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ddle-Late Triassic sedimentation in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Constrain on the tectono-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Ordos Basin, North China 被引量:18
1
作者 Jiaopeng Sun Yunpeng Dong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13-227,共15页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is located to the west of the Ordos Basin, and separates the Alxa(or Yinshan)Massif to the west from the Ordos block to the east. Triassic sedimentation in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recor...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is located to the west of the Ordos Basin, and separates the Alxa(or Yinshan)Massif to the west from the Ordos block to the east. Triassic sedimentation in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records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ectono-sedimentary process between the Alxa Massif and the Ordos block. Detailed geological mapping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lithological packag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paleocurrent orientation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Middle to Upper Triassic clastic rocks in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The succession is characterized by upward-fining sequence and comprises coarse grained alluvial-fluvial facies in the lower part as well as deltaic-lacustrine facies in the upper part. Based on detailed study and comparisons on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along various sections, the Middle to Upper Triassic strata have been revealed that show clear southeastward-deepening 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 and transgression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outheastward flowing paleocurrent. These features indicate a southeastward-dipping paleogeography in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which was original western part of southeastward orientated fluviallacustrine system in the northwestern proto-Ordos Basin. Further to the east, the Triassic succession in the Ordos Basin displays gradually thickening and alluvial-fluvial system flowed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showing a huge thick sedimentary wedge in the western basin margin. Together with the Late Permiane Early Triassic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to the north, the Late Triassic extensional structures and diabase dykes in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all the above sedimentary features could be mostly interpreted as records of an extensional basin correlated to post-collisional collapse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SSIC SEDIMENTATION Half GRABEN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Alxa Massif North China CRATON
下载PDF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mafic dykes in the Helanshan complex: Implications for Mesozoic tectonics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被引量:6
2
作者 Zhenghui Li Xiaoming Liu +3 位作者 Yunpeng Dong M.Santosh Feifei Zhang Jie Xu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711-1724,共14页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HTB) is a major tectonic divide between the Alxa and Ordos blocks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e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the mafic dykes in the northern HTB are keys to understand...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HTB) is a major tectonic divide between the Alxa and Ordos blocks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e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the mafic dykes in the northern HTB are keys to understanding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is belt. The mafic dykes, intruded into the Neoarchean-Paleoproterozoic metamorphic basement, are mainly composed of diabase with a mineral assemblage of plagioclase(45%-60%), pyroxene(25%-35%), minor quartz and Fe-Ti oxides. The LA-ICPMS U-Pb analysis of zircon grains from representative dykes yield a weighted mean age of 206 ± 1.9 Ma, which represents the crystallization age of the dyke. The diabases show high contents of Fe_2 O_3~T(11.88-17.55 wt.%), low contents of SiO_2(45.65-50.95 wt.%) and MgO(3.31-5.50 wt.%) with low Mg#(=100×MgO/(MgO + FeO) atomic ration) of 33-44.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enrichment of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LREEs) and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LILEs)(e.g., Rb, Ba and Pb), and slight depletion of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HFSEs). These features suggest that the magma has undergone extensive fractionation of olivine and pyroxene but only minor crustal contamination during its evolution. Their high Sm contents and La/Sm ratios, and low Sm/Yb ratios indicate that magma from which the dykes formed was derived from low degree(about 5%) partial melting of an enriched garnet + spinel lherzolite mantle source. Together with regional geology, these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suggest that the mafic dykes in the HTB were formed in an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al setting during the late Tri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FIC DYKES GEOCHEMISTRY Zircon UePb GEOCHRONOLOGY Hf isotop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North China CRATON
下载PDF
贺兰山构造带深部电性结构与动力学机制
3
作者 徐大兴 邵兆刚 +7 位作者 陈宣华 张进江 徐盛林 李冰 张义平 余苇 邓文兵 丁奕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21-1936,共16页
贺兰山构造带是华北克拉通西部中生代以来的典型陆内构造变形区域。对野外采集的大地电磁数据进行分析与反演,获取贺兰山构造带的深部电性结构。结果揭示,贺兰山构造带上地壳发育逆冲推覆构造,中下地壳存在完整且厚实的地壳根。大地电... 贺兰山构造带是华北克拉通西部中生代以来的典型陆内构造变形区域。对野外采集的大地电磁数据进行分析与反演,获取贺兰山构造带的深部电性结构。结果揭示,贺兰山构造带上地壳发育逆冲推覆构造,中下地壳存在完整且厚实的地壳根。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显示,贺兰山构造带西北部的河套盆地深部存在向NW方向上涌的低电阻率通道,东南部的银川地堑与鄂尔多斯盆地存在地幔物质上涌的特征。贺兰山构造带晚侏罗世WNW—ESE向挤压的褶皱冲断带与白垩纪以来的构造隆升过程和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相关,记录了早期深部地幔物质向NW方向上涌的现象。在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持续俯冲与回撤过程中,以及青藏高原向东北缘扩展的联合控制下,贺兰山构造带的邻区深部地幔物质向地壳上涌,导致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岩石圈发生减薄,地幔物质与地壳发生交代作用,在刚性的贺兰山块体限制下,形成现今的盆山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构造带 大地电磁 深部电性结构 上涌通道 深部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贺兰山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的关系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锋 刘池洋 +2 位作者 赵红格 杨兴科 苏春乾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7,22,共4页
贺兰山汝箕沟玄武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期到中侏罗世末期,属大陆裂谷玄武岩,反映了贺兰山地区当时处于裂谷的沉积环境。贺兰山地区中生代早中期的沉积特征及地层接触关系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相一致;贺兰山盆地沉积物源、古水流资料及其西... 贺兰山汝箕沟玄武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期到中侏罗世末期,属大陆裂谷玄武岩,反映了贺兰山地区当时处于裂谷的沉积环境。贺兰山地区中生代早中期的沉积特征及地层接触关系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相一致;贺兰山盆地沉积物源、古水流资料及其西麓小松山滑覆构造特征均显示贺兰山盆地是一个更靠近北部边缘、由西向东地势平缓降低的更大沉积盆地的一部分。现今的银川地堑当时也并不是贺兰山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的分割。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生代早中期贺兰山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玄武岩 沉积特征 构造环境
下载PDF
银川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来自银川盆地主边界断裂运动学的约束 被引量:25
5
作者 黄兴富 施炜 +2 位作者 李恒强 陈龙 岑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9-210,共12页
银川盆地新生代以来主要沿其边界断裂发生多期断陷活动,其边界断裂运动学特征记录了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基于其边界断裂滑动矢量的详细测量与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盆地内沉积序列以及叠加变形分析,提出银川盆地新生代主要受NW SE向伸展... 银川盆地新生代以来主要沿其边界断裂发生多期断陷活动,其边界断裂运动学特征记录了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基于其边界断裂滑动矢量的详细测量与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盆地内沉积序列以及叠加变形分析,提出银川盆地新生代主要受NW SE向伸展、NE SW向伸展与NE SW向挤压3期构造应力场控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相关年代学数据,银川盆地新生代以来主要经历初始断陷、持续断陷与拉分断陷等3期构造演化,始新世—上新世受NW SE向伸展作用控制,银川盆地两侧主边界断裂发生正倾滑活动,导致盆地发生强烈断陷活动,充填了始新世—上新世红色砂岩、砾岩;更新世期间,古构造应力场转变为NESW向伸展,其主边界断裂以左行斜张活动,银川盆地持续断陷沉降;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在NE SW向挤压作用控制下,银川盆地主边界断裂发生强烈右行走滑兼正断活动,盆地受断裂剪切拉张活动,发生拉分断陷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盆地 贺兰山 新生代 构造演化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贺兰山古元古代同碰撞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 U-Pb年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正辉 柳小明 +1 位作者 董云鹏 肖志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05-2415,共11页
在华北克拉通西部的贺兰山地区出露的贺兰山孔兹岩系中,侵入有大量花岗岩,并以S型花岗岩为代表。本次研究的沙巴台花岗岩具有高SiO2和Al2O3(分别为71.96%~73.87%和14.36%~15.10%)的特征。其铝饱和指数A/CNK=1.19~1.30,A/NK=1.29~1.... 在华北克拉通西部的贺兰山地区出露的贺兰山孔兹岩系中,侵入有大量花岗岩,并以S型花岗岩为代表。本次研究的沙巴台花岗岩具有高SiO2和Al2O3(分别为71.96%~73.87%和14.36%~15.10%)的特征。其铝饱和指数A/CNK=1.19~1.30,A/NK=1.29~1.48,属于典型的过铝质花岗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La/Yb)N=12~191),并具强烈的铕负异常(δEu=0.15~0.32)。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岩石富集Rb、Th、U和Pb并亏损Ba、Nb、Ta、Sr和Ti元素。综合研究推断其为孔兹岩系部分熔融的产物。利用LA-ICP-MS测定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958±30Ma,代表了贺兰山S型花岗岩结晶年龄。综合前人及本次研究成果,推断贺兰山S型花岗岩形成于古元古代鄂尔多斯陆块与阴山陆块碰撞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花岗岩 孔兹岩带 贺兰山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再论贺兰山地区新生代之前拉张活动的性质 被引量:39
7
作者 张进 马宗晋 任文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1,17,共5页
贺兰山地区在新生代之前经历了几次区域性的伸展活动 ,表现出显著的“多旋回”构造特点。而导致这些伸展活动的机制并不一样 ,更不是简单的重复。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在早古生代不是拗拉槽 ,而更可能是北祁连岛弧靠大陆一侧的弧后盆地 ... 贺兰山地区在新生代之前经历了几次区域性的伸展活动 ,表现出显著的“多旋回”构造特点。而导致这些伸展活动的机制并不一样 ,更不是简单的重复。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在早古生代不是拗拉槽 ,而更可能是北祁连岛弧靠大陆一侧的弧后盆地 ,在晚期演变为弧后前陆盆地。在此期间 ,其沉积表现出较典型的非补偿型前陆盆地的特征。在晚古生代 ,由于伸展的时间晚于造山期 ,因此该地区也不是所谓的碰撞谷 ,而是北祁连造山带及临近地区后期伸展跨塌的结果 ,伸展开始的时间发生在晚泥盆世晚期 ;在中生代早期 ,贺兰山地区北段由于受南侧的挤压发生伸展 ,因此不是前陆前渊而是碰撞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地区 拉张活动 前陆盆地 新生代 裂谷 拗拉槽 碰撞谷
下载PDF
1739年平罗8级地震发震构造 被引量:20
8
作者 雷启云 柴炽章 +3 位作者 杜鹏 俞晶星 王银 谢晓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3-429,共17页
1739年平罗8级地震是银川平原上有史以来发生的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关于该地震的发震构造尚有不同认识。在近年获得的探槽、钻探、浅层地震勘探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红果子长城及周边台地的地震位错现象开展了调查和详细测量,并再次探讨了... 1739年平罗8级地震是银川平原上有史以来发生的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关于该地震的发震构造尚有不同认识。在近年获得的探槽、钻探、浅层地震勘探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红果子长城及周边台地的地震位错现象开展了调查和详细测量,并再次探讨了1739年平罗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表明,贺兰山东麓断裂的最后一次破裂事件发生在距今600~700a之后,修筑于500a前的明长城被错断。尽管银川隐伏断裂的展布和极震区相吻合,但该断裂向北终止于姚伏镇,全新世活动段长度不超过36km,其最后一次地表破裂事件发生在距今3 400a之前不久,银川隐伏断裂在1739年平罗8级地震中没有发生地表破裂。断裂附近生长地层的发育和地层无同步变形的事实表明,银川隐伏断裂并没有发生被松散层吸收而未抵达地表的破裂。因此,1739年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贺兰山东麓断裂而非银川隐伏断裂,2条断裂没有发生同步牵连活动。平罗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和极震区分布的异位,可能与断裂倾向、地下水位深度、盆地结构、松散地层厚度、居民聚集等因素有关,这类由盆地边界铲形断裂发震而极震区向盆地中心偏移的现象,应在类似地区的抗震设防中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断裂 平罗地震 发震构造 银川隐伏断裂 长城错动
下载PDF
贺兰山及周边地区加里东运动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许淑梅 冯怀伟 +1 位作者 李三忠 李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37-2150,共14页
基于对贺兰山及周边地区下古生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通过碎屑锆石年龄谱的物源分析、地层接触关系追踪、岩性岩相突变特征分析、残留地层分布、古生物组合及亲缘性分析,讨论了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和中祁连地块的亲缘关系,探讨了研究... 基于对贺兰山及周边地区下古生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通过碎屑锆石年龄谱的物源分析、地层接触关系追踪、岩性岩相突变特征分析、残留地层分布、古生物组合及亲缘性分析,讨论了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和中祁连地块的亲缘关系,探讨了研究区加里东运动的幕次,认为早古生代阿拉善地块和华北地块相互独立,俯冲造山特征建造不清晰,两者之间可能为转换型陆缘。阿拉善地块和中祁连地块之间的加里东运动幕次清晰。加里东运动一幕发生在中-晚寒武世,香山群深水复理石沉积和张夏组浅水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呈拼合式接触,生物组合为亲华北-亲祁连混合型,彼时中祁连地块从Rodinia大陆裂离,逐步靠近阿拉善地块;加里东运动二幕发生在早-中奥陶世,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在全区稳定分布,与下伏香山群不整合接触,与阿不且亥组整合接触,生物相统一,生物组合为华北型,中祁连地块-阿拉善地块-华北地块平和成为一个统一的块体,整体为浅水台地沉积环境;加里东运动三幕发生在奥陶纪末,中-上奥陶统与泥盆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商丹洋闭合,扬子地块与阿拉善地块和华北地块靠近,商丹缝合带南部的宽坪洋打开,导致研究区中、晚奥陶世亲华北-亲扬子混合型生物组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沉积记录 地层接触关系 加里东运动 贺兰山及周边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煤田构造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0
10
作者 曹代勇 徐浩 +3 位作者 刘亢 魏迎春 占文锋 王信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0-427,共18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位于华北陆块和秦祁昆山造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的过渡带内,特定的大地构造背景使其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程及特殊的煤田构造格局。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由贺兰山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和六盘山东麓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组成...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位于华北陆块和秦祁昆山造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的过渡带内,特定的大地构造背景使其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程及特殊的煤田构造格局。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由贺兰山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和六盘山东麓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组成,具有"南北分段、东西分带"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煤田构造格局的形成演化及区域构造控制因素,本文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煤田勘查资料,恢复了本区自晚古生代以来的沉降抬升史和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印支期:研究区北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南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燕山期:北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南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喜马拉雅山期:北部受北西西-南东东向拉张应力,南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煤田构造格局的形成与区域构造的演化的关系,强调北段贺兰山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的形成与阿拉善地块的向东挤出逃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田构造 贺兰山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六盘山东麓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贺兰山高压泥质麻粒岩——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拼合的岩石学证据 被引量:47
11
作者 周喜文 赵国春 耿元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13-2121,共9页
贺兰山孔兹岩系作为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因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近来,在对贺兰山富铝岩系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具有"蓝晶石+条纹长石+石榴石"特征组合的高压泥质麻粒岩。通过岩相观测与相平衡定量模拟,确定... 贺兰山孔兹岩系作为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因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近来,在对贺兰山富铝岩系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具有"蓝晶石+条纹长石+石榴石"特征组合的高压泥质麻粒岩。通过岩相观测与相平衡定量模拟,确定其曾经历四个阶段的变质演化过程,即早期进变质阶段(M1)、变质峰期阶段(M2)、峰期后降压阶段(M3)和晚期退变阶段(M4)。早期进变质阶段,以石榴石中包裹黑云母和白云母为特征。变质峰期阶段,以出现"蓝晶石+条纹长石+石榴石"组合为特征,变质温、压条件为850~870℃、1.4~1.5GPa。峰期后降压阶段以峰期石榴石和蓝晶石转变为堇青石和夕线石为特征,温压条件大致为840~860℃、0.6~0.8GPa。晚期退变阶段以出现新生黑云母为标志,温、压条件为780~810℃、0.45~0.55GPa。PT轨迹具有顺时针演化样式,峰期后表现为先发生近等温降压(ITD)、后发生近等压冷却(IBC)的退变过程,反映陆-陆碰撞发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后又快速折返到正常地壳深度的变质动力学过程,进而从岩石学角度证明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是由北部的阴山陆块与南部的鄂尔多斯陆块发生碰撞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泥质麻粒岩 顺时针PT轨迹 贺兰山 西部陆块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贺兰山深部构造及其对浅部构造的响应过程 被引量:12
12
作者 白斌 周立发 +4 位作者 张义楷 刘哲 杨文敬 刘新社 章贵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9,共8页
根椐实测贺兰山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含煤地层热解数据及石英脉中包裹体测温发现贺兰山地区热演化程度整体水平较高,相对邻区而言,明显具有异常地热场的特征。在分析航磁△T化极图、重力上延5km、10km等值线图后认为该区并不存... 根椐实测贺兰山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含煤地层热解数据及石英脉中包裹体测温发现贺兰山地区热演化程度整体水平较高,相对邻区而言,明显具有异常地热场的特征。在分析航磁△T化极图、重力上延5km、10km等值线图后认为该区并不存在磁力高,前人设想贺兰山下2-5km处发育中酸性巨型岩基造成该区地热异常的说法缺乏足够证据。并且在贺兰山地区重力上延3km、5km等值线图上存在明显的重力高,剩余重力异常、莫霍面深度和地温梯度图也显示贺兰山地区为一热异常的幔隆区,它明显有别于其他造山带区。因此,贺兰山地区的高热演化特征应是莫霍面的上隆引起的地温梯度升高所致。最后结合研究区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贺兰山及周邻地区莫霍面上隆是造成早中侏罗世以来的热事件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西缘 深部构造 浅部构造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冲沟裂点溯源迁移速率及其形成年龄的讨论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黎明 王萍 +3 位作者 潘祖寿 廖玉华 汪一鹏 宋方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7-95,T021,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洪积扇断层崖上升盘冲沟裂点位置的实测和研究,讨论了贺兰山东麓地区影响裂点溯源迁移速率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这一地区裂点位置与形成年龄关系的公式。据此确定贺兰山东麓断层全新世以来至少发生过三次类似1739年平罗大地震的... 本文通过对洪积扇断层崖上升盘冲沟裂点位置的实测和研究,讨论了贺兰山东麓地区影响裂点溯源迁移速率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这一地区裂点位置与形成年龄关系的公式。据此确定贺兰山东麓断层全新世以来至少发生过三次类似1739年平罗大地震的古地震事件,强震的重复间隔时间大约在2500年至35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沟 裂点 断层 迁移 速率 年龄
下载PDF
贺兰山北段古元古代S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金科 张道涵 +5 位作者 魏俊浩 付乐兵 谭俊 王大钊 施海鹏 王艺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7-197,共11页
对贺兰山北段似斑状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因机制及其源岩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似斑状花岗岩具有高物质的量比即n(Al2O3)/n(Na2O+K2O)(记为A/CNK,为1.18-1.29)、低FeOt和MgO质量分数... 对贺兰山北段似斑状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因机制及其源岩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似斑状花岗岩具有高物质的量比即n(Al2O3)/n(Na2O+K2O)(记为A/CNK,为1.18-1.29)、低FeOt和MgO质量分数比即w(FeOt)/w(MgO)(小于10)、低P2O5(质量分数为0.15%-0.22%)和高K2O(质量分数为5.09%-5.86%)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典型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石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w(La)/w(Yb)]N=10.4-153.6),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19-0.49);同时,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和Rb,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和Ti等。似斑状花岗岩与孔兹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其应为孔兹岩部分熔融的产物。较低的w(CaO)/w(Na2O)、较高的w(Rb)/w(Sr)和w(Rb)/w(Ba)暗示孔兹岩的原岩应为泥质岩或是以泥质岩为主的、成熟度较高的沉积岩,反映其当时的沉积环境应为被动大陆边缘,而非活动大陆边缘。似斑状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922±31)Ma,与孔兹岩带内所记录的1.92-1.90Ga期间的岩浆-变质事件相吻合,可能反映了构造体制由碰撞挤压到伸展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花岗岩 孔兹岩带 贺兰山北段 古元古代 地球化学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马鹿春季种群数量与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显理 李志刚 +3 位作者 李正 马勇玺 张铁师 翟浩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5,共3页
以实体观测垂距法对贺兰山春季马鹿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种群密度为(2.15±0.66)头/km2,总数量为(1 705±523)头,1997—2005年春季马鹿数量累计增长了28.8%,年平均增长率为3.68%,比1983—1997年14 a间的年平均增长率2.38%... 以实体观测垂距法对贺兰山春季马鹿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种群密度为(2.15±0.66)头/km2,总数量为(1 705±523)头,1997—2005年春季马鹿数量累计增长了28.8%,年平均增长率为3.68%,比1983—1997年14 a间的年平均增长率2.38%提高了1.3%,种群成体与幼体个数比为3.78∶1,成体中雌性与雄性个数比为1.83∶1,对成体性别比的变化及种群增长速度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马鹿 种群数量 种群结构 种群动态
下载PDF
贺兰山三叠纪盆地构造属性再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进 李锦轶 +1 位作者 马宗晋 任文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3-1246,共14页
对贺兰山北段三叠纪构造背景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周边同期构造事件的分析,结合最近的研究成果,认为贺兰山北部三叠纪沉积的构造背景类似于新生代早、中期莺歌海拉分盆地形成的环境。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由... 对贺兰山北段三叠纪构造背景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周边同期构造事件的分析,结合最近的研究成果,认为贺兰山北部三叠纪沉积的构造背景类似于新生代早、中期莺歌海拉分盆地形成的环境。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由于巴彦乌拉山—狼山韧性剪切带的左行走滑,致使巴彦乌拉山崛起,它类似于目前的红河—哀牢山剪切带中的哀牢山,而在贺兰山北部由于该断层的左行走滑形成了走滑拉分盆地,堆积了巨厚的上三叠统延长组和侏罗系碎屑岩。虽然在三叠纪地理上贺兰山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可能相连,但两者的沉降机制并不相同,它们的关系可能类似于目前的莺歌海盆地与南海盆地的关系。在晚侏罗世,该地区的拉分盆地由于受到阿拉善地块的东向挤压而反转。造成巴彦乌拉山—狼山韧性剪切带左行活动的原因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鄂尔多斯盆地相对于阿拉善地块的左行压扭运动,其动力则可能来自中朝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该模型不仅可以解释贺兰山北段三叠纪区别于鄂尔多斯盆地本部的强烈伸展,还能解释该地区分布局限的板内拉斑玄武岩的原因,而且也能够将晚三叠世巴彦乌拉山的隆起与该地区同时期的沉积以及阿拉善地块南缘的变形联系起来,而从区域上也可以解释同时期南蒙古地区发育的左行走滑构造及其相关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走滑拉分 巴彦乌拉山-狼山断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贺兰山—桌子山地区石炭—二叠系陆表海高精度层序地层模拟与聚煤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景彦 林畅松 +2 位作者 常艳艳 高达 张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5-630,637,共7页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不断从盆地规模的层序地层格架和体系域分析向高精度的、微相规模的层序地层分析的方向深化。精细的野外和钻井资料分析表明,贺兰山—桌子山地区的太原组—山西组可划为3个三级层序、6-8个四级层序及20多个准层序。四...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不断从盆地规模的层序地层格架和体系域分析向高精度的、微相规模的层序地层分析的方向深化。精细的野外和钻井资料分析表明,贺兰山—桌子山地区的太原组—山西组可划为3个三级层序、6-8个四级层序及20多个准层序。四级层序界面一般是下切的分流河道、潮—河混合水道、近端河口坝或滨面沉积的底部冲刷面,海进初期发育的煤层底界以及盆地方向低水位三角洲前缘底超面等,可以在大范围内追踪,其识别和划分是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关键。应用层序地层模拟系统(SSMS)可揭示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等对层序形成过程的控制。模拟分析表明,对称和不对称的相对海平面变化产生的层序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可解释区内四级层序的结构特征和聚煤规律。四级层序高水位晚期至海进的转换期有利于形成广泛分布的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层序地层 动态模拟 聚煤规律 石炭—二叠系 贺兰山—桌子山
下载PDF
贺兰山岩羊种群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20
18
作者 余玉群 郭松涛 +3 位作者 白庆生 李志刚 胡天华 吕海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0-204,共5页
2001年3月至2002年2月,每月定期在固定的样线上,采用样线法对贺兰山3929只岩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小群体是贺兰山岩羊种群的基本特征,全年群平均数为5 5只,独羊全年存在,以雄性成体为主,在雌性群中,母仔群全年稳定,占雌性群的44 0%。岩... 2001年3月至2002年2月,每月定期在固定的样线上,采用样线法对贺兰山3929只岩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小群体是贺兰山岩羊种群的基本特征,全年群平均数为5 5只,独羊全年存在,以雄性成体为主,在雌性群中,母仔群全年稳定,占雌性群的44 0%。岩羊雌性群群体大小平均3 5只,雄性群群体平均4 5只,混合群群体平均8 0只;全年雌性多于雄性,雌性群小于雄性群。群体表现为雌性群群体小,群体数量多;混合群体大,群体数量少。混合群群体大小范围离散,雄性群次之,雌性群群体范围变化最小。全年雌幼比为100∶48。雌雄性比全年100∶71,其中,2~6月份,雌雄性比为100∶130~155;7~12月份,雌雄性比为100∶43~68。另外,文中还指出3 5~8 5龄雄羊占63 9%,1 5~3 5龄和超过8 5龄老年雄性岩羊所占的百分率明显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岩羊 种群结构 季节性变化 群体组成
下载PDF
贺兰口岩画载体落石危害及治理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凯 朱鹏 +3 位作者 谌文武 吴国鹏 李和 顾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3-812,共10页
因暴雨、地震和岩羊踩踏等不确定因素,贺兰口沟口至"水关"处发育的34处孤石极易失稳滚落形成落石对岩画和游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34处孤石数量、成因、分布、岩性和几何特征全面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运用Rocfall软件分... 因暴雨、地震和岩羊踩踏等不确定因素,贺兰口沟口至"水关"处发育的34处孤石极易失稳滚落形成落石对岩画和游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34处孤石数量、成因、分布、岩性和几何特征全面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运用Rocfall软件分析其失稳后的运动过程和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薄层状变质砂岩风化内凹的临空面、岩层层面与两组节理组合切割巨厚层砂岩失稳后堆积于坡面;(2)将落石划分为基岩裸露型、孤石带型和坡面泥石流型3种不同类型;(3)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失稳后弹跳落点有52%~95%的概率在岩画赋存区,所具有能量为301~8412 k J;最终落点有51%~95%的概率在游客栈道,所具有能量为299~7698 k J;(4)监测结果表明,水剂比为0.32、平行布孔、间排距20 cm和抵抗线20 cm布置方案为最优,静态破碎结合人工搬运为岩画保护区落石源头治理的最佳方案。为贺兰口岩画保护区落石灾害的源头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岩画 落石危害 落石治理 模拟 静态破碎
下载PDF
贺兰山群变质杂岩主期变质作用的温压环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家喜 胡能高 +1 位作者 戴双儿 李荣西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2-20,共9页
分布于贺兰山脉北部的贺兰山群变质杂岩的主期变质作用达角闪麻粒岩相,其矿物组合特征与低压相系麻粒岩相似、利用共生矿物组合和矿物对的温度计、压力计估算主期变质温度740—764(?),压力460—501MPa。温度压力条件与低压相系的地热梯... 分布于贺兰山脉北部的贺兰山群变质杂岩的主期变质作用达角闪麻粒岩相,其矿物组合特征与低压相系麻粒岩相似、利用共生矿物组合和矿物对的温度计、压力计估算主期变质温度740—764(?),压力460—501MPa。温度压力条件与低压相系的地热梯度线较接近,变质作用强度具面型分布的特征,与东部密云、冀东等地的麻粒岩相区相似,但变质压力明显低,压力类型也不同,应属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变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杂岩 变质作用 温度 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