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族“海菜腔”源流初探 被引量:9
1
作者 白章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石屏彝族“海菜腔”是从异龙湖中的海菜而得名的。因它产生于彝族青年男女特有的民俗———“吃火草烟”活动,因此,旧时被称之为“草曲”。明朝初期,江西弋阳腔传到滇南,再与石屏彝族的“草曲”相结合,并冠以“海菜腔”这一美名。海菜... 石屏彝族“海菜腔”是从异龙湖中的海菜而得名的。因它产生于彝族青年男女特有的民俗———“吃火草烟”活动,因此,旧时被称之为“草曲”。明朝初期,江西弋阳腔传到滇南,再与石屏彝族的“草曲”相结合,并冠以“海菜腔”这一美名。海菜腔在“吃火草烟”这一习俗中被长期保存了下来,在这一习俗中所唱的民歌,也得到了广为传播,创造、发展。海菜腔是彝汉合璧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屏 彝族 海菜腔 源流
下载PDF
论彝族“海菜腔”体裁的双重性特征
2
作者 张志宇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52-55,共4页
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建水地区的彝族尼苏人村落的"海菜腔",其成因、流传特点、表现性功用及音乐形式均与山歌的体裁属性相吻合,而其演唱场合、表现内容则与小调的体裁属性相一致。由此可见,"海菜腔&q... 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建水地区的彝族尼苏人村落的"海菜腔",其成因、流传特点、表现性功用及音乐形式均与山歌的体裁属性相吻合,而其演唱场合、表现内容则与小调的体裁属性相一致。由此可见,"海菜腔"与其它种类民歌的单一体裁属性不同,具有"山歌"与"小调"体裁特征的双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海菜腔 山歌 小调 体裁特征
下载PDF
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普丽春 赵伦娜 董雅婷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同其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一样,是世界各多民族国家所共同面临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育人类学视角,调查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现状,研究其文化表现个性,分析其文化传承特点,归纳... 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同其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一样,是世界各多民族国家所共同面临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育人类学视角,调查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现状,研究其文化表现个性,分析其文化传承特点,归纳其艺术流行规律,对于有效实现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文化强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彝族海菜腔 社会教育 传承现状 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