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Etymology of the Appellation“Da man-er”(大嫚儿)in Qingdao Dialect
1
作者 Yanjun Wang 《Journal of Sociology Study》 2018年第5期207-212,共6页
The appellation to call a girl in Qingdao dialect is“da man‐er”(大嫚儿),which is supposed to derive from German word“Damen”phonetically,according to:(1)remarkable similarities in meaning,pronunciation,and consist... The appellation to call a girl in Qingdao dialect is“da man‐er”(大嫚儿),which is supposed to derive from German word“Damen”phonetically,according to:(1)remarkable similarities in meaning,pronunciation,and consistencies in commendatory or derogatory senses;(2)different preferences for people in different ages;and(3)the insertability of modifiers(adjectives or nouns)for“xiao man‐er”(小嫚儿)and the non‐insertability for“da man‐er”(大嫚儿).Therefore,nearly 100 years during the changing processes,“da man‐er”(大嫚儿)has a series of derivations commonly referring to the appellations of“girl”,such as“man‐er”(嫚儿),“man gu zi”(嫚姑子),“xiao man‐er”(小嫚儿)and even the formation of“xiao(小)+adj/n+man‐er”(嫚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 man‐er(大嫚儿) APPELLATION Qingdao dialect LEXICAL expatiation
下载PDF
陕西汉族人群ER基因扩增片段酶切长度多态性
2
作者 李军林 舒青 +1 位作者 郑强荪 冯蕾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24-2126,共3页
目的 :分析陕西省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汉族人群雌激素受体 (ER)基因 1号内含子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 .方法 :研究基于PCR后PvuII和XbaI的酶切结果 ,PCR模板DNA来自陕西省 16 2例无关个体 ,研究对象分为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两组 .结果 :①... 目的 :分析陕西省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汉族人群雌激素受体 (ER)基因 1号内含子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 .方法 :研究基于PCR后PvuII和XbaI的酶切结果 ,PCR模板DNA来自陕西省 16 2例无关个体 ,研究对象分为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两组 .结果 :①PCR扩增ER基因的DNA片段长度为 1.3kb ;②经PvuⅡ酶切 ,得到 3种ER基因型 :P/P型 (1.3kb) ,P/ p型 (1.3kb ,85 0和 4 5 0bp) ,p/ p型 (85 0和 4 5 0bp) ;③经XbaI酶切得到的 3种 1号内含子基因型为 :X/X型 (1.3kb) ,X/x型 (1.3kb ,910和 390bp)和x/x型 (910和 390bp) .结论 :在陕西汉族非相关正常人群中ER基因 1号内含子存在多态性 ,基因型分布与年龄和性别不存在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陕西汉族人群
下载PDF
“不分满汉,但问旗民”--对清代满汉关系研究中“旗民界限”视角的反思
3
作者 张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旗民界限”视角在清代满汉关系研究中备受重视,但学界对于“旗民界限”的性质存在重大争议。在“不分满汉,但问旗民”这一话语的影响下,一些学者惯于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旗民界限”。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旗民界限”的性... “旗民界限”视角在清代满汉关系研究中备受重视,但学界对于“旗民界限”的性质存在重大争议。在“不分满汉,但问旗民”这一话语的影响下,一些学者惯于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旗民界限”。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旗民界限”的性质不是“二元对立”——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二元合一”的。在辨析各种观点基础上,笔者提出反思“旗民界限”视角的若干进路,以飨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民界限” “不分满汉 但问旗民” 二元对立 二元合一
下载PDF
湘桂边苗族汉话的完整体标记及其来源探析
4
作者 沈敏 《城市学刊》 2023年第5期102-108,共7页
湘桂边苗族汉话动词后虚化成分“呱”“哇”“咧”在性质上存在“结果补语—动相补语—体助词”的连续统。各苗族汉话点核心完整体标记在语法化程度上内部一致性较强,从句法适配度、使用强制性和能否用于无界事件等角度看,苗族汉话的核... 湘桂边苗族汉话动词后虚化成分“呱”“哇”“咧”在性质上存在“结果补语—动相补语—体助词”的连续统。各苗族汉话点核心完整体标记在语法化程度上内部一致性较强,从句法适配度、使用强制性和能否用于无界事件等角度看,苗族汉话的核心完整体标记“呱”“哇”“咧”的语法化程度明显高于湘语的“咖”,接近于普通话的词尾“了”。从来源看,关峡、兰蓉点的核心完整体标记均用“呱”,是借用或转用老湘语体标记的结果。伟江点的“哇”与“呱”同源,是“呱”语音弱化、声母脱落的结果,可从语音演变及移民史两方面得到证实。车田点核心完整体标记“咧”可能来自西南官话的“了”,亦可能来自苗语底层从位移动词演化为完成体助词的“lɛ^(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汉话 完整体标记 语法化 来源
下载PDF
从长城地带语言接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形成——幽燕长城地带北方话的汉儿言语底层钩沉
5
作者 杨春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长城内外,是农耕、游牧、渔猎三种文化类型历史和谐共生的地域。长城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不仅对长城内外“城国”“行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该地域汉族与北方阿尔泰民族语言间的接触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长城内外,是农耕、游牧、渔猎三种文化类型历史和谐共生的地域。长城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不仅对长城内外“城国”“行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该地域汉族与北方阿尔泰民族语言间的接触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也至关重要。文章选取幽燕长城地带的汉儿言语底层为研究对象,钩沉历史表层、深层之个案,缀成系列,以窥该地域汉儿言语底层表象之一斑,进而尝试从地缘文化关系、借词关系、语言类型变异等角度进行历史语言学的比较分析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燕长城地带 汉儿言语 底层 语言接触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盐城大丰方言“子/儿子”缀词的结构及生成理据研究
6
作者 冯青青 朱皋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38-42,49,共6页
大丰方言“子”缀词和“儿子”缀词具有复杂的结构,前者有“动词性成分+子”“形容词性成分+子”和“名词性成分+子”三种结构,后者有“动词性成分+儿子”和“名词性成分+儿子”两种结构。运用物性结构理论中的“形式角色”“构成角色... 大丰方言“子”缀词和“儿子”缀词具有复杂的结构,前者有“动词性成分+子”“形容词性成分+子”和“名词性成分+子”三种结构,后者有“动词性成分+儿子”和“名词性成分+儿子”两种结构。运用物性结构理论中的“形式角色”“构成角色”“功用角色”“施成角色”等语义角色,可以揭示大丰方言“子/儿子”缀词的结构与词义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语义角色下词语结构的生成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丰方言 “子”缀词 “儿子”缀词 结构 生成理据
下载PDF
安徽望江方言“马儿[ma^(42)a^(0)]”的特殊用法
7
作者 曹香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9-104,共6页
望江方言“马儿”可兼属两种小类,作为时间名词,可表示将来较短或较长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作为假设连词,可表示对现在、将来行为的虚拟。“马儿”的假设连词用法是从时间名词发展而来。此外,望江方言中的时间名词“马儿”与“马上”在语... 望江方言“马儿”可兼属两种小类,作为时间名词,可表示将来较短或较长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作为假设连词,可表示对现在、将来行为的虚拟。“马儿”的假设连词用法是从时间名词发展而来。此外,望江方言中的时间名词“马儿”与“马上”在语音上存在相似性,二者在语义、句法和语境上的差异,决定了“马儿”表现出不同于“马上”的语法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望江方言 “马儿” “马上” 语法化
下载PDF
保定方言的儿尾变调和儿化变调
8
作者 王帅臣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通过考察,发现保定方言中作为儿尾的“儿”并未真正丢失本调,还可以看作一个独立音节;保定方言的儿化变调分为重叠变调和非重叠变调,后者的一致性比前者强。基于以上材料,从语义、构词、变调等方面讨论儿尾和儿化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保定方言 变调 儿尾 儿化
下载PDF
论东台方言中的“儿”缀词与叠缀“儿子”
9
作者 王其和 何婷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1期11-18,共8页
东台市地处江淮官话泰如片和洪巢片的接触地带,该方言中产生了大量的“儿”缀现象。这些“儿”缀构词能力较强,在使用中占绝对优势,大多数单音节词根、双音节词根、多音节词根,都可以通过附加“儿”缀的方式获得表小义。受语言接触和发... 东台市地处江淮官话泰如片和洪巢片的接触地带,该方言中产生了大量的“儿”缀现象。这些“儿”缀构词能力较强,在使用中占绝对优势,大多数单音节词根、双音节词根、多音节词根,都可以通过附加“儿”缀的方式获得表小义。受语言接触和发音习惯的影响,东台方言还形成了与“儿”缀极为相似的叠缀“儿子”。“儿子”缀大多出现在新派东台方言中,在东台北部地区,已与“儿”缀用法相同,几乎所有的“儿”缀词都可以转成“儿子”缀。东台南部地区紧邻海安市的泰如片方言,“儿子”缀则使用较少。与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的“儿”缀相比,“儿子”缀在东台地区仍处于发展阶段,地域分布上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减少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台方言 “儿”缀 “儿子”缀 语法构造 成因
下载PDF
论东汉安平崔氏韵文所见汉代安平方言特征
10
作者 张振通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分析安平崔氏家族成员的韵文用韵情况,可以归纳出东汉时期安平地区方音的几个不同于东汉主流通语的特征,包括鱼部主元音未高化而与侯部分立、幽部非三等字未同宵部发生合流,侯部三等字未并入幽部、脂微分立、阳部二等和部分三等未进入... 分析安平崔氏家族成员的韵文用韵情况,可以归纳出东汉时期安平地区方音的几个不同于东汉主流通语的特征,包括鱼部主元音未高化而与侯部分立、幽部非三等字未同宵部发生合流,侯部三等字未并入幽部、脂微分立、阳部二等和部分三等未进入耕部等,并在此基础上为这些现象构拟了音值。进而可以发现汉代安平方言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方言,与同时期的其他方言相比保留了更多先秦时期汉语的语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方音 安平崔氏 上古音 韵部
下载PDF
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的体质特征 被引量:13
11
作者 宇克莉 郑连斌 +5 位作者 赵大鹏 王志博 王杨 荣文国 张晓瑞 薛虹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探讨江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乡村汉族人的体质特征。方法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江苏省淮安市、郊调查了370例男性(城市男性157例,乡村男性213例)和362例女性(城市女性154例,乡村女性208例)... 目的探讨江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乡村汉族人的体质特征。方法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江苏省淮安市、郊调查了370例男性(城市男性157例,乡村男性213例)和362例女性(城市女性154例,乡村女性208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6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1.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女均表现为上眼睑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中等型;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梁侧面观多为直型;鼻基部多为上翘;颧骨多不突出;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耳垂三角形率与圆形率接近;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厚度以薄型率为主;发色几乎均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以黄色为主。鼻翼宽度男性多为宽阔型,女性多为中等型。2.按头面部、体部指数均数,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女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宽胸型。此外男性为阔面型、宽肩型、宽骨盆型,女性为中面型、中肩型、中骨盆型。3.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与乡村男女均为超中等身材。结论 1.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围度和皮褶厚度大于农村,而女性则结果相反。2.头面部、体部主要指标、指数,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但也具有一些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方言 体质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汉族
下载PDF
辽宁方言语音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杨春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3-99,共7页
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同是在幽燕方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从史的角度不宜分开。联系借鉴燕商同祖等燕山南北考古研究的新近成果,或可认为长城地带的幽燕方言是原始华夏语的渊源之一,参与了汉语的起源与构建。辽宁方言的历史可以... 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同是在幽燕方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从史的角度不宜分开。联系借鉴燕商同祖等燕山南北考古研究的新近成果,或可认为长城地带的幽燕方言是原始华夏语的渊源之一,参与了汉语的起源与构建。辽宁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幽燕方言,近代的形式是汉儿言语,现包括东北——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境内可分为:朝峰小片、辽西小片、辽东小片、盖桓小片、登连小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方言 幽燕方言 汉儿言语 东北———北京官话 语音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语族群汉族成人的体型 被引量:13
13
作者 温有锋 杨洋 +4 位作者 席焕久 郑连斌 徐国昌 海向军 张国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境内汉语方言族群中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及不同汉语方言区汉族成人的体型差异。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来自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共计6201名(男3075名,女3126名)调查对象的身... 目的探讨我国境内汉语方言族群中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及不同汉语方言区汉族成人的体型差异。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来自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共计6201名(男3075名,女3126名)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小腿围等10项指标,并应用Heath-Carter体型评价法进行体型判定。结果甘肃省、河北省男性体型以偏内胚层的中胚层型为主,河南省、陕西省男性的体型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为主,辽宁省男性以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为主;5省汉族女性的体型均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为主。结论北方汉语方言族群汉族成人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体质特征,北方汉语方言区的3个次方言区的汉族群体已呈现出一定的体型差异,但不同区域的汉族群体仍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北方汉语方言区 HEATH-CARTer体型法 成人
下载PDF
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的体质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宇克莉 郑连斌 +5 位作者 胡莹 王杨 薛虹 程智 邓维 时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4-834,共11页
目的探讨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的体质特征。方法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调查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692例(城市男性151例,乡村男性188例,城市女性159例,乡村女性194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对26项体质指数... 目的探讨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的体质特征。方法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调查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692例(城市男性151例,乡村男性188例,城市女性159例,乡村女性194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对26项体质指数进行计算,统计指数分型情况,并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闽东语族群城乡男女均表现为上眼睑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窄型,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背多为直型,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基部上翘型略高于水平型,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宽度多大于眼内角间宽,颧骨多不突出,上唇皮肤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薄型最多,发色几乎均为黑色,皮肤黄色率最高,眼色褐色较多。闽东语族群城市男性、乡村男性、城市女性身高属于超中等型身材,乡村女性为中等身材。从头面部、体部指数均数看,闽东语族群城、乡男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狭面型、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窄骨盆型、长躯干型、宽肩型,城、乡女性均为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窄骨盆型、中躯干型;城市女性为中肩型,乡村女性为宽肩型。闽东语族群头面部指标值、指数值受中国南方族群与北方族群的共同影响,体部指标值、指数值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结论闽东语族群男、女性体质特征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语 体质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汉族
下载PDF
汉族闽东语族群乡村成人体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宇克莉 郑连斌 +5 位作者 胡莹 王杨 薛虹 程智 邓维 时蕊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研究汉族闽东语族群乡村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采用 Heath-Carter 人体测量法对汉族闽东语族群乡村成人382例(男188例,女194例)进行了体型研究。结果:闽东语族群乡村男性平均体型值为5.4-4.5-1.9,乡村女性平均体型值为6.2-4.0... 目的:研究汉族闽东语族群乡村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采用 Heath-Carter 人体测量法对汉族闽东语族群乡村成人382例(男188例,女194例)进行了体型研究。结果:闽东语族群乡村男性平均体型值为5.4-4.5-1.9,乡村女性平均体型值为6.2-4.0-1.7,均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在13种体型中,男女出现率最高的体型均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随年龄增长,乡村男性与女性内因子值、中因子值逐渐增大;外因子值逐渐减小,体脂(%)逐渐增加,女性50~岁组体脂最为发达,40岁以后的3个年龄组平均体型接近,20~岁组身体充实度最差,40岁以后身体逐渐充实。结论:闽东语族群体型相对接近于四川汉族,而距离广西汉族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h-Carter 体型法 汉族 闽东语族群 乡村
下载PDF
从移民状况考论汉语东北方言的形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陶娥 邹德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9-173,共5页
汉语东北方言的形成与汉民族向东北移民密切相关。从东北方言形成的过程来看,辽金元时期的汉族移民人口来源复杂,还不能由某一种方言占主导地位,应当是东北方言形成的初级阶段;明清时期是该方言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东北方... 汉语东北方言的形成与汉民族向东北移民密切相关。从东北方言形成的过程来看,辽金元时期的汉族移民人口来源复杂,还不能由某一种方言占主导地位,应当是东北方言形成的初级阶段;明清时期是该方言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东北方言的诸种特征都已具备,并且跟北京官话产生了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移民 东北方言 形成
下载PDF
河北方言中与儿化有关的问题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兵 吴继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1,共8页
"儿系列字"和"儿化"是河北方言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内部差异和独特研究意义的内容之一。介绍并分析了河北方言中与"儿系列字"和儿化有关的7个方面的内容或问题;意欲说明:河北方言中还有大量与儿化相关的内... "儿系列字"和"儿化"是河北方言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内部差异和独特研究意义的内容之一。介绍并分析了河北方言中与"儿系列字"和儿化有关的7个方面的内容或问题;意欲说明:河北方言中还有大量与儿化相关的内容需要描写、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儿化及相关问题的描写研究是大有可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方言 儿系列字 儿化 儿化的读音、范围 儿化与声母等的关系
下载PDF
莱芜方言儿化韵初探 被引量:5
18
作者 亓海峰 曾晓渝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382-393,共12页
莱芜方言中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儿化韵:一种是以改变韵母为特征的平舌儿化韵,主要存在于老派发音人口中;另一种是卷舌儿化韵,存在于城区新派发音人口中。两种儿化之间的层次叠置反映了方言语音在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文章对这... 莱芜方言中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儿化韵:一种是以改变韵母为特征的平舌儿化韵,主要存在于老派发音人口中;另一种是卷舌儿化韵,存在于城区新派发音人口中。两种儿化之间的层次叠置反映了方言语音在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文章对这两种儿化韵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竞争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方言 儿化韵 平舌儿化韵 卷舌儿化韵 层次叠置 内因 外因
下载PDF
福州话的小称后缀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泽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98,共5页
本文先从19世纪的《字典》中引例,再用今福州话的材料补充,讨论了福州话的"子、囝、儿"三种小称后缀。本文重点在于说明除了"子"和"囝","儿"尾也一直存在于福州话中,作为形容词重叠式后缀的用... 本文先从19世纪的《字典》中引例,再用今福州话的材料补充,讨论了福州话的"子、囝、儿"三种小称后缀。本文重点在于说明除了"子"和"囝","儿"尾也一直存在于福州话中,作为形容词重叠式后缀的用法依然鲜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称后缀 福州方言
下载PDF
东西方情诗的巧合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艳萍 杨跃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162-165,共4页
比较文学超越民族和语言的视野,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文学为研究对象。爱是上帝,它是人类所共有的情感,对爱的表述自然灵犀相通,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将汉乐府诗《上邪》,东方的爱情绝唱,和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的《红红的玫... 比较文学超越民族和语言的视野,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文学为研究对象。爱是上帝,它是人类所共有的情感,对爱的表述自然灵犀相通,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将汉乐府诗《上邪》,东方的爱情绝唱,和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的《红红的玫瑰》,西方的经典爱情诗,加以对比,两两相权,分析这两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却堪称姊妹篇的情诗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诗 苏格兰方言 民歌 爱情绝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