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儒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之关系:兼论其21世纪之启示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俊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7,共9页
本文探讨儒家思想传统中"人"与"自然"之关系。本文先从比较文化史视野,析论中国思维方式之特质在于"联系性思维方式"。本文指出,儒家思想传统以"联系性思维方式"为基础,强调"人"与&q...
本文探讨儒家思想传统中"人"与"自然"之关系。本文先从比较文化史视野,析论中国思维方式之特质在于"联系性思维方式"。本文指出,儒家思想传统以"联系性思维方式"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即相融并互相渗透的关系。"自然"是"人"的创生者,"人"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儒家思想家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具有连续性与一体性之关系。这两种关系之所以可能,其基础正在于人与宇宙万物都以生生不已的仁德为其本性。"仁"既内在于每个人的心性之中,又超越于每个个体之上,成为宇宙万物之共同质素。而儒家思想中"人"与"自然"之连续性与一体观的建立与发展,正是以人"心"之自觉为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朱子
王阳明
人
自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利之有天下”:荀子“心”的先验演绎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迎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9,共11页
“心利之有天下”有“通感说”“平比说”“差比说”三种传统诠释,它们的争执让荀子“既肯定又否定”“心好利”的“矛盾”张显,人拥有“顺情性”与“顺礼义”这一双重性“自爱”(self-love)的事实被尖锐地揭示了出来,构成荀子辨说的存...
“心利之有天下”有“通感说”“平比说”“差比说”三种传统诠释,它们的争执让荀子“既肯定又否定”“心好利”的“矛盾”张显,人拥有“顺情性”与“顺礼义”这一双重性“自爱”(self-love)的事实被尖锐地揭示了出来,构成荀子辨说的存在论“所与”(the given)。荀子的辨说以“事”言,是“目辨白黑美恶”的“辨”,也是“修正治辨”的“辨”,然后才有所谓“辩说”。因此一方面,荀子没有只在范畴里打转,而是“引入历史”,由“心好利”,经“心容其择”的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到“心利之有天下”的全粹之美,是一无限定的时间长串。即唯有通过自下而上地与恶斗争,通过各种办法的讨价还价,特别是知识的、政治的讨价还价,才有望获得善。另一方面,为了防范“善”只是一种“运气”,荀子又演绎出了一个“新人”,即“圣人”。“圣人”宣示了“心灵革命”的必然性,自由任性的人因此才能直下对道德法则感兴趣,做出断然的道德行为。前者是经验时间中的“道德的修行法”,性恶论有其用,人类社会并非一个自然的天真无邪状态;后者是本源时间中的“道德的教义学”,性恶论毫无用处,在任何糟糕的情况下,人都应保持足够的道德力量。两相结合,荀子的辨说在矛盾冲突中给出了一条“窄”而“美”的从恶到更善的不断进步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心
自爱(self-love)
演绎
圣人
辨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荀子的社会理想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易兰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7-50,共4页
荀子是战国末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意识到"圣王之道"空想,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明君之治"社会理想实现上。荀子社会理想的实现途径:君主以德服众;君子在朝美政,下位美俗;庶人安于本分。其局限性在于以道德信念替代政...
荀子是战国末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意识到"圣王之道"空想,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明君之治"社会理想实现上。荀子社会理想的实现途径:君主以德服众;君子在朝美政,下位美俗;庶人安于本分。其局限性在于以道德信念替代政治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社会理想
局限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儒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之关系:兼论其21世纪之启示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俊杰
机构
台湾大学历史系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7,共9页
文摘
本文探讨儒家思想传统中"人"与"自然"之关系。本文先从比较文化史视野,析论中国思维方式之特质在于"联系性思维方式"。本文指出,儒家思想传统以"联系性思维方式"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即相融并互相渗透的关系。"自然"是"人"的创生者,"人"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儒家思想家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具有连续性与一体性之关系。这两种关系之所以可能,其基础正在于人与宇宙万物都以生生不已的仁德为其本性。"仁"既内在于每个人的心性之中,又超越于每个个体之上,成为宇宙万物之共同质素。而儒家思想中"人"与"自然"之连续性与一体观的建立与发展,正是以人"心"之自觉为其基础。
关键词
全球化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朱子
王阳明
人
自然
Keywords
Globalizatio
n
Co
n
fucia
n
ism
Co
n
fucius
Me
n
cius
hsün tzu
Chu
hs
i
Wa
n
g Ya
n
g-mi
n
g
Ma
n
n
ature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利之有天下”:荀子“心”的先验演绎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迎年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与心性:牟宗三政治哲学批判”(19FZXB063)。
文摘
“心利之有天下”有“通感说”“平比说”“差比说”三种传统诠释,它们的争执让荀子“既肯定又否定”“心好利”的“矛盾”张显,人拥有“顺情性”与“顺礼义”这一双重性“自爱”(self-love)的事实被尖锐地揭示了出来,构成荀子辨说的存在论“所与”(the given)。荀子的辨说以“事”言,是“目辨白黑美恶”的“辨”,也是“修正治辨”的“辨”,然后才有所谓“辩说”。因此一方面,荀子没有只在范畴里打转,而是“引入历史”,由“心好利”,经“心容其择”的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到“心利之有天下”的全粹之美,是一无限定的时间长串。即唯有通过自下而上地与恶斗争,通过各种办法的讨价还价,特别是知识的、政治的讨价还价,才有望获得善。另一方面,为了防范“善”只是一种“运气”,荀子又演绎出了一个“新人”,即“圣人”。“圣人”宣示了“心灵革命”的必然性,自由任性的人因此才能直下对道德法则感兴趣,做出断然的道德行为。前者是经验时间中的“道德的修行法”,性恶论有其用,人类社会并非一个自然的天真无邪状态;后者是本源时间中的“道德的教义学”,性恶论毫无用处,在任何糟糕的情况下,人都应保持足够的道德力量。两相结合,荀子的辨说在矛盾冲突中给出了一条“窄”而“美”的从恶到更善的不断进步的道路。
关键词
荀子
心
自爱(self-love)
演绎
圣人
辨说
Keywords
hsün tzu
mi
n
d
self-love
deductio
n
sage
disti
n
guish a
n
d explai
n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子的社会理想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易兰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7-50,共4页
文摘
荀子是战国末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意识到"圣王之道"空想,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明君之治"社会理想实现上。荀子社会理想的实现途径:君主以德服众;君子在朝美政,下位美俗;庶人安于本分。其局限性在于以道德信念替代政治举措。
关键词
荀子
社会理想
局限性
Keywords
hsün tzu
the ideal of society
limit
分类号
K828.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儒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之关系:兼论其21世纪之启示
黄俊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心利之有天下”:荀子“心”的先验演绎
陈迎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荀子的社会理想及其局限性
易兰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