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imizing investment cost for multi-period heat exchanger network retrofit by matching heat transfer areas with different strategies 被引量:1
1
作者 康丽霞 刘永忠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153-1160,共8页
Multi-period heat exchanger network(HEN) retrofit is usually performed by targeting and matching heat transfer area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verse order matching method we proposed previously, three strategies ... Multi-period heat exchanger network(HEN) retrofit is usually performed by targeting and matching heat transfer area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verse order matching method we proposed previously, three strategies of matching heat transfer areas are proposed to minimize the investment cost for the retrofit of HEN in multiperiod, in which replacement of heat exchangers, addition of heat exchangers and addition of heat transfer areas are performed. We demonstrate the procedures through three scenarios, including maximum number of substituted heat exchangers after retrofit, minimum additional heat transfer areas in the retrofitted HEN, and minimum investment cost for retrofit. The strategies are extended to a single period HEN retrofit problem. The results of multi-period and single period HEN retro fit problems indic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ategies. Moreover, these results are better than those reported in literature. The strategies are simple and easy to implement,which are of great benefit to large-scale HEN retrofit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exchanger networkMulti-period operationRetrofitMatching of heat transfer areas
下载PDF
The Research of Heat Transfer Area for 55/19 Steam Generator
2
作者 Qingsen Zhao Debing Deng +3 位作者 Shenbin Nie Wei Chen Jiayong Wang Ding Zhang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5年第4期417-422,共6页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heat transfer area for vertical natural circulated steam generator was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steam generator 55/19 of CPR1000, its heat transfer area was calculate...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heat transfer area for vertical natural circulated steam generator was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steam generator 55/19 of CPR1000, its heat transfer area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partitional and overall calculation method is almost the same, but the result is different when using different calculation models.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foreign companies for 55/19 steam gene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 GENERATOR heat transfer area 55/19
下载PDF
Clothing Area Factor for Typical Seasonal Clothing of Infant
3
作者 Yoshihito Kurazumi Kenta Fukagawa +4 位作者 Tomonori Sakoi Akie Naito Reiko Hashimoto Emi Kondo Tadahiro Tsuchikawa 《Health》 2021年第4期378-392,共15页
It is not ethical to conduct experiments on infants regarding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to examine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infants,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using a human body thermal model may be feas... It is not ethical to conduct experiments on infants regarding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to examine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infants,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using a human body thermal model may be feasible by clarifying the human body coefficient values of infants. When focusing on the heat transfer area of the infant’s body coefficient values, the body surface area and solar radiation area factor have only been clarified as the standard. The essential basic data for examining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infants have not been sufficiently obtained.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clothing area factor for infants’ clothing in a typical season. The clothing area factor of infants clothed in summer, mid-season, and winter clothing was measured using a photographic method. The clothing area factor was 1.22, 1.42, and 1.90 for summer, mid-season, and winter clothing,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seasonal difference.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clothing area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for infants than for ad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thing area Factor heat transfer area INFANT SEASON Thermal Environment
下载PDF
Sap-flow measurement and scale transferring from sample trees to entire forest stand of Populus euphratica in desert riparian forest in extreme arid region 被引量:2
4
作者 JianHua Si 1, Qi Feng 1, HaiYang Xi 1, ZongQiang Chang 1, YongHong Su 1, Kai Zhang 1,2 1.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2. Institute of Arid Meteorolog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Lanzhou, Gansu 730020, China.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09年第3期258-266,共9页
Understanding how the transpiration of this vegetation type respond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is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the wa-ter-balance dynamics of the riparian ecosystem threatened by groundwater depletion. Tran... Understanding how the transpiration of this vegetation type respond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is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the wa-ter-balance dynamics of the riparian ecosystem threatened by groundwater depletion. Transpiration and sap flow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heat-pulse technique. The results were then projected up to the stand level to investigate the stand’s water-use in relation to climate forcing in the desert riparian forest in an extreme arid region. This study took place from April through October 2003 and from May through October 2004. The experimental site was selected in the Populus euphratica Forest Reserve (101o10' E, 41o59' N) in Ejina county, in the lower Heihe River basin, China. The sapwood area was used as a scalar to extrapolate the stand-water consumption from the whole trees’ water consumption measured by the heat-pulse velocity recorder (HPVR). Scale transferring from a series of individual trees to a stand was don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natural variations between trees under giv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iometric parameters available from individual tree and stand levels was proved suitable for this purpos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apwood area and tre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was found. The prediction model is well fitted by the power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the sapwood area can be cal-culated by DBH. The sap-flow density can then be used to extrapolate the stand-water use by means of a serie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 flow heat-pulse technique sapwood area scale transferring extreme arid region Populus euphratica
下载PDF
华北古潜山优势传热机制研究:以雄安新区为例
5
作者 王贵玲 马峰 +4 位作者 张薇 朱喜 余鸣潇 张汉雄 罗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6,共15页
华北中元古界古潜山是我国北方主要规模化开发的地热储层,具有储热量大、埋藏浅和易回灌等特点。古潜山热储受物性特征、空间展布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制约,控热机制多元,传热过程复杂,针对其热成因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本文以雄安新区... 华北中元古界古潜山是我国北方主要规模化开发的地热储层,具有储热量大、埋藏浅和易回灌等特点。古潜山热储受物性特征、空间展布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制约,控热机制多元,传热过程复杂,针对其热成因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本文以雄安新区古潜山热储为研究对象,基于近年来雄安新区地热勘探井资料分析,提出了华北古潜山热储优势流传热理论,古潜山热储的热源主要来自深部幔源传热,而壳源热流低于30 mW/m^(2),华北克拉通破坏后,随着岩石圈拉张减薄,地幔热对流增强,形成了由深到浅的优势传热通道,地表热流通量升高。古潜山高热导率储层形成了热在垂向和水平向上向储层聚集的传导优势热流,流体在高孔渗碳酸盐岩储层中循环形成了对流优势热流,断裂加剧了传导和对流沿构造方向的聚热效应。在热量聚集作用下,古潜山不同构造部位钻孔测温曲线表现出5种类型,分别为传导型、传导对流传导型、传导对流弱对流型、传导强对流型和传导弱对流型等。断裂带为地下热水的循环和热的富集提供了空间优势流动通道,通过靠近容城断裂的典型钻孔温度测井结果,建立解析方程计算容城断裂地下水热对流占比为29.2%。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古潜山优势流传热的影响因素,为华北地热成因模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热储 优势传热机制 钻孔测温 地温场 雄安新区
下载PDF
热作用下花岗岩能量演变的尺度分析
6
作者 贾鹏 郤保平 +2 位作者 李晓科 解瑾 蔡佳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0-1030,共11页
【目的】为了定量探究岩石受热作用损伤的过程。【方法】从能量角度出发,通过冷却法研究实验室尺度下不同尺寸类型花岗岩试件在空气中冷却时热物理参数演变规律,讨论花岗岩受非稳态传热全过程能量吸收、能量释放及能量耗散特性,揭示非... 【目的】为了定量探究岩石受热作用损伤的过程。【方法】从能量角度出发,通过冷却法研究实验室尺度下不同尺寸类型花岗岩试件在空气中冷却时热物理参数演变规律,讨论花岗岩受非稳态传热全过程能量吸收、能量释放及能量耗散特性,揭示非稳态过程中能量演变规律与花岗岩试件尺寸特征的内在联系。【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尺寸类型高温花岗岩试件空冷至室温的过程中,比热持续降低;非稳态传热能量演变过程中,同一种尺寸试件耗散能与耗散比的大小与初始高温状态呈正相关;花岗岩在非稳态传热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随试件体积的增大,用于损伤的这部分能量绝对值在增加但相对值在减小;随着试件比面的增大,用于损伤的这部分能量绝对值在减小但相对值在增大。研究结果能够丰富高温岩石力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岩石力学 非稳态传热 不同尺寸试件 能量演变 比表面积
下载PDF
卧式套管潜热蓄热单元偏心与肋片结构优化模拟
7
作者 张璐荻 周国兵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1029,共11页
利用偏心布置增强相变蓄热单元内部自然对流是提高相变蓄热系统性能的新思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偏心布置对相变蓄热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焓-孔隙率法建立了卧式套管相变蓄热单元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环形空间相变材料熔化过... 利用偏心布置增强相变蓄热单元内部自然对流是提高相变蓄热系统性能的新思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偏心布置对相变蓄热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焓-孔隙率法建立了卧式套管相变蓄热单元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环形空间相变材料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熔化过程流场、液相率及温度云图的分析,将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导热主导的初始阶段,随后是自然对流和导热的混合作用的阶段,以及导热再次占主导地位的最终阶段,并将相变材料环形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据此提出新的评价参数“偏心面积比”。结果表明:硬脂酸作为相变材料时较佳的偏心面积比位于16∶1附近,熔化时间相对于同心布置缩短了45.8%,但同时会使蓄热单元㶲效率略有降低,并且预测对于其他材料,预期的最佳偏心面积比与使用材料的自然对流强度和导热能力之间的比值有直接相关。利用偏心结构与肋片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传热,比较了螺旋肋、十字肋和X形肋三种肋片,发现X形肋具有较佳性能,与相应偏心无肋结构相比熔化时间缩短了36.7%,比螺旋肋和十字肋结构分别缩短了20.3%和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热蓄热 偏心面积比 肋片 强化传热 㶲效率
下载PDF
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啸骎 吴成国 +3 位作者 秦广虎 杨振龙 赵齐雅 金菊良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1,共10页
为有效评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演变特征并诊断脆弱性影响因素,引入物理学热传递思想,在集对分析传统减法集对势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确定性项和不确定项之间的势差概念,构建了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 为有效评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演变特征并诊断脆弱性影响因素,引入物理学热传递思想,在集对分析传统减法集对势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确定性项和不确定项之间的势差概念,构建了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江淮丘陵区。结果表明:2011—2018年安徽省江淮丘陵区除合肥市外,其余地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整体有所改善,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较低;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生态用水率等因素是影响安徽省江淮丘陵区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重要脆弱性因素。整体而言,本文计算分析结果与传统减法集对势及半偏减法集对势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构建的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计算结果合理有效,且丰富和发展了集对势的内涵,可为开展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脆弱性因素识别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减法集对势 热传递减法集对势 江淮丘陵区
下载PDF
12 kV/4000 A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散热结构设计
9
作者 梁利娟 于盟 许通 《电工电气》 2024年第6期54-58,73,共6页
由于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是完全密封的,其散热工况极差,针对12 kV/4 000 A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研发中的热传递与散热问题,开发了一种组装式断路器。对断路器的内部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增大有效的散热面积,同时优化风道与风机布局来进... 由于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是完全密封的,其散热工况极差,针对12 kV/4 000 A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研发中的热传递与散热问题,开发了一种组装式断路器。对断路器的内部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增大有效的散热面积,同时优化风道与风机布局来进一步扩大散热面积,强化外部热对流交换。试验结果表明,温升值完全控制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开发的12 kV/4 000 A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满足温升标准,确保了开关柜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热传递 散热面积 热对流交换 温升控制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动态传热保温设计室外典型气象参数确定方法
10
作者 赵福祥 王娟 +2 位作者 张率 杨柳 刘衍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4期21-32,45,共13页
GB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围护结构外墙保温设计采用稳态方法,但夏热冬冷地区由于特有的建筑运行模式,使外墙传热方向发生逆转,故稳态方法难以满足冬季室内热环境水平提升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传热的冬季外墙保... GB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围护结构外墙保温设计采用稳态方法,但夏热冬冷地区由于特有的建筑运行模式,使外墙传热方向发生逆转,故稳态方法难以满足冬季室内热环境水平提升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传热的冬季外墙保温设计室外计算温度确定方法,探究室外干球温度和太阳辐射逐时波动的最不利组合,将保温设计的目标由“日”提升到“时”。基于典型城市2007-2017年逐时气象数据,以外墙内表面温度的累计不保证天数作为热工设计指标,将累计不保证天数恰好不为0(指各朝向外墙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基本热舒适条件下所能允许温差的天数)时作为典型日挑选的依据,并将典型日出现频率最高的日期作为室外计算温度选取的依据,获得冬季保温设计典型日,并获得了典型日计算时长的影响。可为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外墙保温设计室外计算参数的挑选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传热 室外计算参数 热工设计 夏热冬冷地区
下载PDF
寒冷地区外窗热工性能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的影响
11
作者 李杰 潘玉勤 常建国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1期63-68,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外窗热工性能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的影响,得出各项外窗热工性能参数对建筑节能效果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方法】利用DeST-h,建立寒冷地区(郑州)75%节能标准居住建筑基本模型,以太阳得热系数、窗墙比... 【目的】通过研究外窗热工性能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的影响,得出各项外窗热工性能参数对建筑节能效果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方法】利用DeST-h,建立寒冷地区(郑州)75%节能标准居住建筑基本模型,以太阳得热系数、窗墙比、外窗传热系数为变量进行单因素影响计算,以窗墙比和太阳得热系数、建筑层数和太阳得热系数为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太阳得热系数、窗墙比、外窗传热系数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窗墙比、传热系数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影响趋势明显,均呈正相关;太阳得热系数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影响趋势与建筑窗墙比、建筑层数有关。【结论】建筑外窗节能应优先考虑窗墙比、传热系数,同时在确定当地太阳得热系数时应兼顾窗墙比和建筑层数,以满足更高的节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得热系数 窗墙比 传热系数 建筑采暖空调负荷
下载PDF
关中地区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长期运行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智斌 马真迪 +4 位作者 郝建科 贾国圣 柯婷婷 成崇华 金立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我国关中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地质参数是影响中深层地埋管供暖系统性能的决定性因素。针对陕西关中地区中深层地埋管供暖性能展开研究,通过梳理关中地区咸阳市兴平市、咸阳市渭城区、西安市高... 我国关中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地质参数是影响中深层地埋管供暖系统性能的决定性因素。针对陕西关中地区中深层地埋管供暖性能展开研究,通过梳理关中地区咸阳市兴平市、咸阳市渭城区、西安市高陵区、西安市鄠邑区、西安市长安区5个典型区域的地质参数,结合典型地埋管结构参数,对长期运行下的换热器性能及热作用半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换热器运行之初的性能变化较为显著,但均在经过5 a左右运行后趋于稳定。地埋管深度从2000 m增至2500 m时,出口水温有着明显的提升,同一时刻下出口水温的涨幅可达8%,各采暖季末的出口水温随深度增加的变化更为显著。由于长期运行,年平均取热功率呈现下降趋势,20 a内的总降幅为11%~12%;随着换热器埋深的增加,取热功率涨幅可达41.41%~53.23%。热作用半径受埋深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埋深管道运行20 a后的井底最大热作用半径均在50 m左右;土壤温度受与换热器距离及运行时长的影响更大,距离20 m以内的土壤温度呈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而距离在60 m以外的土壤温度在20 a的运行期内降幅很小。此外,由于具有大厚度新近系张家坡组(N2z)和新近系蓝田-灞河组(N2l+b)的地质条件,西安市鄠邑区、高陵区以及咸阳市兴平市等地区地埋管的出口水温、取热功率较高,更适宜开展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利用。研究成果有望为关中地区中深层地热能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开发 中深层地埋管 地质参数 取热性能 热作用半径 模拟分析 关中地区
下载PDF
某发动机冷却水套散热性能分析及优化
13
作者 赵真真 刘红莉 董淑锦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准确评估发动机水套换热性能,基于AVL_FIRE软件对某发动机缸盖、缸体水套的流速、换热系数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第4缸排气侧流速相对其他缸偏低,部分区域换热系数较小,无法... 为准确评估发动机水套换热性能,基于AVL_FIRE软件对某发动机缸盖、缸体水套的流速、换热系数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第4缸排气侧流速相对其他缸偏低,部分区域换热系数较小,无法满足评价标准;缸盖集成排气歧管后端法兰处冷却液流速较低,下层水套基本没有冷却液流动,为流动死区,容易使热负荷集中;冷却液体积流量为136 L/min时,发动机水套流阻为42 kPa,相对匹配功率为450 W的电子水泵,水套流阻较大。将第4缸气缸垫的一个水孔截面积增大80%,增设1个气缸垫水孔,另外一个水孔截面积减小10%,同时将堵棒流通长度增加150%,通过碗形塞优化排气歧管后端水套上、下层的连通,对优化水套进行CFD分析及流-固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冷却液体积流量为136 L/min时,水套流阻为35 kPa,满足匹配的电子水泵功率要求;优化后第4缸缸体下层水套冷却液流动明显改善,第2、3缸进排气门鼻梁区后端换热系数偏低,但缸盖水套关键区域温度满足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套 换热系数 流阻 冷却 发动机鼻梁区
下载PDF
燃气导热油锅炉房的设计探讨
14
作者 杨文平 许景寒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24-226,共3页
通过对燃气导热油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划分、是否属于明火地点、爆炸区域划分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导热油锅炉房火灾危险性划分与采用的设计标准及导热油工况有关;导热油锅炉房属于明火地点;锅炉间是否划分为爆炸危险区域取决于... 通过对燃气导热油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划分、是否属于明火地点、爆炸区域划分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导热油锅炉房火灾危险性划分与采用的设计标准及导热油工况有关;导热油锅炉房属于明火地点;锅炉间是否划分为爆炸危险区域取决于导热油的工作温度。分别从总图、工艺及管道、电气、自控、土建等方面对燃气导热油锅炉房的安全设计要点进行了总结。锅炉房的准确设计,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提升锅炉房的本质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油 火灾危险性 明火地点 爆炸危险区域 安全设计要点
下载PDF
结霜工况下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被引量:13
15
作者 梁媛媛 徐博 陈江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4-678,共5页
测试了平行流换热器在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研究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及表面换热效率随霜层厚度的变化,并采用对数平均温差(LMTD)法对结霜状况下霜层表面的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当霜层厚度达到0.4mm时,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下降18%左... 测试了平行流换热器在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研究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及表面换热效率随霜层厚度的变化,并采用对数平均温差(LMTD)法对结霜状况下霜层表面的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当霜层厚度达到0.4mm时,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下降18%左右,表面换热效率下降17.42%~24.78%;而换热系数的降低是换热器性能降低的重要因素,试验中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均下降50%左右,百叶窗的霜堵是导致换热系数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换热器 结霜 换热面积 表面换热效率 换热系数
下载PDF
溴化锂绝热、增压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延觉 欧汝浩 +1 位作者 陈焕新 张春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8,86,共5页
吸收器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最大的部件,传统吸收器换热面积占机组的40%左右,采用传热传质分离吸收器,其传热面积不到传统吸收器的30%,大大改善了吸收器的传热效果。本文在传热传质分离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增压... 吸收器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最大的部件,传统吸收器换热面积占机组的40%左右,采用传热传质分离吸收器,其传热面积不到传统吸收器的30%,大大改善了吸收器的传热效果。本文在传热传质分离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增压器以提高绝热吸收器压力,强化循环传质能力。根据模拟结果,补偿了少量电功的增压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循环总传热面积;通过降低循环溶液浓度,还可以达到降低循环驱动热源温度的目的,且循环热力系数与增压前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传热传质分离 吸收压力 传热面积 驱动温度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内外翅片管换热器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武涛 谢公南 +1 位作者 曾敏 王秋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4-749,共6页
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是一种新型的优化算法,今把PSO应用于内外翅片管换热器的结构尺寸优化,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开发了C++程序。把体积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换热面积和压降作为约束条件,对管子横向间距... 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是一种新型的优化算法,今把PSO应用于内外翅片管换热器的结构尺寸优化,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开发了C++程序。把体积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换热面积和压降作为约束条件,对管子横向间距、纵向间距、管排数、外翅片间距、换热器在与热气流垂直方向的长度进行了优化,并与利用遗传算法的文献结果对比:在相同的设计参数和相同的优化变量搜索范围条件下,体积减小9.5%,重量减轻16%,优化计算时间减小一个量级,PSO应用于换热器优化设计优于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内外翅片管换热器 结构尺寸优化 换热面积 压降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多级立式大温差吸收式变温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升 谢晓云 江亿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1,共7页
对现有吸收式换热器存在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一次侧热水回水温度高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问题根源在于吸收机内部存在大量"三角形"传热过程。介绍了全新的多级立式大温差发生-冷凝和蒸发-吸收基本单元,分析了其不仅能消除原吸... 对现有吸收式换热器存在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一次侧热水回水温度高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问题根源在于吸收机内部存在大量"三角形"传热过程。介绍了全新的多级立式大温差发生-冷凝和蒸发-吸收基本单元,分析了其不仅能消除原吸收式换热器内不匹配的传热现象,而且做到结构紧凑的原理。由以上基本单元构建了新型吸收式换热器,称之为多级立式大温差吸收式变温器。建立了吸收式变温器的模拟分析模型,将其性能与传统单级吸收式换热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吸收式变温器可制取的最低一次侧热水回水温度更低,从26℃降至20℃以下;总传热面积更小,当一次侧回水温度为26℃时,吸收式变温器的总KA(传热系数K与传热面积A的乘积)比单级吸收式换热器减小25%~32%,与此同时溶液泵总功率比单级吸收式换热器高出19%~48%,并没有显著增加。吸收式变温器相对于单级吸收式换热器具有明显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面积 大温差 吸收式热泵 换热器
下载PDF
600MW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换热面积计算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兰欣 周玉 曹智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1,132,共4页
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换热系数K,进而得到换热面积的数学模型。同时以某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计算其设计工况下的换热面积。并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得到其换热面积变化曲线,为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面积的设计计算提供... 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换热系数K,进而得到换热面积的数学模型。同时以某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计算其设计工况下的换热面积。并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得到其换热面积变化曲线,为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面积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凝汽器 传热系数 换热面积 凝汽器真空
下载PDF
动压机械密封动力槽的优化及换热器面积的确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玉杰 李质情 +1 位作者 石海峡 李强 《排灌机械》 2008年第3期30-33,共4页
针对高温、高压泵的机械密封端面容易出现磨损或烧损的问题,分析了热流体动压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在高温、高压泵上采用了热流体动压机械密封,以及使用API682 32系统作为密封辅助冷却方案.对动压机械密封的端面动力槽作了优化设计;对密... 针对高温、高压泵的机械密封端面容易出现磨损或烧损的问题,分析了热流体动压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在高温、高压泵上采用了热流体动压机械密封,以及使用API682 32系统作为密封辅助冷却方案.对动压机械密封的端面动力槽作了优化设计;对密封系统的换热器进行了设计计算,使得密封能在较为理想的工作温度下工作.结果表明,在高温热水工况下,冲洗水流量及温度满足设计要求时,端面圆弧槽的密封效果最好,最大使用寿命可达8 000 h;液膜的承载能力随着密封端面圆弧槽槽数的增加而增加,受槽深的影响比较小;换热面积为0.50 m2的换热器是合理的,并应尽量使用较大换热面积的换热器,使进入密封腔的冲洗水温度低于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高温高压 流体动压 圆弧槽 换热面积 液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