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拉湖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环境
1
作者 韩冀春 高志海 +3 位作者 任晶晶 史玲玲 关鉴 郭继颂 《华北地震科学》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基于青海哈拉湖地区AMT测量成果,借鉴前人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环境研究的经验,对比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体系,认为哈拉湖南部基底隆起区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潜力区。分析结果表明:潜力区冻土厚度较大且连续,能较好地阻止深部烃类气体... 基于青海哈拉湖地区AMT测量成果,借鉴前人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环境研究的经验,对比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体系,认为哈拉湖南部基底隆起区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潜力区。分析结果表明:潜力区冻土厚度较大且连续,能较好地阻止深部烃类气体的散逸,封盖条件较好;构造裂隙发育,为水合物运移、存储提供了空间;深部虽缺失石炭纪和侏罗纪沉积地层,但埋藏较深的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可作为本区主要气源层;地下水对冻土融冻变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湖地区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环境
下载PDF
2017年威海地区无偿献血者ALT报废率人群特征分布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亚男 《中国医院统计》 2019年第5期381-382,共2页
目的 了解威海地区2017全年无偿献血者标本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不合格人群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降低ALT不合格血液报废的对策。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威海市中心血站37 202人次的无偿... 目的 了解威海地区2017全年无偿献血者标本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不合格人群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降低ALT不合格血液报废的对策。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威海市中心血站37 202人次的无偿献血者检测资料,分析ALT报废率与性别、年龄、献血形式的关联性。结果 37 202人次的无偿献血者中ALT报废数304人次,报废率0.82%。男性ALT报废率(1.05%)高于女性(0.35%)(χ2=49.798,P<0.05)。男性18~岁ALT报废率最高(1.46%),其次为25~岁(1.35%);女性18~岁ALT报废率最高(0.53%),其次为25~岁(0.39%)。团体ALT报废率(1.79%)高于街头(0.58%)(χ2=107.461,P<0.05)。结论 男性、团体献血、18~35岁无偿献血者为ALT检验报废的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报废率,节约血液,更好地满足临床的用血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地区 alt报废率 人群分布
下载PDF
气孔杏仁状玄武岩有利储层划分方案初探——以新疆乌尔禾地区哈拉阿拉特组第一岩性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景 李永军 +6 位作者 覃建华 李思远 阿克丹·斯坎迪尔 王盼龙 王鑫 黄家瑄 张新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0-1226,共17页
气孔杏仁状玄武岩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地区新确立的主要储层之一,已发现的火山岩型油气藏至少有一半产于哈拉阿拉特组火山岩中。该组第一岩性段气孔杏仁状玄武岩极为发育,占该段总厚度的78%以上,是研究火山岩储层的理想层位。杏仁... 气孔杏仁状玄武岩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地区新确立的主要储层之一,已发现的火山岩型油气藏至少有一半产于哈拉阿拉特组火山岩中。该组第一岩性段气孔杏仁状玄武岩极为发育,占该段总厚度的78%以上,是研究火山岩储层的理想层位。杏仁体成分几乎全为易被水溶解的次生方解石,多呈圆状—次圆状,多数连通呈网状、树枝状和不规则状。经统计确认,井中水介质溶解杏仁体后,其孔隙度增加3.6~4.5倍,因而成为理想的储层岩类。设定气孔单位面积占比、连通性占比、杏仁体水解增孔占比这3个单项评价指标在同一件样品中均达优级时为优级储层,至少2项指标达优级时为良级储层。因此,保守估计110件样品中超过50%的样品可达良级及以上,总体显示出良好储集潜力。上述划分方案可以为建立气孔杏仁状玄武岩的储集性能综合评价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杏仁状玄武岩 气孔单位面积占比 气孔连通性 杏仁体连通性 杏仁体水解增孔占比 储集性能评价 哈拉阿拉特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地区风城组烃源岩的发现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46
4
作者 张善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准噶尔盆地北缘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通过哈拉阿拉特山地区开展了盆地构造属性、地层分布和勘探潜力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在裂陷-拉张构造背景下,早二叠世为半封闭残留海相沉积环境,并伴有火山活动,为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提供了条件... 准噶尔盆地北缘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通过哈拉阿拉特山地区开展了盆地构造属性、地层分布和勘探潜力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在裂陷-拉张构造背景下,早二叠世为半封闭残留海相沉积环境,并伴有火山活动,为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提供了条件。受海西晚期—印支期构造运动影响,哈山向盆地方向强烈逆掩,造成了下二叠统的多期推覆叠加和上二叠统的大规模抬升剥蚀,现今盆地边界较沉积期大大萎缩。运用断层-褶皱构造解析技术,建立了哈山逆冲推覆+后期走滑的构造解释模式,发现了哈山推覆构造带之下发育风城组烃源岩,并且其分布向北至少可以延伸至达尔布特断裂附近,有利分布面积较前期扩大了1 000 km2;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中。油源对比结果显示,研究区白垩系、侏罗系、二叠系以及石炭系不同层系的原油主要来自该套烃源岩。推覆体下部下二叠统生油层系的发现,扩大了找油范围,乃至对整个北疆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质模型 盆地性质 风城组 二叠系 哈山地区 准噶尔盆地北缘
下载PDF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薛雁 张奎华 +3 位作者 王艺豪 王圣柱 程世伟 宋梅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692,共6页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演化过程不甚清楚,严重影响着这一地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心地化分析,重建了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对油...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演化过程不甚清楚,严重影响着这一地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心地化分析,重建了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古洋壳俯冲碰撞(晚石炭世)、伸展裂陷—早期冲断变形(早二叠世)、强烈逆冲推覆(中—晚二叠世)、冲断叠加(三叠纪)、振荡隆升(侏罗纪—白垩纪)、隆升剥蚀兼走滑调整(新生代)6个阶段。早二叠世晚期伸展裂陷构造背景下,研究区发育了厚层的烃源岩;中二叠世到三叠纪,持续强烈逆冲推覆,不仅改善了储集层物性,还形成了大量构造圈闭;侏罗纪以后,构造活动趋于静止,对早期形成的油藏起到了很好的保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 冲断带 演化阶段 构造活动
下载PDF
哈拉阿拉特山石炭系裂缝发育特征及成藏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关龙 张奎华 +1 位作者 王圣柱 许文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8,共10页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紧邻玛湖生烃凹陷,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有利区域。针对该区石炭系油气藏主要赋存于火山岩构造裂缝中且富集规律不清楚的问题,开展了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控制因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紧邻玛湖生烃凹陷,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有利区域。针对该区石炭系油气藏主要赋存于火山岩构造裂缝中且富集规律不清楚的问题,开展了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控制因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利用钻井岩芯、成像测井、岩石力学实验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石炭系火山岩构造裂缝的产状、密度、发育次序、主控因素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结果表明,石炭系火山岩裂缝主要为高角度裂缝,裂缝发育的优势倾向为北西—南东向,影响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为岩石力学性质及所处的构造位置。同时,由于高角度缝充填程度低、形成时间晚、发育程度高,且与油气主要的运移成藏期匹配较好,因而成为研究区石炭系油气主要勘探目标。该研究结果对于哈拉阿拉特山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火山岩 构造裂缝 油气成藏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
下载PDF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薛雁 林会喜 +1 位作者 张奎华 聂文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3-852,共10页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变形复杂。为研究哈山地区的构造变形过程及成因机制,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根据构造变形样式的差异,划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构造变形整体以推覆叠加为主,中段整...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变形复杂。为研究哈山地区的构造变形过程及成因机制,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根据构造变形样式的差异,划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构造变形整体以推覆叠加为主,中段整体表现为冲断叠加的特征,东段主要表现为冲断褶皱的模式。构造变形过程主要经历了早二叠世伸展裂陷、中晚二叠世-三叠纪强烈逆冲推覆、侏罗纪-白垩纪弱挤压逆冲和新生代隆升兼走滑调整四个阶段。采用物理模拟手段对哈山地区不同区段典型剖面的构造变形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挤压速率和强度是决定哈山地区不同区段地层叠置程度的主要因素,塑性地层的分布控制了不同区段滑脱断层与冲断断层发育的先后顺序,而塑性地层的长度则决定了滑脱断层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山地区 冲断带 构造变形 物理模拟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河北曲周盐渍土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韵珠 陆锦文 吴金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1-352,共12页
对河北曲周县盐渍土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基本化学性质、主要化学组分及其形式和微量元素的状况及分布等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资料表明 ,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Cl-SO4型为主 ,其次为SO4-Cl型。阳离子以Ca2 +为主 ,其次为Na+... 对河北曲周县盐渍土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基本化学性质、主要化学组分及其形式和微量元素的状况及分布等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资料表明 ,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Cl-SO4型为主 ,其次为SO4-Cl型。阳离子以Ca2 +为主 ,其次为Na+。各地下水化学类型可用 3种特征指标 ,即rHCO3/r(Cl+SO4)、rSO4/rCl和rNa/r(Ca +Mg) ,加以区分。地下水矿化度平均 3 1 1 gL- 1 ,最高达 1 7gL- 1 。以Cl-SO4和SO4-Cl型的矿化度和离子强度较高。全区钠吸附比较低 ,基本上无钠害问题。饱和指数表明 ,地下水中石膏和硬石膏呈非饱和状态 ,而方解石、霰石呈过饱和状态。除主要游离离子外 ,化学组分形式中CaSO04 、MgSO04 、CaHCO+3 和MgHCO+3 等配合物和配离子的相对浓度较高。地下水中微量元素Cr、Cd和Fe的含量较高 ,应注意其水质问题。除Zn外 ,各微量元素浓度均与矿化度呈极显著 (或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区 地下水 水化学类型 水化学特征 化学组分形式 微量元素 河北
下载PDF
郑州地区输血相关疾病的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邢培清 刘玉振 +3 位作者 方建华 温涛 司丽萍 李伍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输血相关疾病阳性率分布情况。方法 :除血型采用凝集法以及HBV_DNA和HCV_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外 ,其余检测项目均采用ELISA法。利用Excel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 ,抗_HCV阳性率为 1 11% ...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输血相关疾病阳性率分布情况。方法 :除血型采用凝集法以及HBV_DNA和HCV_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外 ,其余检测项目均采用ELISA法。利用Excel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 ,抗_HCV阳性率为 1 11% ,女性抗_HCV阳性率高于男性 ( χ2 =9 60 15 ,P <0 0 5 ) ;TRUST阳性率为 0 12 % ,女性比男性更易感染梅毒 ( χ2 =7 6991,P <0 0 5 ) ;ALT和脂血淘汰率最高 ( 3 2 6%和 2 3 1% ) ,ALT阳性率男女有极显著差异 ( χ2 =16 7418,P <0 0 0 1) ,ALT阳性率男性是女性的 5倍 ,ALT阳性率夏季高于其它季节 2个百分点 ,大中专学生ALT阳性率最低 ;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艾滋病携带者 ;HB sAg经街头快速初筛后其漏检率 ( 1 0 6% )男女无显著差别 ( χ2 =2 7991,P >0 0 5 ) ;郑州地区ABO血型分布为B >O >A >AB ,Rh阴性率为 0 3 6% ,接近我国汉族人群的分布值 ,建立了 42 4名Rh阴性的稀有血型档案库 ;抗_HGV的阳性率为 1 42 % ;在无偿献血者中未发现HTLV阳性者 ;抗_TTV阳性率为 4 17% ;HCV_RNA和HBV_DNA阳性率分别为 0 0 8%和 0 2 5 % ;输血反应发生率为 0 2 9%。结论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输血相关疾病属于低发病区 ,建议增加HBV、H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输血相关疾病 无偿献血 凝集法 ELISA 荧光定量PCR法 艾滋病病毒 肝炎病毒
下载PDF
新疆哈山“山”区早白垩世吐谷鲁组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李钊 王乐民 +2 位作者 王冉 李永军 沈锐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85-194,共10页
广泛出露于哈山之南、北两个盆地中的早白垩世吐谷鲁组,在哈山"山"区被新发现,确认其超覆于前白垩系之上,不整合界面产状平缓。吐谷鲁组产状近水平,层理层面清晰,构造极简单,无变形变质,而其下伏下二叠统或更早地层均褶皱变... 广泛出露于哈山之南、北两个盆地中的早白垩世吐谷鲁组,在哈山"山"区被新发现,确认其超覆于前白垩系之上,不整合界面产状平缓。吐谷鲁组产状近水平,层理层面清晰,构造极简单,无变形变质,而其下伏下二叠统或更早地层均褶皱变形强烈,断裂及节理等构造发育,二者差异显著。白垩纪之前哈山曾遭剥蚀但尚未夷平,可作为和什托洛盖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界山。哈山北煤南油的成矿差异可能受此构造格局的控制。到早白垩世,和什托洛盖盆地才与准噶尔盆地连为一体。"山"区吐谷鲁组的发现,为其提供了重要佐证。现今"盆-山-盆"的地貌格局是陆内差异隆升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吐谷鲁组 不整合 和什托洛盖 哈拉阿拉特山 准噶尔
下载PDF
盐粮流通与闽粤赣经济区域的形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琍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7-80,共4页
闽粤赣边区在行政上隶属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是汉民族客家民系最重要的聚居地。闽粤赣边区盐粮问题由来已久,粮食方面,闽西、粤东均缺粮,赣南盛产粮食。食盐方面,当时食盐由国家统销,汀食福建盐,赣南食淮盐。而潮盐优质廉价,汀、赣... 闽粤赣边区在行政上隶属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是汉民族客家民系最重要的聚居地。闽粤赣边区盐粮问题由来已久,粮食方面,闽西、粤东均缺粮,赣南盛产粮食。食盐方面,当时食盐由国家统销,汀食福建盐,赣南食淮盐。而潮盐优质廉价,汀、赣二州百姓,都喜食潮盐。盐制的不合理和粮食分布的不匀称的状况构成了闽粤赣边区的盐粮流通。清代闽粤赣边区食盐贸易频繁,米盐贸易成为闽粤赣经济区域商品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该经济区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粮流通 盐制 闽粤赣经济区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厘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春勇 贾雨萌 +3 位作者 李晓祥 孟姝婳 侯志国 吕克宸 《录井工程》 2022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哈拉阿拉特山地区逆冲褶皱及断层构造发育,油气成藏史复杂,成藏期次及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利用荧光显微镜鉴定和冷热台测温等实验手段,对哈拉阿拉特山地区储层石英脉体、长石颗粒裂纹与方解石脉体中流体包裹体样品的... 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哈拉阿拉特山地区逆冲褶皱及断层构造发育,油气成藏史复杂,成藏期次及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利用荧光显微镜鉴定和冷热台测温等实验手段,对哈拉阿拉特山地区储层石英脉体、长石颗粒裂纹与方解石脉体中流体包裹体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主要发育液态烃、含液态烃及盐水包裹体,烃类包裹体荧光颜色表现为褐色、橙黄色、蓝白色3种类型;烃类包裹体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具有明显的“三峰”特点,即第1峰值为75~90℃,第2峰值为115~125℃,第3峰值为145~155℃;公式法计算的包裹盐度主要分布在2.57%~8.5%、9.5%~14.5%、16.9%~22.3%区间内,说明至少存在3期流体活动。在包裹体测试资料基础上,结合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和烃源岩演化史最终确定二叠系主要的成藏期次有3期:二叠纪末(243~251 Ma)、三叠纪末(205~21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43~150 Ma),从而为该区域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阿拉特山 流体包裹体 岩相学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下载PDF
不锈钢耐盐雾性能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箭 《通信与广播电视》 2008年第4期61-65,共5页
本文论述了四种牌号的不锈钢盐雾试验1000小时后的对比结果,对盐雾条件下不锈钢的腐蚀机理做了探讨,解释了不锈钢材料的在盐雾条件下的一些现象。推荐了在沿海地区使用的不锈钢材料的成分与牌号及措施。
关键词 盐雾试验 氧化层 电阻 微型原电池 富Cr区 富Ni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