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铁调素25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振华 冯振伟 +6 位作者 叶智明 陆玲娜 何坤 施燕春 项新 李洁 黄典胜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调素25(hepcidin-25)水平和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择210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 目的 探讨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调素25(hepcidin-25)水平和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择210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血清hepcidin-25的平均值为界,分为CAPD高hepcidin-25组107例、CAPD低hepcidin-25组103例;另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所有CA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hepcidin-25水平.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钙化评价研究.结果 CAPD高hepcidin-25组在随访12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71例次,因心血管事件死亡21例(占19.6%);而CAPD低hepcidin-25组发生心血管事件27例次,因心血管事件死亡仅10例(占9.7%).CAPD高hepcidin-25组和CAPD低hepcidin-25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2组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5).CA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病率[46.7%(98/210)]与健康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5.6%(5/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高hepcidin-25组CAC发病率均明显高于CAPD低hepcidin-25组(P<0.01);而且相关性分析显示,hepcidin-25水平与CAC积分呈正相关(r=0.980,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epcidin-25水平[偏回归系数(B)=0.402,P<0.01]和CAC(B=-0.015,P<0.01)是CA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epcidin-25水平升高及CAC是CAP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提示铁代谢紊乱可能参与,且促进了CAC的发生、发展,并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血清铁调素25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妮华 董卓 +1 位作者 蒋雅楠 吴巍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94-198,22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6年3月~2019年10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576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是否...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6年3月~2019年10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576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78例和非MACE组49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临床特征、血清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MACE组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KillipⅢ和Ⅳ级比率及入院时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尿酸(UA)、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NLR、心肌肌钙蛋白I(cTnI)、Gensini评分均高于非MACE组(P<0.05),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25(OH)D均低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PV、NLR、Killip分级Ⅲ和Ⅳ级是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25(OH)D是其保护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PDW、MPV、NLR、25(OH)D预测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766、0.793、0.717、0.658。结论PDW、MPV、NLR是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25(OH)D是其保护因素,四者均可预测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其中以MPV、PDW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25羟维生素D 血小板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特征分析
3
作者 杜彦梅 衣欣 董平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68-70,73,共4页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3年3月在北京市回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19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心衰组和健康组一...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3年3月在北京市回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19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心衰组和健康组一般资料情况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以及心衰组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人群出院后随访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心衰组与健康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即心功能下降,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随着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者,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其心功能降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下降趋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临床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应评估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于25-羟维生素D不足者应及时给予补充干预,以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提升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 心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振华 冯振伟 +6 位作者 叶智明 陆玲娜 何坤 施燕春 项新 李洁 黄典胜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180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按12个月内有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分成心血管事件组(73例)和无心血管事件组(10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 目的探讨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180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按12个月内有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分成心血管事件组(73例)和无心血管事件组(10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疗程、透析前血压、吸烟史、血红蛋白水平、营养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铁调素(Hepcidin-25)水平均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固醇、血清Hepcidin-25和TNF-α水平是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血清总胆固醇、血清Hepcidin-25和TNF-α水平是导致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腹膜透析 心血管事件 hepcidin-25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入院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齐增 范云操 叶晨希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7期1405-1409,共5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入院或体检时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N末端脑钠肽前体...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入院或体检时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记录观察组患者入院24h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记录3个月随访时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25-(OH)D3降低(P〈0.05);血清25-(OH)D3严重缺乏(〈10μg/L,n=29)者NT-pro BNP及hs-CRP水平、NYHAⅢ~Ⅳ级患者的比例及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高于25-(OH)D3缺乏(10~20μg/L,n=67)、不足(20~30μg/L,n=20)及充足(〉30μg/L,n=16)者(均P〈0.05),而LVEF则低于后3者(均P〈0.05);NYHAⅢ~Ⅳ者及发生心血管事件者的血清25-(OH)D3、NT-pro BNP及hs-CRP水平高于NYHAⅠ~Ⅱ者及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均P〈0.01),而LVEF则低于后两者(均P〈0.01)。血清25-(OH)D3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1),而与NT-pro BNP及hs-CRP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低血清25-(OH)D3水平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血清25-(OH)D3水平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831(95%CI:0.536~0.927,P〈0.05),最佳诊断截点为(15.03±1.94)μ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和76.3%。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且心功能越差,水平越低,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有助于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25-羟维生素D3 危险因素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