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儒家的民族观 被引量:3
1
作者 樊文礼 史秀莲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42,共6页
先秦儒家民族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两个方面。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主张,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反对外来干涉、侵扰的性质。孟子对儒家民族... 先秦儒家民族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两个方面。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主张,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反对外来干涉、侵扰的性质。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而《公羊传》中的“大一统”、“尊王攘夷”和“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则反映了公羊派的民族观以及处理夷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公羊传》 “华夷之辨” “尊王攘夷”
下载PDF
春秋时期晋国邦交钩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明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3-81,共9页
春秋时期,晋国邦交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且各具特色。早期的邦交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并围绕着武力扩张这一核心展开。中期的邦交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广泛且因国而异;二是以尊王攘夷为核心。晚期的邦交因卿族间冲突的... 春秋时期,晋国邦交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且各具特色。早期的邦交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并围绕着武力扩张这一核心展开。中期的邦交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广泛且因国而异;二是以尊王攘夷为核心。晚期的邦交因卿族间冲突的加剧而陷入被动,接连失去盟友的晋国在邦交中逐渐被孤立,范氏、中行氏之乱则是内外矛盾的集中爆发。至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邦交已被三晋邦交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晋国 邦交 尊王攘夷
下载PDF
齐桓公的管理思想
3
作者 罗杰斯 王忠伟 吕煦非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97-401,共5页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一位霸主,其改革意识,用人理念,人本思想和"九合诸侯、尊王攘夷"的称霸策略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齐桓公 尊王攘夷 人本管理
下载PDF
中国在全球化中应举“新尊王攘夷”旗 被引量:1
4
作者 汪俊石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2,共6页
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使中国从引进式对外开放转向溢出式对外开放。驳斥国际上一些指责中国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论调,需要我们将殖民主义、民族国家和全球化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深刻反思。世界正处在由资本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中华... 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使中国从引进式对外开放转向溢出式对外开放。驳斥国际上一些指责中国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论调,需要我们将殖民主义、民族国家和全球化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深刻反思。世界正处在由资本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在这一时期将大有作为。中国应适时举起新"尊王攘夷"大旗,回馈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复兴 殖民主义 民族国家 知识经济 尊王攘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