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须草核型分析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传虎 张秋平 +1 位作者 姚家玲 陈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研究和确定禾本科无融合生殖植物——龙须草(Eulaliopsisbinata)的染色体数目并进一步判断其倍性。【方法】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龙须草的染色体数目,通过分析龙须草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确定其倍性水平。【... 【目的】研究和确定禾本科无融合生殖植物——龙须草(Eulaliopsisbinata)的染色体数目并进一步判断其倍性。【方法】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龙须草的染色体数目,通过分析龙须草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确定其倍性水平。【结果】龙须草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核型公式为2n=40=18m+2sm,属于1B型。龙须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胞质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构型为20Ⅱ。在其减数分裂过程观察到中期Ⅰ出现不配对染色体(34.3%),后期Ⅰ出现落后染色体,变幅为1~3个(32.4%),末期Ⅱ~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明显的微核(20%)等异常现象。【结论】龙须草是异源四倍体植物,具有40条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草 染色体 核型 减数分裂 异源四倍体
下载PDF
亚比棉茎叶茸毛性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毳 柴宝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8-60,共3页
实验研究人工合成异源 4倍体亚比棉茸毛性状、形态、密度和性状遗传结果表明 ,亚比棉茎、叶茸毛主要着生于其脉上 ,中脉、侧脉至小支脉茸毛密度依次呈递减趋势 ,且其茸毛茎 >叶 >花器官。分布密度茎部为 12 .30根 /mm2 ,叶部为 10... 实验研究人工合成异源 4倍体亚比棉茸毛性状、形态、密度和性状遗传结果表明 ,亚比棉茎、叶茸毛主要着生于其脉上 ,中脉、侧脉至小支脉茸毛密度依次呈递减趋势 ,且其茸毛茎 >叶 >花器官。分布密度茎部为 12 .30根 /mm2 ,叶部为 10 .38根 /mm2 。茸毛复毛数量远大于单毛 ,分枝一般 6~ 7根 ,多者达 15根以上 ,最长可达 6 2 0 μm。亚比棉茸毛优良性状系其父本野生比克氏棉多毛抗虫优良性状的转育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比棉 茸毛性状 抗虫性状 茸毛形态 茸毛密度 遗传
下载PDF
野生棉与陆地棉异源四倍体的合成与性状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赟 杨娜 +1 位作者 荣二花 吴玉香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6-981,共6页
棉属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将抗病性从野生棉转移到陆地棉中,以此提高陆地棉抗病性是一条理想的育种途经。本研究通过陆地棉和C组野生澳洲棉远缘杂交获得杂种F1,对其进行染色体加倍,将加倍的异源六倍体再与B组野生绿顶棉杂交,产生陆地棉... 棉属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将抗病性从野生棉转移到陆地棉中,以此提高陆地棉抗病性是一条理想的育种途经。本研究通过陆地棉和C组野生澳洲棉远缘杂交获得杂种F1,对其进行染色体加倍,将加倍的异源六倍体再与B组野生绿顶棉杂交,产生陆地棉、澳洲棉、绿顶棉的异源四倍体杂种。异源四倍体杂种继承了亲本的部分性状,同时也产生了如蔓生等特异性状;该杂种减数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均等分离,四分体时期有多分体和微核出现;SSR结果发现,该杂种不仅具有三个亲本的特征条带,并且产生了新的重组成分。本研究不仅为该异源四倍体杂种不育提供了直接原因,也为进一步探讨有效的育性恢复方法及棉花新种质创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利用野生棉资源控制棉花黄萎病育种探索培育了中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野生棉 异源四倍体杂种 减数分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