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pressure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ater injection mechanism and indicator curve model for fractured-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
1
作者 Lixin Chen Chengzao Jia +6 位作者 Rujie Zhang Ping Yue Xujian Jiang Junfang Wang Zhou Su Yun Xiao Yuan Lv 《Petroleum》 EI CSCD 2024年第3期511-519,共9页
Water injection for oil displac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develop fractured-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ounds of water injection,the development effect gradually fail... Water injection for oil displac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develop fractured-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ounds of water injection,the development effect gradually fails.The emergence of high-pressure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allows increased production from old wells.Although high-pressure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practice for nearly 10 years in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s,its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and the water injection curve is not apparent.In the past,evaluating its effect could only be done by measuring the injection-production volume.In this study,we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high-pressure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ater injection.We propose a fluid exchange index for high-pressure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ater injection and establish a discrete model suitable for high-pressure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ater injection curves in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s.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mechanisms:replenishing energy,increasing energy,replacing energy,and releasing energy.The above mechanisms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high-pressure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ater injection curve of the well HA6X in the Halahatang Oilfield in the Tarim Basin.By solving the basic model,the relative errors of Reservoirs I and II are found to be 1.9%and 1.5%,respectively,and the application of field examples demonstrates that our proposed high-pressure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ater injection indicator curve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high-pressure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in fracture-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d-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 high-pressure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ater injection Mechanism water injection indicator curve
原文传递
应用油水井联动测试优化不稳定注水参数方法研究
2
作者 蔡涛 李坪东 +5 位作者 刘强灸 刘春林 范鹏 张禹 魏周城 安娜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74-78,共5页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常规注水波及范围相对固定,技术适应性逐渐变差,采用以注水量增减或注水井停开的周期注水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本文提出通过对多个周期注水的井组开展油水井联动测试,即在注水量周期性变化或停注开注...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常规注水波及范围相对固定,技术适应性逐渐变差,采用以注水量增减或注水井停开的周期注水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本文提出通过对多个周期注水的井组开展油水井联动测试,即在注水量周期性变化或停注开注过程中,监测注入井和采出井井底流压变化,以此来对不稳定注水的波动幅度和波动周期进行优化。该方法操作简单,受外界因素影响小,适用于不同不稳定注水油藏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注水 合理参数 联动测试 井底流压
下载PDF
CO_(2)快速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现场试验
3
作者 姚红生 高玉巧 +3 位作者 郑永旺 邱伟生 龚月 钱洋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页岩油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面临着CO_(2)与页岩储层及流体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数值模拟技术不成熟、缺乏规模注采及低成本回收工艺等技术难题。为探索页岩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主控机理,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 页岩油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面临着CO_(2)与页岩储层及流体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数值模拟技术不成熟、缺乏规模注采及低成本回收工艺等技术难题。为探索页岩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主控机理,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为对象开展了超临界CO_(2)水岩反应实验,分析了高温高压条件下页岩矿物溶蚀作用及其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并通过注CO_(2)恒质膨胀实验、最小混相压力测试评价了地层超压条件下注CO_(2)后原油高压物性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考虑多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优化了设计注入参数,最终通过矿场试验验证了技术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 CO_(2)水岩反应以碳酸质矿物溶蚀占主导,长英质矿物部分溶解,生成中大孔隙;(2)在地层原油中注入适量的CO_(2),显著萃取了原油中间烃组分,原油黏度从5.151 mPa·s下降到1.250 mPa·s,且CO_(2)首先萃取轻烃组分,随生产时间增加萃取组分逐渐变为重烃;(3)基于人工压裂与天然缝网混合介质组分数模模型,优化设计单井吞吐注气量1.7×10~4 t,注气速度500~600 t/d,焖井时间50 d;(4)低压侧加热的页岩油CO_(2)吞吐地面工艺,可依据CO_(2)注入地面工艺多参数数据模型,实现精准控温,避免注入管线冻堵及井下油管和套管材料低温脆断问题;(5)产出气CO_(2)浓度高于80%时,采用气相回收直注工艺,实现产出气回收成本降至104元/t。结论认为,CO_(2)快速吞吐有效提高了页岩油采收率,形成的机理认识和技术系列可为页岩油注CO_(2)吞吐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注CO_(2) 水岩反应 机理 混合介质组分数模 快速吞吐 地面工艺 现场试验
下载PDF
桥式同心配水器结构优化及其在南堡油田的应用
4
作者 魏玲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南堡油田注水开发已处于油藏中后期,为满足油藏“注上水、注够水”的开发需求,大斜度井分注需求逐年增加。此前,大斜度井采用同心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后,存在调不动和漏失量大等问题。针对同心配水器存在的问题,对水嘴形状和结构进行优化改... 南堡油田注水开发已处于油藏中后期,为满足油藏“注上水、注够水”的开发需求,大斜度井分注需求逐年增加。此前,大斜度井采用同心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后,存在调不动和漏失量大等问题。针对同心配水器存在的问题,对水嘴形状和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开展模拟测试并应用于矿场试验。该技术已在油田58口井上成功应用,应用井的最大井斜62.08°,施工成功率100%,初次测调成功率100%,测调效率提升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度井 同心分层注水 水嘴结构 模拟测试 测调成功率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装机条件雨天环境使用能力试验验证技术
5
作者 梁言 刘涛 马争胜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系统验证国产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雨天环境下使用能力,以装机条件下该型动力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装机条件下发动机吞水试验、模拟雨天滑跑溅水试验以及雨中适应性试飞3项试验研究了该动力装置雨天环境使用能力。经试验发现,发动机在装... 为系统验证国产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雨天环境下使用能力,以装机条件下该型动力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装机条件下发动机吞水试验、模拟雨天滑跑溅水试验以及雨中适应性试飞3项试验研究了该动力装置雨天环境使用能力。经试验发现,发动机在装机吞水条件下发生喘振,在溅水试验和雨中适应性试飞过程中工作正常。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发动机雨天环境验证技术可以有效识别该型发动机吞水后喘振故障,系统验证发动机雨天环境使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装机条件 吞水试验 溅水试验 雨中适应性试飞
下载PDF
基于三维裂隙网络模拟和单孔压水试验的裂隙张开度确定方法
6
作者 程锦波 夏露 于青春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2-272,共11页
岩体裂隙的等效水力张开度(水力学等效隙宽)是岩体的关键力学几何参数之一。目前常采用交叉孔试验等大型试验方法获取野外深部岩体裂隙的张开度,但该方法很少在一个工程中多次使用,且难以分析裂隙张开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以三峡大坝右岸... 岩体裂隙的等效水力张开度(水力学等效隙宽)是岩体的关键力学几何参数之一。目前常采用交叉孔试验等大型试验方法获取野外深部岩体裂隙的张开度,但该方法很少在一个工程中多次使用,且难以分析裂隙张开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以三峡大坝右岸地下电站硐室围岩为例,提出了一种联合利用常规单孔压水试验数据和三维裂隙网络模拟,反演确定裂隙等效水力张开度的新方法。利用实测裂隙编录资料取得的统计数据开展裂隙产状随机模拟,构建与压水试验钻孔连通的三维离散裂隙网络渗流模型,拟合单孔压水稳态流量和压力的关系,反演不同深度岩体的裂隙等效水力张开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岩体裂隙的等效水力张开度一般为0.07~0.30 mm,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统计特征,多数钻孔反演的裂隙等效水力张开度随埋深呈指数形式衰减,少数钻孔呈现出裂隙等效水力张开度随机性强、随埋深变化不明显的特征。相较传统方法,本方法反演结果显著不同,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裂隙张开度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数值模拟 压水试验 三峡大坝
下载PDF
物理模拟融合油藏精细刻画法表征特低渗油藏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
7
作者 林艳波 李军建 +3 位作者 程林松 方越 王一帆 杨亚琴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中国低渗透油藏分布广泛,其中大部分区块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且由于剩余油类型及成因不明确导致采出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延长低渗透油藏稳产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井口生产资料和储层水驱前缘波及系数对油藏模型进行历史拟合,建立了特... 中国低渗透油藏分布广泛,其中大部分区块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且由于剩余油类型及成因不明确导致采出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延长低渗透油藏稳产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井口生产资料和储层水驱前缘波及系数对油藏模型进行历史拟合,建立了特低渗油藏剩余油的精细刻画模型,并综合利用静动态物理模拟实验、生产资料动态分析等方法,明确了特低渗油藏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成因及类型,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剩余油挖潜策略,最终在姬塬油田耿155区长1特低渗油藏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油藏剩余油主要分为储层平面和垂向非均质性导致的储层非均质型剩余油、局部储层注采不对应导致的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以及储层黏土矿物运移膨胀导致的欠注型剩余油,针对性挖潜后目标井组采出程度提高5.1%~12.4%。经现场应用后,预测原油累计采出量相比原始措施提高15.6%~37.3%,为特低渗油藏中高含水期挖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中高含水期 剩余油 水驱冲刷实验 流管模型 欠注机理 挖潜对策
下载PDF
缆控智能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的创新应用
8
作者 梁丽娟 汤天国 +2 位作者 汤延帅 樊秀江 刘杰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42-44,共3页
缆控智能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以井下智能测调配水器为核心,集成了流量计、控制电路、电机减速器、可调水嘴和封隔器验封等关键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自动测调控制算法,系统能够精确控制各分层配水器水嘴开度,实现对油田分层注水的数字化... 缆控智能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以井下智能测调配水器为核心,集成了流量计、控制电路、电机减速器、可调水嘴和封隔器验封等关键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自动测调控制算法,系统能够精确控制各分层配水器水嘴开度,实现对油田分层注水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此工艺的关键技术涵盖了注水管柱的设计与功能、地面控制器的组成与功能、井下控制装置如智能测调配水器、高精度流量计和一体化可调水嘴的研发与应用,以及供电和通信电缆的密封与保护技术。实践证明,缆控智能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在提高注水效率、降低人工干预、提升注水合格率等方面表现突出,已在多个油田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效,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油田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 缆控智能 实时测调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单环注水试验新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9
作者 张向阳 于永堂 +3 位作者 杨少飞 雷伟 王小勇 任利军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22-28,59,共8页
针对传统单环试坑注水试验装置在注水流量观测时存在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研制了单环注水试验新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马氏瓶、数字差压计、注水钢环等组成,采用数字差压计对马氏瓶内外压强差进行测量,再将测得的气体压强差换算为马氏瓶... 针对传统单环试坑注水试验装置在注水流量观测时存在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研制了单环注水试验新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马氏瓶、数字差压计、注水钢环等组成,采用数字差压计对马氏瓶内外压强差进行测量,再将测得的气体压强差换算为马氏瓶内水柱高度值,从而可计算出每个观测时间段内由马氏瓶注入钢环内的水量,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注水量观测相对误差小于3.8%。采用单环注水试验新装置测试兰州新区某工程建设场地填土层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场地填土渗透系数为1.03×10^(-4)cm/min~2.09×10^(-4)cm/min,属中等透水地层;入渗水在竖向与水平向的影响范围差异不大,浸润范围内土体的含水率消散较快。该单环注水试验新装置能够研究原位条件下的土体渗透及水分迁移规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注水试验 试验装置 马氏瓶 渗透系数
下载PDF
基于不同试验方法的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取值研究
10
作者 徐杰 黄勇 《甘肃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2-137,共6页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有许多,每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因此选用合适的渗透系数对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分析至关重要。以泽雅水库泄放洞工程为例,在3个勘探孔中采用注水试验、压水试验和连通试验分别对渗透系数进行计算分...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有许多,每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因此选用合适的渗透系数对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分析至关重要。以泽雅水库泄放洞工程为例,在3个勘探孔中采用注水试验、压水试验和连通试验分别对渗透系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试验方法计算的渗透系数相差较大,可达到1~4个数量级,表明裂隙岩体具有强烈的非均质各向异性。各方法均适用于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计算,但针对实际工程,尺度越小则岩体非均质性越明显,采用连通试验结果较好;尺度越大则岩体均质性越好,选择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比较合适。研究结果可为渗流定量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透系数 注水试验 压水试验 连通试验
下载PDF
硬膜外针注水试验置管法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启鑫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针注水试验置管法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00例足月头位临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试验阴性置管,研究组采取... 目的:探讨硬膜外针注水试验置管法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00例足月头位临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试验阴性置管,研究组采取试验阳性置管。比较两组产妇的置管有效率、血管误伤率及镇痛25min前后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水平。结果:研究组产妇置管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血管误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前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25min后研究组产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镇痛前后HR、MA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针注水试验置管法可提高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成功率,降低血管误伤率,维持母体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针注水试验置管法 硬膜外分娩镇痛 效果
下载PDF
流动条件下X65钢在含氧体系下的腐蚀行为及腐蚀预测模型
12
作者 张金龙 江潘 +1 位作者 廖柯熹 何国玺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70-79,共10页
X65钢注水海管介质含有溶解氧,导致管道内发生严重腐蚀。针对该问题,基于现场注水海管基础数据,考虑流速、温度、溶解氧浓度和Cl^(-)浓度对X6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设计9组正交试验,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 X65钢注水海管介质含有溶解氧,导致管道内发生严重腐蚀。针对该问题,基于现场注水海管基础数据,考虑流速、温度、溶解氧浓度和Cl^(-)浓度对X6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设计9组正交试验,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失重测试和腐蚀产物表征;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腐蚀预测模型。结果表明:4种影响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溶解氧浓度>温度>流速>Cl^(-)浓度,溶解氧浓度是腐蚀主控因素;随着流速、温度、溶解氧浓度和Cl^(-)浓度的增大,腐蚀速率增大;腐蚀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主要为Fe3O4和Fe2O3;考虑上述4个因素的影响,基于7组均匀腐蚀速率值,建立腐蚀预测模型;采用剩余2组均匀腐蚀速率值对腐蚀预测模型进行验证,误差最大为8.9%,表明该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海底管道 含氧体系 高温高压反应釜试验 腐蚀行为 腐蚀预测模型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破损煤岩层的渗透性研究
13
作者 宋喜东 王恩志 +6 位作者 刘晓丽 虎晓龙 金慧 高峻 姚文理 郭万平 孙一奇 《中国矿山工程》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利用矿井资源修建地下储库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掌握矿井储存空间内煤岩层渗透特性,是确定地下储库储存容量,保障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本文以灵新煤矿矿井浓盐水地下储库工程为背景,开展... 利用矿井资源修建地下储库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掌握矿井储存空间内煤岩层渗透特性,是确定地下储库储存容量,保障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本文以灵新煤矿矿井浓盐水地下储库工程为背景,开展现场原位压水试验,对采掘完成的矿区煤岩层渗透特性进行研究,探明了矿区遗留煤柱、采区顶、低板的渗透特性和透水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各煤层遗留煤柱的稳定流量值为1.0~6.12 L/min,15和16煤顶板稳定流量为1.76~8.82 L/min,16煤的底板稳定渗流量为1.971~8.82 L/min。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层煤柱透水率为0.046~0.261 Lu,顶板透水率为0.07~0.162 Lu,底板透水率为0.042,其中16煤煤柱透水率最大,为0.261 Lu。煤岩层透水性较差,有利于修建地下储库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破损岩体 地下储库 压水试验
下载PDF
非插入式液压智能分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葛嵩 袁辉 +1 位作者 于志刚 李新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6,共8页
注水调配是油田实现注水井有效注水的重要手段。目前,涠洲海域多采用裸眼射孔完井,注水管柱为桥式偏心管柱或同心集成管柱,注水层位平均4~6层。井眼轨迹复杂,狗腿度大,需要依靠钢丝作业投捞水嘴完成调配,作业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偏低... 注水调配是油田实现注水井有效注水的重要手段。目前,涠洲海域多采用裸眼射孔完井,注水管柱为桥式偏心管柱或同心集成管柱,注水层位平均4~6层。井眼轨迹复杂,狗腿度大,需要依靠钢丝作业投捞水嘴完成调配,作业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偏低,且占用井口影响高产井作业。为提高智能化和精细化,设计了非插入式液压分控注水管柱以及配套的液压控制智能注水工具,可依靠地面控制系统完成地面智能在线测调。建立配水器水嘴模型,通过实验确定摩擦系数,精确描述流量压力关系,提高分注精度。通过管柱设计和管柱摩阻计算,在涠洲6-13油田A6井进行了非插入式液压智能分控技术应用,实现了液压精细分控,突破了温度高、井眼轨迹复杂、井深大的应用难题,测调效率提高了90%,分注精度达到油藏指标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嘴优化 智能注水 涠洲油田 液压分控 测调效率
下载PDF
智能沉箱注水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15
作者 张宏利 刘怡孟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
沉箱重力式码头已向深水化发展,无掩护海域大型沉箱的应用日益增多,对沉箱安装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2号泊位工程5 200余t超大型椭圆沉箱的顺利安装,避免传统人工控制注水工艺的弊端,项目团队创新性的... 沉箱重力式码头已向深水化发展,无掩护海域大型沉箱的应用日益增多,对沉箱安装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2号泊位工程5 200余t超大型椭圆沉箱的顺利安装,避免传统人工控制注水工艺的弊端,项目团队创新性的研发了一种智能沉箱注水系统,包含信息采集设备、数据处理系统、操作反应终端。通过对水位、流量、姿态等数据进行收集运算,可实现沉箱自动化精细调平。该系统在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2号泊位工程成功应用,顺利完成11座5 200余t超大型椭圆沉箱安装,提高了作业工效,保障了工程质量,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并且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箱 智能注水系统 水泵 研发 测试
下载PDF
预置缝线的间断缝合法改进腹腔镜下T管缝合的效果
16
作者 王成 何晓军 +6 位作者 戴竞耀 肖梅 张辉 蒲猛 赵刚 孔亚林 刘承利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T管缝合时预置缝线法与传统缝合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间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行腹腔镜T管缝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T管缝合方法,研究组采用预置缝线的T管缝合方法:间断缝合,进...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T管缝合时预置缝线法与传统缝合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间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行腹腔镜T管缝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T管缝合方法,研究组采用预置缝线的T管缝合方法:间断缝合,进针和出针时前一针的缝线不打紧,每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T管缝合时间和注水试验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术中T管缝合时间少于对照组[(12.61±0.88)min vs(17.62±0.58)min,t=-23.34,P<0.001],注水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0 vs 25%(6/24),P=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预置缝线的间断缝合法可提高腹腔镜下T管缝合速度,使缝合更确切,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T管缝合 间断缝合 预置缝线 缝合时间 注水试验
下载PDF
分层注水井全电控测试技术完善与应用
17
作者 王竞崎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4年第4期57-62,共6页
随着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分注井数、层段数逐年递增,测试工作量大幅增加,测试能力已达瓶颈,测试队伍与测试工作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攻克了包括电动验封技术、电动投捞技术和电动验封测调一体技术的全电控测试技术,... 随着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分注井数、层段数逐年递增,测试工作量大幅增加,测试能力已达瓶颈,测试队伍与测试工作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攻克了包括电动验封技术、电动投捞技术和电动验封测调一体技术的全电控测试技术,这些技术可实现分层注水井验封、投捞、测调工作全过程电缆直控、地面直读,使测试工作由机械方式向机电一体化转变,大幅度提高了测试效率。但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工具结构设计不合理、材质强度不够等情况导致工艺成功率较低。因此,攻关完善分层注水井全电控测试技术,通过对电动验封仪、电动投捞仪和电动验封测调一体仪的优化完善,进一步提高工艺成功率,累计开展现场试验318口井,节约了测试费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 全电控 技术完善 测试效率
下载PDF
长庆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及配套测试技术新进展
18
作者 何秀玲 卓红 +1 位作者 周运波 卢强强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4期49-55,共7页
长庆油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油田,采用丛式井组开发模式,对精细分层注水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式同心分层注水技术结合机电一体化和电缆传感接收技术,利用封隔器和桥式同心配水器实现精细分层注水,在注水过程中,... 长庆油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油田,采用丛式井组开发模式,对精细分层注水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式同心分层注水技术结合机电一体化和电缆传感接收技术,利用封隔器和桥式同心配水器实现精细分层注水,在注水过程中,实时监测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并通过连接电缆将参数传送至地面,实时对注水流量进行测试与调配,确保注水作业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该技术提高了调配测试的成功率,提升了调配测试精度和分注合格率。累计推广应用1850井次,均取得显著进展,并实现了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升级换代,为油气勘探行业在精细化挖潜方面带来有效而可靠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分层注水 桥式同心分注 电缆测调 桥式偏心分注 电缆直读验封 调配验封成功率 实时监测
下载PDF
提高偏心配水管柱测调验封时效对策
19
作者 张远弟 王丹凤 +1 位作者 王一鸣 叶其军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现有偏心分注井测调验封工艺存在电缆下放易打扭、测调管柱提放遇阻、仪器对接困难、防喷管拆卸困难无法二次紧固等问题,降低了测调验封成功率,影响了多层油藏分层注水及时有效开展。在对不同类型故障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加装简... 现有偏心分注井测调验封工艺存在电缆下放易打扭、测调管柱提放遇阻、仪器对接困难、防喷管拆卸困难无法二次紧固等问题,降低了测调验封成功率,影响了多层油藏分层注水及时有效开展。在对不同类型故障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加装简易电缆自动涂油防锈校正装置,解决电缆打扭问题;规范测调验封流程管理,降低测试管柱遇阻风险;优化调节臂外形由三角形改为尖矩形,间距由35 cm增加至60 cm,提高了仪器对接成功率;改进阻流管外形、改进防喷管连接装置紧固位置和方式,提高防喷管安装效率。经现场650井次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调验封方法降低了测调井控安全风险,一次测调验封成功率由65%提高到85%以上,测试时间由6~8 h缩短至4 h以内,对此类测试仪器改进和测调验封管理措施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配水管柱 测调验封 电缆打扭 仪器对接 遇阻 防喷管 分层注水
下载PDF
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辅助技术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20
作者 李文 李德健 +6 位作者 马永跃 田旺 陈银银 王利民 吕赫 李杰 骆紫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37-2044,共8页
针对目前国家标准分析检测水质多参数方法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US-MNB)辅助技术、连续光谱法和顺序注射分析法(SIA)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新方法。设计水质多参数检测系统,通过检测总磷(TP)、化学需... 针对目前国家标准分析检测水质多参数方法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US-MNB)辅助技术、连续光谱法和顺序注射分析法(SIA)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新方法。设计水质多参数检测系统,通过检测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和六价铬(Cr^(6+))四种水质参数,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基于超声与微纳米气泡相结合的消解室以及具有可变光程功能的光谱扫描检测室,可达到快速消解和稳定检测的目的。同时系统基于国家水质检测标准,优化了水质多参数联合检测流程,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顺序注射分析技术对四种水质参数的含量进行连续光谱检测。首先,在常温常压下采用US-MNB辅助技术结合强氧化剂对TP进行消解,同时对检测室中NH_(3)-N参数显色反应后的化合物直接进行光谱扫描测定,消解后,再进行TP的测定。同理,消解COD的同时,对检测室中的Cr^(6+)参数显色反应后的化合物直接进行光谱扫描测定,消解后,再进行COD的测定。整个检测过程所用时间大幅降低,可在短时间内自动完成水质多参数的测定,显著地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以上述四种水质参数为测定对象,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回归模型,拟合回归方程并计算相关系数,并绘制各参数的浓度-吸光度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TP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845,且浓度与吸光度成正相关,重复性(RSD)为3.05%~3.62%,加标回收率为97.8%~103.6%;COD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987,且浓度与吸光度成负相关,重复性(RSD)为2.12%~2.74%,加标回收率为98.7%~104.7%;NH_(3)-N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953,且浓度与吸光度成正相关,重复性(RSD)为3.41%~3.59%,加标回收率为99.2%~102.4%;Cr^(6+)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938,且浓度与吸光度成正相关,重复性(RSD)为3.51%~3.92%,加标回收率为98.9%~109.3%。系统可准确测定水样中TP、COD、NH_(3)-N和Cr^(6+)的含量,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辅助技术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方法研究,对于拓宽光谱法在水质多参数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以及提升检测效率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光谱 超声-微纳米气泡 顺序注射分析法 可变光程 多参数水质检测 联合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