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博罗先秦陶瓷的INAA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建平 陈铁梅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3-462,共10页
用INAA(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分析了广东博罗县梅花墩、银岗和横岭山等三处遗址所出77片先秦陶和原始瓷胎中Al、Ba、Ce、Cr等27种元素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处理了INAA数据,显示出上述三地无论硬陶或软陶,其原料产地均... 用INAA(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分析了广东博罗县梅花墩、银岗和横岭山等三处遗址所出77片先秦陶和原始瓷胎中Al、Ba、Ce、Cr等27种元素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处理了INAA数据,显示出上述三地无论硬陶或软陶,其原料产地均不相同;而梅花墩和横岭山的原始瓷可能是用不同产源的低铁瓷土原料所烧造。同时也揭示出西周至春秋时期梅花墩和银岗分别使用相同的原料烧造硬陶和软陶。对于银岗一、二期软陶,分析结果表明其原料的选取地点可能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博罗 先秦陶瓷 inAA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红外光谱技术对广东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出土古玉器上蜡工艺的揭示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丘志力 吴沫 魏巧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2-1045,共4页
广东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是广东省目前所发现的最重要的商周时期墓葬群,该墓地出土的玉器样品通过一系列的科学鉴定研究后发现,玉器的红外光谱在2960cm^-1(相对较弱)、2920和2853cm^-1附近出现了2~3个明显的特征性吸收峰,结合... 广东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是广东省目前所发现的最重要的商周时期墓葬群,该墓地出土的玉器样品通过一系列的科学鉴定研究后发现,玉器的红外光谱在2960cm^-1(相对较弱)、2920和2853cm^-1附近出现了2~3个明显的特征性吸收峰,结合对纯蜡样品、现代上蜡玉器样品的测试比较,认为博罗横岭山墓地出土玉器在加工过程中曾经经过上蜡处理,首次揭示出商周时期岭南先民掌握了在加工中利用蜡来增加玉器美观技术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玉器 上蜡工艺 商周墓地 广东博罗横岭山
下载PDF
秦汉粤东郡县制论略——以广东五华狮雄山遗址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波 《嘉应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5-10,共6页
先秦时期粤东已有"百越"族群于此生活蕃息,并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古代文明。广东五华狮雄山遗址,从其建筑规模、文化堆积及出土文物看,特别是器物上钤有"定楬之印"、"定楬丞印"、"藩"的封泥,可认... 先秦时期粤东已有"百越"族群于此生活蕃息,并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古代文明。广东五华狮雄山遗址,从其建筑规模、文化堆积及出土文物看,特别是器物上钤有"定楬之印"、"定楬丞印"、"藩"的封泥,可认定为秦汉定楬县治遗址。该城址始建于秦平岭南之际,扩建完善于南越国初期,毁弃于汉武平越时期,定楬县亦为汉揭阳县所替代。这不仅为探究南越国粤东郡县制演变提供了新路径,而且对粤东文化圈乃至客家先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雄山遗址 南越国 郡县制 定楬县 粤东文化圈
下载PDF
广东郁南县磨刀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锁强 王幼平 +11 位作者 吴荣涛 席松甫 王慧 刘浪 何英明 洪开荣 夏正楷 高星 王社江 袁家荣 房迎三 谢光茂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共11页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出土石制品近400件,原料以石英、砂岩与石英岩为主,另有少量细砂岩与变质砂岩,类别有石料、石核、石片、石器、断块、碎屑及使用砾石,成形石器相对较少。第1地点遗存的年代为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磨...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出土石制品近400件,原料以石英、砂岩与石英岩为主,另有少量细砂岩与变质砂岩,类别有石料、石核、石片、石器、断块、碎屑及使用砾石,成形石器相对较少。第1地点遗存的年代为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省目前确认的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郁南县 磨刀山遗址 砾石石器 旧石器时代早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