染色性能测试和评价等基本实验技能。实验设计中,突出了思政教育环节,贯穿“安全、健康、环保”理念,以核桃青皮废弃物利用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创新理念和思维,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天然染料相关的学科知识。通过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全程观察学生实验准备、参与度、实验操作等现场情况,结合课后评价,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潜在问题,再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并改进实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真丝 染色 实验技术 实验设计
下载PDF
气肿疽梭菌C54-1株的制备与检定
15
作者 任小侠 冯妍 +6 位作者 马欣 刘燕 王团结 杜吉革 潘晨帆 刘世博 张一帜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为研究气肿疽梭菌C54-1株(CVCC60001)的菌种特性,制备了1批气肿疽梭菌C54-1株,并对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16S rDNA等进行检定,以及对于该菌的适宜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等... 为研究气肿疽梭菌C54-1株(CVCC60001)的菌种特性,制备了1批气肿疽梭菌C54-1株,并对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16S rDNA等进行检定,以及对于该菌的适宜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冻干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〇〇〇版质量标准的规定。16S rDNA鉴定为气肿疽梭菌,相似度为99.93%。在免疫原性检定中,使用致死剂量攻毒时,免疫组能够4/4被保护,证明该菌明矾苗免疫效果良好。使用商品化梭菌培养基对于该菌培养进行了比对,证实商品化培养基替代厌气肉肝汤的可能性。本研究为气肿疽梭菌的制备和检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使用不同培养基进行比对研究,为该菌的稳定培养和疫苗工艺改进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肿疽梭菌C54-1株 CVCC60001 毒力 免疫原性 培养基筛选 强化梭菌培养基(RCM)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下载PDF
银翘三黄膏联合中药塌渍对肺癌靶向药物所致药疹的干预作用
16
作者 马小莉 霍志刚 +1 位作者 毕俊芳 张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692-1696,1703,共6页
目的观察银翘三黄膏联合中药塌渍对肺癌靶向药物所致药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治疗的92例肺癌靶向药物所致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 目的观察银翘三黄膏联合中药塌渍对肺癌靶向药物所致药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治疗的92例肺癌靶向药物所致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翘三黄膏联合中药塌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h17细胞、Treg细胞、CD4+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比例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3(CCL3)、C反应蛋白(CRP)、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趋化因子受体3(CXCR3)水平。治疗前后对患者药疹进行分级,并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Th17细胞、Treg细胞、CD4+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D3+T淋巴细胞、Th17细胞、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Treg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FN-γ、IL-1β、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IL-1β、TNF-α、IFN-γ、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CL3、CCR1、CXCL10、CXCR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CR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XCL10、CCL3、CXCR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MP-2、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MMP-2、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药疹分级明显改善(Z=3.315,P<0.001),研究组药疹分级优于对照组(Z=2.343,P=0.010)。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4.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三黄膏联合中药塌渍治疗肺癌靶向药物所致药疹,可调节患者免疫状态,减轻炎症,降低MMP-2、MMP-9水平,改善药疹分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三黄膏 中药塌渍 肺癌 药疹 免疫功能 炎症指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样本直接涂片法与液基夹层杯涂片法查找抗酸杆菌的效果比较
17
作者 罗少珍 刘欣 +2 位作者 张志坚 黄业伦 刘志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夹层杯涂片法查找抗酸杆菌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广州市胸科医院医学检验科LIS系统中收集、整理2021年1月至7月痰液与支气管冲洗液主要送检临床样本的涂片染色检查和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对同一患者时间间隔不超过1... 目的探讨液基夹层杯涂片法查找抗酸杆菌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广州市胸科医院医学检验科LIS系统中收集、整理2021年1月至7月痰液与支气管冲洗液主要送检临床样本的涂片染色检查和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对同一患者时间间隔不超过1周的直接涂片与液基夹层杯涂片查找抗酸杆菌检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41份痰液样本、178份支气管冲洗液样本和全部419份样本的检测中,直接涂片法、液基夹层杯涂片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5.35%(37/241)和13.69%(33/241)、15.17%(27/178)和12.92%(23/178)、15.27%(64/419)和13.37%(56/419)。在同期分枝杆菌培养结果阳性的65份痰液样本、50份支气管冲洗液样本和115份全部阳性样本中,直接涂片法、液基夹层杯涂片法的阳性率分别为56.52%(65/115)和50.78%(65/128)、54.34%(50/92)和45.88%(50/109)、55.56%(115/207)和48.73%(115/236)。在241份痰液样本、178份支气管冲洗液样本检测中,直接涂片阳性且液基夹层杯涂片阳性、直接涂片阳性且液基夹层杯涂片阴性、直接涂片阴性且液基夹层杯涂片阳性、直接涂片阴性且液基夹层杯涂片阴性的样本占比分别为12.03%(29/241)、3.32%(8/241)、1.66%(4/241)、82.99%(200/241)和8.99%(16/178)、6.18%(11/178)、3.93%(7/178)、80.90%(144/178)。结论液基夹层杯涂片法查找抗酸杆菌检验方法总体阳性检出率略低于直接涂片检测法,但可以发现相当比例的直接涂片法阴性的病原学阳性结核病患者,尤其是在支气管冲洗液检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酸杆菌 抗酸染色 液基夹层杯涂片法 直接涂片法
下载PDF
铁锈锈斑污染对丝织品老化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王越平 缪斌斌 +1 位作者 徐伟津 赵作勇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8,共9页
铁锈锈斑污染是纺织品文物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文物的寿命及观赏价值。本文研究了不同老化条件下锈斑污染样和未污染样间老化程度的差异,旨在明晰锈斑污染及其在环境因素协同作用下丝织品的老化状态。结果表明:锈斑污染破坏了蚕丝... 铁锈锈斑污染是纺织品文物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文物的寿命及观赏价值。本文研究了不同老化条件下锈斑污染样和未污染样间老化程度的差异,旨在明晰锈斑污染及其在环境因素协同作用下丝织品的老化状态。结果表明:锈斑污染破坏了蚕丝纤维的外观形貌,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显著下降,加剧了蚕丝蛋白结构由β-折叠构象向α-螺旋构象和无序结构转变,使得未形成氢键—NH的数量下降,红外光谱中表现为酰胺Ⅰ带特征峰扁平化和I_(3280/1620 cm^(-1))峰高比下降;环境因素与锈斑污染起到了明显的协同作用,蚕丝的老化程度远大于环境条件、锈斑污染之和,其中土壤填埋老化的协同作用最强,湿热与紫外光老化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锈锈斑 蚕丝 协同老化 湿热老化 土壤填埋老化 紫外光老化
下载PDF
广西南宁圆叶葡萄污果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19
作者 程雅芳 黄秋凤 +3 位作者 陈国品 曹慕明 黄羽 李玮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采用五点采样法连续3年调查广西南宁圆叶葡萄的污果病发病情况,并随机选择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单一病斑,刮取病斑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污果病致病力,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参... 采用五点采样法连续3年调查广西南宁圆叶葡萄的污果病发病情况,并随机选择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单一病斑,刮取病斑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污果病致病力,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参试种植园中,2019—2021三年中圆叶葡萄‘Noble’的果穗污果病发病率分别达到92.00%、96.67%和97.33%,病情指数分别为62.13、67.46和66.40。从病斑组织中分离得到多株形态特征相近、具有污果病致病力的优势菌,选取其中代表性菌株GX-2216,经鉴定为蚜虫莫氏黑粉菌Moesziomyces aphidis,其与前期在附近地块‘巨峰’葡萄污果病病果上分离鉴定的病原菌亲缘较近,表明M.aphidis可能是当地污果病的优势病原菌,其能够在不同葡萄品种上引发污果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果病 圆叶葡萄 病原菌鉴定 果实附生微生物 溢糖性霉斑
下载PDF
3种不同内窥镜联合诊断对提高早期食管癌诊断率的应用价值评估
20
作者 王玲玲 杨丽 居来提·艾尼瓦尔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84-90,共7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3种不同内窥镜联合诊断在提高早期食管癌诊断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早期食管癌和(或)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理学诊断结果将其分为食管癌组(6... 目的:探究与分析3种不同内窥镜联合诊断在提高早期食管癌诊断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早期食管癌和(或)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理学诊断结果将其分为食管癌组(65例)和炎症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胃镜、碘染色内窥镜以及放大电子染色内窥镜(ME-NBI)3中不同内窥镜进行早期诊断及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早期食管癌诊断价值的高危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对比不同内窥镜诊断方法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能,比较染色体第一、二、三、四阶段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炎症组与食管癌组的患者年龄、中位年龄、病变位置及环周面积,以及超声内窥镜下病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食管癌组患者的碘染色内窥镜下表现、ME-NBI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PCL)分型和草席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5、20.168、5.960,P<0.05)。将超声胃镜、碘染色内窥镜以及ME-NBI的病灶浸润深度、碘染色改变情况以及草席征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中,第四阶段的AUC明显高于第一、二及三阶段,第三阶段的AUC要明显高于第一、二阶段,第二阶段的ACU要明显高于第一阶段,ACU为9.663(95%CI:0.935~9.551)。联合内窥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超声内窥镜、碘染色内窥镜以及ME-NBI的单独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9、27.948、12.819、19.786、9.148、15.294,P<0.05)。结论:不同类型内窥镜联合诊断早期食管癌明显优于单一内窥镜检查方法,联合诊断早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胃镜 碘染色素内窥镜 放大电子染色内窥镜(ME-NBI) 早期食管癌 联合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