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叔孙通儒学实践批判之批判 被引量:2
1
作者 强中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20-124,共5页
作为一名儒者,叔孙通深谋远虑,因利乘便,与时俱进,行事委婉,终为汉家重用。但人们对其儒学实践颇有微词。其实,叔孙通成功的儒学实践正是先秦以来儒家自我调整、自我革新的结果,它促成了儒家政治理想向现实的转化,并为儒学从私学逐步上... 作为一名儒者,叔孙通深谋远虑,因利乘便,与时俱进,行事委婉,终为汉家重用。但人们对其儒学实践颇有微词。其实,叔孙通成功的儒学实践正是先秦以来儒家自我调整、自我革新的结果,它促成了儒家政治理想向现实的转化,并为儒学从私学逐步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孙通 儒学 汉高祖 汉惠帝 王夫之
下载PDF
汉高祖与西汉文学 被引量:1
2
作者 龙文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7-82,共6页
汉高祖对西汉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位特殊读者,他的艺术娱乐需求,推动了娱乐性强的楚声艺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使楚声、《巴渝舞》等俗乐走进宫廷,登上大雅之堂。他的政教艺术需求,推动了汉代宗庙乐的制作和汉初反思文学的涌... 汉高祖对西汉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位特殊读者,他的艺术娱乐需求,推动了娱乐性强的楚声艺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使楚声、《巴渝舞》等俗乐走进宫廷,登上大雅之堂。他的政教艺术需求,推动了汉代宗庙乐的制作和汉初反思文学的涌现。作为一位特殊作者,他的楚歌创作也对西汉文学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性影响。由此可见,在古代等级制度下,帝王凭藉国家权力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高祖 艺术趣味 西汉文学
下载PDF
“斟酌汉魏”还是“唐承隋制”——唐高祖献陵与隋文帝泰陵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关于唐代初期帝陵制度,文献中多说“斟酌汉魏”,学界似无异议。近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隋文帝泰陵、唐高祖献陵进行全面考古调查与勘探,陵园布局、形制大体了然。两者相比较,覆斗形封土、并列两墓道、方形陵园、四方四门及门阙等特征极... 关于唐代初期帝陵制度,文献中多说“斟酌汉魏”,学界似无异议。近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隋文帝泰陵、唐高祖献陵进行全面考古调查与勘探,陵园布局、形制大体了然。两者相比较,覆斗形封土、并列两墓道、方形陵园、四方四门及门阙等特征极为相似,进一步印证“唐初即用隋礼”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斟酌汉魏 唐承隋制 隋文帝陵 唐高祖献陵
下载PDF
风起云飞扬 亡秦建汉邦——江苏、安徽境内刘邦、韩信遗迹文化考察评述
4
作者 朱枝富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56-62,共7页
刘邦是江苏丰县人,在秦末汉初,上演了一台大戏,推翻了暴秦统治,又打败了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当今所说的汉族、汉文化,就是从汉朝而来;韩信,是功盖当世的大将军,辅佐刘邦,成就了千秋伟业。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出了他们生龙活虎的... 刘邦是江苏丰县人,在秦末汉初,上演了一台大戏,推翻了暴秦统治,又打败了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当今所说的汉族、汉文化,就是从汉朝而来;韩信,是功盖当世的大将军,辅佐刘邦,成就了千秋伟业。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出了他们生龙活虎的性格和纵横开阔的事业。2015年11月19至21日,在江苏、安徽考察他们的故里和遗迹,主要是:丰县汉皇祖陵、沛县汉城景区、淮安韩侯故里。通过实际考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也深入理解了司马迁的《史记》,更为深入研究他们以及司马迁与《史记》增添了一些鲜活的素材和重要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皇祖陵 汉城景区 韩侯故里 遗迹文化 考察评述
下载PDF
元明刊本《汉高祖濯足气英布》的场上属性比较
5
作者 宋百惠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85-93,共9页
元杂剧《汉高祖濯足气英布》有《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和《元曲选》本两个版本。从舞台表演体例来看,元刊本在开收场和人物上下场方面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程式,而明刊本则显示出了人为规范的痕迹。明刊本中的科介多且精细。在保持剧情基本... 元杂剧《汉高祖濯足气英布》有《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和《元曲选》本两个版本。从舞台表演体例来看,元刊本在开收场和人物上下场方面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程式,而明刊本则显示出了人为规范的痕迹。明刊本中的科介多且精细。在保持剧情基本走向不变的情况下,明刊本进行了大范围细节改动,使两版本形成了不同的场上看点。在随何出使的起因上,明刊本将被动改为主动,新添随何与刘邦之间的人物矛盾;在事件的结局上,元本突出战况汇报情节,明本兼重封赏情节。这一系列差异,既得因于杂剧的逢演必变,又体现了臧懋循的个人意志及时代氛围的影响。南戏也在滑稽戏份和脚色方面深刻影响着元杂剧的发展。元明刊本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的戏剧观,即从“曲本位”向“剧本位”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高祖濯足气英布》 元明刊本 场上属性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