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哈罗德·布鲁姆论卡夫卡:从《小寓言》到《变形记》 |
刘向辉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23 |
0 |
|
2
|
“自由的自我艺术家”——哈罗德·布鲁姆的哈姆莱特 |
李莉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3
|
自我阅读的方式与审美构建——对哈罗德·布鲁姆阅读主体的讨论与反思 |
何利娴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23 |
0 |
|
4
|
布鲁姆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理论初探 |
张跃军
古克平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4 |
7
|
|
5
|
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 |
曾艳兵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6
|
哈罗德·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 |
罗杰鹦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7
|
近15年来我国哈罗德·布鲁姆理论研究 |
罗杰鹦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8
|
文学经典之争向文学研究回归的迹象 |
姚文放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9
|
六种修正比——评布鲁姆的“逆反”诗论 |
徐文博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1 |
4
|
|
10
|
愉悦与变迁——弗兰克·克莫德的文学经典观 |
王卫新
朱静怡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1
|
哈罗德·布鲁姆文学经典观探赜 |
史丽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2
|
哈罗德·布鲁姆的宗教批评 |
曾洪伟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0 |
3
|
|
13
|
经典的中心——谈哈罗德·布鲁姆的莎士比亚研究 |
高永
|
《衡水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4
|
“是他创造了我们”——哈罗德·布鲁姆的莎士比亚研究之二 |
高永
|
《衡水学院学报》
|
2010 |
2
|
|
15
|
“是人在写诗,是人在思考”——布鲁姆与德里达关于诗人自我之争 |
古克平
张跃军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6
|
“影响的焦虑”诗学视域中的杜牧“强梁”模式 |
谢天开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7
|
影响误读与互文性辨析——兼论哈罗德·布鲁姆影响诗学的性质 |
翟乃海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8
|
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在发展逻辑及其对文学研究之影响——以拉康为中心 |
郭文仪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4 |
0 |
|
19
|
试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终结”观——与希利斯·米勒“文学终结”观比较 |
曾洪伟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20
|
哈罗德·布鲁姆论蒙田和莫里哀——兼谈其文本批评实践的特点和启示意义 |
曾洪伟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