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rrigating with cooler water does not reverse high temperature impact on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in hybrid rice
1
作者 Wanju Shi Xinzhen Zhang +8 位作者 Juan Yang Somayanda M.Impa De Wang Yusha Lai Zijin Yang Hang Xu Jinshui Wu Jianhua Zhang S.V.Krishna Jagadish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904-913,共10页
Rice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are negatively impacted by high temperature stress.Irrigation water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affects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thus influencing yield and quality.The role of cooler irri... Rice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are negatively impacted by high temperature stress.Irrigation water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affects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thus influencing yield and quality.The role of cooler irrigation water in counteracting high temperature induced damages in rice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are not explored.Hence,in the present study two rice hybrids,Liangyoupeijiu(LYPJ)and IIyou 602(IIY602)were exposed to heat stress and irrigated with water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a splitsplit plot experimental design.The stress was imposed starting from heading until maturity under field-based heat tents,over two consecutive years.The maximum day temperature inside the heat tents was set at 38℃.For the irrigation treatments,two different water sources were used including belowground water with cooler water temperature and pond water with relatively higher water temperature.Daytime mean temperatures in the heat tents were increased by 1.2–2.0℃ across two years,while nighttime temperature remained similar at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the heat tents.Cooler belowground water irrigation did have little effect on air temperature at the canopy level but decreased soil temperature(0.2–1.4℃)especially under control.Heat stress significantly reduced grain yield(33%to 43%),panicles m^(-2)(9%to 10%),spikelets m^(-2)(15%to 22%),grain-filling percentage(13%to 26%)and 1000-grain weight(3%to 5%).Heat stres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halkiness and protein content and decreased grain length and amylose content.Grain yield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air temperature at the canopy level and soil temperature.Whereas grain quality parameters like chalkiness recorde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both air and soil temperatures.Irrigating with cooler belowground water reduce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heat stress on grain yield by 8.8%in LYPJ,while the same effect was not seen in IIY602,indicating cultivar differences in their response to irrigation water temperature.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irrigating with cooler belowground water would not significantly mitigate yield loss or improve grain quality under realistic field condition.The outcome of this study adds to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at stress and irrigation as a mitigation tool.Irrigation water temperature regulation at the rhizosphere was unable to counteract heat stress damages in rice and hence a more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genetic options at canopy levels should be explor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quality grain yield Hybrid rice high temperature IRRIGATION Water management
下载PDF
Trans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arbon-Nitrogen in Relation to Ric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as Affected by High Temperature at Early Panicle Initiation Stage 被引量:2
2
作者 JI Dongling XIAO Wenhui +8 位作者 SUN Zhiwei LIU Lijun GU Junfei ZHANG Hao Matthew Tom HARRISON LIU Ke WANG Zhiqin WANG Weilu YANG Jianchang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598-612,共15页
Due to climate change, extreme heat stress event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adversely affecting ric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The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substances are essential for... Due to climate change, extreme heat stress event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adversely affecting ric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The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substances are essential for ric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high temperature stress(HTS) at the early panicle initiation(EPI) stage on the accumul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substances in various organs of rice, as well as the resulting effects on ric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n indica rice cultivar Yangdao 6(YD6) and a japonica rice cultivar Jinxiangyu 1(JXY1) under both normal temperature(32 ℃/26 ℃) and high temperature(38 ℃/29 ℃)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xposure to HTS at the EPI stag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rice yield by reducing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grain-filling rate, and grain weight. However, it improve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rice grains by increasing protein and amylose contents. The reduction in nitrogen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ccounted for the changes in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grain-filling rate, and grain size. Under HTS, the decrease in nitrogen accumulation accompanied by the reduction in dry matter may be due to the down-regulation of leaf net photosynthesis and senescence, as evidenced by the decrease in nitrogen content. Furthermore, the decrease in sink size limited the translocation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substances to grains,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duction in grain weight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grain quality. These finding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HTS on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Further efforts are needed to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rice varietie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early panicle initiation stage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carbon-nitrogen translocation grain yield grain quality
下载PDF
施氮量对优质稻G优325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立江 蒋明金 +7 位作者 何星雷 姬广梅 张佳凤 罗丹秋 江学海 田晋钰 黎勇 李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明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的适宜施氮量。【方法】设5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和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和N240)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G优325主要生育时期茎糵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 【目的】探明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的适宜施氮量。【方法】设5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和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和N240)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G优325主要生育时期茎糵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氮肥吸收利用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适当增加施氮量能显著提高G优325的产量,且在N180处理下产量最高。施氮量对产量构成因素、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增加,G优325成熟期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有效穗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在N180处理达到最高值,而每穗粒数在N120处理最多。随着施氮量增加,抽穗前后的干物质积累向籽粒的转运量均表现为处理N180>N240>N120>N60>N0;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总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N180处理下最高;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均表现为处理N0>N60>N120>N180>N240。【结论】适宜提高施氮量(180 kg/hm^(2)),可协同实现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高产与较高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籼稻 施氮量 干物质 氮肥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优质稻适宜收获期筛选研究
4
作者 严鹏 曾晴虹 +7 位作者 罗海伟 陈龙周 胡玉婷 杨青青 刘洋旋 刘越 穆麒麟 田小海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适期收获是实现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一个技术措施。以6个优质稻品种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不同时期收获处理[成熟度(籽粒黄熟率)达到80%时收获、成熟度达到90%时收获、成熟度100%时收获、成熟度100%后5 d收获、成熟度100%后1... 适期收获是实现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一个技术措施。以6个优质稻品种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不同时期收获处理[成熟度(籽粒黄熟率)达到80%时收获、成熟度达到90%时收获、成熟度100%时收获、成熟度100%后5 d收获、成熟度100%后10 d收获]的水稻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均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成熟度100%后10 d收获的最高。参试品种的整精米率在成熟度达100%时趋向稳定;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不同收获期处理间变化不大;在成熟度为90%~100%时收获,参试品种表现出适中的崩解值和消减值,食味品质相对较好;大部分品种在成熟度100%时收获糙米游离脂肪酸含量稳定,且为较低水平;3个香稻品种在成熟度90%~100%时收获,其香味物质含量最高。选择产量、整精米率、游离脂肪酸含量、崩解值和消减值等5个参数对优质稻的适宜收获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认为,优质稻成熟度(籽粒黄熟率)100%时为其适宜收获期,考虑到品种间差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优质稻适宜在成熟度90%~100%时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收获期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水稻钵苗插秧机栽插深度对华南优质籼稻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覃元钰 徐强辉 +4 位作者 林阿典 梁开明 郑章荣 黄继川 傅友强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0期35-40,共6页
早返青、早分蘖是华南籼稻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水稻机械栽插深浅显著影响返青和分蘖,对移栽期水稻早生快发具有重要影响。以华南优质籼稻南晶香占为材料,设置3个钵苗插秧机栽插深度,分别为T_(1)处理1 cm、T_(2)处理3 cm和T_(3)处理4cm... 早返青、早分蘖是华南籼稻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水稻机械栽插深浅显著影响返青和分蘖,对移栽期水稻早生快发具有重要影响。以华南优质籼稻南晶香占为材料,设置3个钵苗插秧机栽插深度,分别为T_(1)处理1 cm、T_(2)处理3 cm和T_(3)处理4cm,研究其对水稻株高、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穗数和稻谷产量在不同栽插深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栽插深度增大,平均茎蘖数减少;栽插深度对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长度会有影响,但对水稻总株高不存在显著影响;各时期T_(1)处理的生物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稻谷产量与有效穗数和总颖花数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水稻深插秧减少了水稻的分蘖,降低了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减少了总颖花数和库容量,从而降低稻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钵体苗 机插秧 栽插深度 稻谷产量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甘肃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瑞 司睿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文章基于甘肃省2012—2021年的粮食产量及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影响甘肃省粮食产量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对甘肃省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 文章基于甘肃省2012—2021年的粮食产量及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影响甘肃省粮食产量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对甘肃省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逐渐增强,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甘肃省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小。基于此,从严守耕地红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甘肃省粮食产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粮食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影响因素 科技投入 高素质农民 绿色农业
下载PDF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南通为例
7
作者 葛磊 邵元健 +3 位作者 沈素香 吴海燕 顾卫兵 方季红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18,共5页
在当前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粮食安全对于支撑全面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尤为重要。本文以粮食产销过渡地区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分析了其耕地利用现状、粮食种类与分布、粮食生产现状以及粮食企业、仓储与流通等领域的基本情况... 在当前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粮食安全对于支撑全面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尤为重要。本文以粮食产销过渡地区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分析了其耕地利用现状、粮食种类与分布、粮食生产现状以及粮食企业、仓储与流通等领域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南通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地方粮食供给紧平衡的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强组织、谋特色,稳定产量,以科技提品质、增效益,提升产业、促进流通畅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粮食产量 绿色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技术集成与示范
8
作者 王少希 罗冬生 +6 位作者 钱艳杰 李诚 胡明勇 刘苏 易展平 姚艳红 王冲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34-40,48,共8页
2023年继2022年的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开展双季稻品种选配和“培地扩容、激光平田,因地选种、依茬搭配,机械密植、变量施肥,生防优先、梯级控害”技术集成示范。结果表明,双季稻品种最适搭配为:欣荣优123+隆晶优1212、中安7... 2023年继2022年的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开展双季稻品种选配和“培地扩容、激光平田,因地选种、依茬搭配,机械密植、变量施肥,生防优先、梯级控害”技术集成示范。结果表明,双季稻品种最适搭配为:欣荣优123+隆晶优1212、中安7号+泰优398、陵两优268+泰优398、陵两优268(浏阳)+Y两优911、湘早籼32号(宁乡)+Y两优911;千亩核心示范片、万亩综合试验区和十万亩辐射带动区周年平均产量分别达19478.3、18066.4和15077.4 kg/hm^(2),较非示范区双季稻周年产量分别增产51.8%、40.8%和17.5%;千亩核心示范片、万亩综合试验区年纯收入分别为20630.68元/hm^(2)、19437.78元/hm^(2),较非示范区分别增收87.7%、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品种选配 “四高”技术 示范 双季稻
下载PDF
浙东南地区优质稻产量与品质对不同播期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义虎 曾孝元 +2 位作者 何贤彪 周奶弟 陈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6-751,共16页
为明确浙东南地区不同类型优质稻的适宜播期,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杂交籼稻泰两优217为材料,开展大田分期播种试验,研究5个不同播期(Ⅰ~Ⅴ期)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育期、秧苗素质、分蘖特性、群体生长率、干物质积累和稻米品质... 为明确浙东南地区不同类型优质稻的适宜播期,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杂交籼稻泰两优217为材料,开展大田分期播种试验,研究5个不同播期(Ⅰ~Ⅴ期)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育期、秧苗素质、分蘖特性、群体生长率、干物质积累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水稻产量、品质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甬优1540和泰两优217产量先增后减,分别以第Ⅱ期和第Ⅲ期最高,其对应的产量潜力分别为11.54和9.47 t·hm^(-2);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基本一致。生育时期随播期推迟而相应顺延,播种齐穗期缩短,齐穗成熟期延长,全生育期变化因品种而异。随播期推迟,秧苗素质、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先提高后降低,分蘖数上升而成穗率下降,群体生长率和茎叶输出率因品种、生育阶段不同而存在差异。播期主要影响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其品质总体随播期推迟呈变优的趋势。产量与齐穗成熟期的温光资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品质与齐穗20 d至成熟期的温光资源关系密切。综上,在该地区甬优1540高产与优质同步的播期为5月7日至5月26日;泰两优217高产且相对优质的播期为5月16日至5月22日,而优质且相对高产的播期为5月23日至5月27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南 优质稻 产量 品质 播期 气候因子
下载PDF
肥水调控对强筋小麦中优9507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的研究 被引量:100
10
作者 赵广才 何中虎 +4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张艳 李振华 张文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1-356,共6页
通过灌水和氮、磷、钾肥料的不同处理对优质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氮合理配合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不同蛋白质组分对水肥的反应有一定差异,清蛋白对灌水处理反应敏感,对肥料处理反应迟钝;... 通过灌水和氮、磷、钾肥料的不同处理对优质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氮合理配合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不同蛋白质组分对水肥的反应有一定差异,清蛋白对灌水处理反应敏感,对肥料处理反应迟钝;球蛋白对灌水和氮、磷处理反应敏感,对钾处理反应迟钝;醇溶蛋白对水和氮处理反应敏感;谷蛋白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增施氮肥可提高吸水率,减少灌水次数可显著提高沉降值,增施氮肥使湿面筋含量显著提高,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随灌水次数减少而增加。试验中以全生育期灌2次水,配合高氮、磷、钾处理的产量和品质均表现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水调控 强筋小麦 中优9507品种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抽穗灌浆早期高温与干旱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11
作者 段骅 唐琪 +2 位作者 剧成欣 刘立军 杨建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561-4573,共13页
【目的】探讨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点。【方法】常规中熟籼稻品种黄华占(耐热品种)和双桂1号(热敏感品种)与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粳4038(粳稻)种植于盆钵,于抽穗和灌浆早期(始穗后0—10 d... 【目的】探讨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点。【方法】常规中熟籼稻品种黄华占(耐热品种)和双桂1号(热敏感品种)与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粳4038(粳稻)种植于盆钵,于抽穗和灌浆早期(始穗后0—10 d)设置高温(日最高温度为37.5℃)、干旱(土壤水势保持在-30±10 kPa)、高温+干旱3种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且正常供水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相比,高温、干旱和高温+干旱3种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各品种的花粉可育率、受精率、结实率和产量;降低了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崩解值,增加了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消减值。高温及高温+干旱处理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热敏感品种双桂1号大于耐热品种黄华占,两优培九和扬粳4038大于双桂1号和黄华占。干旱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热敏感品种大于耐热品种;双桂1号和黄华占大于两优培九和扬粳4038。高温、干旱或高温+干旱胁迫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其对根系氧化力、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趋势一致。【结论】抽穗与灌浆早期高温或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双桂1号和黄华占的耐热性强于两优培九和扬粳4038,两优培九和扬粳4038的耐旱性则强于双桂1号和黄华占。在高温或干旱胁迫下根系氧化力、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高是一些水稻品种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干旱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减轻水稻高温危害的作用 被引量:42
12
作者 段骅 俞正华 +3 位作者 徐云姬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为探明灌溉方式对减缓水稻高温危害的影响,以中籼水稻品种黄华占和双桂1号为材料,在抽穗灌浆期进行高温(白天/夜间平均温度为35.1℃/20.8℃)和正常温度(白天/夜间平均温度为29.0℃/20.8℃)处理并设置轻干湿交替灌溉(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 为探明灌溉方式对减缓水稻高温危害的影响,以中籼水稻品种黄华占和双桂1号为材料,在抽穗灌浆期进行高温(白天/夜间平均温度为35.1℃/20.8℃)和正常温度(白天/夜间平均温度为29.0℃/20.8℃)处理并设置轻干湿交替灌溉(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15kPa时复水)、重干湿交替灌溉(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30kPa时复水)和水层灌溉(对照)3种灌溉方式,观测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尤其是在高温胁迫下,与水层灌溉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显著增加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增加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增大崩解值,减小消减值,重干湿交替灌溉的结果则相反。2个品种结果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抽穗结实期遭受高温胁迫,采用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稻米品质。冠层相对湿度降低、叶片活性氧()生成速率减小、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增加、内源细胞分裂素浓度及籽粒亚精胺和精胺浓度的提高是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减轻水稻高温危害的重要生态生理原因。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灌溉方式 产量 品质 生理机制
下载PDF
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 被引量:95
13
作者 董合忠 毛树春 +1 位作者 张旺锋 陈德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1-451,共11页
经过6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不仅建立了适合国情、特色鲜明并基于精耕细作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棉花栽培理论体系,为奠定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优化成铃理论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 经过6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不仅建立了适合国情、特色鲜明并基于精耕细作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棉花栽培理论体系,为奠定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优化成铃理论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论文对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作了综合评述。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是通过棉株结铃形成的,受结铃时间、棉铃所处空间部位以及棉株生理年龄的显著影响,优化成铃就是根据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在最佳结铃期、最佳结铃部位和棉株生理状态稳健时多结铃。棉花集中成铃期是一生中的高光合效能期,使群体棉叶系统的高光合效能期、成铃高峰期和光热资源高能期相同步,可以更有效地优化成铃。为优化成铃,要按照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协调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的关系,在增加生物学产量的基础上,稳定或提高经济系数;在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的基础上,稳步提高铃重。光合产物是棉花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不同生育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直接影响成铃,为优化成铃,结铃吐絮期要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为优化成铃,要主动而有预见性地控制棉花个体发育,培植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使棉花群体多结铃、结优质铃。棉株吐絮成熟期的表现即为熟相,有正常成熟、早衰和贪青晚熟之分,库-源关系、根-冠关系失调常会引起根系合成并向上运输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含量上升,并可能导致衰老相关基因提前或推迟表达,产生异常熟相(早衰或贪青晚熟),为优化成铃,要协调好库-源关系、根-冠关系,促进棉花正常成熟。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不仅促进了中国棉花栽培学的发展,也为中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可预期的未来优化成铃理论仍然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但随着棉花轻简化、机械化、可持续和绿色环保生产技术的发展,优化成铃理论也要随之变化和发展,以便更好地支撑中国棉花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优化成铃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和产量构成要素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14
作者 张桂莲 陈立云 +5 位作者 张顺堂 黄明 唐文邦 雷东阳 李梅华 贺治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为选育耐热水稻品种,对2个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高温处理(8:00~17:00,37℃,17:00~8:00,30℃),测定了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和产量构成要素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导致水稻开颖角度、花丝长度和花粉粒直径明... 为选育耐热水稻品种,对2个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高温处理(8:00~17:00,37℃,17:00~8:00,30℃),测定了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和产量构成要素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导致水稻开颖角度、花丝长度和花粉粒直径明显增大,花药开裂、花粉可染率明显下降,柱头活力下降不明显,耐热品种996开颖角度、花丝长度和花粉粒直径在高温下增幅大于热敏感品种4628,而花药开裂、花粉可染率和柱头活力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4628;高温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下降,每穗总粒数增减不显著,耐热品种996的结实率、千粒重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4628;高温显著降低了稻米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提高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高温下稻米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提高,热敏感品种4628的稻米品质受高温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花器官 产量构成要素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8
15
作者 谢晓金 李秉柏 +4 位作者 李映雪 李昊宇 赵小艳 杨沈斌 王志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3期411-415,共5页
以扬稻6号与南粳4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高温处理,研究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深入探讨高温对水稻的伤害机理。研究表明:水稻抽穗期高温降低了水稻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稻米... 以扬稻6号与南粳4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高温处理,研究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深入探讨高温对水稻的伤害机理。研究表明:水稻抽穗期高温降低了水稻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也呈下降趋势,而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明显,随胁迫温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急剧下降。相同温度胁迫下,扬稻6号的热害指数(Index of heat sensitivity,HIS)稍低于南粳43,其中扬稻6号的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受高温的影响也稍低于南粳43,说明扬稻6号耐高温能力高于南粳43。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高温对水稻结实和稻米品质的伤害机理,筛选耐热性强的水稻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高温胁迫 产量构成要素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播期对优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9
16
作者 裴雪霞 王姣爱 +1 位作者 党建友 张定一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21-128,共8页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播期对强筋小麦"临优145"和中筋小麦"临优2018"籽粒灌浆进程中粒重、蛋白质含量、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并探明了它们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播期对强筋小麦"临优145"和中筋小麦"临优2018"籽粒灌浆进程中粒重、蛋白质含量、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并探明了它们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优质小麦灌浆进程及蛋白质含量符合一元三次方程,分别呈"慢-快-慢"的"S"型和"高-低-高"的"V"型变化;开花后23 d蛋白质含量最低;蛋白质产量随灌浆进程呈持续上升趋势。随播期推迟,优质小麦最大粒重、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及起始生长势提高,灌浆持续期和有效灌浆持续期延长,旗叶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以10月9日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灌浆速率与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临优145"有效灌浆持续期与千粒重显著正相关,"临优2018"有效灌浆持续期与千粒重间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优质小麦 灌浆特性 粒重 蛋白质含量与产量 光合特性 籽粒产量
下载PDF
长粒型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桂育9号的选育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传华 刘广林 +2 位作者 李虎 罗群昌 陈远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8-1074,共7页
【目的】选育高产长粒型高档优质常规稻新品种,为促进广西高档优质米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长粒型品种黄华占为母本、高产优质品种力源占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高产长粒型高档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并于2011~2016年分别参... 【目的】选育高产长粒型高档优质常规稻新品种,为促进广西高档优质米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长粒型品种黄华占为母本、高产优质品种力源占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高产长粒型高档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并于2011~2016年分别参加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自选育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广西常规优质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桂北和高寒山区稻作区扩区试验,观察其综合表现。【结果】桂育9号的生育期早造123 d,晚造108 d,粒长7.1~7.3 mm,整精米率61.8%,千粒重23.5 g,每穗总粒数160.9粒,结实率76.6%,综合米质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在品比试验中,早、晚造平均产量分别达8628.0和6978.0 kg/ha,比对照种柳沙油占202(对照,CK)分别增产11.50%和13.50%。在区域试验中,早、晚造平均产量分别为6426.0和7290.0 kg/ha,比CK增产5.75%和11.47%。在生产试验中,晚造平均产量6514.5 kg/ha,比CK增产10.08%。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为中稻种植时平均产量分别为9235.5和8433.0 kg/ha。在百色市和河池市百亩高产示范中,平均产量分别为9836.1和10944.0 kg/ha。桂育9号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14039号,2017年9月获新品种权授权,授权号CNA20140926.1。【结论】桂育9号具有粒型长、产量高、整精米率高、米质优、耐肥、抗倒力强等优点,适宜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桂北稻作区作为早、中稻种植,也可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为中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优质稻 桂育9号 超高产 长粒型 选育 广西
下载PDF
高温对水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18
作者 段骅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400,共8页
随着温室效应和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情况频繁发生,研究高温对水稻危害的机理与对策对稳定和促进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从光合特性、抗逆系统、脯... 随着温室效应和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情况频繁发生,研究高温对水稻危害的机理与对策对稳定和促进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从光合特性、抗逆系统、脯氨酸、激素、多胺、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阐述了其生理机制,提出减轻水稻高温胁迫的调控措施,并对未来深入开展水稻高温逆境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产量 品质 生理机制
下载PDF
对长江流域早籼稻品质改良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被引量:23
19
作者 邓华凤 舒服 蒲宏铁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共3页
对早稻品质改良的可行性、优质高产相结合的可能性和早稻品改的技术路线进行了阐述。认为稻米品质性状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 ,生态条件对品质有一定影响 ,但不同品种敏感性不同 ,通过育种选育对环境钝感的品种可实现早稻生产优质化。优质... 对早稻品质改良的可行性、优质高产相结合的可能性和早稻品改的技术路线进行了阐述。认为稻米品质性状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 ,生态条件对品质有一定影响 ,但不同品种敏感性不同 ,通过育种选育对环境钝感的品种可实现早稻生产优质化。优质和高产并不完全矛盾 ,培育既优质又高产的品种是可能的。并提出了早籼稻品质改良的技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品质改良 技术路线 品质育种 优质高产组合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浩 马艳明 +4 位作者 宁堂原 赵春 焦念元 刘志勇 李增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10个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系)在5种不同土壤类型区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河潮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褐土,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表现为河潮土&...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10个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系)在5种不同土壤类型区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河潮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褐土,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表现为河潮土>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但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5.80%、5.96%、12.06%;容重、硬度、面团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和评价值表现为砂姜黑土最优,褐土、棕壤次之,河潮土最差,容重、硬度变异系数较小为1.27%、6.38%,粉质参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0.08%、14.62%、16.90%、13.30%。产量表现为砂姜黑土>潮土>褐土>棕壤>河潮土,在不同土壤类型间产量、穗数和千粒重变异较大,粒数相对稳定。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性状、产量和产量因素有较大影响,但各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变异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籽粒产量 品质性状 优质小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