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低位卧床期间体育锻炼30d对下肢肌肉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耿捷 孙喜庆 +4 位作者 刘玉盛 杨长斌 曹新生 张舒 吴斌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30 d头低位卧床期间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下肢肌肉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体育锻炼对失重后下肢肌肉萎缩的对抗效果。方法:15名男性健康被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组。实验期间测量小腿周... 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30 d头低位卧床期间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下肢肌肉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体育锻炼对失重后下肢肌肉萎缩的对抗效果。方法:15名男性健康被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组。实验期间测量小腿周径、小腿截面积、腓肠肌肌电平均振幅的变化。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小腿周径随卧床时间延长显著减小(P<0.01);下肢肌力训练组在卧床第18~30天以及起床后的小腿周径显著减小(P<0.01);自行车功量计训练组在卧床第22~30天及起床后显著减小(P<0.01)。与卧床前相比,卧床第30天和起床后1周时3组的小腿截面积均显著减小(P<0.05)。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肌电振幅在第1和22天显著降低(P<0.05),下肢肌力训练组的肌电振幅在卧床第7、22、26和30天显著降低(P<0.05),自行车功量计组在卧床第7、10、22和30天显著降低(P<0.05)。结论:30 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严重的肌肉萎缩。下肢肌力训练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对防止模拟失重所致肌肉萎缩,促进肌肉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医学 肌肉萎缩 失重/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 对抗措施 体育锻炼
下载PDF
24h头低位卧床对心血管功能及立位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永杰 吴兴裕 +3 位作者 孙喜庆 郝卫亚 韦应波 曹新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观察24 h 头低位卧床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和头高位倾斜心血管反应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男性学员6 名,年龄22 ~23 岁,进行了24 h 头低位卧床实验,卧床期间用阻抗法测量了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并观察了卧床前后头高位倾斜... 目的观察24 h 头低位卧床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和头高位倾斜心血管反应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男性学员6 名,年龄22 ~23 岁,进行了24 h 头低位卧床实验,卧床期间用阻抗法测量了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并观察了卧床前后头高位倾斜时的心血管反应和卧床期间尿量的变化。结果在卧床期间受试者心率较卧床前( 立位) 显著减慢,第6 、12 、18 h 的心率较卧床开始时(0 h) 显著降低。SV 和SI在卧床0 、6 、12 和24 h 较卧床前显著增加。CO 和CI 在第18 h 较0 h 显著性降低。TPR在第18 h 较0 h 显著性增高。卧床前后HUT 时,HR、MBP、TPR 显著增加,SV、SI、CO、CI显著下降,SBP 变化不显著;卧床后HUT 时,舒张压(DBP) 显著增加,脉压差(PP) 显著下降,而卧床前HUT 时,DBP 和PP 变化不显著。卧床0 ~4 h 的平均每小时尿量显著高于4 ~12 h 和12 ~24 的平均小时尿量( P< 0 .01) 。结论24 头低位卧床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和头高位倾斜时的心血管反应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心功能 卧床管系统 尿量
下载PDF
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糖脂代谢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超 徐子涵 +7 位作者 李铠 张洪玉 王海龙 吴峰 曹宏卿 阚广捍 李莹辉 戴钟铨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0-546,共7页
空间失重引起的骨代谢调节失衡是航天员遭受的最严重的危害之一.骨代谢失衡还有可能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平衡.本研究利用恒河猴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效应实验方法,分析头低位卧床过程中恒河猴血清中骨代谢、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 空间失重引起的骨代谢调节失衡是航天员遭受的最严重的危害之一.骨代谢失衡还有可能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平衡.本研究利用恒河猴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效应实验方法,分析头低位卧床过程中恒河猴血清中骨代谢、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卧床组恒河猴血清中BAP在头低位卧床实验开始7天便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血清胰岛素、高密度脂肪酸含量在7天显著下降并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血糖含量在7天时显著下降,但在21天时明显回升.分析发现,骨钙素与血糖、皮质醇、高密度脂肪酸含量间均存在相关性,这表明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效应实验中骨与糖脂代谢之间存在相互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卧床实验 骨钙素 糖脂代谢
下载PDF
气功训练改善青年人对21天头低位(-6°)卧床对抗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孔智 张静雪 +2 位作者 谢俊水 单毅 孙永恩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41-348,共8页
以头低位(-6°)卧床模拟失重,共21d。5名男性经过95d气功训练的分比为气功组,另外5名男性为对照组。年龄为19~21岁。卧床期间,气功组每天进行3次气功训练,每次约50min。在卧床前中后期测量心输出量、心... 以头低位(-6°)卧床模拟失重,共21d。5名男性经过95d气功训练的分比为气功组,另外5名男性为对照组。年龄为19~21岁。卧床期间,气功组每天进行3次气功训练,每次约50min。在卧床前中后期测量心输出量、心率、心电、血压、体重、小腿周径、脉图、神经传导速度、血中的SOD、Ca ̄(2+)和立位耐力、中医综合检查。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卧床中气功组体重和小腿周径下降得少、主观感觉和客观体征明显轻、心输出量减少得少、脉压差明显高。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体内超氧化物产生少、钙丢失较慢,说明气功锻炼使气功组对模拟失重的对抗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模拟失重 耐力 对抗能力 卧床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海 史晓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PCI)后需绝对卧床一段时间,绝大部分患者在此期间会出现腰酸背痛、腹胀、失眠、排尿困难等诸多不适,对此,需及时调整卧床姿势,尽早开始活动,并采取预防出血的措施等。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 卧位 卧床时间 综述
下载PDF
缩短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卧床时间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臧小英 王克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8期1417-1418,共2页
介绍了血管鞘规格、血管鞘拔除后止血方法、血管鞘滞留时间、介入路径的选择对冠心病心脏介入诊疗病人术后卧床时间的影响,并提出了缩短卧床时间的策略。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诊疗 术后卧床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代志秀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16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与患者舒适度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90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2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术后体位的改变,调整术后...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与患者舒适度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90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2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术后体位的改变,调整术后卧位时间。结果:两组电极移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烦躁80例,腰酸背痛82例,尿潴留7例,便秘3例,肩周炎2例;观察组发生烦躁2例,腰酸背痛1例,无尿潴留、肩周炎和便秘发生,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术后改变患者的体位,缩短卧床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尿潴留、肩周炎、便秘、腰背酸痛、烦躁的发生率,不会增加电极移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体位 卧床时间
下载PDF
缩短腰椎穿刺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虎洁婷 李晓丽 +4 位作者 章江琳 张莉 张志刚 张彩云 田金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5,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缩短腰椎穿刺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对患者术后头痛、舒适度、腰背部疼痛、压疮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缩短腰椎穿刺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对患者术后头痛、舒适度、腰背部疼痛、压疮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腰椎穿刺术后患者绝对卧床时间0.5~2h组与去枕平卧4~6h组相比,并不增加其头痛发生率[RR=0.87,95%CI(0.64,1.19),P=0.39]及腰背部疼痛发生率[RR=0.37,95%CI(0.11,1.28),P=0.12];还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RR=2.11,95%CI(1.17,3.81),P=0.01];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RR=0.04,95%CI(0.02,0.08),P<0.00001]。结论缩短绝对卧床时间不仅不会增加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头痛及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还可降低其压疮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卧床时间 腰椎穿刺术 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21天头低位-6°卧床对胃电图参数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裴静琛 常磊 +3 位作者 刘志强 张静雪 王承岷 宋孔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13-416,共4页
为研究模拟失重因素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头低位-6°卧床条件下,观察被试者胃电图参数的变化。15名男性青年自愿被试者平躺于-6°床上,卧床21d。用便携式胃电图机测定进餐前后的胃电图,并分析功率谱。结果表明,头... 为研究模拟失重因素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头低位-6°卧床条件下,观察被试者胃电图参数的变化。15名男性青年自愿被试者平躺于-6°床上,卧床21d。用便携式胃电图机测定进餐前后的胃电图,并分析功率谱。结果表明,头低位-6°卧床初期,被试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和食欲差的感觉;卧床后体重显著降低(P<0.01)。在卧床8d以后胃电图胃动过缓(<2.4cpm)的百分数明显增加,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数餐前与餐后有显著差异(P<0.05);胃动过缓节律的动力学系数显著降低,随卧床时间延长,胃电胃动过缓节律增多,这提示21d模拟失重因素明显地影响胃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卧床实验 头低位倾斜 胃电图
下载PDF
老年患者卧床不起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雯 蹇在金 +2 位作者 欧阳敏 刘幼硕 李友元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索老年人卧床不起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卧床不起和非卧床不起老年患者各121例,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进行躯体、心理和社会因素调查。结果脑卒中、晚期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高龄、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相对危险... 目的探索老年人卧床不起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卧床不起和非卧床不起老年患者各121例,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进行躯体、心理和社会因素调查。结果脑卒中、晚期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高龄、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4,94、1.72、8.34、5.65、11.99。老年卧床不起患者抑郁(12.3)、焦虑评分(47.0)明显高于对照组(7.5和40.1,P=0.00);生活满意度评分(11.2)明显低于对照组(13.8,P=0.00);社会支持总分(38.4)、主观支持评分(20.7)和支持利用度评分(7.6)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7、23.2和8.4,P<0.01),而客观支持评分两组无差异(分别为10.1及11.1,P>0.05)。结论脑卒中、晚期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高龄、老年性痴呆等是导致老年人卧床不起主要的躯体危险因素;抑郁、焦虑是老年卧床不起的心理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水平低下是老年卧床不起的社会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床休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素娟 马文有 +4 位作者 张顺 唐颖 刘斯倩 刘海艳 于振剑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3-619,共7页
目的:探讨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患者人格特征与临床症状,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评分:组内不同时点间内外向维度评分[研究组:入组时:(46.14±10.99)分;5周末:(50.43±8.86)分;8周末:(53.86±7.08)分;F=6.291,P=0.003;对照组:入组时:(45.29±8.99)分;5周末:(48.29±8.31)分;8周末:(50.29±7.57)分;F=3.211,P=0.044]、神经质维度评分[研究组:入组时:(60.14±5.49)分;5周末:(53.29±4.53)分;8周末:(50.57±4.33)分;F=36.809,P<0.001;对照组:入组时:(60.29±6.18)分;5周末:(55.86±6.00)分;8周末:(53.14±5.30);F=13.35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点两组间神经质维度评分(5周末:F=4.095,P=0.047,8周末:F=4.940,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组8周后两组间内外向E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7,P=0.045)。精神质维度评分在组内不同时点和组间同一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组内不同时点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入组时:(32.00±4.04)分;5周末:(15.23±5.01)分;8周末:(9.31±3.15)分;F=282.376,P<0.001;对照组:入组时:(31.91±4.59)分;5周末:(17.86±5.11)分;8周末:(11.17±3.64);F=195.019,P<0.001],同一时点两组间评分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5周末:F=4.724,P=0.033;8周末:F=5.205,P=0.026)。(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组内不同时点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入组时:(18.69±8.87)分;5周末:(10.34±5.34)分;8周末:(7.97±2.98);F=28.679,P<0.001;对照组:入组时:(18.60±8.02)分;5周末:(13.31±6.35)分;8周末:(10.37±4.86)分;F=14.241,P<0.001],同一时点两组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周末:F=4.161,P=0.045;8周末:F=8.315,P=005)。(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提示,森田疗法(β=-0.312,t=-2.360,P=0.022)、内外向人格特质(β=-0.334,t=-2.355,P=0.022)是HAMA的影响因素。结论:相比接受单纯常规治疗,给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可通过增强患者外向性人格特征进而减轻焦虑症状,同时亦能改善其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 复发性抑郁障碍 人格特征
原文传递
焦虑症认知电位的临床随访研究
12
作者 任清涛 徐凌忠 +2 位作者 宗文斌 吴英丽 陈冲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2-34,65,共4页
目的利用认知电位技术初步阐明焦虑症本质和找出评价森田疗法绝对卧床期客观疗效的指标。方法应用美国仪器和关联性负变和 P 300,观察焦虑症新森田疗法组绝对卧床期前后 CNV 和 P 300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 (1)CNV 波幅 M_2绝对卧床期结... 目的利用认知电位技术初步阐明焦虑症本质和找出评价森田疗法绝对卧床期客观疗效的指标。方法应用美国仪器和关联性负变和 P 300,观察焦虑症新森田疗法组绝对卧床期前后 CNV 和 P 300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 (1)CNV 波幅 M_2绝对卧床期结束后较卧床前提高6μV。(2)P 300波幅 P3绝对卧床期结束后较卧床前升高,前移达4.6μV。结论焦虑症新森田疗法组绝对卧床期前后认知电位变化与日本报道相似。焦虑症认知电位特点,值得进一步随访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新森田疗法 绝对卧床 预测因子 认知电位
原文传递
焦虑症患者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随访研究
13
作者 任清涛 徐凌忠 +1 位作者 宗文斌 陈冲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57-159,189,共4页
目的利用视觉(VEP)和听觉诱发电位(AEP)技术初步检出焦虑症和找出评价森田疗法绝对卧床期客观疗效的指标。方法应用视觉和听觉技术。观察焦虑症新森田疗法组绝对卧床期前后VEP和AEP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1)VEP潜伏期N1、P2上,绝对卧床... 目的利用视觉(VEP)和听觉诱发电位(AEP)技术初步检出焦虑症和找出评价森田疗法绝对卧床期客观疗效的指标。方法应用视觉和听觉技术。观察焦虑症新森田疗法组绝对卧床期前后VEP和AEP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1)VEP潜伏期N1、P2上,绝对卧床期结束后较卧床前分别为前移和延迟,分别为18ms和19ms。(2)AEP波幅P2绝对卧床期结束后较卧床前升高3.5μV。结论焦虑症新森田疗法组绝对卧床期前后VEP和AEP变化值得进一步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新森田疗法 绝对卧床 预测因子 视觉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