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动机与整合性谈判结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志学 姚晶晶 黄鸣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6-1038,共13页
人们追求人际和谐的动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和谐,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破裂,两种动机驱使人们在面对冲突时采取不一样的应对策略。那么,谈判作为一种与冲突密不可分的情境,谈判者的和谐的动机将会对他们的谈判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呢... 人们追求人际和谐的动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和谐,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破裂,两种动机驱使人们在面对冲突时采取不一样的应对策略。那么,谈判作为一种与冲突密不可分的情境,谈判者的和谐的动机将会对他们的谈判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呢?本研究整合和谐动机和谈判两方面的文献,探讨了在整合性谈判中两种不同的和谐动机与谈判者的行为以及谈判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个体层面上,谈判者的促进和谐动机与其个体收益以及对谈判双方关系的评价正相关,而避免破裂动机与其个体收益以及对谈判双方关系的评价负相关;2)在谈判对子层面上,谈判双方总体的促进和谐与谈判双方的联合收益正相关。本研究不仅进一步论证了和谐动机的概念效度,而且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动机与谈判的关系,对于谈判者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性谈判 促进和谐 避免破裂 经济收益 关系评价
下载PDF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闫生方 李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4-76,共3页
针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针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思考。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信息不对称 经济学分析
下载PDF
守护人之本性——再论节制欲望的共产主义和人类文明再启蒙 被引量:10
3
作者 蔡昱 龚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7,共15页
本文区分了人性和人之本性。其中,人之本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不随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性则由社会制度与环境塑造,常为人之本性的异化。人之本性可概括为"互慈和创",它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是人的"实在的自... 本文区分了人性和人之本性。其中,人之本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不随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性则由社会制度与环境塑造,常为人之本性的异化。人之本性可概括为"互慈和创",它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是人的"实在的自由",体现了"整体关联"这一人之存在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独立性、个体性、意义感、尊严感和安全感的来源,是人的生命之源,是善的体现。人之本性也容易因既定的生活模式和社会环境而被遮蔽、扭曲和异化,原因在于人类有其弱点,即文中讨论的两个"死亡恐惧"。本文还揭示了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人本性自私"的假设和鼓吹"自由竞争"而打碎人类互慈和创的社会基础,塑造"形象自我"和"经济人"的人性,并利用人之弱点而奴役大众。因此,我们提出,人类文明急需再启蒙,其宗旨是守护和回归人之本性。由此,我们提出以人之本性为基础、尺度与归依的"本真的(彻底的)人本主义"。最后,我们以此再次阐明"节制欲望的共产主义"——这一守护人之本性的社会是消除人之本性普遍异化的理想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慈和创 实在的自由 “经济人”的人性 本真(彻底)的人本主义 形象自我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开发的和谐平衡发展途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左其亭 王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共6页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日益加重的资源环境破坏使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的稳步高速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必须加倍重视对长江经济带自然环境的保护,寻求更加和谐的发展模式。系统剖析了...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日益加重的资源环境破坏使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的稳步高速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必须加倍重视对长江经济带自然环境的保护,寻求更加和谐的发展模式。系统剖析了长江经济带开发与保护现状,针对开发与保护间的矛盾,总结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结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深入探析了长江经济带开发与保护的途径,提出了"和谐平衡"发展的新思路并予以解读。在此基础上,从辩证关系、和谐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和严格管理5个方面,为长江经济带未来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新的一揽子发展路径,并指明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的和谐平衡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与开发 人水关系 人水和谐 和谐平衡发展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和谐医患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与伦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大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5期44-46,共3页
医患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近年来,医患关系逐渐变成为特殊的交易关系,医患双方因各自的因素而使误解增加,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多数医疗纠纷源于医患双方缺乏诚信,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缺少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近年来,医患关系逐渐变成为特殊的交易关系,医患双方因各自的因素而使误解增加,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多数医疗纠纷源于医患双方缺乏诚信,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缺少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应该改革制度,合理保障医患双方利益;加强德育,明确医患关系的伦理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经济关系 伦理属性 异化 和谐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劳资关系和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新军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9-92,共4页
作为两种最基础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不仅关系企业正常的运行,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来自于对劳资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和谐成分的把握和引导。... 作为两种最基础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不仅关系企业正常的运行,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来自于对劳资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和谐成分的把握和引导。本文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劳资关系变迁的规律,并从博弈论、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治理三个维度探究了劳资关系所具有的内外部和谐机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经济基础 劳资关系 博弈 外部成本 利益相关者
下载PDF
经济利益格局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柴艳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27-31,共5页
经济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一个社会的人际关系能否和谐,从根本上来说是要看这个社会的经济利益能否公平合理地分配,即经济利益关系能否协调,经济利益格局能否平衡。当代中国贫富分化严重,利益矛盾集中,不平衡的利益格局出... 经济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一个社会的人际关系能否和谐,从根本上来说是要看这个社会的经济利益能否公平合理地分配,即经济利益关系能否协调,经济利益格局能否平衡。当代中国贫富分化严重,利益矛盾集中,不平衡的利益格局出现,不同利益集团形成,强势集团影响力增强,弱势集团被边缘化。这些情况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到人际关系和谐。因此,健全利益调节机制,缩小利益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就成为有效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利益格局 利益集团 人际关系和谐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问题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操良利 廖凡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方面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经济指标;能够有针对性地妥善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能够及时地正确处理各种经济矛盾。只有解决好这三个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具有经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方面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经济指标;能够有针对性地妥善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能够及时地正确处理各种经济矛盾。只有解决好这三个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具有经济生活和谐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经济指标 经济关系 经济矛盾
下载PDF
劳动力层面界定与企业理性分配方式前瞻
9
作者 孙伯良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5-89,共5页
我国劳动力价格长期低于劳动力价值,从宏观上导致我国内外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微观上导致企业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受到抑制,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较大的劳资矛盾,使企业发展不和谐。宏观、微观经济中的症结.需要企业承担公平正义分配... 我国劳动力价格长期低于劳动力价值,从宏观上导致我国内外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微观上导致企业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受到抑制,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较大的劳资矛盾,使企业发展不和谐。宏观、微观经济中的症结.需要企业承担公平正义分配的社会责任来解决,让劳动者真正实现其劳动力价值,得到其知识、技术的要素报酬。企业可以通过为劳动者提供效率工资、要素报酬、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形式来实行公平正义分配,构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和谐发展的分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分配 和谐 经济关系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10
作者 朱林兴 马扣成 洪梅初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8,共8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和谐、人际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协调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推进利益制度创新,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城乡、地区、所有制、劳资、公平分配等关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经济基础 关系 对策措施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与认识意义
11
作者 陈光军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8-30,共3页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阶段性特征,表现为政治平等阶段、经济发展阶段、文化和谐阶段。认识这些特征对于研究和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政治平等 经济发展 文化和谐
下载PDF
新疆绿洲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琴琴 方敏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9期144-148,共5页
建立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分别测度2000年-2010年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和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协调模型,测度两者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进而分析两者的... 建立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分别测度2000年-2010年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和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协调模型,测度两者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进而分析两者的协调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缓慢下降,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不断上升;两者的协调关系从中级协调-优质协调-中级协调,协调发展度表明两者的协调处于相对低层次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协调关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恒 《西北人口》 CSSCI 2012年第5期121-124,共4页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明显落后于全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明显落后于全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依赖于粗放型经济增长,不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确定经济发展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入手,统筹各种经济关系,提升经济发展转变的内涵,真正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 经济关系统筹
下载PDF
经济活动对人际关系和谐的诉求
14
作者 赵含韫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3-26,69,共5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和相应的行为关系。经济活动的动机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经济活动效益的提高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值人力资本、降低交易成本、创造合作效益...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和相应的行为关系。经济活动的动机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经济活动效益的提高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值人力资本、降低交易成本、创造合作效益,它是推动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不可忽视的人文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 经济活动 合作 和谐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思想的逻辑解读
15
作者 邹健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87-89,93,共4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核心思想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异化劳动”“异化自然”等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以此为基点,针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阐述了其生态哲学思想的相关内容。《手稿》中生态思想...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核心思想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异化劳动”“异化自然”等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以此为基点,针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阐述了其生态哲学思想的相关内容。《手稿》中生态思想的理论起点是异化自然的产生;理论来源于对黑格尔、费尔巴哈、伊壁鸠鲁生态思想的批驳和吸收;理论内涵包括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劳动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是解决异化问题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思想 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 异化
下载PDF
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关系认定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雄 黄琳涵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106,共2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但综观现有研究范式与制度安排,如何进一步推动并落实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劳动权保障,尚无定论。究其缘由,新就业形态中劳动关系认定难俨然成为共识。实际上,新就业形态中劳动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但综观现有研究范式与制度安排,如何进一步推动并落实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劳动权保障,尚无定论。究其缘由,新就业形态中劳动关系认定难俨然成为共识。实际上,新就业形态中劳动关系的认定不是独立问题,也是以往“认定难”的延续和放大,还涉及劳动关系含义、意义和边界的反思,需要置身于新时代我国劳动就业新发展与劳动关系新治理等背景下全面考察。如何破局,需要创新、共识与再共识,整体方略是:从劳动法特殊的价值理念与新时代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需求出发,明确价值指向,奠定认定逻辑。具体措施为:一是要承认劳动关系认定的独立性,二是要完善从属性的认定标准,三是要正确处理当事人合意与客观履行事实之间的关系,四是要构建多层次的权利义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认定创新 人格从属性 经济从属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