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念的异化”及其消除——唯物主义的意识理论
1
作者 韩立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9,206,207,共14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同为扬弃“观念的异化”,马克思采取了与青年黑格尔派完全不同的方式。在他看来,观念的东西无论是采取客观化了的思想形式,还是采取人的头脑中的观念形式,只要不从物质世界和物质生活本身出发予以扬弃,就无法避...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同为扬弃“观念的异化”,马克思采取了与青年黑格尔派完全不同的方式。在他看来,观念的东西无论是采取客观化了的思想形式,还是采取人的头脑中的观念形式,只要不从物质世界和物质生活本身出发予以扬弃,就无法避免思想观念对现实的统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推翻“思想的统治”,就必须颠倒存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从存在出发去说明意识。由此出发,他建立起了一个唯物主义的意识理论:确立起从存在出发去说明意识的两条原则;区分出两种不同的观念,以脑体分工来解释普遍观念的诞生;将意识和对象的关系视为意识的本质,并给出意识产生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观念的异化” 青年黑格尔派 意识理论
下载PDF
《小说理论》中小说类型学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扬弃
2
作者 杨林 肖尧 《外语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在现代性危机日渐严重的背景下,现代人也同时面临着“理性的失落”“虚无主义”“主体之死”等精神问题。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当时的卢卡奇逐渐从一个新康德主义者转变为黑格尔主义者。卢卡奇在《小说理论》一书中,通过继承黑格... 在现代性危机日渐严重的背景下,现代人也同时面临着“理性的失落”“虚无主义”“主体之死”等精神问题。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当时的卢卡奇逐渐从一个新康德主义者转变为黑格尔主义者。卢卡奇在《小说理论》一书中,通过继承黑格尔逻辑学的“正—反—合”思维,提出了“抽象的理想主义小说、幻灭的浪漫主义小说、成长教育小说”的小说类型学,并对这三类小说进行了分析和评论,认为这些小说不能完成改造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小说理论》又发展了黑格尔逻辑学,将文学理论的视域由自然转向了社会,使得文艺理论的作用由纯粹思辨走向社会改造。同时,卢卡奇也对具有创造性的俄国小说文学进行了分析与展望,这些都体现了他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小说理论》 黑格尔主义 逻辑学
下载PDF
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中的新黑格尔主义
3
作者 黄小洲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6,共10页
哈贝马斯是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者,他坚决捍卫现代性的合理性,他的现代性理论深深植根在黑格尔思辨深邃的哲学之中,是一种能够兼容康德哲学的“有包容性的新黑格尔主义”。“重返黑格尔”是对现代性哲学话语正本清源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判... 哈贝马斯是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者,他坚决捍卫现代性的合理性,他的现代性理论深深植根在黑格尔思辨深邃的哲学之中,是一种能够兼容康德哲学的“有包容性的新黑格尔主义”。“重返黑格尔”是对现代性哲学话语正本清源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判断后现代思想正当与否的尺度。主体自由是现代性的第一原理。这是哈贝马斯从黑格尔哲学中找到的坚实基础。哈贝马斯试图区分“第一位现代性哲学家”与“第一位意识到现代性问题的哲学家”,从而把康德与黑格尔调和起来,即让他们在现代性的论题中都位列“第一”。哈贝马斯对黑格尔现代性哲学的新诠释带有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眼光。通过重返黑格尔现代性话语的语境和康德的理性批判理论,在德国古典哲学理性主义的强大哲学支撑中,哈贝马斯获得了现代性哲学的话语制高点,为他自己构建交往理论打开了一个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主体 交往 新黑格尔主义
下载PDF
再论辩证逻辑的核心命题及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改造
4
作者 宋朝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6,共13页
世界作为过程,既不是原子论所说的、原子作为客体机械碰撞而始终不能生成主体的过程,也不是理念论所说的、绝对主体直接启示在特殊事物中的过程,而是具体主体不断从客体的矛盾运动中被生成的过程。原子论讲生成,但生成的不是主体;理念... 世界作为过程,既不是原子论所说的、原子作为客体机械碰撞而始终不能生成主体的过程,也不是理念论所说的、绝对主体直接启示在特殊事物中的过程,而是具体主体不断从客体的矛盾运动中被生成的过程。原子论讲生成,但生成的不是主体;理念论讲主体,但主体不是被生成的;原子论和理念论都没有能力把握“主体是被生成的”这一命题。只有唯物主义辩证逻辑,从质料的矛盾运动中揭示自为形式的生成,从而才揭示了主体被生成的过程。“主体是被生成的”,这是辩证逻辑的核心命题,也正是黑格尔思辨逻辑中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又把世界的本体设定在绝对理念即绝对形式上,实际上取消了质料的独立性,也就取消了从质料的矛盾运动中产生自为形式的过程。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把原子的直线运动解释为质料原则,把原子的偏斜运动解释为自为形式的原则,并确立了以质料和形式的对立统一为基本内容的唯物主义辩证逻辑,使辩证逻辑彻底摆脱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神学独断论逻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逻辑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下载PDF
异化概念的历史演变——以马克思为界
5
作者 姜川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6-10,共5页
异化概念最早溯源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理念,中世纪则使用这一概念说明人的有限性以及和神的疏离。近代以来,启蒙思想家主要从政治哲学的意义上探讨社会的异化问题。德国古典哲学正式赋予异化概念以思辨哲学意义,青年黑格尔派重新启... 异化概念最早溯源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理念,中世纪则使用这一概念说明人的有限性以及和神的疏离。近代以来,启蒙思想家主要从政治哲学的意义上探讨社会的异化问题。德国古典哲学正式赋予异化概念以思辨哲学意义,青年黑格尔派重新启用异化以批判现实社会。因此,梳理异化概念的历史演变不仅有助于理解异化概念的思想史脉络,更有助于理解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柏拉图 启蒙 德国古典哲学 青年黑格尔派
下载PDF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历史观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6
作者 张哲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0期145-148,153,共5页
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无论是施特劳斯的“普遍信念”、鲍威尔的“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还是施蒂纳的“唯一者”,都局限于黑格尔思辨哲学与绝对精神之内,他们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并未超出其哲学范围。马克思通过《神圣家族》... 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无论是施特劳斯的“普遍信念”、鲍威尔的“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还是施蒂纳的“唯一者”,都局限于黑格尔思辨哲学与绝对精神之内,他们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并未超出其哲学范围。马克思通过《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彻底清算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问题,并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在当代社会建设与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青年黑格尔派 历史观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基础——基于黑格尔哲学的证明
7
作者 余怀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9,49,共10页
自环境伦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学界一直都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如何为环境伦理学奠定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在中国语境下,这一核心问题也可以转换为:如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奠定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然而,在探究环境伦理学的形... 自环境伦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学界一直都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如何为环境伦理学奠定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在中国语境下,这一核心问题也可以转换为:如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奠定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然而,在探究环境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问题时,学界没有认识到黑格尔哲学可作出相应的理论贡献。因此,本文尝试通过黑格尔的哲学理论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形而上学证明。具体而言,理念是在其自身的总体性中作为不同环节展开的,因而必然在其规定性中通过意志的自我认识而建立伦理实体。而伦理实体是一切存在者都在其中获得道德价值或道德地位的普遍性秩序。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体现为,理念必然规定伦理实体展开为人与自然存在者都在其中享有道德价值或道德地位的普遍性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伦理实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马克思对“自我意识”哲学的现代性批判与中国式现代化——以《神圣家族》为视点
8
作者 黄崇河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对“作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和“作为现代性的资本主义”之“自我意识”的反思与批判,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的统摄轴线。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围绕鲍威尔兄弟之神圣家族”的思想批判,蕴含了丰富的“资本主... 对“作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和“作为现代性的资本主义”之“自我意识”的反思与批判,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的统摄轴线。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围绕鲍威尔兄弟之神圣家族”的思想批判,蕴含了丰富的“资本主义现代性”“现代性资本主义”批判思想:以现实的人批判抽象的人、以现实的物质利益批判“纯批判”、以现实的群众批判“精神”、以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等,揭示了走出西方现代性的可能性。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性内含的普遍性、抽象性、利己性、狭隘性等现代文明症候,是对西方现代性的本质性扬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世界谋大同的道路上展现了“新现代性”的崭新图景,由此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重新定义人类现代化、建构中华现代文明的新原则、新方向和新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家族》 现代性批判 中国式现代化 自我意识 青年黑格尔派
下载PDF
论法官造法之路标
9
作者 李剑(译) 《法治社会》 2024年第2期112-126,共15页
法官法的存在及其合理性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法官法并不是任意而为的。为了防止法官在法律适用活动中的恣意性,法官法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需要加以指引。拉伦茨教授认为“事物本质”“案例比较”“学说发展”“原则和准则”以... 法官法的存在及其合理性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法官法并不是任意而为的。为了防止法官在法律适用活动中的恣意性,法官法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需要加以指引。拉伦茨教授认为“事物本质”“案例比较”“学说发展”“原则和准则”以及“法律理念”都是法官法需要遵循的“路标”。这些路标在法官进行法律裁判时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作用。通过这五项路标,我们可以将法官法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其符合我们的法体系以及法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法 法教义学 法理念 新黑格尔主义
下载PDF
威廉·哈里斯的黑格尔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璞 石佳丽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威廉·哈里斯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公共学校教育家和黑格尔主义哲学家。沿着哈里斯的人生轨迹和教育职业活动,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以黑格尔主义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哈里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积极回... 威廉·哈里斯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公共学校教育家和黑格尔主义哲学家。沿着哈里斯的人生轨迹和教育职业活动,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以黑格尔主义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哈里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积极回应了美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南北战争、科学与宗教冲突等的时代挑战,为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精神工具和实践路径。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教育活动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思想界和教育界面对社会剧烈变革的求索之路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哈里斯 黑格尔哲学 教育思想 公立学校运动 教育管理
下载PDF
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汝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4,共14页
如何理解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或黑格尔的逻辑学,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我国黑格尔研究有些萧条,与我们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的理解有很大关系。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就认为黑格尔的本体论与神学有内在关联,是一个“思辨创世说”... 如何理解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或黑格尔的逻辑学,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我国黑格尔研究有些萧条,与我们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的理解有很大关系。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就认为黑格尔的本体论与神学有内在关联,是一个“思辨创世说”。无论是从形而上学还是从认识论去研究黑格尔哲学,有几个基本概念是必须澄清的。黑格尔的精神概念从一开始就有主体间性的特征,他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决不是前康德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黑格尔的上帝概念有其特殊意义,无论从宗教神学还是从绝对唯心论的先验哲学去理解,都会使我们失去对黑格尔哲学的正确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概念 精神 上帝
下载PDF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实现的历史观变革 被引量:3
12
作者 叔贵峰 段晓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5,共7页
青年黑格尔派在其所从事的宗教批判中,用"实体""类"以及"唯一者"等意识形态替换了上帝,从而将基督教的宗教历史还原为人类理性的历史,这便使思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在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宗教的过程中逐步地... 青年黑格尔派在其所从事的宗教批判中,用"实体""类"以及"唯一者"等意识形态替换了上帝,从而将基督教的宗教历史还原为人类理性的历史,这便使思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在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宗教的过程中逐步地确立了起来。马克思正是对青年黑格尔派主观臆造的"意志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和批判,将历史发展的根据还原为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从而建构起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理论前提 青年黑格尔派 历史观演变
下载PDF
语言不完备性:明达语言与语言自救——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二)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爱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8,共10页
本文探讨语言的不完备性,批判性地回顾部分哲学家对语言不完备性的拯救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提出语言自救的观点认为语言的不完备性因由语言自身的明达语言维度得以拯救。语言的不完备性和明达语言维度是一对矛盾,... 本文探讨语言的不完备性,批判性地回顾部分哲学家对语言不完备性的拯救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提出语言自救的观点认为语言的不完备性因由语言自身的明达语言维度得以拯救。语言的不完备性和明达语言维度是一对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辩证发展促使语言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使语言成为如其所是的语言。由此,我们认为,语言的不完备性是语言自身不可分割的本质属性。如果像分析哲学家们那样将之用理想语言取代和其他分析方法治疗,就会抽掉语言的本真特质,语言也就不存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不完备性 明达语言 明达语言维度 语言自救 Hegel辩证法
下载PDF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意蕴探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学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5,共11页
马克思曾言,其博士论文对希腊化时期伊壁鸠鲁等三派哲学的研究不仅是出于"哲学的兴趣",更是出于"政治的兴趣"。这种"政治的兴趣"不在于现实的政治批判,而是在于实现自我意识哲学的实践转向,确立自我意识... 马克思曾言,其博士论文对希腊化时期伊壁鸠鲁等三派哲学的研究不仅是出于"哲学的兴趣",更是出于"政治的兴趣"。这种"政治的兴趣"不在于现实的政治批判,而是在于实现自我意识哲学的实践转向,确立自我意识哲学的实践本质,并为创造新的历史时代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青年黑格尔派 自我意识 实践政治
下载PDF
齐泽克政治哲学的核心理论资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飞 姚顺良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9,共6页
齐泽克在被译介、转引、研究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地跻身为世界最前沿的原创性思想家。而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极具理论煽动性的疯狂写作者,在近十年里,齐泽克的著述更多地关照左翼政治的行动策略和现实问题。本文尝试梳理对齐泽克政治哲... 齐泽克在被译介、转引、研究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地跻身为世界最前沿的原创性思想家。而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极具理论煽动性的疯狂写作者,在近十年里,齐泽克的著述更多地关照左翼政治的行动策略和现实问题。本文尝试梳理对齐泽克政治哲学有决定性影响的几个思想源流,并特别分析了马克思、拉康、黑格尔等人思想中对他政治转向产生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政治理论 拉康派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未完成的文本如何表述思想?——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过程的考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聂锦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31,共8页
面对历史文本,只有深入研究留存下来的那些宝贵材料,尽可能客观地理解和再现作者当时的写作语境和曲折过程,才能使对其思想所进行的阐释、概括和评价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该文根据作者收集到的资料,结合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对《德意志意识... 面对历史文本,只有深入研究留存下来的那些宝贵材料,尽可能客观地理解和再现作者当时的写作语境和曲折过程,才能使对其思想所进行的阐释、概括和评价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该文根据作者收集到的资料,结合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勾勒和梳理。结论是:它不是一部计划中的、完整的著述,即事先并没有经过十分严密的通盘考虑和筹划,而是由多个事端引发,写作计划和框架结构几经变动、更改,由若干写法不同、篇幅长短不均的章节所组合而成的相当松散的著述,并且最终也没有全部完成并出版。这种状况表明,长期以来不考证这一文本的写作过程、刊布情形、版本源流,只是凭借由别人编辑而成的、俨然是一部“完整”的著述就对其内容进行解读,甚至单纯根据其中的只言片语便对其思想进行概括和评论,会造成多少误读和歧解!而现在是改变这种研究状况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青年黑格尔派 “真正的社会主义” 写作过程
下载PDF
哲学的困境和黑格尔的幽灵——关于“中国无哲学”的反思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允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5,共8页
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转译、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 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转译、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philosophy之“实”。纵观西方近代哲学史,欧洲的两大主要哲学思潮即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沿着反黑格尔主义或曰“拒斥形而上学”的向度发展的。在“重建形而上学”的诉求中黑格尔的幽灵再现,未来的哲学将是“人类形而上学”或曰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实之辩 中国哲学 黑格尔标准 西方主义 文化哲学
下载PDF
关于“两个马克思”的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金福 汪晓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3-17,共5页
本文认为,在批判某些西方学者提出的“两个马克思的对立”的错误时,不能因此否认有不同的马克思的存在。不能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先天论和量变论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而应当用唯物史观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 本文认为,在批判某些西方学者提出的“两个马克思的对立”的错误时,不能因此否认有不同的马克思的存在。不能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先天论和量变论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而应当用唯物史观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应当尊重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事实。从哲学方面来看,确实存在着不同的马克思,有理想主义者的马克思,有黑格尔主义者的马克思,有“费尔巴哈派”的马克思,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思想超越以后,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有不同的马克思的存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马克思” 黑格尔主义 “费尔巴哈派”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如何理解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江怡 《哲学分析》 2010年第1期72-80,共9页
黑格尔的著名命题"哲学史是哲学"引发了对哲学与哲学史关系的重新思考。黑格尔对这个命题及其逆命题的论述,都存在着明显的思想前提。但无论从逻辑上分析还是从历史上考察,"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个命题都是不成立的。... 黑格尔的著名命题"哲学史是哲学"引发了对哲学与哲学史关系的重新思考。黑格尔对这个命题及其逆命题的论述,都存在着明显的思想前提。但无论从逻辑上分析还是从历史上考察,"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个命题都是不成立的。通过对哲学与哲学史之间的思想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哲学的性质给出否定性的定义,即哲学不是科学,不是宗教,也不是思想史,因为哲学是没有对象的,是不需要权威的,也是自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性质 哲学史研究 黑格尔哲学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下载PDF
哈里斯的黑格尔主义教育哲学及其历史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文富 孙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48,共9页
威廉·托里·哈里斯的教育哲学是对黑格尔教育哲学的继承,也与特定社会环境及他的教育实践经历密不可分。哈里斯在运用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考察美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分别指出了教育、学校和公立学校的社会性意义,并从课程取向、... 威廉·托里·哈里斯的教育哲学是对黑格尔教育哲学的继承,也与特定社会环境及他的教育实践经历密不可分。哈里斯在运用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考察美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分别指出了教育、学校和公立学校的社会性意义,并从课程取向、道德塑造、宗教问题和民族情感等方面对公立初等学校教育的开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哈里斯还提出了“自我疏离”与“自我活动”观点,以指导公立初等学校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作为美国教育哲学的早期引路人,他极大地丰富了黑格尔教育哲学的内涵,并为之后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作为教育领导者,他的教育哲学在其改革公立初等学校时得到了有效运用,并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尽管他的教育哲学由于“保守”这一固有属性而遭到了后来者的批判,但从当时他对公立初等学校的改革效果看是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此外,探究哈里斯的黑格尔主义教育哲学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里斯 黑格尔哲学 教育哲学 公立初等学校 历史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