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蛮与文明之际思想变革的一个案例——以华夷观念起源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谢乃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7,共7页
文明的界标不惟是制度和物质要素的进步,更应以人类思维演进中精神自觉为前提。先秦中华元典中以服制为中心的华夷观念体系,或被学者解构为古人的文化理想,或被专家以定型于秦汉之后的华夷秩序所体现的价值判断加以褒贬。若衡之野蛮与... 文明的界标不惟是制度和物质要素的进步,更应以人类思维演进中精神自觉为前提。先秦中华元典中以服制为中心的华夷观念体系,或被学者解构为古人的文化理想,或被专家以定型于秦汉之后的华夷秩序所体现的价值判断加以褒贬。若衡之野蛮与文明之际人类思维的历史进程,即由模糊逻辑思维向理性思维演进所体现的"人类精神觉醒"的本原面貌,华夷观念的发生实有着古老渊源和不容否定的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转型 社会思想 华夷观念 起源
下载PDF
“宁失藩服,毋损郡县”:中法战争与晚清国家观念的变迁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勇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宁失藩服,毋损郡县"是清政府在地缘政治变化下的战略调整,是在华夷秩序瓦解后晚清"国家"观念的重大转变。正是在"宁失藩服,毋损郡县"影响下,"大一统"的边际与"中国"的边缘日趋统一... "宁失藩服,毋损郡县"是清政府在地缘政治变化下的战略调整,是在华夷秩序瓦解后晚清"国家"观念的重大转变。正是在"宁失藩服,毋损郡县"影响下,"大一统"的边际与"中国"的边缘日趋统一;传统的"一统天下"、"一统四夷"观念,向稳定、维护多民族国家的"一统"观念转变。由此,"中国"观念在近代中国的转型中进行了调适,即认同的"中国"不再是文化上的"天下一统",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藩服 华夷秩序 中法战争 国家观念
下载PDF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3
作者 李鸿彬 张宏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19-21,共3页
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之一的"民族主义",其形成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他的这一思想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毕竟对过去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大影响,即便是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也仍有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 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之一的"民族主义",其形成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他的这一思想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毕竟对过去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大影响,即便是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也仍有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民族主义 华夷观念
下载PDF
文本与史实之乖离——论《国性爷合战》中的“郑成功”
4
作者 寇淑婷 《励耘学刊》 2021年第1期230-249,402,403,共22页
日本著名戏剧家近松门左卫门的《国性爷合战》是一部以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为原型创作的、脱离历史事实的“历史的戏剧”,其文学叙事与历史事实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乖离。在《国性爷合战》中,近松门左卫门赋予中国历史人物以日本式灵魂,使... 日本著名戏剧家近松门左卫门的《国性爷合战》是一部以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为原型创作的、脱离历史事实的“历史的戏剧”,其文学叙事与历史事实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乖离。在《国性爷合战》中,近松门左卫门赋予中国历史人物以日本式灵魂,使得以郑成功为中心的历史人物形象发生了日本化变异,具体表现为:和藤内(原型为郑成功)的日本武士形象;吴三桂的忠臣形象与李滔天(原型为李自成)的逆臣形象;郑芝龙与甘辉的忠臣形象以及翁婿关系的转变。这种乖离书写体现了作者基于自身华夷观念的国家主义创作意识,而其华夷观念既受到中国儒家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亦是前近代日本社会主流思想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性爷合战 郑成功 近松门左卫门 华夷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