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twork Approaches to Substance Use and HIV/Hepatitis C Risk among Homeless Youth and Adult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Review
1
作者 Kirk Dombrowski Kelley Sittner +3 位作者 Devan Crawford Melissa Welch-Lazoritz Patrick Habecker Bilal Khan 《Health》 CAS 2016年第12期1143-1165,共24页
During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recession of 2008-2011, the number of homeless and unstably housed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Homeless adult women and unaccompanied homeless youth make up th... During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recession of 2008-2011, the number of homeless and unstably housed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Homeless adult women and unaccompanied homeless youth make up the most marginal segments of this population. Because homeless individuals are a hard to reach population, research into these marginal groups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 challenge for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Network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research strategies offer means for dealing with traditional challenges such as missing sampling frames, variation in definitions of homelessness and study inclusion criteria, and enumeration/population estimation procedure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need for, and recent steps towar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that involve network science strategies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Research from a range of fields is reviewed and organized according to a new stress process framework aimed at understanding how homeless status interacts with issues related to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Three types of network innovation are discussed: network scale-up methods, a network ecology approach to social resour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network variables into the proposed stress process model of homeless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By employing network methods and integrating these methods into existing models, research on homeless and unstably housed women and unaccompanied young people can address existing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promote mor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and care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Science homeless Women homeless youth Stress Process Models Network Ecology Racial/Ethnic Health Disparities
下载PDF
美国《离家出走和无家可归青少年法案》综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芳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第6期56-61,共6页
《离家出走和无家可归青少年法案》是美国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最为重要的法律之一。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在制度与经费上全面介入了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也体现出美国社会对于流浪儿童的观念从"麻烦制造者"向"社会问... 《离家出走和无家可归青少年法案》是美国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最为重要的法律之一。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在制度与经费上全面介入了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也体现出美国社会对于流浪儿童的观念从"麻烦制造者"向"社会问题受害者"的转变。该法案包括三项主要救助计划,在美国流浪儿童的生活、教育、健康、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导致部分流浪儿童更为边缘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家出走和无家可归青少年法案》 流浪儿童 救助
下载PDF
美国《麦克基尼-文托法案》对无家可归学生援助评述
3
作者 彭虹斌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6-51,共6页
在美国三项资助无家可归学生的法案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麦克基尼-文托法案"。它增加了学校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随时注册入学,构建了支持体系。2011-2012年,有1,166,339个无家可归儿童或青少年在公立学校注册,享受《麦克基尼... 在美国三项资助无家可归学生的法案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麦克基尼-文托法案"。它增加了学校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随时注册入学,构建了支持体系。2011-2012年,有1,166,339个无家可归儿童或青少年在公立学校注册,享受《麦克基尼-文托法案》拨款相关服务并注册的学生数为790,603人,该法案的出台不仅给无家可归儿童提供了新的入学机会,它有效地废除了学校置无家可归学生于不顾的特权。地方学区组建了营救无家可归儿童的"联合体",学生的出勤率、阅读和数学考试成绩也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基尼-文托法案” 无家可归儿童 儿童资助
下载PDF
流浪青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平 陈彩萍 +2 位作者 王迎迎 白茹 刘亮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分析流浪青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住院的116例青年重症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人群特征分为流浪青年(n=35)和普通青年(n=81),比较2组... 目的分析流浪青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住院的116例青年重症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人群特征分为流浪青年(n=35)和普通青年(n=81),比较2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合并症及预后等差异。结果35例流浪青年肺结核患者有精神病(22.86%)比例明显高于普通青年(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症状消瘦(100.00%)、乏力(100.00%)、咳嗽/咳痰(88.57%)及发热(88.57%)比例明显高于普通青年(18.52%、20.99%、61.73%、5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流浪青年患者均延迟就诊(100.00%),其中延迟超过3个月者占54.29%,显著高于普通青年(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浪青年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普通青年明显升高,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100.00%)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流浪青年胸部影像学表现以多发空洞最常见(77.14%),占比较普通青年(41.9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浪青年合并症以肺部感染(74.29%)、呼吸衰竭(40.00%)及休克(22.86%)最常见,占比均显著高于普通青年(18.52%、1.2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流浪青年出院时死亡10例,死亡率(28.57%)较普通青年(1.2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浪青年肺结核患者延迟就诊率高,病情重,合并症多且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青年 肺结核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近十年美国无家可归儿童研究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何芳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1-48,共8页
有关无家可归儿童的议题在美国已经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以近10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对美国无家可归儿童的定义、无家可归儿童的产生原因、无家可归经历对儿童造成的影响以及救助和干预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评介,并指出近1... 有关无家可归儿童的议题在美国已经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以近10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对美国无家可归儿童的定义、无家可归儿童的产生原因、无家可归经历对儿童造成的影响以及救助和干预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评介,并指出近10年来美国的无家可归儿童研究存在如下局限性:定义的不统一限制了研究结论的推广;对造成无家可归的风险因素缺乏解释和追踪;偏定量研究轻定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家可归儿童 美国 干预 救助 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