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火交融:“新主流”背景下香港动作电影的暴力美学展现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显泽 魏万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香港电影历经了起起伏伏,但始终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纵观时下电影,从制作构成上看,港产动作电影已占据半壁江山,而从影片类型上看,“新主流电影”同样是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新主流”已然成了中国电影共同奋进的新赛道。同时,动作... 香港电影历经了起起伏伏,但始终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纵观时下电影,从制作构成上看,港产动作电影已占据半壁江山,而从影片类型上看,“新主流电影”同样是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新主流”已然成了中国电影共同奋进的新赛道。同时,动作片以身体美学作为美学表达基础,港片在此之上又发展出了独特的“港式暴力美学”。其大致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形式上暴力元素的坐标移位;二是内核上动作电影的文化合流。该文着重论述了这两个特点的呈现。“新主流”背景下对香港动作电影暴力美学的探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港片的流变,并为之后的电影创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动作电影 新主流电影 暴力美学 文化合流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传播舆图与经验反思: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的跨文化扩散
2
作者 陈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香港电影盛极一时,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近乎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全球性”电影。这一时期,中国香港电影在亚洲与欧美等地区的传播上均有突破,以“邵氏”“嘉禾”“新艺城”为代表的电影公司在既有传播...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香港电影盛极一时,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近乎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全球性”电影。这一时期,中国香港电影在亚洲与欧美等地区的传播上均有突破,以“邵氏”“嘉禾”“新艺城”为代表的电影公司在既有传播格局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充,通过卖埠、合拍或参展等多种形式完成传播或行销任务,并以明星制与类型片成功实现了市场的巩固与拓展,涌现出如成龙、周润发、杨紫琼等世界级影星,亦创造出动作片、黑帮片、神怪片等颇具“港味”的电影类型。同时,中国香港电影自身强烈的大众属性、高效专业的录像带化以及影展影评的褒奖推介,共同促成了其海外影迷群体及迷影文化的生成,也建构起中国香港电影在各区域内部的传播结构与体系,不仅形成广泛的观影热潮,还体现出各区域电影对其经典段落的模仿或引用。此外,通过对中国香港电影跨文化传播进行总结与反思,应当肯定的是其在该时期获得的一系列足资借鉴的成果,即以浓郁的本土文化为支撑,通过多元电影类型的创新来避免路径依赖与市场疲劳;但亦应指出,未来的中国香港电影不宜为迎合外部市场而牺牲自我风格与技巧,而应当充分重视长期以来积累的制作传统,并在结合外部电影之优长的同时,灵活发扬自身制片优势,寻找与自身电影工业体系相匹配的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香港电影 跨文化传播 迷影文化 制作传统 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Alternative New China Cinema: Hong Kong Leftist Cinema during the Cold War-- A Discussion of the Hong Kong Leftist Film The True Story of Ah Q 被引量:1
3
作者 Yuping WANG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5年第1期131-145,共15页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1957 Hong Kong film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s a Hong Kong leftist film, its plot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re relevant to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ife of New China. However, H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1957 Hong Kong film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s a Hong Kong leftist film, its plot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re relevant to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ife of New China. However, Hong Kong leftist cinem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ception of New China cinema overseas; it can only be understood with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ife in New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 between Hong Kong leftist cinema, domestic socialist cinema, and Shanghai left-wing cinema in the 1930s. In addition, it discusses The True Story ofAh Q as a film with features that identify it with both Hong Kong leftist cinema and New China cinema. Thus, the film's acceptibil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tensions between these two identif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g kong leftist cinema Shanghai left-wing cinema Socialistcinema the cinema of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True Story ofAh Q
原文传递
协商现代性:“电懋”家庭情节剧的类型与文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苏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9,共12页
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是二战后香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制片公司之一。受到中国早期电影传统及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双重影响,该公司制作的家庭情节剧,多以家庭、婚恋为中心,折射出战后香港中产阶级处于变化中的价值观念,它一方面肯定传统伦理... 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是二战后香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制片公司之一。受到中国早期电影传统及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双重影响,该公司制作的家庭情节剧,多以家庭、婚恋为中心,折射出战后香港中产阶级处于变化中的价值观念,它一方面肯定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又强调现代价值观念的普适性,特别是通过对各类女性形象的塑造,这一类型体现了协商现代性的努力,投射出20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国语片在“冷战”背景下的独特面貌与文化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现代性 香港电影 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 家庭情节剧
下载PDF
潜藏的细腻与冷静——浅析许鞍华电影的影像风格 被引量:2
5
作者 余源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4年第4期13-17,共5页
许鞍华是香港影坛罕有的成功女导演,她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现在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探寻文艺片和商业片的结合之路。她的电影大多取材于香港的现实社会,反映了当下人的生存状态和细微情感。她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尝试,逐渐找到属于自己... 许鞍华是香港影坛罕有的成功女导演,她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现在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探寻文艺片和商业片的结合之路。她的电影大多取材于香港的现实社会,反映了当下人的生存状态和细微情感。她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尝试,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像风格。本文试图从创作经历、视角与景别、光影与色彩、动静节奏等方面,来由外而内地探究许鞍华电影的影像风格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鞍华 香港新浪潮 香港电影 文艺片 影像风格
下载PDF
香港黑帮电影中的男性形象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詹成 《惠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黑帮片是香港电影的重要体裁,而香港黑帮片中对男性形象的表现具有独特性。通过对西方主流文化研究中的性别理论和身份理论的探究,分析香港黑帮电影中男性性别表征手段上的矛盾性,并论述了其男性形象表征的重要嬗变以及形成的社会文化... 黑帮片是香港电影的重要体裁,而香港黑帮片中对男性形象的表现具有独特性。通过对西方主流文化研究中的性别理论和身份理论的探究,分析香港黑帮电影中男性性别表征手段上的矛盾性,并论述了其男性形象表征的重要嬗变以及形成的社会文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黑帮片 男性形象 表征 嬗变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香港本土电影研究的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谈洁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41,共13页
由于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对于香港地区的电影创作及理论研究,通常都独立于中国内地电影理论创作研究框架之外。然而事实上,香港本土的电影学术研究不仅与大陆的电影研究联系紧密,是中国电影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由于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对于香港地区的电影创作及理论研究,通常都独立于中国内地电影理论创作研究框架之外。然而事实上,香港本土的电影学术研究不仅与大陆的电影研究联系紧密,是中国电影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因其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贴近电影创作,东西文化杂陈,研究视野开阔,又成为中国电影研究体系中最具个性的一环。从电影初到香港并出现相关报刊伊始,历数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出版物、电影研究、理论派别、阶段性特征等,以期描绘出20世纪上半期香港本土电影研究发展的面貌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本土电影研究 电影学术史 香港电影
下载PDF
光怪入玄青:当代港式小人物精神书写——以电影《老笠》《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为例
8
作者 张语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89-92,共4页
2016年上映的《老笠》与2017年上映的《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都是当代较为出色的香港黑色幽默喜剧电影,有着相似的风格与精神内核。两部影片都聚焦在当代香港社会中小人物的生活精神状态,通过风格化、多元化的影像语言和叙事策略... 2016年上映的《老笠》与2017年上映的《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都是当代较为出色的香港黑色幽默喜剧电影,有着相似的风格与精神内核。两部影片都聚焦在当代香港社会中小人物的生活精神状态,通过风格化、多元化的影像语言和叙事策略做出了一定的探索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后现代主义 黑色幽默 小人物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的香港“异托邦”空间再现
9
作者 霍胜侠 《文化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79-92,共14页
本文以陈果《香港有个好莱坞》和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两部香港电影为例,借助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和文本分析方法,试图论证两部影片如何再现全球化语境下的香港底层生存空间及其与其他城市空间的关系。陈果通过挪用香港电影传统的“夸... 本文以陈果《香港有个好莱坞》和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两部香港电影为例,借助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和文本分析方法,试图论证两部影片如何再现全球化语境下的香港底层生存空间及其与其他城市空间的关系。陈果通过挪用香港电影传统的“夸张美学”制造震惊效果,反思全球化给本土低下阶层带来的恶果。而许鞍华创造性地以“节制美学”生动再现底层传统节制的生活方式,令观众看到底层在全球化冲击下依然具备重构空间意义的韧性活力。两部影片在内容主旨和美学风格上的对比,体现了香港异托邦空间与日常空间、低下阶层与中上阶层、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复杂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全球化 异托邦 低下阶层
下载PDF
断垣望归燕——许鞍华、徐克、余允抗与香港新浪潮恐怖片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闱 龚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4年第4期18-23,共6页
1978年开始的香港新浪潮电影以其内容扎实、引人入胜的作品为香港电影带来了新的气象。新浪潮时期的恐怖片作为一个类型电影,更是以其光怪陆离的影像、奇峰陡转的情节、严峻深刻的思考令人兴趣盎然。本文将以文本分析的方法从九七前过... 1978年开始的香港新浪潮电影以其内容扎实、引人入胜的作品为香港电影带来了新的气象。新浪潮时期的恐怖片作为一个类型电影,更是以其光怪陆离的影像、奇峰陡转的情节、严峻深刻的思考令人兴趣盎然。本文将以文本分析的方法从九七前过渡期港人的焦虑、在此环境下创作者锐意革新题材禁区和视听语言的气魄、作品中困顿逼仄的空间折射出的港人的困惑三个层面来解读许鞍华、徐克、余允抗这三位导演在新浪潮时期拍摄的恐怖片,旨在发掘香港新浪潮时期的恐怖片在社会关系、文化空间等方面的深层含义,从中发现香港新浪潮时期恐怖片的承续与创新,以及对之后的香港电影创作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香港电影 香港新浪潮电影
下载PDF
香港“80后”的文化与审美转向:以近年香港电影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霍胜侠 《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20-36,共17页
香港“80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下香港青年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向。在扬弃物质主义、转向后物质主义的文化潮流中,香港“80后”导演的电影作品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审美转型:一方面,忧郁的情感基调冒起,呼应了对物质主义主流价... 香港“80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下香港青年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向。在扬弃物质主义、转向后物质主义的文化潮流中,香港“80后”导演的电影作品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审美转型:一方面,忧郁的情感基调冒起,呼应了对物质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反思;另一方面,理想主义的乌托邦书写增多,体现了后物质主义新兴价值观引导下萌生的另类想象。可以说,香港“80后”的文化转向不仅激化了近年香港电影的内容更新,也触发了其在情感结构和审美趣味上的范式转型。同时,对香港“80后”现象的探究,启迪我们开放一种平行研究视野,观照后物质主义转向在“80后”青年身上的适切性,进而挖掘“80后”这一时间维度概念在空间维度上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后物质主义 香港电影 理想主义
下载PDF
媒介/环境视域下的“楚原+古龙”电影布景研究
12
作者 陆丹琦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7,共8页
楚原于20世纪70年代拍摄了一系列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其布景、美术别具“邵氏”片场特色。片中印有书画诗词的屏面高频复现,其对空间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的重构及半透明屏面所产生的引导观看模式的效果,显示出“影中屏”在视觉建构、意... 楚原于20世纪70年代拍摄了一系列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其布景、美术别具“邵氏”片场特色。片中印有书画诗词的屏面高频复现,其对空间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的重构及半透明屏面所产生的引导观看模式的效果,显示出“影中屏”在视觉建构、意境营造与“情动力”塑造等多方面的潜能。此类布景装置不仅服务于香港地区影像“武托邦”的呈现,也为在“媒介/环境”视域中重新理解布景团队配合、设计思维及影像视觉表达提供了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原 古龙 邵氏 布景美术 片场制 香港电影
原文传递
“香港综合征”:中国香港电影在韩国(1977-1992)
13
作者 顾佳绮(译) 刘金平(校)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23年第1期23-36,共14页
任何在20世纪80年代的韩国度过青少年时期的人都会记得中国香港电影及其流行文化在当地文化领域的美好时代。中国香港电影在韩国曾长期被视为“低端的”文化产品。尽管“香港制造”的武侠和功夫电影很受欢迎,但大多数本土知识分子却厌... 任何在20世纪80年代的韩国度过青少年时期的人都会记得中国香港电影及其流行文化在当地文化领域的美好时代。中国香港电影在韩国曾长期被视为“低端的”文化产品。尽管“香港制造”的武侠和功夫电影很受欢迎,但大多数本土知识分子却厌恶它们。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香港电影在韩国的地位迅速改变。《秋霞》在1977年的巨大成功以及成龙主演的《醉拳》的创纪录轰动,使原本被视为“工人阶级男性文化”的电影进入了“大众流行文化”领域,它们所代表的情节剧和功夫喜剧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香港电影在韩国受众中的主导类型,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叶本土评论家所谓的“香港黑色电影”的黑帮片的兴起。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香港电影是韩国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外来电影,甚至对好莱坞的市场地位构成了威胁。本文梳理了“香港综合征”在韩国的兴起和衰落,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陈秋霞和成龙,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周润发、刘德华和张国荣的中国香港黑帮片,再到20世纪90年代初以林青霞为代表的武侠电影的回归,而后者最终削弱了这一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香港电影 韩国电影 跨国电影 “香港综合征”
原文传递
香港电影伦理叙事中的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1949—2019)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燕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4-150,共7页
香港电影是有效探询香港人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的重要指标。香港电影伦理叙事常讲述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小人物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并将之延伸至"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伦理层面。从战后多元意识形态的特定历史时空,到当下香港已... 香港电影是有效探询香港人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的重要指标。香港电影伦理叙事常讲述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小人物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并将之延伸至"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伦理层面。从战后多元意识形态的特定历史时空,到当下香港已然回归的新时期,1949年-2019年香港电影伦理叙事的发展演变,可分为"南下怀乡:社会写实""香港是我家:本土意识显影""回归想象:怀旧与寻根""北进神州:家与国的新时代抒写"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伦理叙事 身份认同 国族意识
原文传递
重绘亚洲电影工业版图:亚洲电影节与香港电影(1954—1964) 被引量:8
15
作者 苏涛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亚洲电影节是冷战背景下亚洲范围内最重要的电影节,也是亚洲各国及地区进行电影交流、合作和竞争的舞台,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在1954—1964年间,以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香港制片机构,通过积极参与亚洲... 亚洲电影节是冷战背景下亚洲范围内最重要的电影节,也是亚洲各国及地区进行电影交流、合作和竞争的舞台,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在1954—1964年间,以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香港制片机构,通过积极参与亚洲电影节,塑造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并逐渐成长为亚洲电影的主导性力量之一,最终改变了亚洲电影工业的格局。香港电影参与亚洲电影节的历史,体现了文化冷战中商业、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亚洲电影节 香港电影 古装片 家庭情节剧
原文传递
本土化促进 娱乐化启蒙——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和香港电影的互动对两地电影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卫防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4期4-11,共8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和香港电影开启了全面的互动,这种互动对两地电影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香港电影本土化的促进,其次是延续了香港电影的人文脉流。这种互动对内地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内地电影娱...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和香港电影开启了全面的互动,这种互动对两地电影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香港电影本土化的促进,其次是延续了香港电影的人文脉流。这种互动对内地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内地电影娱乐意识的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和香港 电影互动 本土化 人文脉流 娱乐意识启蒙
原文传递
冷战背景下的观望与游移——论远东影业公司的创作与市场策略
17
作者 苏涛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6-160,共5页
张善琨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连接沪港电影的重要人物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他所创立的远东影业公司以独立制片的方式进行创作,延续上海电影的观念和创作模式,其出品影片投射的意识形态甚至与左派电影颇为相似。20世纪50年代初,冷战... 张善琨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连接沪港电影的重要人物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他所创立的远东影业公司以独立制片的方式进行创作,延续上海电影的观念和创作模式,其出品影片投射的意识形态甚至与左派电影颇为相似。20世纪50年代初,冷战的背景,内地市场对香港电影的需求,以及内地政策的鼓励和扶持,都极大影响着香港国语片的格局及其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同时也塑造着远东影业公司出品影片的独特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香港电影 远东影业公司 张善琨
原文传递
On the Threshold: Urban Exchange and Intervention in Flora Lau's Bends (2013)
18
作者 Danica van de Velde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7年第1期180-205,共26页
The metaphor at the heart of Hong Kong filmmaker Flora Lau's debut feature film, Bends (2013), set in the border spaces of Hong Kong and Shenzhen, is that of intersection. By constructing a quietly observant view o... The metaphor at the heart of Hong Kong filmmaker Flora Lau's debut feature film, Bends (2013), set in the border spaces of Hong Kong and Shenzhen, is that of intersection. By constructing a quietly observant view of life on both sides of the Sam Chun River, which separates Hong Kong and the Chinese mainland, Lau's film inhabits this metaphor by cutting through the public and private domains with a narrative of intimacy and connection at the nexus of wider socioeconomic concerns. Delving into Hong Kong-mainland relations, Bends inserts the real-life social issues of immigration, border control, economic privilege, and China's one-child policy into its diegesis to capture Hong Kong at a moment in time. In considering the intertw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politics, and urban space, this paper employs the trope of disappearance perpetuated in critical discourses on Hong Kong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to explore the distinct filmic topography of Bends, which attempts to cinematically preserve the dynamics of the city under Chinese administration. In so doing, this paper also examines Lau's interest in giving marginalized female groups narrative agency to shed light on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f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its unfol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ther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ival gender politics hong kong cinema IDENTITY urban space
原文传递
Minor Movies: On the Deterritorialising Power of Wong Kar-wai's Works
19
作者 Sebastian Nestler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2年第4期582-597,共16页
The article approaches Wong Kar-wai's cinematic work using the notion of "minor literature" as coined by Gilles Deleuze and F61ix Guattari. Minor literature--or, in other words, minor language signifies oppositiona... The article approaches Wong Kar-wai's cinematic work using the notion of "minor literature" as coined by Gilles Deleuze and F61ix Guattari. Minor literature--or, in other words, minor language signifies oppositional/resistant uses of a major/hegemonic language. It appropriates hegemonic language and deterritorialises it by re-signifying its original meanings. By transferring this concept from literature to cinema, we can describe Hong Kong cinema, which deterritorialises Hollywood cinema, as a minor cinema in relation to Hollywood. Following this interpretation, Wong Kar-wai's movies appear as a "minor language of a minor cinema" because they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Hong Kong's mainstream action cinema. Consequently, Wong's movies possess a high level of deterritorialising power, which opens up new spaces of meaning and gives voice to positions usually oppressed by mainstream cinema. Finally, a close reading of Wong's movie Happy Together shows how "minor movies" challenge the mainstream's unison and give space to a resistant and transforming polypho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m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POST-STRUCTURALISM hong kong cinema Wong Kar-wai minor movies Happy Together
原文传递
香港电影进步意识的内植与形塑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燕 张亿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6-153,共8页
香港电影创作出多维度、多类型、多层次的进步作品,在银幕上建构出契合民族情感、社会思潮、审美趣味的进步意识。本文借助意识形态理论,重新审视香港电影进步意识对左翼电影的道统传承、对意识形态的策略包装、对苦难历史的全面祛魅以... 香港电影创作出多维度、多类型、多层次的进步作品,在银幕上建构出契合民族情感、社会思潮、审美趣味的进步意识。本文借助意识形态理论,重新审视香港电影进步意识对左翼电影的道统传承、对意识形态的策略包装、对苦难历史的全面祛魅以及对创作观念的美学升维,归纳出香港电影进步意识高效灵活的"询唤"机制,印证香港电影进步意识在不同时期对海峡两岸暨香港和澳门乃至海外同胞思想联动、心理认同和家国感召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进步意识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