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te amplification effects a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intensity anomaly in the Hanyuan Town during the Wenchuan Mw 7.9 earthquake 被引量:5
1
作者 Liu Hongshuai Bo Jingshan +2 位作者 Li Ping QiWenhao Zhang Yudo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6年第3期435-444,共10页
The Hanyuan Town is located approximately 200 km from the macro-epicenter of the great Wenchuan earthquake. However, it is within the only Intensity VIII zone, surrounded by a region of Intensity VI. The objective of ... The Hanyuan Town is located approximately 200 km from the macro-epicenter of the great Wenchuan earthquake. However, it is within the only Intensity VIII zone, surrounded by a region of Intensity VI.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is high-intensity anomaly with respect to the site amplifications in the Hanyuan Town. The base inputs were derived from the records at a nearby strong-motion station because no records were available from the tow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surface formations and their dynamic properties at a typical site in the town were obtained by drilling, field tests and laboratory tests. Seismic response and parametric sensitivity analyses of the site were conducted using Shake 91,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rovisions for rare earthquakes from the Chines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J11-8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peak acceleration at the site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s similar to the code-specified value under rare earthquakes, that the corresponding spectral accelerations for periods betwcen approximately 0.35 and 0.75 s are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ose specified by the code and that the average amplification factor at the si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ean value of the site clas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high-intensity anomaly in the town was primarily caused by site amplification effects from the unique structure of the soil st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hanyuan Town high-intensity anomaly site amplification rare earthquake
下载PDF
Analysis on Protection of GI Product Hanyuan Chinese Prickly Ash and Suggestions of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被引量:2
2
作者 SU Yue-jua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4期56-59,76,共5页
Hanyuan Prickly Ash is a type of GI products with very deep cultural essence.From such humanistic factors as name origin,historical origin,fame,cultivation technology,and management measure,and such natural factors as... Hanyuan Prickly Ash is a type of GI products with very deep cultural essence.From such humanistic factors as name origin,historical origin,fame,cultivation technology,and management measure,and such natural factors as climatic environment and soil conditions,this paper analysis key factors for protection of GI product Hanyuan Prickly Ash.Then it discusses abou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Hanyuan Prickly Ash from suitable planting areas and climate.It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gradually raise safety and hygienic indexes,revise and implement local standards,strengthen popularization of harmless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roduct,promote "enterprise + base" industrial model,and implement government marketing of brand and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yuan Prickly Ash Geographic Indic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下载PDF
冷竹关沟高陡斜坡地震动响应特征
3
作者 唐涛 王运生 +3 位作者 吴昊宸 刘世成 冯卓 詹明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2-513,共12页
四川省泸定县冷竹关沟两岸属于高陡斜坡,距2022年5月20日汉源M_(S)4.8地震震中52 km。基于冷竹关沟监测剖面上安置的4台强震仪对汉源M_(S)4.8地震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高陡斜坡上的地震波响应规律,并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结果显示:(1)斜坡... 四川省泸定县冷竹关沟两岸属于高陡斜坡,距2022年5月20日汉源M_(S)4.8地震震中52 km。基于冷竹关沟监测剖面上安置的4台强震仪对汉源M_(S)4.8地震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高陡斜坡上的地震波响应规律,并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结果显示:(1)斜坡对此次地震的地震波放大效应在水平南北向最为显著,右岸半岛状山梁处的放大作用强于左岸浑厚山体,且随着高程的增加场地的放大作用逐渐增大;(2)斜坡右岸的地震动卓越频率为2—6 Hz,左岸主要分布在7—13 Hz,冷竹关沟高陡斜坡的地震动卓越频率在半岛状山梁部位以特低频为主,在浑厚山体斜坡以中低频为主,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中,斜坡更容易与卓越频率在此范围内的地震动记录发生共振作用,以致坡体地震动响应强烈;(3)冷竹关沟高陡斜坡存在地震波背坡效应,同时该处斜坡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还受到微地形的控制,地震波在右岸坡顶凸起地形处能量最为强烈,右岸斜坡坡顶在地震波经过时更容易发生崩塌等次生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M_(S)4.8地震 冷竹关沟 放大效应 斜坡地震动 深切峡谷
下载PDF
The protection project of Hanyuan Hall and Linde Hall of the Darning Palace
4
作者 Weidong Hou Wei Wang Yan Xu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12年第1期69-76,共8页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ideration to the design of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Hanyuan Hall and Linde Hall of the Daming Palace. Based on in-depth study on their existing conditions after archeological excav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ideration to the design of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Hanyuan Hall and Linde Hall of the Daming Palace. Based on in-depth study on their existing conditions after archeological excavation,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s in terms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sites, the restoration research of existing bases and superstructures, the requirement of site open exhibition, etc., it proposes the design to restore the rammed earth bases by surrounding them with bricks and stones or rammed earth. Besides the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the site of Hanyuan Hall bases, it also integrates the features of landform there to design the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brick and tile kiln of Tang Dynasty within the relic area. Under the condition at that time, a semi-underground small exhibition center is designed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height difference of base side slopes,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 of exhibition, and meanwhile preserving the overall landscape of the si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esign of protection project with archeology as well a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eritage preservation is a brand-new probe into site protection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yuan Hall Linde Hall The site of rammedearth Protection of bases bysurrounding themwith bricks and stonesor rammed earth The site of kiln Museum
原文传递
大渡河流域中高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初步研究--以汉源县为例
5
作者 何俊 周洋 +3 位作者 梁美铃 王维平 许晓 王槐 《环保科技》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根据大渡河流域中高山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点多面广、污水来源分散、间隙性排放,且统一纳管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难度大的特点,本文以汉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为例,考察了其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并对运维费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根据大渡河流域中高山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点多面广、污水来源分散、间隙性排放,且统一纳管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难度大的特点,本文以汉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为例,考察了其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并对运维费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案例厌氧+芦苇湿地组合工艺能满足四川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626-2019)一级标准要求,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氮(NH_(3)-N)及总磷(TP)3种污染物去除率分别达到52.2%~79.6%、46.0%~79.2%、33.2%~84.9%,年运维费比有动力设施具有明显优势。本案例可为大渡河流域中高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流域 芦苇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治理模式 汉源
下载PDF
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对汉源花椒的鉴别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振平 张丹 黄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06-312,共7页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包括汉源花椒在内的全国6个不同主要产地的红花椒进行10个传感器通道的风味成分测定和分析,用于汉源花椒的鉴别。利用传感器响应的风味成分分布轮廓的差异对6个不同产地红花椒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包括汉源花椒在内的全国6个不同主要产地的红花椒进行10个传感器通道的风味成分测定和分析,用于汉源花椒的鉴别。利用传感器响应的风味成分分布轮廓的差异对6个不同产地红花椒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e Analysis,L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并构建了汉源花椒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PCA和LDA模型均能较好地将汉源花椒与其他5种红花椒分别区分,在PLS-DA中建立了汉源花椒的“是-否”鉴别模型,模型的预测能力参数(Q^(2))和拟合优度参数(R^(2))分别为0.947和0.968,交叉验证和置换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未发生过拟合,稳健有效。同时,对汉源花椒掺杂5%、10%、30%及50%的其他种类红花椒样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LDA及PLS-DA鉴别模型均能将掺杂的样品与纯正的汉源花椒准确鉴别。本研究通过电子鼻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汉源花椒与其他不同产地红花椒样品的准确鉴别和汉源花椒的掺杂鉴别,为汉源花椒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质量控制和产地溯源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技术 汉源花椒 模型鉴别 线性判别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
下载PDF
谐趣园涵远堂内檐装修研究
7
作者 何蓓洁 钟梦倩 张龙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3期29-34,共6页
涵远堂位于颐和园东麓谐趣园组群的北部,其内檐装修现状保存完好,基本体现了清晚期的装修面貌。本文结合档案文献梳理涵远堂建筑及装修沿革,并基于测绘调查的成果对涵远堂内檐装修从空间布局、纹样类别和尺寸设计方面进行研究。希望此... 涵远堂位于颐和园东麓谐趣园组群的北部,其内檐装修现状保存完好,基本体现了清晚期的装修面貌。本文结合档案文献梳理涵远堂建筑及装修沿革,并基于测绘调查的成果对涵远堂内檐装修从空间布局、纹样类别和尺寸设计方面进行研究。希望此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切实可信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远堂 内檐装修 纹样 吉字尺寸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与修复策略研究——以汉源县为例
8
作者 曾卫 夏菲阳 《城乡规划》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当前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为实现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实践手段。汉源县存在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普遍、景观破碎化加剧等生态问题,以往生态修复以技术...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当前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为实现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实践手段。汉源县存在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普遍、景观破碎化加剧等生态问题,以往生态修复以技术工程治“标”,未能实现全域系统性的修复,保障生态格局安全。基于此,文章聚焦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特征,应用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范式,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与景观连接度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采用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并确定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和重点修复区域,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保护修复 汉源县
下载PDF
四川汉源县磷钾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9
作者 龙安举 李雪梅 +2 位作者 白进春 吴长兵 黄奎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16期126-128,共3页
分析四川汉源县磷钾矿成矿地质条件,在以往汉源磷钾矿找矿、勘查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磷钾矿的找矿标志和成矿规律,初步划分汉源地区磷矿找矿靶区和找矿远景区,提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对该区今后的磷钾矿找矿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磷钾矿 汉源式磷矿 筇竹寺组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汉源县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10
作者 蒋明成 杨琨 夏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57-62,67,共7页
基于GIS和统计年鉴数据,从自然环境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基础支撑系统和乡村基本规模系统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汉源县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将123个村(社区)的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分为高度适宜... 基于GIS和统计年鉴数据,从自然环境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基础支撑系统和乡村基本规模系统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汉源县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将123个村(社区)的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分为高度适宜区、较高适宜区、一般适宜区、不适宜区、极不适宜区5类。结果表明,汉源县域属不适宜区和极不适宜区等级的村(社区)占41.46%,其面积合计占63.94%,总体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状况不高;汉源县各行政村的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等级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县域中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得分总体好于四周高海拔区域,适宜性综合等级大致从县域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汉源县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情况在区域间表现出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和海拔对适宜性等级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呈现出近河谷地带优于山地区域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农村人居环境 适宜性评价 GIS 汉源县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汉源花椒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3
11
作者 王景燕 龚伟 +3 位作者 包秀兰 唐海龙 胡文 芶国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1-1330,共10页
以汉源花椒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汉源花椒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Vpdl)日变化的影响,并探讨了汉源花椒光合特性... 以汉源花椒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汉源花椒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Vpdl)日变化的影响,并探讨了汉源花椒光合特性与土壤田间持水量(FWC)、施肥量(包括施全量NPK、1/2NPK和不施肥,其中全量NPK含尿素150 kg N/hm^2、过磷酸钙60kg P_2O_5/hm^2和硫酸钾150 kg K_2O/hm^2)和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汉源花椒叶片Gs、Pn、Tr和Vpdl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2:00、10:00—12:00、14:00和14:00左右,没有出现光合"午休"现象;Ci最低值出现在10:00—12:00左右;WUE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左右,但第2个峰值明显低于第1个峰值。NPK+50%FWC和1/2NPK+50%FWC两处理叶片Pn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而其他处理均出现在10:00左右。叶片Gs、Pn、Tr和WUE平均值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Ci和V_(pdl)平均值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叶片Gs、Pn和Tr平均值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总体上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变化;Ci平均值总体上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WUE平均值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V_(pdl)平均值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变化。叶片Pn与地径(D)、苗高(H)、D^2H、叶绿素含量和chla/chlb比值呈显著正相关。为了促进植株生长和获得较高的叶片Pn和WUE,土壤水分应控制在35.9%—46.7%FWC。叶片Gs、Pn和Tr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呈显著正相关,Tr与气温的相关系数高于它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提高叶片Pn的最佳PAR为1263.6μmol m^(-2)s^(-1)。说明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肥料施用量能延长汉源花椒叶片Pn达到峰值的时间,对提高叶片Pn和WUE及促进植株生长具有重要作用;PAR是影响叶片Gs和Pn的主要环境因子,气温是影响叶片Tr的首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花椒 水肥耦合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日变化
下载PDF
汉源青花椒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47
12
作者 贾利蓉 赵志峰 +1 位作者 雷绍荣 覃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研究汉源青花椒的挥发油含量与化学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汉源青花椒挥发油含量为11.07mL/100g,其主要化学成分和含... 研究汉源青花椒的挥发油含量与化学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汉源青花椒挥发油含量为11.07mL/100g,其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分别为芳樟醇40.15%、柠檬烯18.81%、桧烯14.53%、月桂烯6.18%、β-水芹烯3.43%、4-萜品醇2.77%。研究结果可为汉源青花椒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青花椒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 芳樟醇
下载PDF
水肥对汉源花椒幼苗抗逆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景燕 龚伟 +4 位作者 李伦刚 唐海龙 肖千文 胡文 芶国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0-539,共10页
以汉源花椒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0%、50%、70%田间持水量(FWC)水平,施肥水平为全量NPK(肥料中纯N、P2O5和K2O用量分别为150、60和150kg·hm-2)、半量NPK和不施肥,并通过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汉源花椒幼苗抗逆生理特性,运... 以汉源花椒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0%、50%、70%田间持水量(FWC)水平,施肥水平为全量NPK(肥料中纯N、P2O5和K2O用量分别为150、60和150kg·hm-2)、半量NPK和不施肥,并通过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汉源花椒幼苗抗逆生理特性,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水肥处理对抗逆性的影响,探索汉源花椒抗逆性对水肥条件的响应机理,为实际生产提供最佳水肥管理技术。结果显示:(1)汉源花椒幼苗地径(D)和苗高(H)、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抗逆性隶属度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50%FWC处理最高;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50%FWC处理最低。(2)汉源花椒幼苗抗逆性隶属度与植株D、H和D2 H呈显著正相关;抗逆性隶属度(y)与土壤水分含量(x4)和施肥量(x5)的关系式为:y=-1.662-0.001 085x42-0.17x52+0.100 7x4+0.420 8x5(n=27,R2=0.989);最适宜于促进汉源花椒幼苗植株生长的土壤水分为46.4%田间持水量、并配合施用纯N、P2O5和K2O分别为185、74和185kg·hm-2的肥料组合。研究表明,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肥料施用量对促进汉源花椒幼苗植株生长和抗逆性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花椒 水肥管理 植株生长 抗逆性
下载PDF
汶川地震中一个特殊场地研究初探 被引量:10
14
作者 齐文浩 薄景山 +2 位作者 郭迅 刘德东 刘奇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探明汶川大地震中汉源县城高烈度异常的原因,对汉源县城震害进行了科学考察。依据震害情况,首先考察了汉源县城的建筑结构破坏,在此基础上圈定了严重破坏范围,然后考察了几处液化现象,最后对背后山滑坡进行了考察,并作了简要分析。根... 为探明汶川大地震中汉源县城高烈度异常的原因,对汉源县城震害进行了科学考察。依据震害情况,首先考察了汉源县城的建筑结构破坏,在此基础上圈定了严重破坏范围,然后考察了几处液化现象,最后对背后山滑坡进行了考察,并作了简要分析。根据汉源县城震害科学考察的结果,对汉源县城5个场点进行了对比性的地脉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震害严重的汉源二中、老财政局和汽车站3个场地的自振频率较小,而震害较轻的流沙河左岸和萝卜岗2个场地的自振频率较大。初步揭示了汉源县城高烈度异常的可能原因是砂土液化、滑坡和场地软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特殊场地 烈度异常 汉源县城 地脉动
下载PDF
汉源县大渡河“8.6”崩塌堵河灾害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葛永刚 陈兴长 +1 位作者 方华 裴来政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2009-08-06四川省汉源县顺河乡猴子岩发生大型崩塌,90余万m3崩塌体直接冲进大渡河,形成40m高的堰塞坝,阻断大渡河,形成库容达6000×104m3堰塞湖,导致2人死亡,29人失踪和重大财产损失。以现场调查与观测为基础,分析灾害发育条件和成... 2009-08-06四川省汉源县顺河乡猴子岩发生大型崩塌,90余万m3崩塌体直接冲进大渡河,形成40m高的堰塞坝,阻断大渡河,形成库容达6000×104m3堰塞湖,导致2人死亡,29人失踪和重大财产损失。以现场调查与观测为基础,分析灾害发育条件和成灾过程,认为高陡边坡次级断裂造成的岩体破裂是崩塌发育的基础条件,"5.12"汶川大地震、强降雨及道路工程建设造成的边坡失稳是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针对崩塌堵河灾害的成灾特点,提出加强山区重大工程区地质灾害评价、预防、预警,科学设计、施工减少陡坡开挖,采取果断措施处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险情、灾情,及时在灾害点设置警示标志减少灾害损失等减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堵河 堰塞湖 大渡河 汉源县
下载PDF
汉源花椒的产业发展现状与开发前景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岚 谷学权 +4 位作者 孙俊秀 熊敏 唐英明 吕懋国 范文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8,共3页
汉源花椒素有"川味花椒之王"的美称,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优秀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文章综述了汉源花椒的产业发展现状,包括汉源花椒生物学特性、品质特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汉源花椒加工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汉源花... 汉源花椒素有"川味花椒之王"的美称,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优秀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文章综述了汉源花椒的产业发展现状,包括汉源花椒生物学特性、品质特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汉源花椒加工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汉源花椒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花椒 品质特征 加工应用 产业发展 开发前景
下载PDF
2009年8·6四川汉源猴子岩崩滑的现场应急调查及危岩处理 被引量:27
17
作者 黄润秋 王运生 董秀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8,共4页
2009年8月6日晚23时30分,雅安市汉源县顺河乡境内大渡河左岸猴子岩山嘴突然崩滑,堵断大渡河达4.5h,形成长十余公里的堰塞湖,使省道S306中断。8月7日作者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调查与临灾处置。实地踏勘结合三... 2009年8月6日晚23时30分,雅安市汉源县顺河乡境内大渡河左岸猴子岩山嘴突然崩滑,堵断大渡河达4.5h,形成长十余公里的堰塞湖,使省道S306中断。8月7日作者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调查与临灾处置。实地踏勘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成果综合分析,圈定了崩塌体残余危岩区的范围,提出了利用危岩体拉裂缝实施分步排危的方案,8日19时10分根据该排危方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爆,消除了近1万m3的危岩体(A区),为S306线新线猴子岩段的复工、老线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 汉源猴子岩 崩滑堰塞 应急调查 排危措施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汉源县城建筑物震害调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卢滔 薄景山 +2 位作者 李巨文 刘晓阳 刘启方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5,共8页
汶川地震中,距离震中约200公里的汉源县出现了明显烈度异常现象,汉源县城建筑物震害表现尤为明显。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在汶川大地震第一阶段科学考察中,相关调查小组对汉源县城建筑物震害开展了相应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处烈度异常现... 汶川地震中,距离震中约200公里的汉源县出现了明显烈度异常现象,汉源县城建筑物震害表现尤为明显。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在汶川大地震第一阶段科学考察中,相关调查小组对汉源县城建筑物震害开展了相应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处烈度异常现象确实存在,烈度异常与该处局部场地条件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烈度异常 建筑物震害 汉源
下载PDF
崩滑体动力学机理分析及全过程速度计算——以四川省汉源县“8·6”大型崩塌滑坡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小军 崔鹏 +2 位作者 葛永刚 陈兴长 方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25-131,共7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在地震区造成了大量的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汉源县是汶川8.0级大地震Ⅵ度烈度区内唯一的Ⅷ度异常区,是十分典型的远震烈度异常区,由于地震导致山体松动,因而触发... "5.12"汶川特大地震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在地震区造成了大量的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汉源县是汶川8.0级大地震Ⅵ度烈度区内唯一的Ⅷ度异常区,是十分典型的远震烈度异常区,由于地震导致山体松动,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以2009年8月6日四川省汉源县顺河乡境内猴子岩发生的大型崩塌滑坡为例,将滑坡划分成起动、运动、撞击3个阶段,根据大渡河堰塞坝的形成过程,运用滑坡几何学、滑坡运动学理论,论述了汉源高位山体崩滑的形成及机理;基于岩质滑坡动力学、能量平衡原理,分析了岩质山体崩塌滑坡的运动规律,并对各阶段的岩体介质速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猴子岩崩滑全过程中,崩滑体运动速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行程运动阶段的速度高于起动速度和撞击后速度。研究结果可为水库的设计及涌浪高度的确定提供基本参数,同时为边坡失稳及堰塞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汉源县 崩滑 动力学机理 滑速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汉源县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淑勤 宫渊波 +2 位作者 郑子成 雷文文 李贤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2,共4页
为了弄清汉源县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根据2003-2007年的统计资料,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汉源县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a平均生态足迹为0.867hm2/人,年均增长率为3.48%;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为0.311 2hm2/人;平均... 为了弄清汉源县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根据2003-2007年的统计资料,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汉源县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a平均生态足迹为0.867hm2/人,年均增长率为3.48%;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为0.311 2hm2/人;平均生态赤字0.513hm2/人,年均增长率为8.69%,处于一种相对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2)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占生态足迹的73.44%,说明当地主要通过消耗本地的自然资源来维持区域的发展;耕地供给对生态承载力贡献率为81.09%,供给类型比较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动态分析 汉源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