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Peony and Licorice Decoction on the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Subtype 1.4 Based on Standard Decoction
1
作者 Guang-Wei Zhu Jie Guo +3 位作者 Ya-Jing Li Lu Luo Toru Sugita Takehisa Tomoda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年第2期69-76,共8页
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peony and licorice decoction and its compatibility components on the Nav1.4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Materials and Methods:W... 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peony and licorice decoction and its compatibility components on the Nav1.4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Materials and Methods:Writhing test was carried out with ICR mice.Paeonia lactiflora and Glycyrrhiza uralensis group were administrated 0.2 ml of solution of freeze-dried powder dissolved in normal saline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2.94 mg/ml,1.47 mg/ml,and 0.74 mg/ml using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respectively.Peony and licorice decoction groups were administrated 0.2 ml of solution of freeze-dried powder dissolved in normal saline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5.89 mg/ml,2.94 mg/ml,and 1.47 mg/ml using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respectively.For electrophysiology studies,each freeze-dried powder was dissolved in DMSO to make 10 mg/ml and 50 mg/ml stock solutions.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s were obtained under visual control of a microscope.For UPLC analysis,the freeze-dried powder was dissolved in methanol and then determines the contents of the nine marker compounds.Results:The effect of G.uralensis on incubation period and writhing frequenc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peony and licorice decoction group and P.lactiflora group.The inhibition rate of 50 mg/ml water extracts of the three samp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10 mg/ml group.Moreover,the water extract of G.uralensis at 50 mg/ml had the strongest inhibitory effect on I_(Nav) 1.4 of the three.Conclusion: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peony and licorice decoction in relieving spasm and pain is most likely by inhibiting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Subtype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1.4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Paeonia lactiflora and Glycyrrhiza uralensis peony and licorice decoction spasm and pain relieving standard decoction
原文传递
大黄甘草汤外敷联合多西环素对中重度丘疹脓疱性玫瑰痤疮患者症状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曲靖 何大伟 +2 位作者 吴哲 杨欣 谢小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究大黄甘草汤外敷联合多西环素对中重度丘疹脓疱性玫瑰痤疮患者症状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本院中医皮肤科收治的85例中重度丘疹脓疱性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 目的探究大黄甘草汤外敷联合多西环素对中重度丘疹脓疱性玫瑰痤疮患者症状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本院中医皮肤科收治的85例中重度丘疹脓疱性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大黄甘草汤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医师红斑评估量表(CEA)、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皮肤障碍功能;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30d后CEA、DLQI、SDS和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EA、DLQI、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30d后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NF-α和IL-4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NF-α和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30 d后经皮水分流失量(TEWL)和红斑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表皮含水量和油脂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EWL和红斑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表皮含水量和油脂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24%比79.07%,χ^(2)=4.930,P=0.026);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比11.65%,χ^(2)=0.099,P=0.753)。结论大黄甘草汤外敷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皮肤障碍功能的修复、降低不良反应和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甘草汤 外敷 多西环素 中重度丘疹脓疱 玫瑰痤疮 皮肤屏障
下载PDF
甘麦大枣汤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慧敏 张亚玲 郑玉玲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825-833,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甘麦大枣汤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起至2023年6月30日有关甘麦大... 目的:系统评价甘麦大枣汤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起至2023年6月30日有关甘麦大枣汤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包含739例患者,观察组370例,对照组3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甘麦大枣汤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1.91,95%CI(1.07,3.40),P=0.03];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MD=-8.17,95%CI(-13.12,-3.22),P=0.001];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MD=-17.45,95%CI(-23.18,-11.72),P<0.0001];观察组CD3^(+)水平高于对照组[MD=9.85,95%CI(8.75,10.94),P<0.00001];观察组CD4^(+)水平高于对照组[MD=5.85,95%CI(3.14,8.56),P<0.0001];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MD=-4.82,95%CI(-6.45,-3.18),P<0.0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1,95%CI(-0.12,0.75),P=0.16];观察组自然杀伤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MD=34.26,95%CI(20.52,47.99),P<0.0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MD=12.14,95%CI(10.76,13.51),P<0.00001]。结论:甘麦大枣汤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免疫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 甘麦大枣汤 META分析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炙甘草汤加减联合PD-1治疗晚期NSCLC(气阴两虚型)的疗效
4
作者 丁欢 陈卓 +2 位作者 于洪鹏 冯卓 仕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1-466,共6页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加减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吉林省肿瘤医院、长...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加减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吉林省肿瘤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晚期NSCLC(气阴两虚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PD-1单抗)、治疗组(PD-1单抗联合炙甘草汤加减)。主要观察指标为免疫功能(CD3^(+)、CD3^(+)/CD4^(+)、CD3^(+)/CD8^(+))和生存质量评分(KPS),次要观察指标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中医症候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胃肠毒性、肺毒性、肝毒性、甲状腺毒性)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调节免疫功能CD3^(+)、CD3^(+)/CD4^(+)、CD3^(+)/CD8^(+),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T3时间点、T4时间点、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Y211、改善中医证候咳嗽、乏力、心悸、腹泻的症状和减少免疫相关性肺炎、腹泻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分别为治疗组36.1%,对照组25.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PD-1治疗晚期NSCLC的患者,可以显著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NSCLC 气阴两虚型 炙甘草汤 PD-1
下载PDF
甘草附子汤对风寒湿痹型痛风性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5
作者 刘小瑜 安丽萍 +5 位作者 王曼力 王宝辉 王海珊 闫宇宁 林逢源 管芸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附子汤(Licorice aconite decoction,LA)对风寒湿痹型痛风性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非布司他组(Febuxostat,FBX,8 mg/(kg·d))和甘草附子汤组(LA,6.4 g/(kg&... 目的探讨甘草附子汤(Licorice aconite decoction,LA)对风寒湿痹型痛风性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非布司他组(Febuxostat,FBX,8 mg/(kg·d))和甘草附子汤组(LA,6.4 g/(kg·d))。同时建立风寒湿痹型痛风性关节炎小鼠模型,持续2周。观察小鼠关节肿胀情况;检测小鼠血清尿酸(uric acid,UA)、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检测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学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踝关节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蛋白激酶B(threonine protein kinase,AKT)、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BX组、LA组小鼠关节肿胀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P<0.05)。与MOD组比较,FBX组和LA组血清UA浓度、MDA、XOD、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5),CAT、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MOD组小鼠关节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与MOD组比较,FBX组和LA组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细胞形态相对光滑完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MOD组比较,FBX组和LA组关节组织中NF-κB、AKT、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甘草附子汤对风寒湿痹型痛风性关节炎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模型小鼠体内氧化应激状态,抑制NF-κB/AKT信号通路激活,下调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达到减轻小鼠关节炎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附子汤 风寒湿痹型痛风性关节炎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炙甘草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任海云 蔚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402-409,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炙甘草汤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与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获取炙甘草汤有效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炙甘草汤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与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获取炙甘草汤有效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然后应用人类基因综合(GeneCards)与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和突变信息的综合平台(DisGeNET)数据库预测MIRI靶点,通过Venny在线绘图软件获取炙甘草汤抗MIRI潜在作用靶点。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数据库(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通过Cytoscope 3.9.1软件可视化、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基因功能分析平台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探究炙甘草汤抗MIRI机制,再次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疾病-核心靶点-通路网络。最后利用分子对接程序AutoDock vina对炙甘草汤主要活性成分与其核心靶点结合活性进行验证。结果:经筛选获得炙甘草汤147个活性成分、865个基因靶点,MIRI 144个靶标,通过Venny数据库获取炙甘草汤抗MIRI潜在作用靶点79个;经PPI网络分析并筛选出40个关键靶点,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激酶B(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一氧化氮合酶3(NOS3)、过氧化氢酶(CAT)、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髓过氧化物酶(MPO)均与炎症反应或氧化应激有关。经GO富集分析发现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与此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经KEGG分析探究炙甘草汤抗MIRI的通路,共映射出178条信号通路。将炙甘草汤活性成分-疾病-核心靶点-通路网络中排名居前3位的成分及其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炙甘草汤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作用靶点结合活性很强,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结论:甘草查尔酮A、人参皂苷Rh2、6-醛基异麦冬黄酮B、山柰酚、芒柄花黄素、麦冬皂苷C等为炙甘草汤抗MIRI的主要成分,通过TNF、IL-6、AKT1、VEGFA、NOS3、CAT、CCL2、MPO等核心靶点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TNF、Toll样受体-4(TLR4)、缺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减轻改善MIRI,体现出炙甘草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优势,为进一步深入动物学实验与临床试验提供了数据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炙甘草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甘草干姜汤对人肾癌细胞及人尿源性干细胞的作用
7
作者 黄吉 张忆雪 孙震晓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5期359-364,390,共7页
目的:探讨甘草干姜汤(LDGD)对体外培养的人肾癌769-P细胞和人尿源性干细胞(hUSCs)活力和凋亡的作用。方法:常温离心法从人的新鲜尿液中分离培养hUSCs,观察hUSCs的生长状态并采用MTT法测定其活力;流式细胞术鉴定hUSCs表面标志物的表达。... 目的:探讨甘草干姜汤(LDGD)对体外培养的人肾癌769-P细胞和人尿源性干细胞(hUSCs)活力和凋亡的作用。方法:常温离心法从人的新鲜尿液中分离培养hUSCs,观察hUSCs的生长状态并采用MTT法测定其活力;流式细胞术鉴定hUSCs表面标志物的表达。MTT法检测2.5~40 mg/mL LDGD作用769-P细胞和hUSCs 24~72 h后的活力,观察其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10 mg/mL LDGD诱导769-P细胞和hUSCs凋亡的情况,计算其凋亡率。结果:通过常温离心法获得细胞形态良好、生长活性较高的hUSCs,hUS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和CD90,不表达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D31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5~10 mg/mL LDGD作用24~72 h可抑制769-P细胞活力并呈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而对hUSCs活力有促进作用。10 mg/mL LDGD作用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769-P细胞发生明显皱缩,体积缩小,细胞折光率下降,而hUSCs形态无明显变化。10 mg/mL LDGD作用769-P细胞48 h后的凋亡率为(11.93±0.51)%,相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作用hUSCs后的凋亡率为(0.01±0.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LDGD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肾癌细胞活力,诱导其凋亡;可促进hUSCs的细胞活力,且无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LDGD对两种细胞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干姜汤 肾癌细胞 人尿源性干细胞 细胞活力 凋亡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临床应用近况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军 郝哲 +3 位作者 段立鸣 张建帮 王晓燕 张中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00-1005,共6页
麻杏石甘汤首载于《伤寒论》,具有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无论有汗、无汗均可使用。现已广泛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及荨麻疹等疾病,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目前,虽然关于麻杏石甘汤单... 麻杏石甘汤首载于《伤寒论》,具有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无论有汗、无汗均可使用。现已广泛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及荨麻疹等疾病,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目前,虽然关于麻杏石甘汤单味药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对于整方的化学成分作用机制研究鲜有报道,整方化学成分作用的发挥与煎煮工艺、各组分剂量大小、不同产地药材质量等因素等有关。今后,可以将全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体内代谢过程、起效成分之间配伍作用及质量控制标准等作为研究目标;其次,关于麻杏石甘汤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较少,缺乏大样本试验数据,下一步应增加样本量,确证疗效的可信度与实效性;除此之外,还需针对不同病证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阐明中药通过多靶点参与其关键病理生理进程的机制,再依据异病同治的治法,按照方证相应理论,灵活加减配伍以与病证相适应,为拓展临床应用范围及相关制剂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支气管炎 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荨麻疹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阴不足证临床观察
9
作者 卞晓冬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2180-2182,共3页
目的:观察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效果。方法: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用泮托拉唑四联治疗,研究组加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和胃... 目的:观察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效果。方法: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用泮托拉唑四联治疗,研究组加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和胃蛋白酶原I(PGI)、胃泌素-17(G-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糖类抗原724(CA724)、环氧化酶-2(COX-2)、钙黏附蛋白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糜烂性胃炎 胃阴不足证 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结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作用
10
作者 黄芹 魏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9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结合加味麻杏石甘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1例。A组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基础上施用加味麻杏...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结合加味麻杏石甘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1例。A组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基础上施用加味麻杏石甘汤,B组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等结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咳嗽痰鸣消失、体温恢复及干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IL-6、TNF-α水平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CD3^(+)、CD4^(+)水平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结合加味麻杏石甘汤,可提高临床疗效、免疫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缓解炎症,存在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小儿 阿奇霉素 加味麻杏石甘汤
下载PDF
阿胶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瑞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0期1465-1470,共6页
《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阿胶的方剂有黄土汤、薯蓣丸、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炙甘草汤、大黄甘遂汤、黄连阿胶汤、猪苓汤、鳖甲煎丸、芎归胶艾汤、胶姜汤、温经汤等11首,每方中阿胶功效并不完全相同,阿胶不仅能止血养血,还可发挥多重作用... 《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阿胶的方剂有黄土汤、薯蓣丸、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炙甘草汤、大黄甘遂汤、黄连阿胶汤、猪苓汤、鳖甲煎丸、芎归胶艾汤、胶姜汤、温经汤等11首,每方中阿胶功效并不完全相同,阿胶不仅能止血养血,还可发挥多重作用。黄土汤主治心腹内崩,方中阿胶止心腹内崩,同时补虚,兼止腰腹痛;薯蓣丸主治劳极,方中阿胶可缓解腰腹痛、四肢酸痛,且可预防出血;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疗产后下利虚极,方中阿胶补虚止血;炙甘草汤治疗心血不足所致心悸,方中阿胶补虚、止惊悸、养心健脾;大黄甘遂汤治疗水瘀互结证,方中阿胶补虚止血;黄连阿胶汤治疗心肾不交证,方中阿胶补虚极,止痛止血;猪苓汤利水,方中阿胶补虚、止血、育阴以助利水;鳖甲煎丸主治癥瘕,方中阿胶主治洒洒如疟状、腹痛;芎归胶艾汤治疗冲任不固证,方中阿胶止血、止痛、补虚并用;胶姜汤主治妇人陷经,方中阿胶补虚止血;温经汤主治虚寒血瘀证,方中阿胶既可止血,又兼止痛、补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黄土汤 薯蓣丸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炙甘草汤 大黄甘遂汤 黄连阿胶汤 猪苓汤 鳖甲煎丸 芎归胶艾汤 胶姜汤 温经汤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咳嗽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斌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8期130-133,共4页
目的评估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咳嗽患儿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021年本院收治的60例肺炎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评估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咳嗽患儿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021年本院收治的60例肺炎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症状、体温、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较短,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能有效治疗肺炎咳嗽患儿,缓解咳嗽症状,降低体温,减少炎症反应。因此,加味麻杏石甘汤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肺炎咳嗽的中药方剂,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加味麻杏石甘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改善评价
13
作者 林玉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9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的整体效果。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密云院区糖尿病内分泌门诊2020年9月—2023年9月抽取的7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实验组(加味苓桂术... 目的探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的整体效果。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密云院区糖尿病内分泌门诊2020年9月—2023年9月抽取的7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实验组(加味苓桂术甘汤+二甲双胍用药方案)和参照组(二甲双胍单药用药方案),每组35例。对照两组临床整体疗效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整体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以上2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味苓桂术甘汤的用药方案被证实具有显著且有效的治疗效果。该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在降低体质量指数及腰臀比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全面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2型糖尿病 加味苓桂术甘汤 血糖控制效果
下载PDF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14
作者 申燕燕 耿玉安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164-1168,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郑州市中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郑州市中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亚群(CD3^(+)、CD4^(+)、CD4^(+)/CD8^(+))、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NF-α、CRP、IL-6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咳嗽、咯痰、肺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咳嗽、咳痰、肺啰音等症状消失及体温恢复正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麻杏石甘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 被引量:54
15
作者 刘未艾 岳增辉 +3 位作者 付磊 戴思佳 陈建宏 贺新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n=30)、巴氯芬组(n=30)和针药结合组(n=30)。三组均予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药结合组加经筋...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n=30)、巴氯芬组(n=30)和针药结合组(n=30)。三组均予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药结合组加经筋针刺和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巴氯芬组加巴氯芬口服。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并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基础康复组总有效率53.3%,巴氯芬组66.7%,针药结合组86.7%。三组治疗后MAS、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6.500,P<0.001),针药结合组评分最优(F>12.332,P<0.001)。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结合中医针刺和中药能更好缓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经筋刺法 加味芍药甘草汤 康复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功能与药效组分对应性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汪萌 闫永红 +3 位作者 邹慧琴 朱广伟 赵婷 吴浩忠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研究经方芍药甘草汤9种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和异甘草素)的变化规律,探讨芍药甘草汤功能与药效组分的对应性。方法以经方芍药甘草汤(《伤寒论》方)为载体,用5... 目的研究经方芍药甘草汤9种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和异甘草素)的变化规律,探讨芍药甘草汤功能与药效组分的对应性。方法以经方芍药甘草汤(《伤寒论》方)为载体,用5个不同配伍组分的芍药甘草汤作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陈列检测法测定含量。结果不同配伍的芍药甘草汤9种药效组分为(mg/ml):《伤寒论》方为1.92、0.90、3.51、0.53、8.35、3.16、0.77、0.77和0.15;《传信适用方》为0.92、0.45、1.62、0.37、0.78、0.34、0.06、0.10和0.01;《朱氏集验方》一为1.59、0.82、3.28、0.49、3.15、1.10、0.27、0.44和0.08;《朱氏集验方》二为1.14、0.52、2.12、0.41、2.92、0.97、0.22、0.36、0.06;《魏氏家藏方》为1.38、0.59、2.70、0.43、2.40、0.35、0.06、0.10和0.01;《医门八法》方为1.52、0.67、2.91、0.45、3.00、1.07、0.24、0.42和0.07。结论 1.9种药效组分变化规律为:《伤寒论》方>《朱氏集验方》一>《医门八法》方;《朱氏集验方》二中的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魏氏家藏方》,而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和异甘草素含量>《魏氏家藏方》;《传信适用方》方中9种药效组分含量最低。2.配伍不同,药效组分总量和比例也不同,临床疗效也各异:《伤寒论》方药效组分总量为20.06 mg/ml,用于止痛;《朱氏集验方》一药效组分总量为11.216 mg/ml,用于消渴;《朱氏集验方》二药效组分总量为8.72 mg/ml,用于治脚弱无力;《传信适用方》药效组分总量为4.65 mg/ml,用于治湿气腿脚赤肿疼痛;《魏氏家藏方》药效组分总量为8.02 mg/ml,用于治湿热脚气;《医门八法》方药效组分总量为10.35 mg/ml,用于治胃气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伤寒论 药效组分 对应性研究 变化规律
下载PDF
炙甘草水煎液的HPLC-MS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陈佩东 周习 丁安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15-2120,共6页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HPLC-MS)分析炙甘草水煎液中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250 mm×6 mm,5μm);流动相A为0.05%甲酸,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 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 nm;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结果炙甘草水煎...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HPLC-MS)分析炙甘草水煎液中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250 mm×6 mm,5μm);流动相A为0.05%甲酸,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 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 nm;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结果炙甘草水煎液中鉴定出38个化合物,主要为二氢黄酮、异黄酮和三萜皂苷类成分。结论炙甘草水煎液中含有大多数甘草中的主要成分,包括亲脂性苷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 水煎 液质分析
下载PDF
炮制对吴茱萸主要成分溶出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晓凤 刘红玉 +1 位作者 谭鹏 李飞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寻影响吴茱萸主要成分在水煎液中溶出的炮制因素。方法以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为指标,以加热和辅料为考察因素,选用2×2析因实验设计研究炮制对这3种成分在水煎液中溶出的影响,用SAS软件辅助数据分析。结果... 目的探寻影响吴茱萸主要成分在水煎液中溶出的炮制因素。方法以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为指标,以加热和辅料为考察因素,选用2×2析因实验设计研究炮制对这3种成分在水煎液中溶出的影响,用SAS软件辅助数据分析。结果加热处理对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溶出无显著性影响;加甘草汁炮制后3种成分含量增高,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有极显著性差异,吴茱萸内酯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对吴茱萸碱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辅料甘草汁是影响吴茱萸主要成分溶出的炮制因素,加热处理对所测定的3种成分溶出量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炮制 加热 甘草汁 析因设计 水煎液
下载PDF
含不同品种海藻与甘草反药组合的海藻玉壶汤对甲状腺肿大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思睿 修琳琳 +7 位作者 刘殿娜 陈丰 柳海艳 陈绍红 李娜 张晨 高洁 钟赣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接近临床常用剂量)的海藻和甘草对甲状腺肿大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海藻的不同品种对治疗作用机制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灌服丙硫氧嘧啶14天复制甲状腺肿大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海藻(海蒿子)玉...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接近临床常用剂量)的海藻和甘草对甲状腺肿大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海藻的不同品种对治疗作用机制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灌服丙硫氧嘧啶14天复制甲状腺肿大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海藻(海蒿子)玉壶汤高剂量组、海藻(海蒿子)玉壶汤中剂量组、海藻(海蒿子)玉壶汤低剂量组、海藻(羊栖菜)玉壶汤高剂量组、海藻(羊栖菜)玉壶汤中剂量组、海藻(羊栖菜)玉壶汤低剂量组,共9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灌服丙硫氧嘧啶1次,质量浓度为1 mg/(mL·100 g),连续灌服14天。14天后,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服相应药物,体积均为1 mL/100 g,连续给药28天,期间为了稳定模型,每隔1天灌服丙硫氧嘧啶1次,剂量与之前一致。给药结束后,计算各组大鼠甲状腺系数,并测定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hree iodine thyroid 3,5,3’-triiodothyronine,T_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hyroxine,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hyroxine,FT_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水平。结果 (1)各给药组T_3水平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羊高组略优于海高组,且均分别优于各中、低剂量组(P<0.05或P<0.01);(2)各给药组在FT_3水平上均体现出向正常转归的趋势,其中海高组优于阳性药组及其他各组(P<0.05或P<0.01);(3)与模型组相比,海低组及羊栖菜各组的TSH水平均有显著的下降趋势(P<0.01),且效果均优于阳性药组,其中羊高组效果最佳。结论含不同品种海藻的海藻玉壶汤对由甲状腺肿大引起的各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其中以海藻玉壶汤(海蒿子)高剂量组、海藻玉壶汤(羊栖菜)高剂量组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甘草 反药组合 海藻玉壶汤 甲状腺肿大
下载PDF
甘草附子汤治疗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小鼠的抗滑膜血管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蔡悦 刘晓龙 +1 位作者 郭静 张囡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18-1623,共6页
目的:考察甘草附子汤通过抗滑膜血管生成途径对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草附子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左后足趾皮内一次... 目的:考察甘草附子汤通过抗滑膜血管生成途径对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草附子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左后足趾皮内一次性注射弗氏完全佐剂以建立AA模型。造模12d后,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灌胃相应体积的水,甘草附子汤组(7.8 g/kg,以总生药量计算)和雷公藤多苷组(0.01g/kg)小鼠灌胃相应药液20mL/kg,每天1次,连续18d。观察并记录小鼠关节病变情况,并采用水容积法测量小鼠足肿胀度;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锌指转录因子GATA4(GATA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足跖明显红肿,足肿胀度显著升高(P<0.05);踝关节滑膜组织增生,血管翳明显增多,可见大量炎症细胞及关节侵蚀等;滑膜组织中CD31、VEGF、NF-κB、GATA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草附子汤组小鼠足跖红肿现象减轻,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踝关节滑膜组织中血管翳有所减少,其他病理症状有所改善;滑膜组织中CD31、VEGF、NF-κB、GATA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甘草附子汤可通过下调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NF-κB、GATA4蛋白的表达,减少滑膜组织中血管翳的形成并有效抑制血管新生,从而对AA模型小鼠发挥防治骨质破坏、保护关节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附子汤 类风湿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血管新生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锌指转录因子GATA4 核因子ΚB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