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leosalinity in the Tianluoshan site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emudu culture and its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被引量:4
1
作者 LI Minglin MO Duowen +2 位作者 MAO Longjiang SUN Guoping ZHOU Kunsh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3期441-454,共14页
Paleosalinity records of the Tianluoshan site are derived from measurations data of clay mineral, boron, strontium, barium, after field sampling in three profiles of the Tianluoshan site. The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 Paleosalinity records of the Tianluoshan site are derived from measurations data of clay mineral, boron, strontium, barium, after field sampling in three profiles of the Tianluoshan site. The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lab results. The record indicates that the region where the Tianluoshan site located has witnessed at least three times of relative sea level high-stan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Hemudu period.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paper also focuses on discussing several environmental element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human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emudu culture comprehens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ianluoshan site the hemudu culture PALEOSALINITY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relative sea level
下载PDF
RECONSTRUCTION OF PALEOVEGETATION AND PALEOCLIMATE OF HOLOCENE HYPSITHERMAL IN THE HEMUDU REGION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子康 夏越炯 +1 位作者 刘为纶 吴维棠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5年第3期232-241,共10页
In this pater,the paleovegetation and paleoclimate in the Hemudu reg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7000 to 6000 a B.P.are reconstructed.Firstly,using Andersen's method, a correction is made for the percentage of ... In this pater,the paleovegetation and paleoclimate in the Hemudu reg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7000 to 6000 a B.P.are reconstructed.Firstly,using Andersen's method, a correction is made for the percentage of pollens of various plants excavated at 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OCENE PALEOCLIMATE PALEOVEGETATION hemudu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minerals in sediments of Hemudu area,Zhejiang,China in Holocene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2
3
作者 Rui Liu Xi Mei +1 位作者 Jin Zhang De-bo Zhao 《China Geology》 2019年第1期8-15,共8页
The Ningshao Plain experienced sea-level fluctu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e Holocene and gave birth to a Neolithic Civilization, the Hemudu Culture (about 5000 BC). Using XRD method,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lay min... The Ningshao Plain experienced sea-level fluctu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e Holocene and gave birth to a Neolithic Civilization, the Hemudu Culture (about 5000 BC). Using XRD method,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lay mineralogy of sediments in core HMD-1301 from Hemudu Site area in Ningshao Pla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y mineral assemblages in all samples are quite consistent. They are dominated by illite (about 57%) and smectite (about 26%), and a small amount of kaolinite (about 6%) and chlorite (about 9%). In addition, illite, chlorite, and kaolinite are originated mainly from eolian loesses. Smectite is resulted mainly from chemical weathering of local volcanic rocks outcropped. Illite crystallinity indicates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region, and illite chemistry index reflects the climate nature of the sedimentary area. It is our understanding that water medium properties in a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ffect clay mineral assemblage and the distribution, based on which were cognized the Holocene transgression-regression events in the Hemudu Site area. These mineral indices are well comparable with geochemical indicators in identifying the transgression-regression events. We believe that these events affected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at th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y MINERALS PROVENANCE HOLOCENE hemudu Culture ZHEJIANG
下载PDF
Stamps of New China Hemudu Ruins
4
《China Today》 1996年第12期6-6,共1页
StampsofNewChinaHemuduRuinsTheHemuduRuins,locatedinHemuduinYuyao,ZhejiangProvince,areanimportantsitefromtheN... StampsofNewChinaHemuduRuinsTheHemuduRuins,locatedinHemuduinYuyao,ZhejiangProvince,areanimportantsitefromtheNeolithicAge.The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mps of New China hemudu Ruins
下载PDF
中国史前漆器溯源初探
5
作者 汤大友 刘馨 《中国涂料》 CAS 2024年第2期71-74,共4页
展示了史前漆器的出土概况,提出了漆器发明的四大要素,对史前重要漆器文物进行简介,分析论证史前用漆文献材料,最后对史前漆器做了综述总结。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漆器 跨湖桥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陶寺文化 调色 镶嵌
下载PDF
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明霖 莫多闻 +2 位作者 孙国平 周昆叔 毛龙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07-816,共10页
通过对浙江田螺山遗址剖面进行野外采样,实验室测定粘土矿物的种类、含量,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硼、锶、钡的含量,恢复沉积物的古盐度,探讨田螺山遗址的相对海面变化,认为河姆渡文化层之前、之中、之后都存在相对海面较高的时期。综合多种... 通过对浙江田螺山遗址剖面进行野外采样,实验室测定粘土矿物的种类、含量,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硼、锶、钡的含量,恢复沉积物的古盐度,探讨田螺山遗址的相对海面变化,认为河姆渡文化层之前、之中、之后都存在相对海面较高的时期。综合多种环境要素并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田螺山地区的环境背景特点及其同古代人类活动、河姆渡文化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河姆渡文化 古盐度 环境背景 相对海面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浙江余姚地区植被变化及人类活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春海 唐领余 +3 位作者 万和文 王苏民 姚书春 张殿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6,共9页
浙江余姚河姆渡镇7m钻孔的孢粉记录提供了晚更新世以来的植被变化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在全新世海侵之前,研究区发育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全新世早中期,海侵发生,植被由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发展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 浙江余姚河姆渡镇7m钻孔的孢粉记录提供了晚更新世以来的植被变化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在全新世海侵之前,研究区发育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全新世早中期,海侵发生,植被由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发展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屑和禾本科(≥35μm)花粉的增高说明,可能在河姆渡文化之前,研究区已经有人类活动。7cal.kyrBP之后,高含量的禾本科(≥35μm)花粉表明钻孔点的临近地区有水稻种植。亚热带与温带乔木花粉的比值(sub/tem)显示,在8cal.kyrBP之前的海侵期间,浙江余姚地区气候最温暖湿润;7.5—5.86cal.kyrBP期间,温度低于海侵期但是仍然属于全新世暖期,温度高于现在;5.86cal.kyrBP之后,温度下降;4cal.kyrBP之后温度进一步下降,接近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河姆渡文化 气候变化 全新世 余姚 浙江
下载PDF
浙江中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与河姆渡古人类 被引量:14
8
作者 江大勇 王新平 郝维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8-253,共6页
初步讨论了浙江东部中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及其对河姆渡古人类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全新世大暖期是促使河姆渡古人类定居、发展和稻作农业在本区出现发展的重要条件,古气候古环境不同变化阶段与河姆渡古人类的发展阶段可以... 初步讨论了浙江东部中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及其对河姆渡古人类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全新世大暖期是促使河姆渡古人类定居、发展和稻作农业在本区出现发展的重要条件,古气候古环境不同变化阶段与河姆渡古人类的发展阶段可以相互对比,而当时近于热带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包括其导致的自然灾害的加强,对河姆渡古人类的生产,生活面貌的变化和发展有深刻影响,特别是缓慢降温后紧接着急剧升温的变化过程是引起人类发展面貌发生重大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古环境 河发渡古人 中全新世 浙江
下载PDF
史前漆膜的分析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陈元生 解玉林 +3 位作者 卢衡 郑幼明 金鑫荣 何亦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5年第2期12-20,共9页
研究了漆膜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裂解质谱,红外光谱,裂解色谱。通过大量实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以裂解色谱/富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来鉴定漆膜,并对影响裂解反应的因素及色借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可以... 研究了漆膜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裂解质谱,红外光谱,裂解色谱。通过大量实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以裂解色谱/富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来鉴定漆膜,并对影响裂解反应的因素及色借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可以重复,具有特征性的漆膜高分辨裂解色谱图,同时对裂解色谱图中主要组分作了定性鉴定,提高了裂解色谱法分析漆膜的可靠性。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小,共存杂质影响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应用核分析技术对河姆渡,良诸庙前遗址出土的二件红色涂料样品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证实了河姆渡出土的红色涂料木碗上的涂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生漆漆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漆漆膜 裂解质谱 红外光谱 裂解色谱 河姆渡
下载PDF
河姆渡·罗家角出土稻谷外稃双峰乳突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汤圣祥 张文绪 刘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0-327,共8页
以8个籼稻品种和8个粳稻品种作对照,对较完整的太湖地区河姆渡出土稻谷(6950±130BP)和罗家角出土稻谷(7040±130BP)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距/深比以10,峰角度以80°,垭角度以155°为界限指标,可将水稻的双峰乳突分为... 以8个籼稻品种和8个粳稻品种作对照,对较完整的太湖地区河姆渡出土稻谷(6950±130BP)和罗家角出土稻谷(7040±130BP)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距/深比以10,峰角度以80°,垭角度以155°为界限指标,可将水稻的双峰乳突分为“锐型”和“钝型”两种基本类型.小于上述指标的为“锐型”,籼稻品种多属之.大于上述指标的为“钝型”,粳稻品种多属之.据此提出了水稻“双峰乳突鉴别法”.用谷粒的长/宽比指标和外稃双峰乳突指标对河姆渡·罗家角出土稻谷作了研究.三粒河姆渡出土稻谷具有粒形似籼而双峰乳突为从混沌态到稳定态不同演化状态的“钝型”特征.四粒罗家角出土稻谷中2号稻谷为籼型粒形和混沌态“钝型”双峰乳突,l、5号稻谷则粒形似籼而双峰乳突为分化态和稳定态“钝型”,3号稻谷粒形似粳、双峰乳突为稳定态“钝型”.无论从粒形的长宽分布、双峰距和垭深分布以及峰角度与垭角度分布皆可看到7000年前的出土稻谷均处于与现代籼稻和粳稻不同的区域,表明出土稻谷是一种非典型籼非典型粳的各种中间类型并存的原始混合群体.这种“非籼非粳”是“正在分化的”古栽培稻的重要特征.因此“先有籼或先有粳”的命题,并用现代的籼粳概念去规范古栽培稻的属性,似有不妥,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稻谷 河姆渡 罗家角 双峰乳突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全新世温暖期河姆渡地区古植被和古气候的重建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子康 夏越炯 +1 位作者 刘为纶 吴维棠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3-370,共8页
河姆渡地区在温暖期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热带成分占31.7%,其中热带亚州成分具有相对优势,地带性植被组成以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成分为主.在距今7000~6000年前,河姆渡一带处于中亚热带南部,相当于气候带较个北移4~5个纬距.
关键词 全新世 古气候 古植被 河姆渡地区
下载PDF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 被引量:18
12
作者 韩康信 潘其风 《人类学学报》 1983年第2期124-131,206,共9页
本文对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两具人头骨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认为这两具头骨在蒙古人种形态的发育上比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更明显,同时具有某些类似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的性状。
关键词 河姆渡 新石器时代 蒙古人种 人类头骨
下载PDF
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间断原因新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宗尧 余国春 +2 位作者 董学发 骆丁 宋明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0-558,共9页
通过对浙江余姚市田螺山遗址剖面系统采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层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地层对比、古地磁、孢粉与微古分析、14C测年等手段,认为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中断可能是由于海啸或风暴潮灾害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河姆渡文化 地层对比 古地磁 地质灾害
下载PDF
宁绍平原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锐 覃军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6,共10页
河姆渡钻孔(29°59.064′N、121°21.754′E)取自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的河姆渡古文明遗址附近,获得45.3m岩心柱,岩性以黏土、粉砂质为主。依据粒度、C/N、δ13 CTOC的实验数据分析,对比孢粉指标结果,揭示了宁绍平原末次冰盛期以... 河姆渡钻孔(29°59.064′N、121°21.754′E)取自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的河姆渡古文明遗址附近,获得45.3m岩心柱,岩性以黏土、粉砂质为主。依据粒度、C/N、δ13 CTOC的实验数据分析,对比孢粉指标结果,揭示了宁绍平原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及阶段性古气候变化;指示了本孔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主要为内源水生植物,且δ13 CTOC的变化主要是受到大气CO2分压变化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 孢粉 C N 宁绍平原 河姆渡遗址 末次冰盛期
下载PDF
河姆渡遗址稻的硅酸体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云飞 游修龄 +2 位作者 徐建民 边其均 俞为洁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81-85,共5页
用植物硅酸体分析技术,对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堆积物和土壤中的水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进行了观察调查,以冀从细胞形成角度了解河姆渡稻谷的种属。结果表明,河姆渡遗址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以β型为主,占73.8%;a型次之,占22... 用植物硅酸体分析技术,对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堆积物和土壤中的水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进行了观察调查,以冀从细胞形成角度了解河姆渡稻谷的种属。结果表明,河姆渡遗址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以β型为主,占73.8%;a型次之,占22.1%;中间型占4.1%。平均尖度0.86,背离系数1,是一个以粳型为主的栽培稻群体,其生物学性状与现代的热带粳稻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姆渡遗址 硅酸体 水稻 粳稻
下载PDF
河姆渡遗址史前水文化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可可 谌洁 《中国水利》 2007年第5期52-55,共4页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充分反映了河姆渡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水文化。大量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以及与水稻生产相联系的众多骨耜的出土,说明稻作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象征。稻作文化又是建立在水...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充分反映了河姆渡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水文化。大量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以及与水稻生产相联系的众多骨耜的出土,说明稻作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象征。稻作文化又是建立在水利的基础之上,加上遗址中水井和干栏式建筑物的发现,说明了水利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精髓。独木舟、船桨、陶灶、石碇、企口板等器物以及大量河口与海洋生物骨骸的发现,充分证明了河姆渡文化中的海洋文化因素,反映出海洋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一道亮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文化 水文化
下载PDF
河姆渡遗址植物景观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金富 蔡建国 +1 位作者 江胜利 张京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对河姆渡遗址的现状植物种类、数量、群落及其配置进行调查及景观分析,结果表明:河姆渡遗址共有植物44科56属71种,其中木本植物41科53属68种,草本植物3科3属3种;落叶树使用量过少,常绿树缺乏色彩变化,导致群落季相变化不明显;植物配置... 对河姆渡遗址的现状植物种类、数量、群落及其配置进行调查及景观分析,结果表明:河姆渡遗址共有植物44科56属71种,其中木本植物41科53属68种,草本植物3科3属3种;落叶树使用量过少,常绿树缺乏色彩变化,导致群落季相变化不明显;植物配置末能与周边环境及河姆渡文化相呼应,个别树种使用量过大,滨水植物种类较少。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配置 景观分析 河姆渡遗址
下载PDF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虚拟展示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箴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45-1949,共5页
中国拥有很多面向公众的文化博物馆,但人们却很少再次光顾这类博物馆,如何开发博物馆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随着互联网三维技术的发展,在博物馆领域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人们迫切希望从虚拟博物馆中获取更多... 中国拥有很多面向公众的文化博物馆,但人们却很少再次光顾这类博物馆,如何开发博物馆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随着互联网三维技术的发展,在博物馆领域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人们迫切希望从虚拟博物馆中获取更多的三维信息。通过对位于中国宁波市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实际调研,提出一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资源的方法,采用3DSMAX绘制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三维场景,并在微机上采用VRML语言实现了一个三维漫游系统,初步的结果表明,虚拟现实技术可望为文化展示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遗址 河姆渡 博物馆 VRML
下载PDF
河姆渡文化“耜耕农业”说质疑 被引量:9
19
作者 蔡保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5,共7页
骨耜的真正用途是认定河姆渡文化稻作农业发展阶段的关键,考古发掘新证据说明骨耜用来深掘灰坑和柱洞,它与干栏式建筑密不可分。生物学分析表明栽培稻是野生稻的一个亚种,栽培稻内的籼稻和粳稻之分不是亚种间的差别,而是气候生态型的差... 骨耜的真正用途是认定河姆渡文化稻作农业发展阶段的关键,考古发掘新证据说明骨耜用来深掘灰坑和柱洞,它与干栏式建筑密不可分。生物学分析表明栽培稻是野生稻的一个亚种,栽培稻内的籼稻和粳稻之分不是亚种间的差别,而是气候生态型的差异;出现籼、粳和普通野稻组合是原始栽培稻的体现。前人夸大了河姆渡文化的稻谷数量,缺乏收割和加工谷物工具也是稻谷作为食物所占比例较小的反映。稻作不是河姆渡文化主要经济形态,定居的前提不一定以农业为主。这些观点动摇了河姆渡文化“耜耕农业”发展阶段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耜耕农业 河姆渡文化 考古学
下载PDF
河姆渡古气候可作为预测长江中下游未来气候变暖的经验模式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为纶 夏越炯 +1 位作者 周子康 吴维棠 《科技通报》 1994年第6期343-349,共7页
目前用理论气候模式模拟、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地质时期相似气候阶段的气候特征可作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参考系。距今7000~6000年的河姆渡地区处于全新世高温期,有可能是今后气候变暖的最佳相似时期,可作... 目前用理论气候模式模拟、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地质时期相似气候阶段的气候特征可作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参考系。距今7000~6000年的河姆渡地区处于全新世高温期,有可能是今后气候变暖的最佳相似时期,可作为下世纪长江三角洲未来气候变暖的一个经验模式,当时河姆渡地区,相当于气候带较今北移2~4个纬距,处于中亚热带南部.最后,建立了预测气候变暖时气候带迁移的四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古气候 气候经验模式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