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MOTING SILTATION EFFECTS AND IMPACTS OF HENGSHA EAST SHOAL O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被引量:4
1
作者 XIE Jun YAN Yi-xi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5期649-659,共11页
For the Hengsha East Shoal Promoting Siltation Project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this work developed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variable coefficients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For the Hengsha East Shoal Promoting Siltation Project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this work developed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variable coefficients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uspended sedimentation using variable saturation recovery coefficients. Not only does the model yield good verification, preferably give the hydrodynamics and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but also reach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lux by tide for studying the effect the measured topographical changes in the promoting siltation zone of the Hengsha East Shoal. Moreover,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method for examing the net sediment tran- sportation fs of the project of promoting siltation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ltation of the Hengsha East Shoal and siltation mouth layouts, entrance widths, entrance bottom elevations, and the impact of the South Main Dike on promoting siltation through calculating the net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flux by tide over the fixed bed and the direct movable b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indicating that the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net sedi- ment transportation flux by the tide is also useful for assessing the project in promoting siltation. Finally, we use the modeling results to analyze the water and sediment diversion ratios and the changes in silting and scouting in riverbeds and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mpletion of the Hengsha East Shoal Promoting Siltation Project would not adversely affect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Deepwater Channel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gsha east shoal promoting siltation effects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sediment diversion ratio net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flux
原文传递
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
2
作者 张蒙生 陈敏 +1 位作者 丁玲 李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72-78,共7页
为了解横沙东滩围垦后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现状,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10月(秋季)、2020年4月(春季)在横沙东滩自然潮滩和成陆区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工作。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6种,自然潮滩物种数高于成陆区;自然潮... 为了解横沙东滩围垦后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现状,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10月(秋季)、2020年4月(春季)在横沙东滩自然潮滩和成陆区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工作。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6种,自然潮滩物种数高于成陆区;自然潮滩和成陆区优势种明显不同,自然潮滩优势种为圆锯齿吻沙蚕、河蚬、缢蛏和谭氏泥蟹,成陆区优势种为日本新糠虾、日本旋卷蜾蠃蜚和摇蚊幼虫。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成陆区(481.60 ind./m^(2))高于自然潮滩(302.40 ind./m^(2)),平均生物量为自然潮滩(84.50 g/m^(2))高于成陆区(6.71 g/m^(2))。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J、d)为自然潮滩高于成陆区。Cluster和MDS分析表明,横沙东滩不同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ABC曲线表明成陆区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东滩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围垦对长江口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吕巍巍 马长安 +3 位作者 余骥 田伟 袁晓 赵云龙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0-347,共8页
于2011年4—12月,采用生态学的方法,选择了长江口横沙东滩成陆区、促淤区和自然潮滩三种生境,研究了围垦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横沙东滩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8种,物种分布为自然潮滩(22种)>促淤区(19种)>成陆区(7种)... 于2011年4—12月,采用生态学的方法,选择了长江口横沙东滩成陆区、促淤区和自然潮滩三种生境,研究了围垦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横沙东滩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8种,物种分布为自然潮滩(22种)>促淤区(19种)>成陆区(7种),优势种为自然潮滩(6种)>促淤区(5种)>成陆区(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均丰度为促淤区(118.68ind/m2)>成陆区(100.67ind/m2)>自然潮滩(57.56ind/m2),而年均生物量为促淤区(35.71g/m2)>自然潮滩(27.56g/m2)>成陆区(1.52g/m2),三种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其种类组成有关。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J、d)为自然潮滩>促淤区>成陆区。群落聚类和MDS分析显示横沙东滩三种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同时ABC曲线也证实了成陆区和促淤区的底栖动物群落有明显变化,而自然潮滩的群落结构相对完整。以上结果表明,围垦导致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垦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横沙东滩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东滩围垦潮滩内外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巍巍 马长安 +3 位作者 余骥 田伟 袁晓 赵云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825-6833,共9页
2011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12月(冬季),在横沙东滩的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进行底栖动物的采样调查,进行功能群划分及数量特征分析。在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19种和22种。依据食性将其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 2011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12月(冬季),在横沙东滩的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进行底栖动物的采样调查,进行功能群划分及数量特征分析。在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19种和22种。依据食性将其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植食者、肉食者、杂食者和碎屑食者5种功能群,围垦潮滩各功能群物种数分别为4,5,4,3,3;自然潮滩分别为6,3,5,6,2。围垦潮滩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植食者>浮游生物食者>肉食者>杂食者>碎屑食者;自然潮滩为浮游生物食者>杂食者>肉食者>碎屑食者>植食者。围垦潮滩季节间仅有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的物种数存在显著性差异,潮位间仅有植食者的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自然潮滩季节间仅有浮游生物食者的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潮位间仅有植食者的物种数和丰度无显著性差异。围垦潮滩主导功能群在各潮位均为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自然潮滩主导功能群由高潮带到低潮带变化为浮游生物食者→浮游生物食者和杂食者→杂食者。围垦潮滩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而杂食者相对较低;自然潮滩杂食者和肉食者的3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而植食者相对较低。以上结果表明: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底栖动物功能群的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别;各潮位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的不同与生境密切相关;围垦导致底栖动物群落以及功能群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功能群 围垦 横沙东滩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东滩近30年来自然演变及工程影响的GIS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景龙 姜俐平 杨世伦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48,共6页
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资料,在GIS软件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治理工程对横沙东滩冲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沙东滩在长期的自然演变过程中滩地面积相对稳定,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长... 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资料,在GIS软件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治理工程对横沙东滩冲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沙东滩在长期的自然演变过程中滩地面积相对稳定,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长江来沙量减少,滩地面积出现减小的趋势;深水航道北导堤工程(1998—2000年5月)使横沙东滩的冲淤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横沙东滩窜沟扭曲、萎缩,白条子沙及其以东浅水区域淤积加剧;促淤工程实施后,形成了一个有利泥沙沉积的环境,过境泥沙的大量淤积及人工吹泥上滩使得横沙东滩淤长速度显著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东滩 北槽 深水航道工程 冲淤演变
下载PDF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对周边滩涂冲淤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杜景龙 杨世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0-394,共5页
采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资料,在G IS软件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分析治理工程对九段沙(包括江亚南沙)和横沙东滩冲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设6年来两岸滩涂面积增长了97 km2,其中横沙东滩优先... 采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资料,在G IS软件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分析治理工程对九段沙(包括江亚南沙)和横沙东滩冲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设6年来两岸滩涂面积增长了97 km2,其中横沙东滩优先采取了促淤工程,淤积规模较大,滩地面积累计增长了46 km2,是工程前的1.68倍;九段沙的淤积主要是受整治工程南导堤的影响,其中九段上沙及江亚南沙淤积最为强烈,工程后的面积分别是工程前的1.83倍和2.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段沙 江亚南沙 横沙东滩 北槽 深水航道工程 冲淤演变
下载PDF
近年来横沙东滩围垦区前沿地形演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兴杰 王寒梅 +3 位作者 史玉金 杨忠勇 孙杰 戴清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2-149,共8页
河口大型滩涂演化关系到航运通畅、生态保护以及近岸工程的安全性,也是地貌学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选择横沙东滩围垦区前沿5 m等深线包络区域作为研究区,2011–2017年间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对研究区进行持续性高精度监测,并结合近年... 河口大型滩涂演化关系到航运通畅、生态保护以及近岸工程的安全性,也是地貌学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选择横沙东滩围垦区前沿5 m等深线包络区域作为研究区,2011–2017年间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对研究区进行持续性高精度监测,并结合近年来流域来沙、河口工程的建设和极端气候变化等影响因素分析其冲淤格局。结果表明:(1)近年来横沙东滩基本呈中间淤涨、周围冲刷的态势,整体由工程前“长大不长高”转化为工程后的“长高不长大”的演化格局;(2)海域来沙是此区域淤积的主要物源,研究区两侧涨落潮流路分异引起的环流是导致此区域淤积的主要动力;(3)深水航道堤坝工程、横沙东滩围垦工程等是导致研究区中间淤涨的原因;(4)人类活动可以直接影响滩槽的演化格局,工程建设的固定制约了河槽和滩涂的摆动,但也加剧了研究区局部的冲刷,未来应注意其内部串沟的发展,防止其连通威胁堤坝和滩涂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东滩 航道 围垦 冲淤
下载PDF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长江口横沙东滩新陆域数值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路川藤 罗小峰 +1 位作者 徐群 张功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76,125,共6页
为探讨长江口横沙东滩新陆域不同成陆方案对长江口北槽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基于CJK3DWEM模型,建立了新陆域数学模型,划分计算水域三角形单元138 281个,网格边长平均约150.0 m。计算结果表明:横沙东滩新陆域形成后,北港上断面、南槽下断面... 为探讨长江口横沙东滩新陆域不同成陆方案对长江口北槽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基于CJK3DWEM模型,建立了新陆域数学模型,划分计算水域三角形单元138 281个,网格边长平均约150.0 m。计算结果表明:横沙东滩新陆域形成后,北港上断面、南槽下断面落潮分流比略有减小,分流比变化均在1.00%以内;南港河段、北槽中上段涨落急流速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幅度为5~15 cm/s;北槽下段涨落急流速略有减小,减小幅度为5~10 cm/s;北港沿程落急流速有不同程度减小,减小幅度为5 cm/s左右;工程区北侧和南侧高潮位降低,低潮位变化相对较小,原因在于圈围工程主要布置在横沙东滩高程-5.0 m以上浅滩区域,圈围后明显阻隔了涨潮漫滩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横沙东滩 新陆域 CJK3D-WEM模型 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长江河口北港北汊河势演变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文晓 程和琴 +4 位作者 郑树伟 刘高伟 陆雪骏 吴帅虎 郭兴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7,共8页
在分析长江口北港北汊河段实测水文资料及1977-2013年海图基础上,研究近30多年来该河段河势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历史上,北港北汊河段经历了团结沙与北港北沙的交替更迭;(2)北港北汊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河槽,其上段1995-200... 在分析长江口北港北汊河段实测水文资料及1977-2013年海图基础上,研究近30多年来该河段河势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历史上,北港北汊河段经历了团结沙与北港北沙的交替更迭;(2)北港北汊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河槽,其上段1995-2006年以冲刷为主,2006-2013年以淤积为主;中段1995-2013年均以冲刷为主;下段变化不大。(3)洪水导致了北港北汊复式河槽格局的形成,而北槽深水航道北导堤和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限制了北港落潮水流通过横沙东滩串沟进入北槽,进而导致北港北汊分流增加,是北港北汊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港北汊 北沙 长江洪水 青草沙水库 横沙东滩促淤圈围
下载PDF
上海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之路 被引量:10
10
作者 包起帆 江霞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40,共6页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港口需求的增加、周边港口的日益发展、1.8×104箱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及4×105t超大型散货船的问世,上海港自身的自然条件约束日益显现,尤其是发展的空...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港口需求的增加、周边港口的日益发展、1.8×104箱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及4×105t超大型散货船的问世,上海港自身的自然条件约束日益显现,尤其是发展的空间几乎枯竭。为了寻找上海港发展的出路,上海各方已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形成共识的是在横沙建港较为适宜。本文详细分析了上海港面临的困境,并以上海横沙东滩为依托,构想了上海港未来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港 深水港 横沙东滩
下载PDF
上海海洋城和深水大港建设的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吉余 蒋雪中 何青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3,共3页
上海港的经济区位优越,港口的发展不仅关系上海、长三角,还关系到长江流域、中国沿海乃至亚太和世界航运格局的变化。长江口横沙区域的自然条件经过人工改造具有开发基础,在此论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横沙东滩促淤成陆,建设河口深... 上海港的经济区位优越,港口的发展不仅关系上海、长三角,还关系到长江流域、中国沿海乃至亚太和世界航运格局的变化。长江口横沙区域的自然条件经过人工改造具有开发基础,在此论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横沙东滩促淤成陆,建设河口深水大港和新的城区,可以解决上海土地和港航资源开发不足的瓶颈,决定着上海市将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中发挥的作用。海洋新城、深水大港、海洋装备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巨系统工程,除了需要详细的自然条件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工程可行性分析等,更需要有一个权威的高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上海港 横沙东滩 深水港 发展战略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浅滩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波 周云轩 +4 位作者 袁琳 赵云龙 陈亚瞿 袁晓 曹勇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受河口圈围工程、长江径流以及东海潮流复合影响,长江口横沙浅滩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本项研究采用遥感分析、现场观测和调查、室内分析、资料收集等多种方法,对区域内地形地貌、底栖生物、鱼类、鸟类、植物以及... 受河口圈围工程、长江径流以及东海潮流复合影响,长江口横沙浅滩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本项研究采用遥感分析、现场观测和调查、室内分析、资料收集等多种方法,对区域内地形地貌、底栖生物、鱼类、鸟类、植物以及水环境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水质与生态环境较好,但近十年来地形和湿地生境变化较大,未来河口工程实施与建设对该区域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监测和科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浅滩 生物多样性 鱼类 底栖生物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上海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空间拓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包起帆 江霞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1,共7页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港口需求的增加、周边港口的日益发展、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及40万t超大型散货船的问世,上海港自身的自然条件约束日益显现,尤其是发展的空间几乎枯竭。...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港口需求的增加、周边港口的日益发展、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及40万t超大型散货船的问世,上海港自身的自然条件约束日益显现,尤其是发展的空间几乎枯竭。为了寻找上海港发展的出路,上海各方已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形成的共识是在横沙建港较为适宜。本文详细分析上海港面临的困境,并以上海横沙东滩为依托,构想了上海港未来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港 深水港 横沙东滩
下载PDF
长江河口横沙东滩自然演变及工程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桑永尧 虞志英 金寥 《东海海洋》 2003年第3期14-23,共10页
横沙东滩(含横沙浅滩)是长江河口主要浅滩之一,在浅滩两侧(北港和北槽主槽)水流控制下,受浅滩横比降形成的过滩水流和较强的风浪作用影响,滩面长期以来少有淤涨。通过对1995~2002年的地形资料(吴淞基面)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随... 横沙东滩(含横沙浅滩)是长江河口主要浅滩之一,在浅滩两侧(北港和北槽主槽)水流控制下,受浅滩横比降形成的过滩水流和较强的风浪作用影响,滩面长期以来少有淤涨。通过对1995~2002年的地形资料(吴淞基面)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随着北港主槽向南岸进逼,造成横沙东滩窜沟西部到白条子沙之间的滩区北沿明显内凹;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双导堤工程的实施,在北导堤产生的堵汊、导流和拦沙的作用下,白条子沙至横沙东滩沟滩面出现微淤;而横沙东滩窜沟以东滩面难以淤高。采用促淤工程和就近吹泥上滩方式,增加横沙东滩的滩面高程以加快造地,从而达到既疏浚航道又增加湿地面积的双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东滩 深水航道工程 工程影响 冲淤演变 长江河口 浅滩
下载PDF
横沙深水新港“全水运”的集疏运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德艳 秦小川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90,共5页
从世界各地港口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个合适的集疏运模式对港口物流服务效率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参考了国内外港口的成功经验,针对构想中的横沙深水新港,结合其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地理位置优势,对利用长江航运开展"全水... 从世界各地港口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个合适的集疏运模式对港口物流服务效率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参考了国内外港口的成功经验,针对构想中的横沙深水新港,结合其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地理位置优势,对利用长江航运开展"全水运"的集疏运模式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港 深水港 横沙东滩 集疏运 长江航运
下载PDF
上海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空间拓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包起帆 江霞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港口需求的增加、周边港口的日益发展、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及40万t超大型散货船的问世,上海港自身的自然条件约束日益显现,尤其是发展的空间几乎枯竭。...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港口需求的增加、周边港口的日益发展、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及40万t超大型散货船的问世,上海港自身的自然条件约束日益显现,尤其是发展的空间几乎枯竭。为了寻找上海港发展的出路,上海各方已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形成的共识是在横沙建港较为适宜。本文详细分析上海港面临的困境,并以上海横沙东滩为依托,构想了上海港未来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港 深水港 横沙东滩
下载PDF
海岸圈围对雁鸭类种群及生境的影响研究——以长江口横沙东滩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家琳 袁琳 +6 位作者 袁晓 薄顺奇 赵志远 朱晓泾 陈雅慧 李阳 张晋磊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6,共12页
滨海湿地是雁鸭类的重要栖息地,然而高强度的海岸圈围工程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栖息地造成了显著影响,因此分析和研究海岸圈围对雁鸭类种群及栖息地的影响,对水鸟保护和滨海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位于长江... 滨海湿地是雁鸭类的重要栖息地,然而高强度的海岸圈围工程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栖息地造成了显著影响,因此分析和研究海岸圈围对雁鸭类种群及栖息地的影响,对水鸟保护和滨海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位于长江口的横沙东滩,于2003年启动了海岸圈围促淤工程,工程的实施导致湿地生境和水鸟种群都发生着快速变化。本研究分别对2013、2015、2016和2017年,横沙东滩雁鸭类种群和生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拟合回归分析了两者的相关关系,探讨海岸圈围后生境的快速变化对雁鸭类种群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海岸带圈围后水鸟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对策。结果表明:1)海岸圈围工程的实施显著改变了滨海湿地的水鸟生境及种群特征。随着工程的推进,自然潮滩的盐沼湿地呈动态变化趋势;促淤区则随着泥沙的补给,新生了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成陆区逐渐向淡水生态系统演替。伴随着生境的变化,雁鸭类种群逐渐从成陆区和自然潮滩向促淤区转移。2)不同生境类型影响雁鸭类种群数量特征的生境因子不同。未实施圈围的自然潮滩影响雁鸭类数量的主要因素是海三棱藨草/藨草群落面积;正在实施圈围的促淤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挺水植物面积、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和无植被覆盖水域面积;已圈围的成陆区主要影响因素为沉水植物面积。综上,雁鸭类偏向选择具有开阔水域、充足食物供给和相对较低植被盖度的生境类型。对于海岸圈围区域,若能合理利用圈围土地,保留部分区域为湿地,并根据水鸟的生境需求,适当营造水鸟适宜的栖息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圈围工程对水鸟的影响,实现滨海湿地水鸟栖息地保护和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圈围 滨海湿地 雁鸭类 生境 横沙东滩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东滩外侧建设人工岛的自然条件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靖波 蒋雪中 买佳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3-172,共10页
利用2001-2008年的海图资料和2011-2012年枯季现场水文调查数据,分析长江口横沙东滩外侧海域的河势、水动力条件及泥沙含量的潮周期过程,讨论在此建设人工岛的自然条件。结果表明,横沙东滩外侧海域,2001-2008年间冲淤有变化,由滩向海的... 利用2001-2008年的海图资料和2011-2012年枯季现场水文调查数据,分析长江口横沙东滩外侧海域的河势、水动力条件及泥沙含量的潮周期过程,讨论在此建设人工岛的自然条件。结果表明,横沙东滩外侧海域,2001-2008年间冲淤有变化,由滩向海的断面显示上部淤积,下部侵蚀,冲淤转换面在-7^-10m之间,-10^-20m海域整体呈现微冲趋势,但侵蚀速率减缓,河势趋于稳定。横沙东滩受北槽深水航道北导堤影响,向东南方向淤进。定点船测潮流表现出旋转流性质,枯季大潮最大流速不超过188cm/s,小潮最大流速小于134cm/s;北港口外的定点余流显示向口内输运,北槽口外则是向海输运。两测站数据显示枯季大小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处于0.061~0.116kg/m3之间,水体泥沙含量整体处在较低水平。从自然条件上来说,不考虑风浪影响情况,研究区域内河势渐趋稳定,水深条件良好,水动力条件适宜,水体含沙量较低,在该区域内建设人工岛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变化 动力条件 横沙东滩 人工岛 长江口
下载PDF
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冬 刘新成 俞相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4,共7页
以长江口为例,通过与已建典型围填海工程实际促淤效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长江口近期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的合理性分析,研究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的平面淤积形态、断面... 以长江口为例,通过与已建典型围填海工程实际促淤效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长江口近期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的合理性分析,研究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的平面淤积形态、断面淤积形态、促淤区淤积量均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在近期围填海工程中的促淤效果预报较合理,表明该泥沙数学模型适用于长江口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数学模型 围填海工程 促淤效果预报 长江口南汇东滩 长江口横沙东滩
下载PDF
长江口疏浚土在横沙东滩吹填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季岚 唐臣 +1 位作者 张建锋 朱治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3-167,共5页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工程每年产生大量的疏浚土,与此同时横沙东滩吹填工程需要大量的吹填土,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可解决吹填土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可实现疏浚土的综合有益利用,为互利共赢之举。结合横沙三期吹填工程和横沙六期吹填工程实例...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工程每年产生大量的疏浚土,与此同时横沙东滩吹填工程需要大量的吹填土,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可解决吹填土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可实现疏浚土的综合有益利用,为互利共赢之举。结合横沙三期吹填工程和横沙六期吹填工程实例,阐述了该类吹填方案设计原则和设计情况,并对今后的广泛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横沙东滩 疏浚 吹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