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
46
1
作者
卢建亮
陈卓铭
+2 位作者
吴浩
杨伟
陈辉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34-339,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60例发病<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组,30例)或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Robot组,30例),分别于训练...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60例发病<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组,30例)或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Robot组,3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价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力矩反馈系统评价下肢肌力。结果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8周时FMA-LE(P=0.000)和BBS(P=0.000)评分、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均增加;与BWSTT组相比,训练8周时Robot组仅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增加。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均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在提高下肢肌力方面优于减重步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运动障碍
下肢
机器人
康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7
2
作者
张小英
安军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究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火针疗法组、温阳通络汤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3例。火针疗法组采用火针针刺治疗,温阳通络组采用...
目的:探究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火针疗法组、温阳通络汤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3例。火针疗法组采用火针针刺治疗,温阳通络组采用服用温阳通络汤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3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状况、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状况。结果:痉挛程度改善状况,火针疗法组的总有效率为65.2%,温阳通络组的总有效率为60.9%,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联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但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评分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但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评分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能够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并能够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温阳通络汤
中风
痉挛性偏瘫
肢体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
46
1
作者
卢建亮
陈卓铭
吴浩
杨伟
陈辉煌
机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34-339,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项目编号:2013BAI10B01)
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2Y2-00023)~~
文摘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60例发病<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组,30例)或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Robot组,3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价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力矩反馈系统评价下肢肌力。结果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8周时FMA-LE(P=0.000)和BBS(P=0.000)评分、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均增加;与BWSTT组相比,训练8周时Robot组仅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增加。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均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在提高下肢肌力方面优于减重步行训练。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运动障碍
下肢
机器人
康复
Keywords
Stroke
henfiplegia
Movement disorders
Lower extremity
Robotics
Rehabilitation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7
2
作者
张小英
安军明
机构
西安市中医医院
出处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35-3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究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火针疗法组、温阳通络汤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3例。火针疗法组采用火针针刺治疗,温阳通络组采用服用温阳通络汤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3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状况、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状况。结果:痉挛程度改善状况,火针疗法组的总有效率为65.2%,温阳通络组的总有效率为60.9%,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联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但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评分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但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评分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能够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并能够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火针疗法
温阳通络汤
中风
痉挛性偏瘫
肢体功能
Keywords
Fire - needling
Wenyang Tongluo Decoction
Stroke
Spastic
henfiplegia
Limb function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卢建亮
陈卓铭
吴浩
杨伟
陈辉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
4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张小英
安军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18
3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