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T HO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被引量:5
1
作者 LIU Zheng-Mao LU Xian-Guo +2 位作者 ZHAO Chun-Hui ZHAO Yan-Bo QI Han-Qiang 《湿地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A detailed assessment on water resources of HNNR is to find the changing rules in time and space scale of water resources of HNNR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nd the generating and degrading factors of wetland and provide... A detailed assessment on water resources of HNNR is to find the changing rules in time and space scale of water resources of HNNR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nd the generating and degrading factors of wetland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e on restoring and managing the hydrologic regime fo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at HNNR. Both the assessment area and its adjacent watershed of Bielahong River belong to the same region in the climate and surface features. Total of 46 years of serial data from 1956 2001 in the Bielahong Hydrology Station was employed. Typical analysis of the serial runoff was conducted by adopting the residual mass curve method.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hydrological parameters are valuable for analyzing the water balance of HNN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puts of 118.29×10 6 m 3 of the surface runoff and 1 478km 2 of the areas of natural watershed in HNNR were de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some measurements to control and prevent water resources decreased have been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河 生态系统 水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wetland plant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gradient in the Ho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ZHOU Demin LUAN Zhaoqing +1 位作者 GUO Xiaoyu LOU Yanj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2年第1期57-70,共14页
Quantifyi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natural wetland plants and environmental gradient give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etland habitats,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for the strategy making on the protect... Quantifyi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natural wetland plants and environmental gradient give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etland habitats,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for the strategy making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natural wetlands. In this study,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wetland plants and the environmental gradient of wetland habitats were assessed in the Ho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HNNR) in Northeast China, a wetland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on the Ramsar list. Biophysical parameters’ values of wetland plants were obtained by field sampling methods, and wetland mapping at the community scale was completed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Digital delineation of the surface water system, hydrological zoning and wetness index were produced by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 ecological ordination method and two cluster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wetland pla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Such quantitative analyses also present the specific divers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wetland plants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of their habitats. With the support from modern geo-information techniqu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how four ecotypes of wetland plants spatially transit from forest swamp, shrub wetland and meadow into marsh wetland with increasing wetness index and water table. And they also show how wetl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controlled by an environmental gradient of wetness. Another key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work is that our results present the exact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marsh and non-marsh plants of 11 wetland plant communities within the core study area. Hence, this case study gives a good sample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wetland pla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using advanced digital analysis methods. It is also useful to show how to integrate geoinformatic techniques with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based on the field data b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 plant ecology spatial pattern environmental gradient ho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原文传递
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湿地遥感分类——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9
3
作者 臧淑英 张策 +1 位作者 张丽娟 张玉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441,共8页
湿地遥感分类作为湿地管理、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遗传算法(GA)借鉴了生物进化规律进行启发式搜索寻优,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新型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二者相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寻找到支持向量机的全局最优参数... 湿地遥感分类作为湿地管理、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遗传算法(GA)借鉴了生物进化规律进行启发式搜索寻优,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新型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二者相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寻找到支持向量机的全局最优参数,从而较准确地对湿地进行遥感分类。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了湿地遥感分类研究。同格网搜索下的支持向量机湿地遥感分类及最大似然监督分类对比,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较格网搜索方式总精度提高了7.29%,较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提高了12.06%,方法改善了沼泽、草地与裸地三种地物间的区分,是湿地遥感分类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遥感分类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洪河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洪河自然保护区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 被引量:40
4
作者 娄彦景 赵魁义 马克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83-3891,共9页
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两类典型湿地——河漫滩湿地与碟形洼地湿地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沼泽至岛状林的梯度上:(1)各群落建群种、优势种和伴生种的种类及其优势度,地表覆盖藓类等组... 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两类典型湿地——河漫滩湿地与碟形洼地湿地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沼泽至岛状林的梯度上:(1)各群落建群种、优势种和伴生种的种类及其优势度,地表覆盖藓类等组成特征均变化明显;(2)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逐渐增加格局,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6、41、51、68和82;(3)群落的α多样性的变化格局与丰富度格局不太一致,Shannon-Wiener多样性与Pielou均匀度的变化格局基本一致,呈不规则"N"型格局,Simpson优势度的变化格局正好与它们相反,呈不规则倒"N"型格局;上述格局的两个"拐点"出现在沼泽化草甸群落和湿草甸群落中;(4)群落的β多样性——相异性系数和Cody指数均呈先降后升的格局,二者的最小值出现在沼泽化草甸群落和湿草甸群落之间,最大值出现在灌丛草甸和岛状林群落之间;研究认为,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的梯度变化主要于生境的变化有关,α多样性的变化格局主要与生境的变化和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有关,β多样性的格局的原因比较复杂,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组成 典型湿地 洪河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洪河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东升 吴正方 商丽娜 《湿地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以洪河保护区为例 ,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把生态需水量划分为 4种类型 :湿地植被需水量、湿地土壤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补给地下水需水量 ,分别确定了需水量的级别和相应的指标。根据公式 ,计算了保护区各级别的生态需... 以洪河保护区为例 ,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把生态需水量划分为 4种类型 :湿地植被需水量、湿地土壤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补给地下水需水量 ,分别确定了需水量的级别和相应的指标。根据公式 ,计算了保护区各级别的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 ,洪河保护区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为 1 .4 8× 1 0 8m3 ~ 1 .99× 1 0 8m3 ,最适宜生态需水量为 1 .99× 1 0 8m3 ~ 2 .9× 1 0 8m3 ,最大生态需水量为 3.72× 1 0 8m3 ~ 4 .5 2× 1 0 8m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河 湿地 生态系统 生态需水量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境安全保护 被引量:17
6
作者 栾兆擎 邓伟 +1 位作者 白军红 朱宝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 2 0 0 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该区保存了三江平原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是三江平原原始湿地景观的一个“缩影”,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基因库之一。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人为活动的影响 ,导致该区生态环境面临...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 2 0 0 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该区保存了三江平原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是三江平原原始湿地景观的一个“缩影”,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基因库之一。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人为活动的影响 ,导致该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在具体分析洪河保护区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生境安全 对策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初探 被引量:11
7
作者 栾兆擎 邓伟 朱宝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为例 ,对其各生态环境需水的配制要素—植物需水量、土壤需水量和野生动物栖息地需水量分别进行了计算 ,最后估算出了该湿地植被生长期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表明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最小生态环境需... 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为例 ,对其各生态环境需水的配制要素—植物需水量、土壤需水量和野生动物栖息地需水量分别进行了计算 ,最后估算出了该湿地植被生长期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表明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 1 .0 2亿m3,优等生态环境需水量为 1 .95亿m3。最后 ,针对保护区湿地目前面临的水文危机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河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生态环境 需水量
下载PDF
湿地功能评价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袁军 吕宪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湿地功能一般可分为水文功能、生境功能和生物地化学循环功能3种类型,3类功能各包括若干子功能,各子功能的强弱由可以量化、相互独立、能够表示其本质特征的评价指标表示,指标总和即为湿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湿地功能所具有的模糊属性... 湿地功能一般可分为水文功能、生境功能和生物地化学循环功能3种类型,3类功能各包括若干子功能,各子功能的强弱由可以量化、相互独立、能够表示其本质特征的评价指标表示,指标总和即为湿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湿地功能所具有的模糊属性决定了模糊数学方法在湿地功能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湿地功能评价的实质就是确定待评价湿地属于哪个事先划分好的模糊集合,或描述它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原理是通过确定评价对象对最优、最劣2种状态的隶属程度,从而定量判断评价对象的优劣状况。对于任意一块待评价的湿地,以其原始状况下指标最大可能特征值作为最优标准值,以其在人类干扰下指标可能达到的最小特征值作为最劣标准值。运用模型对黑龙江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年份(1980,1988和2002年)湿地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湿地功能对最优状态的隶属度在1980、1988和2002年分别为0.9743、0.8573和0.7030,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功能评价 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退化沼泽湿地洪水淹没数值模拟研究--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于欢 张树清 孔博 《湿地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506-511,共6页
以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与土地利用信息关系研究,模拟了不同水位洪水淹没退化沼泽湿地的过程,得到淹没过程序列图。洪水水面高程与退化沼泽淹没面积的关系表明,在洪水水面高程从50.6m升高至55... 以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与土地利用信息关系研究,模拟了不同水位洪水淹没退化沼泽湿地的过程,得到淹没过程序列图。洪水水面高程与退化沼泽淹没面积的关系表明,在洪水水面高程从50.6m升高至55.1m过程中,淹没面积以3种增长趋势变化,根据这3种趋势所对应的洪水水面高程,将研究区退化沼泽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3种类型。研究区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沼泽的面积分别为0.1km2、4.32km2和8.22km2。该研究结果为保护区的湿地恢复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也为湿地恢复的区域规划与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指标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沼泽湿地 洪水模拟 DEM 洪河保护区
下载PDF
湿地水文功能评价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军 吕宪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运用模型对黑龙江洪河国家级保护区不同年份(1980、1988和2002年)的湿地水文功能进行评价,若把功能状态由优到劣分为1、2、3、4、5共5个级别,则该保护区湿地水文功能在1980年属2·296级,1988年属2·937级,2002年属3·586级... 运用模型对黑龙江洪河国家级保护区不同年份(1980、1988和2002年)的湿地水文功能进行评价,若把功能状态由优到劣分为1、2、3、4、5共5个级别,则该保护区湿地水文功能在1980年属2·296级,1988年属2·937级,2002年属3·586级,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水文功能评价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东方白鹳生境的洪河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晓敏 李颖 +2 位作者 付波霖 殷书柏 杨高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2期132-138,共7页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改善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质量至关重要,而建立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为例,针对东方白鹳栖息生境、觅食生境、景观生境和应急觅食生境,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具有...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改善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质量至关重要,而建立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为例,针对东方白鹳栖息生境、觅食生境、景观生境和应急觅食生境,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利用综合评价法对2013年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进行了脆弱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生态脆弱性为潜在脆弱,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这与政府对保护区的管理、发展以及人们的保护意识提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东方白鹳生境 洪河自然保护区 脆弱性评价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需求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正茂 马志杰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5期23-26,共4页
基于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退化现状及湿地生态规律,认为洪河保护区水资源需求应从动态需求和静态需求两个方面来综合分析与计算。计算静态需求量时,视洪河保护区为一个平原水库,通过做出水位库容曲线,查出相对于原始状态保护区的... 基于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退化现状及湿地生态规律,认为洪河保护区水资源需求应从动态需求和静态需求两个方面来综合分析与计算。计算静态需求量时,视洪河保护区为一个平原水库,通过做出水位库容曲线,查出相对于原始状态保护区的静态需水量;计算动态需求量时,主要以湿地生态活跃期对水资源的动态需求过程为计算依据。通过分析计算,提出保护区维持现状和相对原始状态两种情况下的每年水资源动态需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静态需水量 动态需水量 洪河 库容曲线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水质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正茂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9年第4期15-19,共5页
简要介绍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方案的工艺流程,农田地表径流是该方案的补水水源。分别采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浓鸭截洪总干(补水水源点)同一地点地表水样并进行了分析测试,核心区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核心... 简要介绍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方案的工艺流程,农田地表径流是该方案的补水水源。分别采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浓鸭截洪总干(补水水源点)同一地点地表水样并进行了分析测试,核心区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核心区水域不存在工业废水特征污染物;②水质与水位和水流关系密切;③水质与湿地植被所处的生长季节有关;④水体中COD和BOD5值分别在37.73~63.08mg/L和15.2~28.70mg/L,不属于外源人为污染引起,应是沼泽水体的背景值的真实反映;⑤沼泽水体的TN和TP较高,可能与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的内在规律有关,不是农田地表径流污染进入引起的。浓鸭截洪总干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①水质表征出明显的农田径流特性;②水质总体上较好,这可能与浓鸭截洪总干对农田地表径流有较好的净化能力有关。通过比较分析洪河保护区核心区水质和浓鸭截洪总干水质表明:补水水源水质整体上好于该保护区核心区水质。基于保护区核心区水质特征来确定补水水源水质在工程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当前的监测数据,初步认为现有补水水质符合洪河保护区水质要求。建议今后在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浓鸭截洪总干开展有关农药残留动态实验,并结合水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为流域农业产业结构和农药的安全使用提出政策性建议。研究认为在三江平原通过生态水利工程蓄积农田地表径流,并采用湿地生态氧化塘处理系统净化水质,可以作为退化湿地的补水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水质 水资源恢复 农田地表径流 湿地生态氧化塘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江平原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正茂 刘景瑞 +1 位作者 夏广亮 赵春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3年第5期7-10,共4页
分析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短缺原因,指出水资源恢复的原则为确立保水第一、引水第二的水资源恢复战略;准确计算水资源需求量和补水潜力;解决补水中的污染问题.结合水文计算过程与湿地生态规律,提出了水资源恢复的理论与技术路线,... 分析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短缺原因,指出水资源恢复的原则为确立保水第一、引水第二的水资源恢复战略;准确计算水资源需求量和补水潜力;解决补水中的污染问题.结合水文计算过程与湿地生态规律,提出了水资源恢复的理论与技术路线,设计了水资源恢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水资源 水资源补充方案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火灾监测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礼 罗建松 王逸凯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5期141-145,共5页
以2019年5月13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静止气象卫星Himawari-8(H8)和极轨气象卫星MODIS数据对火灾发生经过进行还原,基于高分一号(GF-1)和高分六号(GF-6)数据进行火烧迹地识别。试验结果表明,Hima... 以2019年5月13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静止气象卫星Himawari-8(H8)和极轨气象卫星MODIS数据对火灾发生经过进行还原,基于高分一号(GF-1)和高分六号(GF-6)数据进行火烧迹地识别。试验结果表明,Himawari-8及MODIS数据都可较好地反演出火灾发生地点,但基于固定阈值算法对Himawari-8数据进行火灾反演的实效性更强,可实现10 min级监测,可以弥补MODIS卫星时间分辨率低的不足,其可以对林业火灾监测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撑。基于GEMI模型进行的火烧迹地提取可以为灾情损失及灾后重建提供本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Himawari-8 火灾监测 洪河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林栖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晓亮 董树斌 +3 位作者 栾新 朱丽萍 王德昌 赵洪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年第5期93-94,共2页
2003年至2007年春季,利用鸟类环志方法对洪河自然保护区春季林栖鸟类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记录到鸟类8目20科90种4082只,为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记录鸟类种数的42.07%。雀形目鸟类种类和数量均最多,共78种4029只,占鸟类种数的86.67%,鸟类数... 2003年至2007年春季,利用鸟类环志方法对洪河自然保护区春季林栖鸟类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记录到鸟类8目20科90种4082只,为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记录鸟类种数的42.07%。雀形目鸟类种类和数量均最多,共78种4029只,占鸟类种数的86.67%,鸟类数量的98.70%。利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方法对洪河保护区春季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其多样性指数为3.4015,均匀性指数为0.7559。从年份看,2005年春季鸟类多样指数值为最高,2003年最低;各年度多样性指数为2005(3.2513)>2004(3.2506)>2007(3.1506)>2006(2.9281)>2003(2.6718)。均匀性指数则2007年最高,2003年最低;各年度均匀性指数为2007(0.8139)>2004(0.8006)>2005(0.7787)>2006(0.7307)>2003(0.7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河保护区 鸟类多样性 春季 保护
下载PDF
黑龙江省同江市湿地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彦梅 李冰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12期1-4,7,共5页
选取黑龙江省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调查区域,探究同江市湿地植物资源与区系特征。本次调查共包括102个物种,分属46科74属,莎草科植物最多,共有3属13种,而苔草属为最大属,共有物种11种。植物区系特征表明,这些植物中,北温带分布类型... 选取黑龙江省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调查区域,探究同江市湿地植物资源与区系特征。本次调查共包括102个物种,分属46科74属,莎草科植物最多,共有3属13种,而苔草属为最大属,共有物种11种。植物区系特征表明,这些植物中,北温带分布类型最为丰富,占总属数的66.67%(不包括世界分布属)。同江市湿地植物区系除受东北植物区系主导外,同时受大兴安岭、蒙古、华北区系影响。研究结果增强了人们对同江市湿地高等植物的认识,为湿地植物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湿地植被恢复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洪河保护区 湿地 植物区系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徙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晓亮 董树斌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年第1期89-90,共2页
2003和2004年春、秋两季鸟类迁徙期时,对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迁飞鸟类进行网捕环志,并对其种类及数量进行了相关分析。2年间共网捕环志迁徙鸟95种6072只,隶属6目20科。其中春季78种3011只,秋季81种3061只。春季以燕雀、灰头和田为... 2003和2004年春、秋两季鸟类迁徙期时,对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迁飞鸟类进行网捕环志,并对其种类及数量进行了相关分析。2年间共网捕环志迁徙鸟95种6072只,隶属6目20科。其中春季78种3011只,秋季81种3061只。春季以燕雀、灰头和田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每种各环志728、548、403只;秋季以燕雀和灰头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各环志619和542只。对网捕迁徙鸟类进行多样性分析发现:2003年春季迁徙鸟类Shannon-Wea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H'=3.96;J=0.70。从两年内迁徙鸟类总体看,G指数为3.37,F指数为22.62,DG-F=0.85。这表明该地迁徙鸟类在种、属、科等分类阶元的多样性均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徙 环志 鸟类多样性 洪河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秋季节鸟类组成及迁徙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晓亮 刘少红 +4 位作者 李冰 朱宝光 孙少杰 王德昌 崔玉平 《野生动物》 2008年第4期189-191,共3页
2007年春季和秋季在洪河自然保护区利用网捕法对本区林栖鸟类组成及迁徙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设网20片,历时65d,环志鸟类15科68种1682只。研究发现本区林栖鸟类以鹀科、鸫科、山雀科、莺科和雀科等雀形目鸟类为主;优势种为红胁蓝尾鸲、灰... 2007年春季和秋季在洪河自然保护区利用网捕法对本区林栖鸟类组成及迁徙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设网20片,历时65d,环志鸟类15科68种1682只。研究发现本区林栖鸟类以鹀科、鸫科、山雀科、莺科和雀科等雀形目鸟类为主;优势种为红胁蓝尾鸲、灰头鹀、田鹀、银喉长尾山雀、黄眉柳莺等。本地区鸟类春季在4月末开始迁来,5月中旬达到高峰;秋季在9月初开始迁徒,9月末达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河自然保护区 鸟类组成 迁徙 环志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与多光谱植被指数的洪河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邢丽玮 李小娟 +1 位作者 李昂晟 周德民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9,共7页
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2009年8月中旬,在研究区野外实测沼泽植物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和叶面积指数(LAI),将地面实测的植物高光谱反射率以Landsat-5 TM波段范围为基准进行波谱重采样,以重采样后的光谱反射率计算多光谱植被指数,... 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2009年8月中旬,在研究区野外实测沼泽植物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和叶面积指数(LAI),将地面实测的植物高光谱反射率以Landsat-5 TM波段范围为基准进行波谱重采样,以重采样后的光谱反射率计算多光谱植被指数,用几种常见的高光谱和多光谱植被指数建立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统计回归模型,对比这些模型的精度,选出最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用各植被指数建立的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回归模型分别为二次函数、对数函数或指数函数;各模型对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反演精度差别较大;在全波段高光谱植被指数中,用全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H-FNDVI(R930,R515)构建的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模型最佳;在常规高光谱植被指数中,用修正简单比率H-MSR构建的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模型最佳;在多光谱植被指数中,用多光谱归一化植被指数M-NDVI构建的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模型最佳。对比发现,由多光谱数据提取的植被指数构建的模型对研究区LAI的估算效果不太理想,而从实测高光谱数据提取的窄波段特有植被指数构建的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模型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表明窄波段植被指数更适合用来监测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 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 估算模型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