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cancer Effects of Fusion Protein CAtin on DMBA-induced Carcinogenesis in Buccal Pouch of Chinese Hamster 被引量:1
1
作者 BAI Jie-ying LI Xiao +6 位作者 LI Chang ZHANG Xiao-fei LI Zhi-xin ZHAO Shuang LIU Xiao ZENG Lin CHI Bao-ro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69-275,共7页
Aberrant expression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is a common feature for multiple types of cancer,which makes it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anticancer therapy.CAtin is a novel dual cancer-specific fusion protein,c... Aberrant expression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is a common feature for multiple types of cancer,which makes it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anticancer therapy.CAtin is a novel dual cancer-specific fusion protein,composed of an anti-CEA single-chain disulfide-stabilized Fv antibody(scdsFv) and Apoptin,a tumor-specific apoptosis-inducing protein.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 is an important healthcare problem in the clinic.To evaluate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CAtin on OSCC,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DMBA) was used to induce oral carcinogenesis and premalignant lesions in the buccal pouch of Chinese hamster,and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CAtin were determined in pre-cancer,cancer and post-operatative cancer model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of CAtin delayed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early stage cancerous lesions,inhibited the growth of established solid oral tumors and reduced the post-operatative relapse of lesions,with no significant systemic toxicity.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CAtin may have pot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OSCC,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ventive strategies based on CAtin may offer 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human oral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DMBA) Anti-tumor CAt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 hamster cheek pouch
下载PD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promote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mediated DNA damage in hamster gall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被引量:1
2
作者 Amane Kitasato Yoshitsugu Tajima +4 位作者 Tamotsu Kuroki Ryuji Tsutsumi Tomohiko Adachi Takehiro Mishima Takashi Kanemats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7期6379-6384,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link between chronic biliary inflamm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using hamster gall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METHODS: Gall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hamsters and cultured with a mi... AIM: To investigate the link between chronic biliary inflamm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using hamster gall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METHODS: Gall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hamsters and cultured with a mixture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cluding interleukin-1β,interferon-γ,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expression,nitric oxide (NO) generation,and DNA damage were evaluated. RESULTS: NO generation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ollowing cytokine stimulation,and suppressed by an iNOS inhibitor. iNOS mRNA expression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gall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during exposure to inflammatory cytokines. Furthermore,NO-dependent DNA damage,estimated by the comet assay,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cytokines,and decreased to control levels by an iNOS inhibitor. CONCLUSION: Cytokine stimulation induced iNOS expression and NO generation in normal hamster gallbladder epithelial cells,which was sufficient to cause DNA damag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mediated genotoxicity induced by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hrough activation of iNO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biliary carcinogenesis in response to chronic inflammation of the biliary t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症状 细胞因子 氮氧化物
下载PDF
中国地鼠口腔颊囊黏膜癌模型的建立及癌变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皇甫冰 庞文彪 +3 位作者 张锐虎 郭民 高继萍 宋国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6-59,65,共5页
目的:利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涂抹法建立中国地鼠颊囊黏膜癌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癌变不同时期的组织学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将60只雄性中国地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24只)、溶剂对照组(12只)、空白对照组(24只)。溶剂对照组仅涂丙酮... 目的:利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涂抹法建立中国地鼠颊囊黏膜癌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癌变不同时期的组织学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将60只雄性中国地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24只)、溶剂对照组(12只)、空白对照组(24只)。溶剂对照组仅涂丙酮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以0.5%DMBA涂抹中国地鼠两侧颊囊,每周3次,共15周。分别于第6、9、12、15周将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随机处死6只,溶剂对照组处死3只,在肉眼及光镜下动态观察颊囊黏膜癌变全过程的形态学和显微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BA长时间处理后模型组地鼠相继出现口腔内黏膜充血、增厚、溃烂化脓、白斑及菜花状赘生物等变化,经历了单纯上皮增生(6~9周)、不同程度上皮异常增生(9~12周)、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12~15周)等阶段。结论:DMBA涂抹法可成功建立中国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模型,发病过程与人类口腔鳞状细胞癌相似,为口腔鳞癌的多阶段、多步骤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鼠 颊囊黏膜 口腔鳞状细胞癌 二甲基苯并蒽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COX-2,VEGF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敏 高文信 +3 位作者 刘树泰 孙淑芬 刘岩 李小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 :环氧合酶 - 2 (cyclooxygenase- 2 ,COX - 2 )是催化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和许多肿瘤的形成与生长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COX - 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 目的 :环氧合酶 - 2 (cyclooxygenase- 2 ,COX - 2 )是催化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和许多肿瘤的形成与生长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COX - 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关系。方法 :6周龄叙利亚品系金黄地鼠 6 0只 ,建立颊囊癌变的动物模型。然后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COX - 2和VEGF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COX - 2与VEGF关系。结果 :COX - 2在癌前病变、原位癌中高表达 ,与正常组织相比 ,其表达有显著差异 (P <0 .0 5 )。COX - 2不仅在癌细胞中表达 ,而且在癌组织及附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VEGF表达强度随着正常粘膜至鳞癌的发展逐渐增强。结论 :COX - 2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地鼠 颊囊 口腔鳞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RGDV抑制金黄地鼠颊囊癌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洁 王丽京 +2 位作者 韩冰 赵媛 马宇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类短肽对金黄地鼠颊囊癌生长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RGDV)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周叙利亚金黄地鼠,建立二甲基苯丙蒽(DMBA)诱发的颊囊癌模型;运用RGDV进行干...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类短肽对金黄地鼠颊囊癌生长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RGDV)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周叙利亚金黄地鼠,建立二甲基苯丙蒽(DMBA)诱发的颊囊癌模型;运用RGDV进行干预;从整体水平上观察RGDV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中BrdU和vWF-VIII的表达。结果:RGDV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瘤体抑制率达到53.36%;RGDV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论:RGDV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而发挥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 地鼠颊囊癌 细胞增殖 新生血管生成
下载PDF
DMBA诱发金黄地鼠颊囊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生 杨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二甲基苯并蒽 (DMBA)诱发金黄地鼠颊囊癌后DNA含量的变化和细胞增殖情况。方法 :金黄地鼠 60只 ,随机分成 6组 ,1~ 5组用 0 .5 %DMBA涂擦双侧颊囊 ,分别于 6周、8周、1 0周、1 2周、1 6周处死动物 ;正常对照组 1 6周处死。... 目的 :探讨二甲基苯并蒽 (DMBA)诱发金黄地鼠颊囊癌后DNA含量的变化和细胞增殖情况。方法 :金黄地鼠 60只 ,随机分成 6组 ,1~ 5组用 0 .5 %DMBA涂擦双侧颊囊 ,分别于 6周、8周、1 0周、1 2周、1 6周处死动物 ;正常对照组 1 6周处死。切取颊囊标本每份标本分成两份 ,一份行组织学观察 ;另一份则行流式细胞仪检测 ,测定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结果 :正常粘膜和单纯增生组细胞DNA均为二倍体 (diploid ) ,轻、中度不典型增生有 1 6 .7% (2 / 1 2 )异倍体出现 ;重度不典型增生则有 33 .3 % (3/ 9)异倍体出现 ;原位癌有 54 .1 % (6/ 1 1 )异倍体出现 ;侵袭癌有 78.57% (1 1 / 1 4 )异倍体出现 ,且随颊粘膜病变加重 ,DI值及S期增殖率随之升高 ,重度不典型增生组S期细胞增殖率为最高 ,占 39.31 %。结论 :DNA异倍体的出现是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标志。S期细胞增殖率为恶性肿瘤增殖的指标 ,有利于对口腔癌的准确诊断 ,从而为临床口腔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BA 诱发 金黄地鼠 颊囊癌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国地鼠口腔颊囊黏膜癌变过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Bcl-2的表达 被引量:8
7
作者 庞文彪 李莉红 +3 位作者 皇甫冰 刘茂林 张锐虎 宋国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Bcl-2在中国地鼠口腔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检测正常中国地鼠口腔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Bcl-2在中国地鼠口腔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检测正常中国地鼠口腔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上皮和鳞癌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Bax、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鳞癌组织中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高于口腔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P<0.05);异常增生上皮caspase-3、caspase-9、Bax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但随着增生程度的加重,caspase-3、caspase-9、Bax表达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鳞癌组织中Bcl-2与Bax、caspase-3、caspase-9呈负相关(P<0.05)。RT-PCR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鳞癌组织中Bcl-2高表达,而caspase-3、caspase-9、Bax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本实验在中国地鼠鳞癌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Bax表达降低而Bcl-2表达上升,揭示了caspase-3、caspase-9、Bax、Bcl-2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为口腔颊囊黏膜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一些线索或并为评价OSCC的生物学特征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鼠 口腔鳞状细胞癌 凋亡
下载PDF
P73蛋白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文信 汤晓飞 +4 位作者 刘树泰 刘敏 孙淑芬 刘岩 李晓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检测 p73基因在口腔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 ,为明确p73在口腔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 p73在 6 0只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 目的 检测 p73基因在口腔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 ,为明确p73在口腔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 p73在 6 0只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p73在口腔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逐渐增加 ,证实 p73参与了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 ,有可能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结论 结果对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3蛋白 金黄地鼠 口腔癌前病变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因治疗 颊囊癌变
下载PDF
两种建立金黄地鼠颊囊癌模型方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志革 张宝平 +4 位作者 张红 门海燕 徐越 付文强 刘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二甲基苯并蒽丙酮注射法建立金黄地鼠颊囊癌动物模型,并与传统涂抹法相比较,为颊囊癌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随机将81只金黄地鼠分为注射组、涂抹组和空白对照组。DM-BA丙酮注射组60只地鼠,将注射浓度预设为0.5%、0.4%、0.3%... 目的二甲基苯并蒽丙酮注射法建立金黄地鼠颊囊癌动物模型,并与传统涂抹法相比较,为颊囊癌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随机将81只金黄地鼠分为注射组、涂抹组和空白对照组。DM-BA丙酮注射组60只地鼠,将注射浓度预设为0.5%、0.4%、0.3%、0.2%、0.1%5个组,每组12只地鼠,每周两次,于注射后每周进行大体观察、监测体重并计算肿瘤生长率,至3、6、9、12周麻醉后各处死3只,进行组织学观察;涂抹组15只地鼠,以0.5%DMBA丙酮涂抹,每周三次,至6、9、12、15、18周后麻醉处死3只;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12周全部处死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注射浓度组0.4%、0.3%、0.2%、0.1%分别在13,9,12,16周时出现约为0.8 cm×0.6 cm×0.5 cm大小的肿瘤;12周时成瘤率分别为25%、87%、42%、58%;死亡率分别为48%、11%、13%、10%;相比0.5%DMBA丙酮涂抹组,12周时成瘤率为48%,死亡率为37%,至18周时才出现颊黏膜高分化鳞癌。结论经筛选采用0.3%DMBA丙酮液注射法可诱发形成口腔鳞癌动物模型,缩短建模周期,降低建模成本,能为科学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地鼠 鳞状细胞癌 动物模型 建立
下载PDF
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的组织学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梅杰 张国栋 杨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金黄地鼠在致癌剂二甲基苯并蒽(9,10-Dimethyl-1,2 Benzanthracene,DMBA)作用下颊囊粘膜癌变不同时期在肉眼和光镜下的组织学动态变化过程。方法:用DMBA涂抹金黄地鼠颊囊粘膜,每周3次。在肉眼下动态观察颊囊粘膜的癌变过程... 目的:观察分析金黄地鼠在致癌剂二甲基苯并蒽(9,10-Dimethyl-1,2 Benzanthracene,DMBA)作用下颊囊粘膜癌变不同时期在肉眼和光镜下的组织学动态变化过程。方法:用DMBA涂抹金黄地鼠颊囊粘膜,每周3次。在肉眼下动态观察颊囊粘膜的癌变过程;分别在第2、4、6、8、10、12、14周时处死动物,在光镜下动态观察颊囊粘膜癌变过程的显微组织学改变。结果:DMBA涂抹金黄地鼠颊囊粘膜2周时出现单纯增生改变,4周时出现轻度上皮异常增生,6周时出现中度异常增生,8周时出现重度异常增生,部分出现原位癌改变,10周时已发生癌变,实验中得到的癌症模型均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DMBA诱导的金黄地鼠颊囊粘膜癌和人类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相似,是研究口腔鳞癌多阶段、多步骤动态发展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苯并葸 金黄地鼠 颊囊 鳞状细胞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谷氨酸纳米微球介导双自杀基因治疗金黄地鼠颊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东升 黄洪章 +3 位作者 潘朝斌 胡晓文 刘习强 唐海阔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聚谷氨酸(PEG-PBLG)纳米微球介导双融合自杀基因CDglyTK治疗金黄地鼠颊癌的疗效。方法: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变,建立颊癌动物模型。以PEG-PBLG纳米微球为载体,介导携双自杀基因CDglyTK的真核表...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聚谷氨酸(PEG-PBLG)纳米微球介导双融合自杀基因CDglyTK治疗金黄地鼠颊癌的疗效。方法: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变,建立颊癌动物模型。以PEG-PBLG纳米微球为载体,介导携双自杀基因CDglyTK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DglyTK瘤内转染,腹腔注射5-氟胞嘧啶(5-FC)和丙氧鸟苷(GCV),描绘肿瘤生长曲线,RT-PCR检测CDglyTK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两样本均数X^2检验。结果:成功建立金黄地鼠颊癌模型,RT-PCR可检测到转染肿瘤细胞中CDglyTK的mRNA表达;腹腔注射5-FC和GCV后,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联合使用5-FC和GCV的金黄地鼠颊癌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用5-FC或GCV。5-FC和GCV联合使用组,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增殖指数(P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EG-PBLG纳米载体介导双自杀基因CDglyTK可有效治疗金黄地鼠颊癌,为口腔鳞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球 双自杀基因 金黄地鼠 口腔鳞癌 基因治疗
下载PDF
P27、P16和pRb蛋白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树泰 高文信 +4 位作者 魏秀峰 刘岩 刘敏 孙淑芬 李晓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 :检测pRb、p2 7和p16在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中的表达。方法 :用 6 0只金黄地鼠建立了颊囊粘膜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 ,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了p2 7、pRb和p16的表达。结果 :p2 7、pRb和p16在口腔癌前病变和鳞癌中均有表达的异... 目的 :检测pRb、p2 7和p16在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中的表达。方法 :用 6 0只金黄地鼠建立了颊囊粘膜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 ,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了p2 7、pRb和p16的表达。结果 :p2 7、pRb和p16在口腔癌前病变和鳞癌中均有表达的异常。结论 :p2 7、pRb和p16参与了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的发生与发展 ,它们的异常表达有助于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的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蛋白 P16蛋白 PRB蛋白 地鼠 颊囊癌 颊囊黏膜癌前病变 鳞癌
下载PDF
CDK2、CDK4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淑芬 高文信 +1 位作者 罗兰 顾彦成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CDK2、CDK4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从正常黏膜到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及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采用DMBA诱导48只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DK2、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CDK2、CDK4均在异常增生上皮及... 目的探讨CDK2、CDK4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从正常黏膜到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及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采用DMBA诱导48只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DK2、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CDK2、CDK4均在异常增生上皮及鳞状细胞癌的表达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阳性染色等级随病理等级改变提高(P<0.05)。CDK2与CDK4呈高度正相关。结论CDK2、CDK4参与了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地鼠 癌前损害 口腔鳞状细胞癌CDK2 CDK4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金黄地鼠舌癌微血管构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根建 温玉明 +1 位作者 李龙江 王昌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动态研究金黄地鼠舌癌微血管的空间构筑特点。方法:采用树脂血管腐蚀铸形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结果:舌癌血管生成始于上皮单纯增生期。早期增生上皮的血供存在两种形式,原有组织微血管扩张、增粗,以及新血管形成。随着肿瘤细... 目的:动态研究金黄地鼠舌癌微血管的空间构筑特点。方法:采用树脂血管腐蚀铸形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结果:舌癌血管生成始于上皮单纯增生期。早期增生上皮的血供存在两种形式,原有组织微血管扩张、增粗,以及新血管形成。随着肿瘤细胞增殖、浸润,血管增生加剧,原有组织内毛细血管网、微动静脉及小动静脉发生变化与改建,失去原有组织内的微血管构筑特征,形成肿瘤独特的微血管系统。血管畸形明显,出现多数无功能血管,空间构筑混乱。结论:舌癌微血管构筑和正常组织相比有本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地鼠 舌癌 微血管构筑
下载PDF
呋喃骈呋喃木脂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晨阳 邱嵘 郑荣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68,共3页
利用 MTT快速比色法 ,以长春新碱 (Vincristin Sulfas)为阳性对照 ,研究了从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兰石草属兰石草 (L ancea tibetica Hook Fet Thoms)中提取的呋喃骈呋喃木脂素对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 ,人宫颈癌细胞 (Hela) ,... 利用 MTT快速比色法 ,以长春新碱 (Vincristin Sulfas)为阳性对照 ,研究了从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兰石草属兰石草 (L ancea tibetica Hook Fet Thoms)中提取的呋喃骈呋喃木脂素对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 ,人宫颈癌细胞 (Hela) ,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V79)及小鼠黑色素肉瘤细胞 (B16 )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结果显示 :呋喃骈呋喃木脂素 L C1对 4种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IC50 在 4 0 .2~ 87.9μg/ m L范围 ,它对 B16的抑制作用强于长春新碱 .但是 ,L C2和 L C3均无抗癌活性 (>4 0 0 μg/ m L) ,可能 L C2和 L C3的酚羟基上的 H被糖基取代而使抗癌活性丧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骈呋喃木脂素 抗肿瘤药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地鼠颊囊癌生成过程中肿瘤区域微循环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宇峰 温玉明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用致癌剂DMBA诱发地鼠颊囊癌,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动态观测病变区微血管的形态和机能。结果表明,在肿瘤出现前,病变区微血管形态和机能均无明显变化。肿瘤生成后,微血管形态和机能均发生显著变化,出现微循环障碍,并随肿瘤而加重... 用致癌剂DMBA诱发地鼠颊囊癌,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动态观测病变区微血管的形态和机能。结果表明,在肿瘤出现前,病变区微血管形态和机能均无明显变化。肿瘤生成后,微血管形态和机能均发生显著变化,出现微循环障碍,并随肿瘤而加重。原位癌时血管排列紊乱、扭曲、粗细不均、极向消失;浸润癌时血管数相对不足、稀疏、血管丛瘀血并出现血窦。平均血流速度原位癌比正常减慢33.33%,浸润癌比正常减慢52.38%,平均血流量原位癌比正常减少46.74%,浸润癌比正常减少66.83%。白斑期的微血管形态和机能与正常基本一致。初步认为,肿瘤的形成导致了病变区的微循环障碍,其程度随肿瘤的发展而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循环 颊囊癌 颌面部肿瘤
下载PDF
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c-fos和HSP70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文信 刘岩 +3 位作者 孙淑芬 刘树泰 刘敏 李晓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 :探讨c-fos、HSP70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从正常黏膜到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及鳞癌的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 ,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 -fos、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 :c -fos在异常增生上皮及鳞癌的表达... 目的 :探讨c-fos、HSP70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从正常黏膜到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及鳞癌的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 ,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 -fos、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 :c -fos在异常增生上皮及鳞癌的表达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 (P <0 .0 1) ,阳性染色等级随病理等级改变提高 (P <0 .0 1) ;HSP70在鳞癌的表达与正常黏膜相比明显提高 (P <0 .0 5 ) ;c -fos、HSP70的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1)。结论 :c -fos高表达是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地鼠 颊囊癌变 C-FOS HSP70 表达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金黄地鼠颊黏膜鳞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8
作者 吕长坤 万澎波 +3 位作者 马菲菲 罗春丽 万雪莲 王长海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93-2495,2499,共4页
目的建立金黄地鼠颊黏膜鳞癌动物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40只采用0.05%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涂抹颊黏膜,10只采用自来水涂抹颊黏膜。苏木精-伊红(HE)、转录因子蛋白(Foxm1)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第8、12周组织标本。有限稀释法体... 目的建立金黄地鼠颊黏膜鳞癌动物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40只采用0.05%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涂抹颊黏膜,10只采用自来水涂抹颊黏膜。苏木精-伊红(HE)、转录因子蛋白(Foxm1)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第8、12周组织标本。有限稀释法体外传代培养颊黏膜组织标本,观察平板克隆形成率,检测单克隆细胞内细胞角蛋白(CK)和波形蛋白(Vim)表达,染色体分析确定细胞核型。结果第12周时26(84.6%)只颊黏膜病理为原位癌,HE染色、Foxm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符合鳞癌细胞基本特征,CK和Vim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约为96.0%,染色体为四倍体核型。结论 4NQO涂抹诱发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变,建立金黄地鼠颊黏膜鳞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模型 动物 金黄地鼠 颊黏膜
下载PDF
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HSP27的表达
19
作者 刘岩 高文信 +3 位作者 刘树泰 孙淑芬 刘敏 李晓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HSP27在金黄地鼠颊囊粘膜从正常粘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到鳞癌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HSP27的表迭。结果HSP27 在正常粘膜表达的阳性率为39.13%,单纯增生上皮为4... 目的探讨HSP27在金黄地鼠颊囊粘膜从正常粘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到鳞癌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HSP27的表迭。结果HSP27 在正常粘膜表达的阳性率为39.13%,单纯增生上皮为40.91%,异常增生上皮为54.55%,阳性染色等级与正常粘膜相比有增强趋势,鳞癌组织为65.52%,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全部阳性染色等级有随病理等级提高趋势。结论HSP27在正常和单纯增生上皮有基础表达,在癌前病变有提高趋势,在鳞癌则明显提高,说明HSP27在鳞癌形成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27 正常 表达 异常增生 金黄地鼠 颊囊癌 上皮 粘膜 等级 鳞癌
下载PDF
实验性口腔癌朗格罕氏细胞的动态研究
20
作者 郭新程 沈子华 +3 位作者 刘蜀凡 彭隆祥 徐锡萍 翦新春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研究LangerhansCells(简称LCs)与口腔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采用ATP酶细胞化学法显示LCs ,动态地观察实验地鼠癌变过程中颊粘膜各病理改变中的LCs数量与形态变化。 结果 炎症状态下 ,LCs数量呈进行性减少 (P <0 .0 5) ;不... 目的 研究LangerhansCells(简称LCs)与口腔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采用ATP酶细胞化学法显示LCs ,动态地观察实验地鼠癌变过程中颊粘膜各病理改变中的LCs数量与形态变化。 结果 炎症状态下 ,LCs数量呈进行性减少 (P <0 .0 5) ;不典型增生时 ,LCs数量增加但少于对照组粘膜 (P <0 .0 5) ;癌变时 ,LCs数量几乎为零 (P <0 .0 5)。实验各组LCs的形态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结论 LCs的形态与数量改变与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可能是影响癌变的重要局部免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ERHANS细胞 DMBA 口腔癌 不典型增生 叙利亚地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