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gastric cancer in Hehuang valley of China:A 10-year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22
1
作者 Su Yan Bin Li +6 位作者 Zhen-Zhong Bai Jun-Qi Wu Da-Wei Xie Ying-Cai Ma Xu-Xiang Ma Jun-Hui Zhao Xin-Jian Gu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0期10486-10494,共9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in the Hehuang valley,China,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regional gastric cancer.METHODS:Between February 200... AIM: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in the Hehuang valley,China,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regional gastric cancer.METHODS:Between February 2003 and February2013,the records of 2419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he patient’s characteristics,hist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as well as the dietary habits of the patients,were investigated.RESULTS:The clinical data showed that adenocarcinoma was the leading histological type of gastric cancer in this area.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age showed that the 60.55-65.50years group showed the high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 in all ethnic groups.There were more mal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han female.Intestinal wa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gastric cancer in the Hehuang valle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sex in term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impact of dietary habits on gastric cancer showed that regular consumption of fried or grilled food,consumption of high-salt,high-fat and spicy food and drinking strong Boiled brick-tea were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gastric cancer in males and females.CONCLUSION:Differences existed in race,sex,and age of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epidemiology of gastric cancer in the Hehuang valley.Moreover,dietary habits wa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contributing to gastr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DIETARY HABITS hehuang
下载PDF
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Folktales of Tu Nationality in Hehuang Region in Northwest China
2
作者 ZHAO Zhi-y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1期1293-1303,共11页
关键词 中国西北部 民间故事 土族 形态 学分 现实主义 文化生活 研究人员
下载PDF
新女性写作视野中的“问题小说”创作——以马玉珍小说集《新姐》为例
3
作者 刘大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张莉教授发起的“新女性写作”研究强调以真实、切近的文本形式,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女性镜像。马玉珍的小说创作对河湟城乡女性的生存及精神状况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关照和思考。创作过程中,作家启用了女性视角和写实笔法,尝试将小说这... 张莉教授发起的“新女性写作”研究强调以真实、切近的文本形式,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女性镜像。马玉珍的小说创作对河湟城乡女性的生存及精神状况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关照和思考。创作过程中,作家启用了女性视角和写实笔法,尝试将小说这种文体用“非虚构”的笔法呈现出来,进而探寻河湟城乡女性与男性、女性与自我以及女性与整个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真正介入河湟城乡女性的生活场域时,作家所秉持的言说方式和判断尺度,明显带有亲历性和诚挚性的一面。可以肯定的是,作家将塑造人物和提出问题的笔触探向了河湟地区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根系深处,从而以真实、切近的文本形式,呈现出河湟城乡女性的重要镜像。从这个角度而言,将马玉珍的小说写作纳入“新女性写作”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作为乡土小说的一种基本类型,马玉珍的小说对河湟地区民风习俗的书写,无疑成为作品中重要的审美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女性写作” 河湟城乡女性 马玉珍 《新姐》
下载PDF
2000—2020年青海河湟谷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宇 信忠保 +1 位作者 杨俊柳 柳金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0,103,共13页
[目的]为了解青海河湟谷地植被时空变化情况,明晰气候变化、土地开发利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集表征植被变化,基于Theil-Sen Median趋势检验法、偏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 [目的]为了解青海河湟谷地植被时空变化情况,明晰气候变化、土地开发利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集表征植被变化,基于Theil-Sen Median趋势检验法、偏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青海河湟谷地NDVI时空变化情况及其与气温、降水、坡度、土壤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1)近20年河湟谷地植被NDVI呈波动增长趋势,显著增长区域面积为2.21×10^(4) km^(2)(p<0.05),占河湟谷地总面积的53.39%;植被NDVI显著下降区域面积为7.04×102 km^(2)(p<0.05),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中部,占总面积的1.69%;(2)自然因素上,NDVI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50.32%,80.14%。植被显著上升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3100 m、坡度15°~20°、坡向为北向的区域。在高程小于3200 m范围内,植被NDVI变化随高程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显著上升区域占总面积的54.37%。人类活动因素上,NDVI与人口密度、夜间灯光呈正相关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50.52%,38.53%。植被NDVI在森林、灌木、草地及建设用地上呈显著向好趋势。(3)综合偏相关性分析与地理探测器对植被NDVI变化归因分析可知,不同土壤类型上植被变化差异明显,年降雨量和人类活动是河湟谷地植被NDVI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呈现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关系。[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河湟谷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明确了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对植被NDVI变化的驱动机制,可为未来青海省河湟谷地生态保护、建设规划以及生态工程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谷地 NDVI 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Differentiations of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subsistence strategies between Tibetan and other major ethnic groups are determined by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Hehuang Valley 被引量:2
5
作者 Xin JIA Harry F.LEE +5 位作者 Mengchun CUI Guoquan CHENG Yang ZHAO Hong DING Ricci P.H.YUE Huayu L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12-422,共11页
The peopl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adaptability to the low temperature and anoxic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 Tibetan communities and their habitat... The peopl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adaptability to the low temperature and anoxic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 Tibetan communities and their habitats in the low-altitude regions of the plateau have rarely been studied in a scientific manner. Based on the extrac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197 towns in the Hehuang Valley and on variance analysi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habitats and subsistence strategies of the Tibetans and other major ethnic groups in the low-latitude reg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ur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ibetan habitats in the Hehuang Valley is relatively high. The relatively warm environment of the valley allows the Tibetans in that area to cultivate wheat and barley and raise cattle and sheep—a subsistence strateg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Tibetans in the high-altitude regio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addition, the Tibetan communities in the Hehuang Valley include similar agri-pastoral ethnic groups (including Hui and Salar), both of which adopt similar subsistence strategies. The agricultural ethnic groups (Han and Tu) live in a relatively cool and humid environment facilita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hile the agri-pastoral ethnic groups (Tibetan, Hui, and Salar) inhabit relatively warm and arid environment in the valley. Due to the lack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gri-pastoral groups must also engage in animal husbandry to supplement their diet. In the Ando Tibetan region, the subsistence strategies of the ethnic group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physical environment.Those ethnic groups communicate among themselves, integrate,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resulting in a diversified culture. This study proves that the habitat variation at a regional scale corresponds significantly to the variation of subsistence strategies. Our findings may further refine knowledge about the human-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 of Tibetans and lead future research towards using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analyse the intersection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ethnic groups'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ETHNIC group ETHNIC GEOGRAPHY hehuang VALLEY Ando TIBETAN region
原文传递
汉藏文化的交融与认同:河湟“财宝神”
6
作者 刘玉忠 朱晓楠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历史上的“河湟民族走廊”是多民族文化的集聚地,各民族在河湟地区互相往来、涵融混杂、骨肉相连、唇齿相依,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多元格局,正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地域空间和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了瑰丽多姿、丰富多彩的财宝神说唱艺术。河湟财... 历史上的“河湟民族走廊”是多民族文化的集聚地,各民族在河湟地区互相往来、涵融混杂、骨肉相连、唇齿相依,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多元格局,正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地域空间和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了瑰丽多姿、丰富多彩的财宝神说唱艺术。河湟财宝神传说以历史人物苏武和昭君为载体,将真实的历史和浪漫的传说结合在一起,传达了精英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不同情感诉求,并交织了历史人物和国家话语、道德秩序、民族情感等诸多要素。其文化渊源颇为复杂,它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面貌和审美特点,而且蕴藏着许多游牧民族远古生活的历史之谜。尽管河湟财宝神和藏族财神宝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独立产生的,但财宝神在形成过程中借鉴和吸纳了藏族财神的名称,并受藏族五色财神以及佛教说唱形式的影响,使得它们在信仰层面上具有共同性,另外在财富的追求方面也非常一致。从这一实践层面而言,财宝神是汉藏两种文化杂糅的复合体,是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最佳例证,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民族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财宝神 五色财神 说唱艺术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魏晋十六国经略河湟探赜
7
作者 杨荣春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38,共9页
河湟地区作为政治、军事、经济和交通的战略要地,历来被各朝所重视。曹魏西晋在两汉经营基础上采取稳定河湟、安抚诸羌的政策,一方面承袭东汉的郡县体制,在河湟地区设置西平郡;另一方面以护羌校尉节制安抚河湟诸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汉... 河湟地区作为政治、军事、经济和交通的战略要地,历来被各朝所重视。曹魏西晋在两汉经营基础上采取稳定河湟、安抚诸羌的政策,一方面承袭东汉的郡县体制,在河湟地区设置西平郡;另一方面以护羌校尉节制安抚河湟诸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汉、鲜卑、氐、羌和卢水胡部族建立的前凉、前秦、后凉、后秦、南凉、西秦、北凉等诸政权相继深入河湟展开经营进行角逐,并随着河湟地区复杂的民族形势以及十六国各政权间的战和关系变化而不断调整改变经营策略和方式,各政权在河湟地区定都城、置郡县、设护军,发展经济和农业,传承传播中原政治文化制度,开发建设河湟,更进一步加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十六国 经略 河湟
下载PDF
河湟地区传统聚落文化交融现象研究——以来路村为例
8
作者 金苑 兰俊 《住区》 2024年第2期133-140,共8页
河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与蒙古高原过渡区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史上也是多元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带。自古以来,河湟地区聚居了汉、藏、回、撒拉等多个民族,逐渐形成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本文基于汉藏文化融合的研究视... 河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与蒙古高原过渡区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史上也是多元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带。自古以来,河湟地区聚居了汉、藏、回、撒拉等多个民族,逐渐形成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本文基于汉藏文化融合的研究视野,以青海省湟中区群加乡来路村为研究对象,从聚落与建筑两个层面剖析其选址与空间结构、宗教建筑与民居建筑中的文化交融现象;进而通过对其成因的分析,提出对其保护与更新的策略,从而为多民族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河湟地区 传统聚落 文化交融 汉藏融合
下载PDF
关联与共享:多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社会生命历程——基于青海省河湟刺绣的分析
9
作者 王淑琴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180,共9页
传统手工艺是造物的文化,人类通过“造”的行为赋予物以意义,而物本身也能够反映出特定的社会情状,人与物构成了交互主体性关系。以阿帕杜莱的“物的社会生命”理论关照河湟刺绣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其在日常生活、非遗语境和市场领域中... 传统手工艺是造物的文化,人类通过“造”的行为赋予物以意义,而物本身也能够反映出特定的社会情状,人与物构成了交互主体性关系。以阿帕杜莱的“物的社会生命”理论关照河湟刺绣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其在日常生活、非遗语境和市场领域中分别经历了针线活儿——传统技艺——文化商品的社会生命流转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特定的社会情景而具有多种生命形态的河湟刺绣串联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群,成为一个意义丰富且多民族共享的物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多民族 物的社会生命 河湟刺绣
下载PDF
“家西番”:河湟走廊民族交融的一个文化缩影
10
作者 樊莹 王明慧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0-58,共9页
河湟走廊作为我国多元文化交融、多元族群杂居的地带,是观察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最好视点之一。“家西番”主要分布于湟源、湟中地区,是藏族中以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用汉语交际的一支,兼具藏传佛教信仰和汉族风俗习惯,是历史上... 河湟走廊作为我国多元文化交融、多元族群杂居的地带,是观察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最好视点之一。“家西番”主要分布于湟源、湟中地区,是藏族中以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用汉语交际的一支,兼具藏传佛教信仰和汉族风俗习惯,是历史上汉、藏、蒙古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家西番”这一文化个案的人类学解读,不仅是透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缩影,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走廊 家西番 民族交融
下载PDF
河湟地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齐润泽 潘竟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2-1013,共12页
基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生态脆弱性概念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和遗传算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了河湟地区生态脆弱性指数,采用时空扫描探究生态脆弱性空间聚集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借助地理探测器研究生态脆弱性的影响因... 基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生态脆弱性概念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和遗传算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了河湟地区生态脆弱性指数,采用时空扫描探究生态脆弱性空间聚集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借助地理探测器研究生态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河湟地区生态脆弱性以轻度脆弱与中度脆弱为主,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生态脆弱性存在明显的时间聚集性与局部的空间聚集特征,高值集聚与低值集聚共存,空间集聚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境内。2000—2020年生态脆弱度整体呈降低趋势,53.36%的土地生态脆弱性有所降低。对生态脆弱性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植被覆盖度,其次是沙漠化指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干旱指数、生境质量指数、海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时空扫描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河湟地区
下载PDF
青海河湟谷地地名文化的特征及当代价值
12
作者 胡晓 陈宗颜 +1 位作者 曲莹 杨晓雪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89-98,共10页
地名文化是地名的灵魂所在,背后隐藏着详实且珍贵的社会、军事、历史等信息,河湟地名沉淀了历史上民族融合、互动的文化。文章在挖掘河湟谷地地名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地名文化特征,从借鉴启发、德育教化、文化发展三个维度阐述了地名... 地名文化是地名的灵魂所在,背后隐藏着详实且珍贵的社会、军事、历史等信息,河湟地名沉淀了历史上民族融合、互动的文化。文章在挖掘河湟谷地地名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地名文化特征,从借鉴启发、德育教化、文化发展三个维度阐述了地名文化的当代价值,其结论主要如下:(1)地名文化内涵丰富,反映出区域的突出特征,蕴藏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绚烂文化,并且随着社会变迁、时代进步而历久弥新;(2)地名文化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借自然、历史来促进民族团结、启迪时代智慧,以丰富内涵来激发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提升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形成地方形象,助力区域发展。在发展迅速的新时代,应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地名文化,传承、弘扬地名所富含的文化价值,促进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文化 当代价值 河湟谷地
下载PDF
青海河湟谷地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13
作者 胡晓 陈宗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3-91,共9页
地名是群体共有的精神记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脉的延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类统计法、核密度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河湟谷地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河湟谷地地名可以分为自然景观类... 地名是群体共有的精神记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脉的延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类统计法、核密度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河湟谷地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河湟谷地地名可以分为自然景观类、人文景观类和其他类3个大类;(2)河湟谷地地名呈现以西宁市为中心,沿湟水、黄河和大通河等水系向周围辐散降低的方向性趋势;(3)自然景观类地名充分体现了河湟谷地先民们依山傍水、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折射出粗犷、朴直的自然环境;(4)人文景观类地名反映了河湟谷地多民族融合发展及地处边地要塞的特征。本文可为河湟谷地的多民族融合发展、历史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承等研究提供地名文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文化景观 河湟谷地 核密度分析 标准差椭圆
下载PDF
分异到融通:清代河湟地区土地垦殖变迁与民族融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祎韬 李顺庆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0-47,共8页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湟地区,历来是边地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汇地带,虽然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了官方的屯田活动,且历代也进行分官设治,可管辖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直到清代,河湟地区才“由边郡化内郡”。河湟内属的历史进程是由...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湟地区,历来是边地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汇地带,虽然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了官方的屯田活动,且历代也进行分官设治,可管辖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直到清代,河湟地区才“由边郡化内郡”。河湟内属的历史进程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尤其是土地垦殖的变迁促进了民族融合,少数民族主动开垦土地,发展农业,逐步打破了山脚河谷农业、山坡牧业的二分经济格局,同汉族形成了共通的生活习俗、生产模式和地域文化认同,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微观缩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清代 河湟地区 农业开发
下载PDF
道路·文化·认同——河湟地区多民族服饰文化交流的空间分析
15
作者 高宏媛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63-169,共7页
河湟地区,指位于黄河、湟水流域间之三角地带,今青海省东部,从古至今均是华夏版图上中西陆路交通的中心与枢纽,与周边地区皆有交通路线相连,其北达河西走廊、东接中原、西连西域、南下蜀藏,是古代东西方使者、商旅、僧侣往来的必经之地... 河湟地区,指位于黄河、湟水流域间之三角地带,今青海省东部,从古至今均是华夏版图上中西陆路交通的中心与枢纽,与周边地区皆有交通路线相连,其北达河西走廊、东接中原、西连西域、南下蜀藏,是古代东西方使者、商旅、僧侣往来的必经之地,在中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担有重任。本文将多民族服饰文化交流置于河湟地区的历史进程中和地域性整体文化的语境中予以考量,以具体的服饰事项的移动与族群迁徙的路线作为多点的线索追踪,阐释服饰文化现象如何借助文化互动而最终完成了河湟地区文化空间中的共时性建构的,以探求不同质文化在区域空间互相交流与融合、创新和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地区 道路 交通枢纽 族群迁徙 服饰文化
下载PDF
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河湟花儿音乐交融性研究
16
作者 石秋月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75-85,共11页
河湟流域民族的历史更迭与交融共生奠定了河湟流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花儿作为河湟流域各民族共有的传统音乐文化类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成为联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化形式。通过对河湟... 河湟流域民族的历史更迭与交融共生奠定了河湟流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花儿作为河湟流域各民族共有的传统音乐文化类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成为联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化形式。通过对河湟花儿音乐语意符号和语音符号的分析,可以发现其鲜明的多民族交融特点。这些交融特点不仅体现在河湟花儿曲令的共享、音乐特征的共通,以及对各民族其他音乐类型音乐元素的吸收等方面,而且花儿语意使用的“风搅雪”结构及其民族团结、传统文化精神等内容的表述上也体现了强烈的中华文化认同感。究其根源,正是由于河湟花儿音乐以精神追求为动力、以秩序规范为保障、以认知理智为核心的三种要素建立起来的独特文化模式为交融和认同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同时,随着新的需求的产生,河湟花儿特有的文化模式也具有可变性以及可塑性。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文化主体和客体的不同建构,新的交融与认同逐渐形成,进一步深化中华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花儿音乐 交融 中华文化认同 文化模式
下载PDF
“以诗证史,因史释诗”的实证研究——古代碑刻与诗文所见赵充国在河湟地区的事迹及影响
17
作者 马海龙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63-71,共9页
赵充国是河湟地区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生平事迹不仅记载于《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中,还在河湟地区出土的珍贵汉文碑刻《三老赵掾之碑》及《西宁府新志》《西宁府续志》等方志中都有翔实的记载。这些历史文献,记载了关于赵充国的更... 赵充国是河湟地区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生平事迹不仅记载于《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中,还在河湟地区出土的珍贵汉文碑刻《三老赵掾之碑》及《西宁府新志》《西宁府续志》等方志中都有翔实的记载。这些历史文献,记载了关于赵充国的更多内容,反映了他在河湟地区平定羌乱、罢兵屯田的重大举措及影响,印证和填补了许多史实,这些史实是《史记》《汉书》《后汉书》所没有记载的。在处理西汉王朝与河湟地区羌人关系时,赵充国能够取得胜利,必然有其客观条件,如西汉王朝雄厚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朝廷的大力支持以及军民团结协作等,都是赵充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坚实基础。但在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的过程中,赵充国与义渠安国等人在思想行为上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不同结果,这必然还与其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赵充国常年征戍于边塞,了解羌人的习俗,作战经验丰富;坚持“贵谋贱战”、以全取胜的军事战略;怀有“明德除害”、举德于外的儒家仁政思想,而这些则是义渠安国所不及的。将文学与历史结合起来,以诗证史,因史释诗的治学方法为文学研究找到了新的生长点,扩展了学科发展的空间,也为历史研究找到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证史 因史释诗 河湟地区 赵充国
下载PDF
读韩定山《马仲英与河湟事变》
18
作者 张海楠 张海龙 《陇东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1-95,共5页
韩定山出生于陇南文县,是陇上著名诗人、学者,杰出的教育家、书法家。他的《马仲英与河湟事变》一文从事变的起因、事变的突发、国民军袭取凉州、国民军进攻河州、马仲英等退出河州猛扑天水、马仲英等转入河西攻克宁夏、马仲英再入河西... 韩定山出生于陇南文县,是陇上著名诗人、学者,杰出的教育家、书法家。他的《马仲英与河湟事变》一文从事变的起因、事变的突发、国民军袭取凉州、国民军进攻河州、马仲英等退出河州猛扑天水、马仲英等转入河西攻克宁夏、马仲英再入河西、马廷贤南据天水等八个方面对发生于1928年3月(公历5月)的河湟事变(河州事变)做了详细叙写。这次事变前后历时6年,整个西北地区裹挟其中,波及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尤其对甘肃境内造成极大的伤害与损耗,死难者达数十万人。这次事变的本质是军阀争权的斗争产物,然而在人为引导下,逐渐演化为民族矛盾、民族仇恨,汉、回、藏、维等民族被战争的洪流吸入其中,使这次事变表现得更为复杂。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次事变,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定山 河湟事变 马仲英 分析
下载PDF
青海河湟新区唐蕃大道景观的提升改造研究
19
作者 王思宁 李佳 +2 位作者 安子乐 杨业鹏 王筠蓓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13期87-89,共3页
以城市工业园区转型为基础,从道路绿地景观功能定位、艺术、文化角度分析工业园区道路景观的特点与设计思路。通过对工业园区转型后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文化、艺术和使用功能的解读,规划设计了城市主轴景观的空间结构、艺术风格和生态... 以城市工业园区转型为基础,从道路绿地景观功能定位、艺术、文化角度分析工业园区道路景观的特点与设计思路。通过对工业园区转型后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文化、艺术和使用功能的解读,规划设计了城市主轴景观的空间结构、艺术风格和生态系统结构,提出“一路、三貌、五节点”的景观改造空间格局。设计成果突显了新区城市风貌,改善了道路生态系统结构,提升了城市景观文明,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环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新区 城市风貌 道路绿化 景观改造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兼及青海河湟文化
20
作者 谢佐(著) 多杰仁青(译) 《攀登(藏文版)》 2023年第3期37-47,共11页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及其成果,是一种能够传承和发展的意识形态。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印迹的文明成果。青海河湟文化是黄河及支流湟水河、大通河流域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及其成果,是一种能够传承和发展的意识形态。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印迹的文明成果。青海河湟文化是黄河及支流湟水河、大通河流域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羌戎文化的历史演进中,以中原文明为主干,不断吸收融合游牧文明、西域文明形成的包容并举、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和有地域文化的个性特征。研究河湟文化对探究和拓展中华优秀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青海河湟文化 考古 民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