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裂”后的“碎片”--基于韩东《五万言》的思考
1
作者 曾葵芬 蔡锦坤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作为“第三代诗歌”标志性人物韩东的首部言论集,《五万言》承担着集中表达韩东观点的重要角色。与韩东以往创作的体裁不同,《五万言》展现了在“碎片”式言论架构中“我”与“世界”的“异邦人”形象。《五万言》通过文体、话语内蕴、... 作为“第三代诗歌”标志性人物韩东的首部言论集,《五万言》承担着集中表达韩东观点的重要角色。与韩东以往创作的体裁不同,《五万言》展现了在“碎片”式言论架构中“我”与“世界”的“异邦人”形象。《五万言》通过文体、话语内蕴、“形而上”三个层面,加之以诗歌式的连缀布局,产生了“碎片”化的独特美感,赋予了读者阅读韩东的新体验:在语言文本上,其流动语气、“日常”书写,是韩东在“他们”风格“断裂”后的阐扬;而韩东文学生涯中深潜而出之结晶,其对文学主张秉持身体的“在场”,则从文本内容承载的深层意蕴,一并得到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五万言》 文体 “断裂” “碎片”
下载PDF
韩东的“观看”——主体间性诗学及对当代新诗的审美启迪
2
作者 李家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201,共8页
韩东在新诗史上相当特别。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有意让自己的诗歌脱离话语,脱离阐释,读者甚至无法从中得到主题学意义上的启示——他的诗都是“非主题”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诗歌评论家无法将某些确切的“主义”“流派”等标签加在他的... 韩东在新诗史上相当特别。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有意让自己的诗歌脱离话语,脱离阐释,读者甚至无法从中得到主题学意义上的启示——他的诗都是“非主题”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诗歌评论家无法将某些确切的“主义”“流派”等标签加在他的作品上,只能反复提起他树立的带有象征意味的“弑父”旗帜,像是《你见过大海》《有关大雁塔》,以及他在诗歌之外所发表的一系列言论,似乎他所有的诗学成就都集中在了与“断裂”有关的反抗姿态和解构行为本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诗 韩东 象征意味 主题学 新诗史 《有关大雁塔》 弑父 主体间性
下载PDF
论小说艺术对韩东诗歌创作的影响
3
作者 郭海玉 杨依霏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1-69,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翻译小说的译介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第三代”诗歌创作。“第三代”代表性诗人韩东在诗歌的人物塑造、话语方式和时空叙事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小说并长期进行小说创作有关。首先,他早期诗艺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翻译小说的译介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第三代”诗歌创作。“第三代”代表性诗人韩东在诗歌的人物塑造、话语方式和时空叙事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小说并长期进行小说创作有关。首先,他早期诗艺转型期的诗歌灵活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人物、生成诗意;其次,他诗风成熟期的诗歌多使用本体式叙述和寓体式叙述两种话语方式来革新诗语和创造诗意;最后,小说多种多样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艺术手法的使用使韩东的诗歌取得了内在情思和语言形式高度合一的效果。分析小说艺术向韩东诗歌广泛渗透的现象,可进一步认识“第三代”诗歌超越并取代朦胧诗的某些重要表现和成因,看到文体跨界在诗艺革新中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诗歌 韩东诗歌 翻译小说 文体跨界
下载PDF
从对立走向共生:韩东诗歌人与自然关系书写的嬗变
4
作者 郭海玉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近40年韩东诗歌内容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整体上经历了从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共生的转变。其转变的内在依据与韩东的自然观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人文主义,审美观从人化自然的审美观转向生态审美观,感知视角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近40年韩东诗歌内容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整体上经历了从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共生的转变。其转变的内在依据与韩东的自然观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人文主义,审美观从人化自然的审美观转向生态审美观,感知视角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艺术经验从象征、拟人转向感官化的叙述方式有关。这种嬗变轨迹表明韩东的诗歌精神从现代精神逐渐走向了后现代精神。韩东诗歌人与自然关系书写的价值在于不仅包含了人本主义和物本主义两种自然书写模式,而且从弃绝我执的大我视角来书写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使人与自然都回归到生态本性,暗示了宇宙间神秘力量的存在,可增强人们对宇宙的敬畏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诗歌 人与自然 生态人文主义 文本细读
下载PDF
生命与空间:韩东诗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基林 王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7-141,共5页
如从时间性上区分朦胧诗与第三代诗,那就是前者"相信未来",后者立足"现在",而历时性的消解,必然带来空间性的空前开拓。韩东作为第三代诗歌的领袖人物,他的生命诗学,在抛弃穿越历史隧道的"未来"这一纵向... 如从时间性上区分朦胧诗与第三代诗,那就是前者"相信未来",后者立足"现在",而历时性的消解,必然带来空间性的空前开拓。韩东作为第三代诗歌的领袖人物,他的生命诗学,在抛弃穿越历史隧道的"未来"这一纵向时间后,于空间范围内还原生命本体的过程中发散出特有的生命经验。由此,在他的笔下,便出现了两种生命最常见的存在方式和展开方式,这便是空间中的"游走"以及由空间距离所产生的人际"间性"——所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空间 韩东 游走 关系
下载PDF
同写平凡的“世界性因素”——韩东和拉金诗歌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柏桦 余夏云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31,共10页
本文借用"世界性因素"这一概念,结合文本细读,探讨中国诗人韩东和英国诗人拉金的相似性写作范式,通过对双方背景、题材、声音、语言等诸方面的相似性比较,指出两者同以互文性诗人的身份出现在文坛上,喜欢以一种闲谈的口气书... 本文借用"世界性因素"这一概念,结合文本细读,探讨中国诗人韩东和英国诗人拉金的相似性写作范式,通过对双方背景、题材、声音、语言等诸方面的相似性比较,指出两者同以互文性诗人的身份出现在文坛上,喜欢以一种闲谈的口气书写日常题材,做到了语言的纯洁和技巧的机智。通过这种平行比较研究,本文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拉金还是韩东的写作,都应作为普遍现象放在国际反现代派运动中,作为特殊现象放在英国或中国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性因素 韩东 拉金 平凡 闲谈
下载PDF
真实的怀疑:韩东 被引量:1
7
作者 柯雷 张晓红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文革后中国迎来一场文学复兴运动,在诗歌方面出现了以"朦胧诗"为代表的艺术风格,诞生很多"朦胧诗"和"朦胧"诗人,以北岛、舒婷等为代表。作为诗人、编辑和元文本作者的韩东一直是先锋诗歌的重要声音。曾... 文革后中国迎来一场文学复兴运动,在诗歌方面出现了以"朦胧诗"为代表的艺术风格,诞生很多"朦胧诗"和"朦胧"诗人,以北岛、舒婷等为代表。作为诗人、编辑和元文本作者的韩东一直是先锋诗歌的重要声音。曾有很多批评家将其诗歌与"朦胧诗"、"后朦胧诗"等相提并论。然而,韩诗却是以抵制和否弃"朦胧诗"而著称,并提倡"真实地写作"。选取了韩东《山民》等诗作分析其诗学观,认为韩东式怀疑带有一种存在主义意味,相信真实性和个体经验,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真实写作 诗学观 朦胧诗
下载PDF
卑污者说——韩东、朱文与江苏作家群 被引量:8
8
作者 郜元宝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韩东 朱文 作家群 江苏 90年代 贴近现实 诗人 情欲
下载PDF
韩东的文化心态及其小说创作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蓓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9-21,47,共4页
朱文带着强烈的反叛欲望走上文坛。韩东的性叙事不再是写禁欲或纵欲中性的压力或释放,而是着重刻画性的心理过程。对于韩东而言,他更关注个人心态与追思,特别是描述对生命的艰涩阻滞的障碍感受、揭示正日趋物质化的社会角落里人性普遍... 朱文带着强烈的反叛欲望走上文坛。韩东的性叙事不再是写禁欲或纵欲中性的压力或释放,而是着重刻画性的心理过程。对于韩东而言,他更关注个人心态与追思,特别是描述对生命的艰涩阻滞的障碍感受、揭示正日趋物质化的社会角落里人性普遍存在的种种尴尬,以此引起人们的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小说 文化心态 断裂 障碍
下载PDF
小城人物:被挟裹的命运——论韩东小说《英特迈往》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霆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1,共5页
一代人需要讲述自己的历史,以证实自己的真实存在。很难想像,当我们从不回顾来路,从不对某些沉重之物抱有敬畏之心的时候,作家们的工作又有多大的价值。冷漠、遗忘、规避,谁还能让文学回心转意呢?恢复对历史的记忆,不仅是一个文... 一代人需要讲述自己的历史,以证实自己的真实存在。很难想像,当我们从不回顾来路,从不对某些沉重之物抱有敬畏之心的时候,作家们的工作又有多大的价值。冷漠、遗忘、规避,谁还能让文学回心转意呢?恢复对历史的记忆,不仅是一个文学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难题。但在个人化、私人性叙事繁盛的时代,一代人的叙事变得轻飘无力。无论如何,历史意识的退隐,都应被视作一个严重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韩东 人物 小城 历史意识 真实存在 个人化 叙事
下载PDF
卑微,这唯一的高贵!——论韩东及其小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勇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8,共6页
很多时候,通过作品去推断一个作家往往会发生错误。钱钟书说“巨奸为忧国语,热衷人作冰雪文”,这是太过典型以至于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确实相距较远,我们从作品中找不到他们的影子,那个若隐若现的面孑L... 很多时候,通过作品去推断一个作家往往会发生错误。钱钟书说“巨奸为忧国语,热衷人作冰雪文”,这是太过典型以至于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确实相距较远,我们从作品中找不到他们的影子,那个若隐若现的面孑L并不是他,即使凭理智从作品之间隙和裂缝处推测出一个判断和印象,事实又往往证明我们还是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卑微 小说 韩东 作品 作家
下载PDF
从乡土小说与高晓声谈起——访谈韩东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徽昭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关键词 乡土小说 高晓声 韩东 青年作家 乡土文学 北京 鲁迅
下载PDF
从“语言说我”到“我说语言”——韩东、于坚的诗歌作品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林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3-86,共4页
弗.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对语言作为一种潜在的“霸权”有着深刻的认识。“语言说我”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启蒙的立场,创作主体缺乏对即定语言成规的自觉意识,比如20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的写作;“我说语言”却以一种反... 弗.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对语言作为一种潜在的“霸权”有着深刻的认识。“语言说我”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启蒙的立场,创作主体缺乏对即定语言成规的自觉意识,比如20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的写作;“我说语言”却以一种反启蒙、反文化的姿态去言说自我,张扬个体生命体验,凸现出强烈的逃脱“语言工具论”牢笼的渴望,如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第三代诗歌”写作。但是任何一种知识体系说到底都是现实中的一种权利关系,一种语言的结构其规范和规则系统都先于言语行为。由此这种对语言成规的自觉意识和语言自身的特征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同时也造成了新诗写作悖论性困境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启蒙立场 张力 悖论 韩东 于坚 诗歌作品
下载PDF
"交叉跑动"的经验——析韩东小说中诗歌作品的功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建立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6期82-85,90,共5页
如同"理论"这个词语本身,对人类在日常生活和历史事件中习得经验的梳理是一个把芜杂、含混的状态加以明晰化、条理化的过程,因此理论家们都很偏爱在比较中实现对概念的命名,文学研究者也不例外.在谈论小说的叙事功能时,常常... 如同"理论"这个词语本身,对人类在日常生活和历史事件中习得经验的梳理是一个把芜杂、含混的状态加以明晰化、条理化的过程,因此理论家们都很偏爱在比较中实现对概念的命名,文学研究者也不例外.在谈论小说的叙事功能时,常常和诗歌的抒情特征并置,再从二者之间的差异出发把小说的特征标举出来.其实,叙事与抒情的区分并不如很多论者描述的那样显明,文体间的越界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从这个角度看,作家韩东的小说中频频出现诗歌作品,并不是一次创作的"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小说创作 诗歌作品 中国 当代文学 主体文本 抒情功能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日常之美与精确表达——韩东、西穆斯·希尼诗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继龙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1-33,共3页
韩东和西穆斯·希尼(Seamus Heaney)都喜欢表现日常生活之美,对于诗歌语言,他们一致追求表达的精确性。本文将从诗人对日常题材的运用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两方面对他们的诗作进行比较,以期更全面准确地理解他们的诗作。
关键词 韩东 希尼 日常之美 精确表达
下载PDF
回望1970年代——林白《致一九七五》与韩东《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合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春林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8年第3期47-54,共8页
在2007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中,不少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曾经逝去的青春年代,一些情感回忆录式的小说作品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其中林白的《致一九七五》和韩东的《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
关键词 林白 中国小说 韩东 长篇小说 小说文体 小说创作 日常生活 女性作家 小说作品 标题
下载PDF
伦理学理论的人本回归——评韩东屏教授的《人本伦理学》
17
作者 龙静云 熊富标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0,共2页
要写一部伦理学著作很难,而要建构一个新的伦理学体系更难。韩东屏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智慧、深厚的理论功底、巨大的钻研勇气,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拓荒力著《人本伦理学》。该书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严密的逻辑结构、新颖的理论体系,给伦理... 要写一部伦理学著作很难,而要建构一个新的伦理学体系更难。韩东屏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智慧、深厚的理论功底、巨大的钻研勇气,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拓荒力著《人本伦理学》。该书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严密的逻辑结构、新颖的理论体系,给伦理学界又添一部力作。通观全书,创新之处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理论 人本回归 韩东 理学体系 逻辑结构 智慧 勇气
下载PDF
意义消解、技术主义及其他——韩东小说阅读札记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武洲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22-25,共4页
韩东的小说消解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 ,着眼于对当下人类虚无生存状态的展示。在书写中 ,韩东加入了自身对生活的哲学理解 ,这导致了叙事层面上技术因素的加强。这样一种充满了后现代意味的文本内质及叙述策略 。
关键词 韩东 虚无 消解 技术
下载PDF
论韩东的写作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19
作者 刘昭 迟明珠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3-186,共4页
韩东是一位接受过系统哲学教育的当代诗人,他的写作观念透射出强烈的哲学思辨意识,其核心是对形而上学的哲学怀疑与反叛并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紧密相连。他的创作口号"诗到语言为止"是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 韩东是一位接受过系统哲学教育的当代诗人,他的写作观念透射出强烈的哲学思辨意识,其核心是对形而上学的哲学怀疑与反叛并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紧密相连。他的创作口号"诗到语言为止"是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他在写作过程中所坚守的"民间立场"达到了存在论中的"解蔽"状态,而他对"写作与真理的关系"的理解则与海氏对艺术品做出的"真理的容器"判断如出一辙。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是解读韩东诗歌文本的方法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海德格尔 写作观 语言 解蔽状态
下载PDF
韩东:诗的现象学和现象学的诗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飞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11期42-44,共3页
在观念上,在创作中,韩东把历史、文化、道德、政治、间接知识甚至直接经验都放进现象学的括号之中,实现了诗的本质还原,甚至先验还原,构造了诗的现象学,以及现象学的诗.
关键词 韩东 诗的现象学 现象学的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