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际昌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撰述 |
詹福瑞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宗教文学·中国宗教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道教文学史——关于“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构想 |
赵益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3
|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
景蜀慧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9
|
|
4
|
同义词的衍生及对汉语词汇发展的影响——以早期(魏晋)天师道文献为例 |
田启涛
俞理明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7 |
1
|
|
5
|
“诗中有画”与王维诗史定位之起伏 |
袁晓薇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6
|
徘徊与突破——20世纪先唐文学史论著概观 |
刘跃进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7
|
《青青陵上柏》的作者与作年辨 |
孙明君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8
|
陈大为:新生代意识的诠释者 |
黄万华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
1
|
|
9
|
20世纪上半叶文学史中的王维叙述 |
陈文新
岳可欣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10
|
谢仲墨及其中医古籍辨伪工作考 |
孙灵芝
王国为
闫慧茜
|
《中医文献杂志》
|
2015 |
1
|
|
11
|
王维文学史地位浮沉的反思 |
王志清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2
|
文学史书写分期问题浅论——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
任慧
秦惠娟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3 |
0 |
|
13
|
试论《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的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的结合 |
刘鹤岩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4
|
魏晋文学史的原生态视角——以《世说新语》与魏晋文学的关联性研究为例 |
赵雷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5
|
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以“重写文学史”思潮为中心 |
万芳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6
|
论魏晋文学中的“琴”及文学史意义 |
张雨涛
李超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7
|
发凡起例 别创一格——孙昌武、孙逊、王青的宗教文学研究 |
左丹丹
吴光正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8
|
从《隋书·经籍志》看“魏晋文学自觉说”——以《文心雕龙》为例 |
张晓琳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9
|
唐传奇《聂隐娘》与中唐相关历史的互证 |
刘珊珊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6 |
0 |
|
20
|
《洛阳伽蓝记》书写中的文史互见——悲剧性和宿命感笼罩的“洛阳”与“伽蓝” |
陈必应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