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无创指标在介入术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萍 黄伟剑 +1 位作者 邹长林 孙丽卿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4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无创性指标联合临床危险因素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接... 目的探讨多种无创性指标联合临床危险因素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4例AMI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起病3个月内序贯接受无创性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平均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有无发生主要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充血性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分为有事件组和无事件组,纳入常见的临床危险因素后,对上述数据分别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按是否发生各主要心脏事件分别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的指标。将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S、LVEF、Tp-Te间期与A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主要心脏事件密切相关。结论 TS、LVEF、Tp-Te间期是A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主要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TS(OR=5.470,P=0.023)是预测心源性死亡最强的变量,LVEF(OR=4.348,P=0.042)、(OR=3.245,P=0.017)是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最强的变量,Tp-Te间期(OR=6.372,P=0.037)是预测恶性心律失常最强的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无创性指标 心率震荡 左心室射血分数 Tp—Te间期
下载PDF
无创检测指标对心源性猝死预测的前瞻性和回顾性临床研究
2
作者 章志玲 葛郁芝 +1 位作者 王晓华 刘艳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 研究无创检测指标及指标间的优化组合对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①收集心脏性猝死和对照组病例各100例,对其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RS宽度、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进行回顾性研究.②收集猝死高危和低危病例各50例... 目的 研究无创检测指标及指标间的优化组合对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①收集心脏性猝死和对照组病例各100例,对其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RS宽度、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进行回顾性研究.②收集猝死高危和低危病例各50例的LVEF、心室晚电位(VLP)、心率变异性的SDNN指标、窦性心率震荡的心率起始(TO)和心率斜率(TS)等数据,随访1年,以心脏性猝死或室颤作为终点事件,对上述数据进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前瞻性研究.结果 经回顾和前瞻性研究、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TS、SDNN、LVEF(〈35%)与心脏性猝死有相关性,检测指标LVEF(35%~40%)联合VLP、TO和TS对预测心脏性猝死有临床价值.结论 TS、LVEF(〈35%)、SDNN、LVEF(35%~40%)联合VLP预测心脏性猝死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性猝死 无创检测指标 左室射血分数 心室晚电位 心率震荡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69例心率震荡分析及临床意义研究
3
作者 贾保民 菅强 +2 位作者 白云潮 罗永起 张韶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8期147-147,共1页
心率震荡(HRT)是指单个室性早搏后出现的窦性心律先加速随后减速的现象,是心脏自主神经对室性早搏出现的快速调节反应,反映了窦房结的双相变时功能。是一项新的简单、实用、无创的心脏事件预测指标。我们对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T... 心率震荡(HRT)是指单个室性早搏后出现的窦性心律先加速随后减速的现象,是心脏自主神经对室性早搏出现的快速调节反应,反映了窦房结的双相变时功能。是一项新的简单、实用、无创的心脏事件预测指标。我们对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T指标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以探讨其特点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震荡 冠心病 老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