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管理理论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心理负担和应对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静 施梦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53-558,共6页
目的:分析目标管理理论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心理负担和应对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某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临床干预,干预组40例予以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比较两组干... 目的:分析目标管理理论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心理负担和应对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某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临床干预,干预组40例予以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负担、自我管理行为及应对方式,评价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理负担均减轻,且干预组的心理负担轻于对照组(Z=4.641,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日常生活管理行为、疾病医学管理行为、情绪认知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410,4.660,6.267,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t=5.505,-5.625,P<0.05);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χ2=4.501,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6.819,8.072,6.848,3.684,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施于目标管理理论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衰 目标管理理论 心理负担 自我管理行为 应对方式 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在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田书亚 王瑞涛 余阳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48-1450,1469,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在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0例晚期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MBSR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MBSR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MBSR...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在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0例晚期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MBSR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MBSR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MBSR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生活质量[肝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LDQOL)]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PB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MBSR组患者SPB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D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MBSR组患者LD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BSR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SR应用于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晚期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可降低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疗法 晚期肝癌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自我感受负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与发病预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苏未 张颖 马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75-2381,2387,共8页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公认死亡率最高且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使我国居民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进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是医疗卫生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目的比较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与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与风险因...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公认死亡率最高且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使我国居民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进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是医疗卫生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目的比较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与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与风险因素,预测其变化趋势,为开展缺血性心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GBD 2019)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对数线性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并进行趋势检验,借助R 4.3.0进行2020—2035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预测。结果1990—2019年,我国缺血性心脏病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率均低于全球水平,但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而全球均呈下降趋势。中国及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DALY率多发于老年人群。2020—2035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预计整体呈下降态势[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的年均增长率(AAPC)分别为-0.400、-1.167、-1.318,P<0.001],中国和全球男性人群各指标的降幅均较女性更大。结论我国缺血性心脏病防治形势严峻,男性和老年人群的疾病负担尤为沉重;由伤残所致的疾病负担较重;高收缩压、高低密度脂蛋白是重要风险因素。未来应当关注我国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增长趋势,重点加强男性及老年人群的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疾病负担 全球疾病负担报告 风险因素 预测分析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负担和健康信念的影响
4
作者 杨丽丽 赵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98-403,共6页
目的:分析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负担和健康信念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某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予以信息-动机-行... 目的:分析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负担和健康信念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某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予以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负担、健康信念、应对方式、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3.390,-4.355;P<0.05),健康信念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6.326,10.496,5.166,6.881,5.427;P<0.05),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t=6.181,-7.647;P<0.05),用药知识、用药依从意愿及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t=6.412,5.605;P<0.05),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8.389,8.141,11.241,7.734;P<0.05)。结论: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可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其健康信念,改善其应对方式及依从性,且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 心理负担 健康信念 应对方式 依从性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急诊PCI与延迟PCI对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杜晶 冯琴 黄春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延迟PCI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延迟PCI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新疆兵团第一师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栓负荷STEMI达到TIMI3级的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架置入时间分为急诊PCI组(n=64)与延迟PCI组(n=128),急诊PCI组患者实施PCI手术,延迟PCI组患者7~14 d后实施PCI手术,比较两组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心功能指标、并发症情况及远期预后。结果延迟PCI组术后30、90、180 d的心功能分级均优于急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急诊PCI组相比,延迟PCI组患者STEMI发生后30、90、180 d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更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脑尿钠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延迟PCI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1%(5/128),低于急诊PCI组的14.06%(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0,P<0.05)。延迟PCI组的心肌梗死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衰再住院情况均优于急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急诊PCI相比,高血栓负荷STMEI患者应用延迟PCI治疗对于改善其心功能及远期预后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血栓负荷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健康素养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6
作者 薛琴丹 陈洁茹 +2 位作者 王瑾瑜 胡斌妹 陈秀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8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症状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的关系,验证健康素养在症状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CHF患者23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症状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的关系,验证健康素养在症状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CHF患者23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健康素养管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验证CHF患者健康素养在症状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CHF患者的症状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r=0.497,P<0.01),与健康素养呈负相关(r=-0.252,P<0.01),健康素养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r=-0.593,P<0.01)。调节效应分析显示健康素养在CHF患者症状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存在调节效应(β=-0.258,P<0.05)。简单斜率分析得出CHF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时,症状负担对疾病不确定感正向预测作用较小(simpleslope=6.817,P<0.05)。结论CHF患者的症状负担可影响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且受健康素养的调节,护理人员应该关注CHF患者的症状负担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制定降低症状负担并提高健康素养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症状负担 健康素养 疾病不确定感 调节作用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
7
作者 胡守财 陶堰成 +5 位作者 马浩天 杨成龙 赵国辉 江伊鹏 胡尕伟 李庆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6-812,共7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non-rheumatic valvuiar heart disease,NRVHD)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中国NRVHD相关数据,分析这一时期NRVHD的粗发病率、粗患病率、粗...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non-rheumatic valvuiar heart disease,NRVHD)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中国NRVHD相关数据,分析这一时期NRVHD的粗发病率、粗患病率、粗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其年龄标化率等数据,并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相应的变化趋势。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2020~2029年中国NRVHD负担状况。结果:中国NRVHD粗发病率、粗患病率和粗DALY率从1990年的7.87/10万、123.21/10万和9.83/10万上升到2019年的22.85/10万、374.16/10万和11.95/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从1990年的9.22/10万、169.04/10万上升到2019年的15.30/10万、262.85/10万,女性均高于男性;年龄标化DALY率从1990年的13.43/10万下降到2019年的9.07/10万,女性均高于男性。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标化DALY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1.86%、1.72%和-1.66%],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990~2019年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上升趋势,其粗发病率、粗患病率及粗DALY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是疾病负担的主要群体。灰色预测模型GM(1,1)结果显示,至2029年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增加到18.51/10万、303.26/10万,年龄标化DALY率下降到7.42/10万。结论:1990~2019年中国NRVHD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NRVHD的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女性和高龄人群尤其需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疾病负担 变化趋势 Joinpoint模型 中国
下载PDF
中国1990—2019年代谢因素对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的长期影响及趋势研究
8
作者 张馨月 张良文 方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388-3394,共7页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IHD)负担日趋沉重,代谢因素影响逐渐加重,且当前在探讨因代谢因素所致的IHD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面,尚存在研究不足的情况。目的深入分析中国1990—2019年,由于代谢因素所造成的IHD疾病负担的长期影响及其变化趋势,...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IHD)负担日趋沉重,代谢因素影响逐渐加重,且当前在探讨因代谢因素所致的IHD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面,尚存在研究不足的情况。目的深入分析中国1990—2019年,由于代谢因素所造成的IHD疾病负担的长期影响及其变化趋势,从而为IHD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坚实而有力的科学支撑与依据。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获取1990—2019年中国不同年龄、性别IHD归因于代谢因素的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及其相应标化指标。运用Joinpoint模型对疾病变化的时间趋势进行系统的评估。结果中国全人群归因于代谢因素的IH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从1990年的38.01/10万、944.68/10万上升至2019年的103.34/10万、1972.50/10万。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居民归因于代谢因素的IHD死亡率、DALY率及其相应标化指标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的特点。就性别而言,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代谢因素的IHD男性的标化死亡率逐渐高于全球水平,而全人群、女性标化死亡率始终低于全球水平。三者标化DALY率均显著低于全球水平。就年龄而言,1990—2019年归因于高BMI的DALY率在人群中均呈上升趋势并占据主导地位,肾功能不全在老年人群中逐渐凸显。结论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IHD疾病负担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代谢因素导致的IHD疾病负担日趋加重,应继续加大IHD防控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男性、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管理,更好地指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医疗服务的布局结构,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健康需求,更大程度减轻中国IHD疾病负担,助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代谢因素 疾病负担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Joinpoint模型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9
作者 吴霞 张译匀 +3 位作者 姚承志 赵湘铃 熊文婧 让蔚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2,共8页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导致中国居民疾病负担的第二大原因,饮食因素干预被认为是减少疾病负担有效及可行的措施。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变化及未来变化趋势,以期为中国IHD的饮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提取...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导致中国居民疾病负担的第二大原因,饮食因素干预被认为是减少疾病负担有效及可行的措施。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变化及未来变化趋势,以期为中国IHD的饮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21)数据库中1990—2021年中国、全球、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的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相关数据,应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1990—2021年中国、全球、不同SDI地区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中国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以及归因于不同类型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利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2—203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变化趋势。结果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为44.26/10万、标化DALY率为820.87/10万,与全球水平接近,高于高SDI地区,低于其余4类SDI地区。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AAPC=-0.17%,P<0.001)、标化DALY率(AAPC=-0.50%,P<0.001)与全球及五类SDI地区一致,均呈现下降趋势,全球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中国,高SDI地区下降速度最快。1990年与2021年中国男性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均高于女性;1990—2021年中国男性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AAPC=0.25%,P<0.001)呈上升趋势,女性标化死亡率(AAPC=-0.71%,P<0.001)、标化DALY率(AAPC=-1.23%,P<0.001)均呈下降趋势。1990与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70岁人群的死亡率、DALY率最高;1990—2021年50~69岁人群死亡率、DALY率呈下降趋势,而15~49岁、≥70岁人群呈上升趋势(P<0.001)。1990年与2021年归因于13种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排名前两位的饮食因素均是钠摄入过量、全谷物摄入不足;1990—2021年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上升趋势较明显的是含糖饮料摄入过量、加工肉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BAPC模型显示,未来10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与高SDI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男性和老年人群负担较重,因此仍需重视IHD的饮食防控策略,加强宣传健康的膳食模式,倡导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钠盐、含糖饮料、加工肉、红肉的摄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干预以减轻其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缺血性心脏病 全球疾病负担 饮食因素 趋势 预测
下载PDF
“3S2E”管理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小燕 王艳娜 +4 位作者 陈妙琴 关咏茵 魏衬云 赖款群 罗炼清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3S2E”管理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12月1日收治的15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3S2E”管理护理;比... 目的:探讨“3S2E”管理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12月1日收治的15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3S2E”管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SPB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QOLI-74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3S2E”管理护理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自我感受负担,还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2E”管理护理 心力衰竭 负性情绪 自我感觉负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自我感受负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自我感受负担(SPB)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9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CHD患者,均在本院接受PCI治疗。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患者PCI...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自我感受负担(SPB)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9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CHD患者,均在本院接受PCI治疗。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患者PCI术后SPB水平。线性回归分析CHD患者PCI术后SPB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1例CHD患者SPBS评分平均为(32.82±3.76)分,处于中度负担水平。不同文化水平、病程、经济状况、自我效能资料的患者SPB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的患者SPBS评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病程>5年、经济状况较差、自我效能低水平均为CHD患者PCI术后SPB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HD患者PCI后SPB处于中度水平,可能受病程、自我效能、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自我感受负担 病程 自我效能 文化水平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王美龄 唐志洁 +1 位作者 罗秋丽 王琴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8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VHD)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水平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VHD患者,参照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SECD6)对患者术后自我效能进行评估,调查员自拟患者基线资料问卷表,并经线性...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VHD)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水平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VHD患者,参照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SECD6)对患者术后自我效能进行评估,调查员自拟患者基线资料问卷表,并经线性回归探究VHD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9例VHD患者经评估,术后SECD6评分为(5.28±1.06)分,处于中等水平。主要照顾者为子女或其他、家庭月收入<5000元、社会支持低水平及自我感受负担(SPB)为中重度负担的患者SECD6评分低于主要照顾者为配偶、家庭月收入≥5000元、社会支持中高水平及SPB为轻度负担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探究,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为子女或其他、家庭月收入<5000元、社会支持低水平、SPB为中重度负担均为VHD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VHD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水平受主要照顾者为子女或其他、家庭月收入低、社会支持低水平、SPB中重度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自我效能感 主要照顾者 自我感受负担 社会支持 家庭经济
下载PDF
叙事护理结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13
作者 代建娇 刘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结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当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结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当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结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效能、心理复原力、心理痛苦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效能、心理复原力、心理痛苦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痛苦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心理复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结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自我效能、心理复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自我感受负担和心理痛苦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 心脏瓣膜置换术 自我感受负担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黎百志 刘东 何小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06例,随访3年,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56例和对照组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06例,随访3年,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56例和对照组150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总斑块负荷、钙化斑块负荷、非钙化斑块负荷、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测量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并分析其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高血压、总斑块负荷、非钙化斑块负荷明显增高[73.2%vs 52.7%,P=0.008;(55.23±10.26)%vs(48.26±9.82)%,P=0.000;(26.93±7.98)%vs(21.46±7.62)%,P=0.000],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52.97±7.85)%vs(58.02±7.9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总斑块负荷和非钙化斑块负荷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年内并发心力衰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95%CI:0.682~0.822,P=0.000)和0.770(95%CI:0.701~0.83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钙化斑块负荷、高血压是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年内并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RR=0.920,95%CI:0.852~0.994,P=0.034;RR=3.117,95%CI:1.444~6.726,P=0.004)。结论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可作为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预测 ROC曲线 冠状动脉斑块负荷
下载PDF
冠心病共病病人治疗负担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
15
作者 张美美 李爱仙 +4 位作者 朱月兰 樊丽芳 周会 汪亚男 刘沈馨雨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949-3958,共10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共病病人治疗负担的潜在类别及其特征差异,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2月在昆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05例冠心病共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慢性... 目的:探究冠心病共病病人治疗负担的潜在类别及其特征差异,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2月在昆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05例冠心病共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慢性病共存治疗负担问卷、中文版心脏健康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对冠心病共病病人治疗负担进行分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共病病人的治疗负担可分为3个类别,其中综合高治疗负担组共150例病人(29.7%),中等治疗负担-高用药及花费负担组共182例病人(36.0%),低治疗负担-高生活方式负担组共173例病人(34.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冠心病病程、人均月收入、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分级、自我效能是冠心病共病病人治疗负担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共病病人的治疗负担存在明显的分类,医护人员应关注不同病人的治疗负担特征,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共病 治疗负担 潜在类别分析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面情绪及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16
作者 朱亚男 朱娇 卜素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729-733,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负面情绪、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4例非老年CHF(非老年组)及122例老年CHF患者(老年组)纳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 目的调查并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负面情绪、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4例非老年CHF(非老年组)及122例老年CHF患者(老年组)纳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汉化版(SPBS)]及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的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CHF老年患者负面情绪、自我感受负担与其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CHF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CHF患者共病种数更多,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整体更高,住院时间更长;用药方面,老年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较低,地高辛使用率及≥3种药物联合使用者占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老年CHF住院患者SAS、SDS以及SPBS量表得分与其MLHFQ量表总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NYHA心功能分级、CHF病程、年住院次数、运动频率、焦虑、抑郁以及自我感受负担是影响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CHF住院患者病因及合并症更复杂,CHF病情更严重。而焦虑、抑郁及自我感受负担对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负面情绪 自我感受负担 生活质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冠心病PCI术后病人运动恐惧与焦虑抑郁和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何梦雨 陈振月 +2 位作者 王宇 周静 王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93-1396,1402,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病人运动恐惧与焦虑抑郁和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14例PCI术后冠心病病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量表、心脏病病人运动恐惧量表(TSK-SV Heart)、医院焦虑抑郁量...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病人运动恐惧与焦虑抑郁和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14例PCI术后冠心病病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量表、心脏病病人运动恐惧量表(TSK-SV Heart)、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进行调查。结果:114例冠心病PCI术后病人TSK-SV Heart得分为(42.26±5.78)分,其中得分≥37分的病人91例(占79.82%);焦虑得分为(6.82±4.51)分,抑郁得分为(3.70±3.10)分,SPBS得分为(24.87±7.96)分;冠心病PCI术后病人运动恐惧与焦虑、抑郁和SPBS均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长期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和主要经济来源是PCI术后病人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居住地是冠心病PCI术后病人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冠心病PCI术后病人运动恐惧处于较高水平,病人运动恐惧水平与焦虑抑郁、自我感受负担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运动恐惧 焦虑 抑郁 自我感受负担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家峰 古建昌 +2 位作者 杨茂全 董世慧 张兰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DALY率及其年龄标准...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DALY率及其年龄标准化率和年度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结果: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年龄标准化DALY率分别为16.88/10万和352.24/10万,明显高于全球(9.78/10万、210.38/10万)及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高SDI地区为4.09/10万、80.27/10万,中高SDI地区为12.53/10万、257.41/10万,中SDI地区为12.81/10万、269.77/10万,中低SDI地区为9.38/10万、216.00/10万,低SDI地区为7.32/10万、153.57/10万)。2019年,在中国16.38%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由高盐饮食所致。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DALY分别增加至30.71/10万与704.46/10万,死亡率与DALY率分别增加了1.05%和0.73%。男性死亡人数、死亡率、DALY和DALY率均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结论: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高于全球及不同SDI地区,疾病负担较为沉重,且不同性别、年龄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饮食 缺血性心脏病 疾病负担 中国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负担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梦琪 彭芳 +3 位作者 江雪萌 闰涵 吕毅 李健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60-1764,共5页
从治疗负担的概念、主要内容、理论模型、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及缓解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负担的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治疗负担 理论模型 影响因素 评估工具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医疗经济负担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英 孙李丽 +1 位作者 陈欣妍 杨淑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4期42-4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医疗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实现早期预警,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6月3755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病案首页人口学资料、治疗情况、疾病经济负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医疗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实现早期预警,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6月3755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病案首页人口学资料、治疗情况、疾病经济负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直接医疗费用、自付费用为因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人均经济负担14253.04元;自付费用1578.61~8929.23元;疾病类型、性别、民族、年龄、是否手术、住院天数、入院途径、离院方式、再住院计划、医疗付费方式是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及自付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疾病类型、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入院途径、医疗付费方式,及低龄化是影响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卫生经济负担的关键因素,应结合以上方面优化费用结构,合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经济负担 住院费用 自付费用 成本控制 费用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