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反思·延异——胡风与七月派现代性重读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曼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7-96,共10页
胡风与七月派的现代性处于主流政治话语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夹缝中 ,其现代性价值一直未能得到恰如其分的揭示。胡风与七月派文艺思想和创作一方面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启蒙传统 ,一方面从人如何实现作为自由自觉活动的复杂精神个体的维... 胡风与七月派的现代性处于主流政治话语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夹缝中 ,其现代性价值一直未能得到恰如其分的揭示。胡风与七月派文艺思想和创作一方面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启蒙传统 ,一方面从人如何实现作为自由自觉活动的复杂精神个体的维度来接受马克思主义 ,立足于当下中国现实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反思性特征 ,与主流政治话语和现代主义之间产生一种既疏离又接近既出走又回归的延异关系。本文在胡风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及胡风关于读者主体的论述方面有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七月派 现代性 反思 延异
下载PDF
“因忠实和勇敢而致悲惨”——评路翎的“志愿军题材”小说 被引量:3
2
作者 商金林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18-123,共6页
路翎创作的以《初雪》、《洼地上的"战役"》为代表的"志愿军题材"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化的历史,对于我们解读那一场战争,认识1950年代的中国有启示意义。路翎的遭遇也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在新文艺"规范化&qu... 路翎创作的以《初雪》、《洼地上的"战役"》为代表的"志愿军题材"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化的历史,对于我们解读那一场战争,认识1950年代的中国有启示意义。路翎的遭遇也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在新文艺"规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作家和人民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翎 志愿军题材小说 胡风集团
下载PDF
命名的尴尬:当代文学史上的胡风派
3
作者 黎秀娥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0,共6页
胡风派研究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个案,但关于胡风派的命名、构成及其相应的精神内涵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当代文学史上的胡风派不仅是一个具有同人倾向的文学群体,他们还代表了五四以后的一种文学追求和文学信仰,体现了一种相... 胡风派研究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个案,但关于胡风派的命名、构成及其相应的精神内涵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当代文学史上的胡风派不仅是一个具有同人倾向的文学群体,他们还代表了五四以后的一种文学追求和文学信仰,体现了一种相同的精神品格。胡风派虽然在1955年以后命运多舛、各自飘零,但这个群体实际上形散而神不散,他们历经劫难而不改初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考察胡风派经过炼狱的人生姿态和精神走向,对于深入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学和文化大有裨益;探究胡风派文人的思想、经历、人格和精神坚守的深层原因,检阅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以此反思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和人格,对当下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 胡风派 当代文学史
下载PDF
宗派之争与社团的萌生——左联到七月社流变考
4
作者 周燕芬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89,共7页
左联内部有关"雪峰派"、"胡风派"、"鲁迅派"的说法,"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左联内部潜在的宗派矛盾明朗化尖锐化,对七月社的生成有缘起作用。在鲁迅身边成长起来的"少壮派",在鲁迅离世... 左联内部有关"雪峰派"、"胡风派"、"鲁迅派"的说法,"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左联内部潜在的宗派矛盾明朗化尖锐化,对七月社的生成有缘起作用。在鲁迅身边成长起来的"少壮派",在鲁迅离世以后,依然是胡风主要依靠的同道伙友,有些直接成为七月社的核心同人;而在"口号"论争中认识和理解胡风的更大一批文学青年,则成为后来陆续走进《七月》的"初来者"。左联的解散和左联成员的分化,使文坛的社团重组成为可能,七月社就是在这种分化和重组中萌生出来,并成长为上世纪40年代中国最富影响的文学社团。以实证为基础,努力还原左联到七月社生成和流变的历史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联 鲁迅 胡风 七月社
下载PDF
胡风对《七月》作者群的培育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得存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胡风抗战期间的文学编辑活动不但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胡风通过细致、艰苦的编辑工作,为抗战文学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很有前途和作为的作家。胡风非常重视对作家、投稿者进行引导。他取稿以质量为原则,给作者平等的机... 胡风抗战期间的文学编辑活动不但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胡风通过细致、艰苦的编辑工作,为抗战文学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很有前途和作为的作家。胡风非常重视对作家、投稿者进行引导。他取稿以质量为原则,给作者平等的机会,充分尊重作者特有的审美个性和创作风格。胡风对进步作家精心呵护,又严格要求。胡风利用各种形式指导文学青年的写作,倾其所能,甘当人梯,服务作者。胡风关于培养作者的观念和方法,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学习、借鉴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七月》 作者群 培育 文学史意义 编辑活动 抗战期间 编辑工作 抗战文学 创作风格 审美个性 严格要求 文学青年 作家 投稿者 培养
下载PDF
人物与环境,主题与审美——社会剖析派和七月派比较论析
6
作者 王再兴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0-33,共4页
社会剖析派和七月派都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取得了极高现实主义成就的流派,但其现实主义的具体面貌则相差很大。就人物与环境两者关系上的差异而言,前者表现为客体限制作用大于主体创造品格,后者则主张两者应处于相对平衡的地位。社会剖析... 社会剖析派和七月派都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取得了极高现实主义成就的流派,但其现实主义的具体面貌则相差很大。就人物与环境两者关系上的差异而言,前者表现为客体限制作用大于主体创造品格,后者则主张两者应处于相对平衡的地位。社会剖析派与七月派在此方面的差异,也相应地导致了他们在主题先行与审美先行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社会剖析派 七月派 茅盾 胡风 中国 新文学史
下载PDF
从《七月》《希望》作者群看胡风思想的转变
7
作者 张昱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7-91,共5页
《七月》和《希望》作为胡风编辑出版生涯中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刊物,围绕着他们形成了一批作者群。这批作者群代表了胡风的文艺思想,阐释和践行了胡风的文艺见解,同时,《七月》和《希望》前后作者群的差异也体现了胡风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 七月 希望 作者群 胡风 民族解放 人民民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