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Interruption of intrauterine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with HBIG 被引量:26
1
作者 Qin XH Lin Xi-ao +2 位作者 Xiao-Bo Lu Yue-Xin Zhang Xia Ca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1期3434-3437,共4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interruption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of HBV with HBIG in pregnant women with positive HBeAg and HBsAg.METHOD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adopted. Sixty cases wi...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interruption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of HBV with HBIG in pregnant women with positive HBeAg and HBsAg.METHOD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adopted. Sixty cases with positive HBeAg and HBsAg were coincident with the criteria of inclusion, and 8 cases were excluded. Fifty-two cases were analyzed (28 cases in trial group and 24 in control group). All cases in trial group received 200 IU HBIG intravenously every 4 wk for 3 times from the 28^th wk. The cases of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lacebo in the same way. All pregnant women were detected for HBeAg and HBV-DN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ial and end of the trial (delivery). The cord blood of all newborns were collected for detecting HBeAg and HBV-DNA simultaneously.RESULTS: For investigation of HBeAg of newborns in trial group, 6 of 28 cases of newborns had positive HBeAg, the HBeAg positive rate being 21.4%, the total rate of 95% CI being 8%-41%. In control group, 19 of 24 cases of newborns had positive HBeAg, HBeAg positive rate was 79.2%, the rate of 95%CI being 5%-93%.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2= 17.26, P 〈 0.01, RR = 0.27, 95% CI (6.3 × 10^-6, 8.6 × 10^-5). For investigation of HBV-DNA of newborns in trial group, 7 of 28 cases of newborns had positive HBV-DNA, HBV-DNA positive rate being 25%, the total rate of 95% CI being 11%-45%. In control group, 20 of 24 cases of newborns had positive HBV-DNA, HBV-DNA positive rate was 83.3%, the total rate of 95% CI being 63%-95%.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X^2 = 17.62, P 〈 0.01, RR = 0.30, 95% CI (1.5 × 10^-5, 1.7× 10^-4).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BeAg positive rate and HBV-DNA positive rate of newbor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rial group, 7 of 28 newborns had HBV-DNA positive, but the HBV-DNA load of newbor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ir mothers. In control group, 20 of 24 newborns still had HBV-DNA positive, and the HBV-DNA load of newborns was close to those of their mothers.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BV- DNA load between postnatal women without HBIG intervention and their filial generations (T = 81.5, P 〉 0.1). 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and safe to prevent intrauterine infection of HBV with HBIG from the 28^th wk in pregnant women with positive HBeAg and HBsAg.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ose pregnant women with negative HBeAg and positive HBV-DNA also need to be interrupted by HBI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RUPTION INTRAUTERINE TRANSMISSION hepatitis b virus hbig
下载PDF
HBIG-PBCA-NP对QSG、HepG及PBMC细胞增长率及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忠田 谭德明 +2 位作者 黄顺玲 朱平安 刘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HBIG—PBCA—NP)、PBCA—NP的体外应用安全性。方法用乳化聚合法分别制备HBIG-PBCA-NP、PBCA-NP;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不同浓度的HBIG-PBCA-NP、PBCA—NP对外周血单核细胞...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HBIG—PBCA—NP)、PBCA—NP的体外应用安全性。方法用乳化聚合法分别制备HBIG-PBCA-NP、PBCA-NP;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不同浓度的HBIG-PBCA-NP、PBCA—NP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QSG7701细胞及HepG2.2.15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用自动生化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结果按相对生长率(RGR%),HBIG—PBCA—NP、PBCA—NP对PBMC、QSG7701细胞及HepG2.2.15细胞的毒性分级分别为0—1级,LDH与ALT释放值与HBIG、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PBCA—NP属无毒级载体,HBIG—PBCA—NP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MTT比色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QSG7701细胞 HEPG2.2.15细胞
下载PDF
HBIG、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效应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华芳 熊开钧 +2 位作者 曾令兰 何生松 杨泽川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4年第4期304-308,共5页
本文报道血清HBV复制标志阳性的慢乙肝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7例进行HBIG、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近、远期抗病毒效应观察。治疗组为无环鸟苷第一周按25~20mg/kg/d计后改17~15mg/kg/d×... 本文报道血清HBV复制标志阳性的慢乙肝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7例进行HBIG、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近、远期抗病毒效应观察。治疗组为无环鸟苷第一周按25~20mg/kg/d计后改17~15mg/kg/d×53天,共60天;人白细胞干扰素1×106U肌注每周3次×4周,后改1.0×106U肌注每周2次×6周,共10周;HBIG400U肌注隔日1次,共10周,对照组仅给予一般“保肝”药物。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19例进行治后半年到2年追踪观察,结果近、远期HBcAg、DNAP、HBV-DNA阴转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近、远期HBcAg,HBV-DNA阴转率均达4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近、远期各有4例及2例HBsAg阴转,而对照组则无一例阴转,从近、远期综合抗病毒效应观察,治疗组全阴率分别为33.3%、44.4%,而对照组分别为3.79%及0%,P<0.01,治疗组无明显毒副反应。对比单用无环鸟苷,全阴率31.8%;无环鸟苷加干扰素两药联合全阴率37.5%,均有所提高,达到44.4%,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ig 无环鸟苷 干扰素 抗病毒药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替诺福韦联合不同剂量HBIG在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中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沝 张薇莉 赵隽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2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联合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3月HBV感染的妊娠妇女[高载量(HBV DNA>1×10^(6)IU/mL)]1000例,分为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组(替诺福...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联合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3月HBV感染的妊娠妇女[高载量(HBV DNA>1×10^(6)IU/mL)]1000例,分为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组(替诺福韦300 mg/d+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1月肌注100 IU HBIG+0、1、6月注射10μg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组(替诺福韦300 mg/d+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1月肌注200 IU HBIG+0、1、6月注射10μg乙肝疫苗)。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新生儿情况、抗-HBs水平、母婴阻断效果、安全性、随访24个月情况。结果基线资料及新生儿情况在二组中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组出生1月、7月的抗-HBs水平[依次(295.8±42.9)mIU/mL、(764.1±146.3)mIU/mL]高于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组[依次(250.9±33.7)mIU/mL、(737.2±152.1)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组阻断失败率(3.6%)低于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组(6.6%),抗-HBs阳性率(96.4%)高于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组(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随访中,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组失访9例(1.8%),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组失访11例(2.2%);HBV DNA阳性、抗-HBs阳性在二组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替诺福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无不良反应。结论替诺福韦联合200 IU剂量HBIG在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中有助于短期内提高免疫保护及阻断效果,而长期效果与联合100 IU剂量HBIG相当,两种方案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替诺福韦 hbig 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
下载PDF
HBIG联合HBVac阻断HBV宫内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银姬 岳亚飞 张树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孕期多次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BVac)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效果。方法对30例HBsAg阳性孕妇从孕20周开始联合注射HBIG和HBVac,另23例未行注射的HBsAg阳性孕妇作对照。采用敏感特异的套式聚... 目的探讨孕期多次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BVac)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效果。方法对30例HBsAg阳性孕妇从孕20周开始联合注射HBIG和HBVac,另23例未行注射的HBsAg阳性孕妇作对照。采用敏感特异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结果阻断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HBVDNA检出率分别为10%(3/30)和34.8%(8/23),二组差异显著,而PBMC中HBVDNA检出率二组无显著性差异;阻断组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下降率38.5%(10/26),而对照组10.5%(2/19),差异显著,PBMC中HBVDNA水平二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多次联合注射HBIG和HBVac可有效降低孕妇体内HBVDNA水平,从而降低HBV宫内感染率,但对孕妇PBMC中HBV影响不大,并不降低新生儿PBMC中HBVDNA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聚合酶链反应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孕妇HBIG被动免疫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罗红凤 韩文玲 +1 位作者 冷伶丽 汤泊珍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 :研究HBV阳性孕妇孕期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1 0 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预防组 6 0例 ,于孕 2 8、32、36周肌肉注射HBIG三次 ,每次2 0 0IU ;对照组 4 0例 ,只随... 目的 :研究HBV阳性孕妇孕期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1 0 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预防组 6 0例 ,于孕 2 8、32、36周肌肉注射HBIG三次 ,每次2 0 0IU ;对照组 4 0例 ,只随访查体不用药。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均于出生后 2 4小时内肌肉注射HBIG 1 0 0IU一次 ,注射乙肝疫苗时间和剂量均按正常婴儿的操作方案进行。母儿血清HBsAg ,HBeAg和抗 -HBs用固相放免法检测 ,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HBIG预防组孕妇的婴儿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预防组婴儿血清抗 -HBs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HBV -DN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孕妇于孕期多次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可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高效价 免疫球蛋白类
下载PDF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维力 路春生 赖浪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1177-1178,共2页
目的观察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名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新生儿按不同的阻断方法随机分为3组,在新生儿及婴儿12个月龄时,采血清检测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Ⅱ组和对... 目的观察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名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新生儿按不同的阻断方法随机分为3组,在新生儿及婴儿12个月龄时,采血清检测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Ⅱ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2.22%和26.5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研究Ⅱ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1.11%和8.16%,差异有显著性(P<0.005);研究Ⅰ组、研究Ⅱ组和对照组的12月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6.82%、2.22%和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研究Ⅰ组、研究Ⅱ组和对照组的12月龄婴儿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9.55%、73.33%和6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优于单独接种乙肝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母婴垂直传播
下载PDF
乙肝疫苗联合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阮一帆 谭翠娟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20-21,共2页
目的研究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孕晚期肌注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V母婴传播及慢性化阻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41名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新生儿按不同的阻断方法分为3组,在新生儿及12个月... 目的研究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孕晚期肌注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V母婴传播及慢性化阻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41名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新生儿按不同的阻断方法分为3组,在新生儿及12个月龄时,采血清检测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阻断Ⅱ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2.22%和26.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Ⅱ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3.33%和10.00%,差异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Ⅰ组、阻断Ⅱ组和对照组的12月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8.70%、2.22%和26.00%,差异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Ⅰ组、阻断Ⅱ组和对照组的12月龄婴儿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8.26%、73.33%和64.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显著提高乙肝疫苗阻断婴儿出生后HBsAg阳转及HBV感染慢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垂直传播
下载PDF
HBIG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潇 沈斌仙 +2 位作者 吴月芳 虞国其 朱秋丽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观察评价外源性注射HBIG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07年7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和分娩的阳性孕妇200例作为对象。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三组,HBIG 1组:同意孕期及产后注射HBIG者75例;HBIG 2组,同意... 目的:观察评价外源性注射HBIG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07年7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和分娩的阳性孕妇200例作为对象。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三组,HBIG 1组:同意孕期及产后注射HBIG者75例;HBIG 2组,同意产后注射HBIG者85例;非HBIG组不同意或因经济原因无法注射HBIG者40例。凡新生儿HBV-DNA(+),即表示胎儿宫内感染HBV;婴儿出生后6个月HBV-DNA(+),亦表示母婴垂直传播HBV。结果:孕28周时孕妇乙肝标志物各指标检测结果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IG1组经过产前3次HBIG注射之后,HBsAg、HBeAg、HBsAb阳性率与HBIG2组和非HBIG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三组孕妇在孕28周和产前血清中的HBV-DNA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乳汁中HBV-DNA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新生儿和6个月婴儿HBV感染率HBIG 1组〈HBIG 2组〈非HBIG组(P〈0.05,P〈0.01)。结论:肌注HBIG可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明显,并可降低母乳喂养感染的风险,且孕晚期孕妇和新生儿均使用HBIG优于仅产后新生儿肌注。孕晚期孕妇肌注HBIG可降低HBV的传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垂直传播 乙肝病毒 宫内感染
下载PDF
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宫内传播的研究 被引量:90
10
作者 李小毛 施敏凤 +2 位作者 杨越波 侯红瑛 沈慧敏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2年第1期63-64,66,共3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对HBsAg阳性孕妇的乙肝病毒 (HBV)宫内阻断作用及孕妇血清中HBVDNA水平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HBIG组 5 6例 ,孕 2 8周起肌注HBIG ,每 4周一次至分娩 ;对照组 5 2例 ,未予用药。两组孕妇均于孕 2 ...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对HBsAg阳性孕妇的乙肝病毒 (HBV)宫内阻断作用及孕妇血清中HBVDNA水平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HBIG组 5 6例 ,孕 2 8周起肌注HBIG ,每 4周一次至分娩 ;对照组 5 2例 ,未予用药。两组孕妇均于孕 2 8周、分娩前 ,其新生儿于生后 2 4小时内免疫接种前抽静脉血检测HBsAg ,HBeAg及HBVDNA定量。结果 :HBIG组孕妇HBVDNA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 ,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16 .1%和 32 .7% ) ,P <0 .0 5。胎儿宫内感染率随着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增加而呈现增高趋势 (P <0 .0 5 )。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 :携带HBV孕妇产前多次注射HBIG可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乙肝免疫球蛋白 DNA
下载PDF
HBsAg阳性产妇分娩婴儿乙肝免疫接种低和无应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明 边茜 朱云霞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可能导致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婴儿乙肝免疫接种后免疫低和无应答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83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新生儿出生后6 h内及21 d接种乙型肝炎免疫... 目的探讨可能导致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婴儿乙肝免疫接种后免疫低和无应答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83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新生儿出生后6 h内及21 d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IU,出生当天和出生后1、6个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10μg。出生后6 h内、7月龄抽取股静脉血,检查HBV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按照产妇孕期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母乳喂养、父亲HBsAg情况、母亲HBeAg情况分组,评估上述因素对婴儿乙肝免疫接种应答情况的影响。结果产妇孕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组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8.6%(25/290),未行抗病毒治疗组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7.0%(38/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P=0.44)。母乳喂养组婴儿的低和无应答率为8.8%(18/204),人工喂养组低和无应答率为7.2%(45/6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47)。父亲HBsA g阳性组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20.0%(5/25),父亲HBsAg阴性组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27.2%(58/8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P=0.08)。母亲HBeAg阳性组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9.9%(33/335),母亲HBeAg阴性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6.0%(30/4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P=0.06)。结论 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婴儿中,母亲孕期采用抗病毒治疗、母乳喂养、父亲HBsAg阳性和母亲HBeAg阳性对婴儿乙肝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 免疫应答
下载PDF
不同方法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平 王福彦 +2 位作者 边保华 张慧珠 张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9期62-63,5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sAg伴HBeAg双阳性孕妇的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阻断作用。方法将137例双阳性孕妇分为4组:A组从孕16周起注射HBIG,B组从孕20周起注射HBIG,C组从孕28周起注射HBIG,A、B、C 3组孕妇每次均注射...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sAg伴HBeAg双阳性孕妇的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阻断作用。方法将137例双阳性孕妇分为4组:A组从孕16周起注射HBIG,B组从孕20周起注射HBIG,C组从孕28周起注射HBIG,A、B、C 3组孕妇每次均注射HBIG200IU,并间隔4周1次,直至临产;D组作为对照组,不注射HBIG;出生后4组所有新生儿均于16h内和生后2周注射HBIG200IU,满月起按1、2、7月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随访。结果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测得HBsAg,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A、B 2组与C组、D组以及C组与D组均有显著性差别(P均<0.05);经随访A、B、C、D 4组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5.6%、5.3%、19.4%和48.5%,母婴传播阻断率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均显著高于C组和D组、C组显著高于D组(P均<0.05)。结论对HBsAg伴HBeAg双阳性孕妇,选择孕20周开始注射HBIG比较合适,阻断率最高,能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
下载PDF
HBsAg阳性孕妇免疫接种阻断HBV宫内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苗 景涛 +5 位作者 杨克虎 祝秉东 刘雅莉 田金徽 马彬 谭继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评价HBsAg阳性孕妇产前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或联用乙肝疫苗阻断胎儿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6个数据库,手检9种期刊,并追查参考文献,纳入国内外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 目的评价HBsAg阳性孕妇产前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或联用乙肝疫苗阻断胎儿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6个数据库,手检9种期刊,并追查参考文献,纳入国内外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用Revman 4.2.1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结果。结果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总剂量600 IU,胎儿HBV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RR=0.42,95%CI=0.21-0.83,P=0.01),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低于空白对照组(RR=0.30,95%CI=0.10-0.85,P=0.02),新生儿HBeAg阳性率Anti-HBs阳性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大于600 IU时,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RR=0.39,95%CI=0.26-0.58,P〈0.000 01),新生儿Anti-HBs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总剂量〉600 IU,胎儿HBV宫内感染率、新生儿HBeAg阳性率、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新生儿Anti-HBs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600 IU组新生儿HBeAg阳性率和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可降低胎儿HBV宫内感染率;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阻断宫内感染的疗效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ig 肝炎病毒 乙型 宫内感染 孕妇 META分析
下载PDF
拉米夫定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永泽 李淑霞 +1 位作者 葛素兰 王建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8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110例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0例,自孕28周起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分娩后停服。对照组40例,不口服拉米夫定。2组新...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110例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0例,自孕28周起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分娩后停服。对照组40例,不口服拉米夫定。2组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及乙肝疫苗(HBvac)。2组新生儿出生时及7个月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HBV-DNA。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当日外周血HBsAg、HBV-DN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新生儿血清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婴儿7个月时外周血抗-HBs阳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使用拉米夫定,新生儿HB IG和HBvac联合注射可以阻断HBV母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乙肝病毒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
下载PDF
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和平 冯杏琳 +1 位作者 申华 张风月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3期67-67,58,共2页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方法 对孕妇HBsAg(+)者进一步检测HBVM及HBVDNA ,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乙肝疫苗和HBIG免疫阻断 ,并对新生儿脐血进行HBVM及HBVDNA检测以了解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 采用HBIG阻断HBV新生...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方法 对孕妇HBsAg(+)者进一步检测HBVM及HBVDNA ,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乙肝疫苗和HBIG免疫阻断 ,并对新生儿脐血进行HBVM及HBVDNA检测以了解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 采用HBIG阻断HBV新生儿无 1例发生感染。结论 孕早期检测HBVM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早治疗 ,是阻止患儿出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乙肝免疫球蛋白 DNA
下载PDF
243例产妇抗-HBs阳性率调查与分析
16
作者 周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891-892,共2页
目的 调查产妇血清中抗 -HBs阳性率 ,了解产妇对HBV的免疫力。 方法 对 2 43例产妇 (剖宫产组 13 9例和平产组 10 4例 )进行乙肝全套检测。 结果  2 43例产妇中抗 -HBs阳性 96例 (3 9 5 1% ) ,剖宫产组 13 9例产妇中有68例抗 -HBs... 目的 调查产妇血清中抗 -HBs阳性率 ,了解产妇对HBV的免疫力。 方法 对 2 43例产妇 (剖宫产组 13 9例和平产组 10 4例 )进行乙肝全套检测。 结果  2 43例产妇中抗 -HBs阳性 96例 (3 9 5 1% ) ,剖宫产组 13 9例产妇中有68例抗 -HBs阳性 (4 8 92 % ) ,平产组 10 4例产妇中有 2 8例抗 -HBs阳性 (2 6 92 % )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0 5 )。 结论 为了优生优育 ,必须提高育龄女性对乙肝的免疫力 ,加强乙肝疫苗的注射 ,同时宜采取产前、产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抗—Hbs 乙肝疫苗 hbig
下载PDF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HBV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顾扬 贾青青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1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阻断HBsAg阳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的疗效并探讨其适应症。 方法 :86例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 (n =40 )和对照组 (n =46) ,均在妊娠 2 8周时抽取静脉血检测HBsAg、HBeAg和HBVD NA。治疗组自 2 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阻断HBsAg阳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的疗效并探讨其适应症。 方法 :86例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 (n =40 )和对照组 (n =46) ,均在妊娠 2 8周时抽取静脉血检测HBsAg、HBeAg和HBVD NA。治疗组自 2 8周开始每 4周肌注一次HBIg(2 0 0IU)直至分娩。对照组不给予上述药物。新生儿出生后即取静脉血检测HBsAg。结果 :治疗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BeAg阳性和阴性孕妇均可发生宫内感染 ,但HBe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而两组中HBVDNA阴性孕妇均未发生宫内感染。 结论 :HBIg能有效降低HBsAg阳性孕妇的宫内感染发生率 ,HBVDNA检测可以作为是否应用HBIg的指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HbVDNA 垂直传播 hbig 宫内感染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佩 郭采平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年第2期89-92,共4页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HBIG)是含有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Ab)的多克隆球蛋白制剂,其含量占蛋白质总量的96%以上。静脉输注后即刻达到高峰,能与乙肝病毒颗粒外壳上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特异性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从而使病...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HBIG)是含有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Ab)的多克隆球蛋白制剂,其含量占蛋白质总量的96%以上。静脉输注后即刻达到高峰,能与乙肝病毒颗粒外壳上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特异性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从而使病毒失去对细胞的侵袭能力,它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是公认的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的有效的常规治疗方法。但是,一旦停止HBIG用药,由于拉米夫定存在耐药性问题,HBV再感染率会升高。为此,国内外在HBIG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长期效果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肝移植 HbV再感染
下载PDF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汪绒 吕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7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究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HBs Ag阳性孕妇3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0例。对照组仅给予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观... 目的探究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HBs Ag阳性孕妇3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0例。对照组仅给予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观察组孕妇和新生儿均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比较两组胎儿宫内与1年后HBV感染情况和新生儿出生时及其1年后HBsAb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宫内HBV感染率为9.47%(18/190),新生儿出生1年后HBV感染率为1.58%(3/190),均低于对照组的22.63%(43/190)及16.32%(31/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与1年后HBsAb阳性率分别28.42%、94.21%,均高于对照组的7.89%、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和新生儿均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提高新生儿HBsAb阳性率和HBV的传播阻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下载PDF
Prevention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by hepatitis B virus with 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efficacy and mechanism 被引量:17
20
作者 岳亚飞 杨晓菊 张树林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8-40,共3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 in preventing intrauterine infection by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d to investigate its mechanism. Methods Forty eight pregnant women positiv...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 in preventing intrauterine infection by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d to investigate its mechanism. Methods Forty eight pregnant women positive for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34 wome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injected with HBIG during pregnancy; the other 14 women were controls. Maternal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before HBIG injection and at delivery. Neonatal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within 24 hours after birth before HBIG and hepatitis B vaccine were given. HBsAg and antibody to HBsAg (anti HBs) were tested by radioimmunoassay. Results None of the 35 newborns (including 2 twi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positive for HBsAg, but 3 (21%)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positive (P=0.02). The HBsAg titers in the women in the study group decreased after HBIG injection. Of the 35 newborns in the study group, 32 (91%) were positive for anti HBs. Conclusion Systematic injections of HBIG during pregnancy may prevent intrauterine HBV infection, the mechanism of which may be reduction of maternal HBV viremia and production of fetal passive i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trauterine infection 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