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河工用木与黄淮地区生态衰变
1
作者 马俊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5,共12页
明中期以后,江、淮、河、济被人为地糅合到了一起。清承明制,为维持淆乱的黄河、淮河和人工的洪泽湖、运河等巨型水体,不得不连年致力于无与伦比的治水活动,木料等物资的消耗几近天文数字。官员们为了自利,不断造灾兴工,更使各项河工犹... 明中期以后,江、淮、河、济被人为地糅合到了一起。清承明制,为维持淆乱的黄河、淮河和人工的洪泽湖、运河等巨型水体,不得不连年致力于无与伦比的治水活动,木料等物资的消耗几近天文数字。官员们为了自利,不断造灾兴工,更使各项河工犹如西西弗斯役作,繁劳无功,没有底止。清廷解决绝大多数国计民生事务时,摒弃市场机制,不扩展资源增量,而是动用权力,盘剥资源存量,造成民尽国空的结局。清廷对柳株实行官营,使得官柳根残本枯,甚至一树无存。曾经富庶的黄淮地区生态严重衰竭,民众面临着严重的燃料危机,妇孺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捡拾残草剩叶,甚至生饮冷食。平民百姓不但蒙受产尽财绝的重负,更惨遭生态衰败的折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地区 河务 柳束 官营 林业 生态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力学的滑移支架多工况数值分析
2
作者 范雪峰 李亮 +2 位作者 王皖婷 秦语嫣 赵德望 《煤矿机电》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针对两淮地区煤矿深部破碎软弱围岩支护的难点及其支护机制,设计研发自移式不反复支撑顶板液压支护支架。基于弹塑性力学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多工况下迈步过程中液压支架位移、应力、应变等力学参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工况1时最大等效... 针对两淮地区煤矿深部破碎软弱围岩支护的难点及其支护机制,设计研发自移式不反复支撑顶板液压支护支架。基于弹塑性力学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多工况下迈步过程中液压支架位移、应力、应变等力学参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工况1时最大等效应力为245.33 MPa,工况2时最大等效应力为246.82 MPa,工况3时最大等效应力为245.27 MPa。3种工况的最大应力值不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满足要求,支架能够正常进行支护作业。研究结果可以为全面评估液压支架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施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地区煤矿 自移式不反复支撑顶板液压支架 弹塑性力学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基于文旅产业视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以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为例
3
作者 李晓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淮河流域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淮河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文旅产业的视阈下,通过对淮河流域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究,探讨其起源与艺术形态,以促进...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淮河流域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淮河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文旅产业的视阈下,通过对淮河流域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究,探讨其起源与艺术形态,以促进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产业 淮河流域民间美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域特征
下载PDF
一新流函数诊断方程的推导及在江淮地区强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翟武全 郑兰芝 +2 位作者 石春娥 李国杰 赵建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1,共6页
推导出了一个新的锋区横切环流(Y-P平面上)流函数诊断方程, 分析了诊断方程中强迫函数的物理意义及作用, 并用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HUBEX)所取得的加密观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基于这个诊断方程设计出能描述锋区垂直环流特征的二维... 推导出了一个新的锋区横切环流(Y-P平面上)流函数诊断方程, 分析了诊断方程中强迫函数的物理意义及作用, 并用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HUBEX)所取得的加密观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基于这个诊断方程设计出能描述锋区垂直环流特征的二维空间剖面综合分析图, 总结出与锋区强暴雨发生有关的三类垂直环流概念模型, 对江淮地区汛期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方程 江淮地区 流函数 暴雨分析 推导 应用 水分循环试验 物理意义 强迫函数 观测资料 淮河流域 二维空间 环流特征 概念模型 垂直环流 指导作用 暴雨预报 锋区 分析图 强暴雨 剖面 汛期
下载PDF
安徽省沿淮地区小麦生产SWOT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建来 赵莉 何贤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309-13310,13313,共3页
采用SWTO分析法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小麦的生产优势(生产规模和产量优势;光、热、水、土资源有利于小麦生长;产业基础较好)、劣势(自然灾害频繁、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机会(国家重视粮食安全、科技投入增加)和威胁(小麦单产提高... 采用SWTO分析法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小麦的生产优势(生产规模和产量优势;光、热、水、土资源有利于小麦生长;产业基础较好)、劣势(自然灾害频繁、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机会(国家重视粮食安全、科技投入增加)和威胁(小麦单产提高的难度越来越大;自然灾害的危害越来越大;病虫害加重;种麦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并提出实施惠农政策,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科技增粮工程,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发展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提高小麦产业经济效益;发挥沿淮农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等发展对策,以期为沿淮地区小麦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地区 小麦 生产 SWOT分析
下载PDF
江苏淮南麦区小麦品种观察比较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勇 张伯桥 +1 位作者 高德荣 毛坤一 《农学学报》 2012年第5期11-16,共6页
为了解不同类型品种在江苏淮南麦区不同播期条件下对环境气候的适应性,选用了江苏淮北麦区推广的‘淮麦22’,‘烟农19’和‘郑9023’等3个品种以及淮南麦区推广的‘扬麦15’,‘扬麦16’,‘扬麦13’,‘扬麦11’,‘宁麦13’和‘镇麦166’... 为了解不同类型品种在江苏淮南麦区不同播期条件下对环境气候的适应性,选用了江苏淮北麦区推广的‘淮麦22’,‘烟农19’和‘郑9023’等3个品种以及淮南麦区推广的‘扬麦15’,‘扬麦16’,‘扬麦13’,‘扬麦11’,‘宁麦13’和‘镇麦166’等6个品种进行了分期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均以适期(10月28日)播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研究结果认为早熟品种‘扬麦11’和中熟品种‘扬麦16’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它们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抗病性亦较好,比较适宜淮南麦区气候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淮南麦区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高产潜力与实现途径 被引量:107
7
作者 茹振钢 冯素伟 李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388-3393,共6页
黄淮麦区是中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对中国小麦生产以及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耕地资源非农化、耕地利用非粮化的发展现状,指出未来提高小麦总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要充分挖掘小麦高... 黄淮麦区是中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对中国小麦生产以及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耕地资源非农化、耕地利用非粮化的发展现状,指出未来提高小麦总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要充分挖掘小麦高产潜力,培育高产品种是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黄淮麦区的生产条件及生态特点,分析不同时期高产品种产量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在大田条件下实现小麦高产潜力,千粒重与穗粒数并重是小麦新品种的发展方向。并从机械化生产对品种的要求出发,探讨了黄淮麦区小麦高产品种的高产空间与创育思路,提出进一步挖掘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产潜力的有效途径:(1)小麦高产潜力的实现,应重新认识和定位穗光合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穗器官的光合优势,培育穗叶高光效品种。小麦穗器官除具有空间优势外,其光合特点类似于C4途径或介于C3—C4中间型,籽粒呼吸释放的CO2能被穗光合再次固定。鉴于穗光合对籽粒产量形成的较大贡献,应强化绿穗灌浆特性,发挥穗器官的光合优势,提升穗粒重。(2)提高单产水平,必须注重群体生物产量的提高。在保持现有收获指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茎秆强度,实现植株高大化、密植化,能有效改善群体穗叶空间结构。通过调节生长发育节律,培育小叶、壮秆、大穗型新品种,实现小麦高生物产量。高生物产量品种还应拉开穗层,使穗层由一层增至三层,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容穗数。(3)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已日趋成熟,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是今后挖掘高产潜力的重要途径。利用杂种优势挖掘高产潜力需同时兼顾品质性状的优化,充分考虑多个品质性状间的协调稳定。可通过多穗大穗实现高产,通过提高强势小花结实比例稳定品质,从而实现高产与优质并重发展。挖掘小麦产量潜力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文章旨在通过协调各种产量形成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黄淮麦区小麦的高产潜力,为中国黄淮麦区的小麦高产育种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淮麦区 高产潜力 高生物产量 高光效
下载PDF
黄淮海井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丽艳 李远华 吴玉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共3页
黄淮海流域水土资源组合的严重错位使该区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农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分析了黄淮海井灌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讨论了目前井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针对制... 黄淮海流域水土资源组合的严重错位使该区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农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分析了黄淮海井灌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讨论了目前井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针对制约井灌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井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流域 井灌区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
下载PDF
淮河流域史前陶鼓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费玲伢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60,共13页
淮河是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重要河流,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了重新界定,对淮河流域出土的史前陶鼓进行了定性与定名、器形分类、发展与传播、使用与... 淮河是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重要河流,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了重新界定,对淮河流域出土的史前陶鼓进行了定性与定名、器形分类、发展与传播、使用与作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史前陶鼓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沿淮区麦-玉周年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学博 周静 +2 位作者 崔键 马超 房春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2-407,共6页
沿淮砂姜黑土区,设置5种施肥措施(常规施肥、推荐施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推荐施肥+控失肥,推荐施肥+粉煤灰),探讨其对麦-玉轮作周年产量及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玉轮作周年产量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处理... 沿淮砂姜黑土区,设置5种施肥措施(常规施肥、推荐施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推荐施肥+控失肥,推荐施肥+粉煤灰),探讨其对麦-玉轮作周年产量及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玉轮作周年产量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处理最高(12921kg/hm2),推荐施肥+粉煤灰处理次之(12365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2.5%、7.7%。冬小麦季:籽粒产量、氮素累积量(NAA)、氮肥利用率(NUE)、氮素吸收效率(NUPE)均以推荐施肥+粉煤灰处理较高,分别为6134 kg/hm2、180.0 kg/hm2、42.1%、0.80 kg/kg;夏玉米季:籽粒产量、NAA、NUE、NUPE则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处理较高,分别为6971 kg/hm2、176.5 kg/hm2、38.3%、0.65 kg/kg。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施肥+粉煤灰处理对提高沿淮砂姜黑土区麦-玉轮作周年产量、麦-玉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吸收效率较好,而长期而言,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处理更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沿淮地区 麦-玉轮作 周年产量 氮素利用
下载PDF
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配施化肥对沿淮砂姜黑土培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学博 张祥志 +2 位作者 崔键 周静 马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2-976,共5页
通过2010年玉米季田间试验,初步探讨了秸秆全量还田下配施化肥对沿淮砂姜黑土培肥效果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全量(7500kg/hm^2)还田配施化肥条件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相对不施肥CK显著提高(P〈0.05),... 通过2010年玉米季田间试验,初步探讨了秸秆全量还田下配施化肥对沿淮砂姜黑土培肥效果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全量(7500kg/hm^2)还田配施化肥条件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相对不施肥CK显著提高(P〈0.05),且干H对单施化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产量上,单施化肥相对CK增产玉米50.7%;秸秆全量还田配施氮肥处理的玉米单产为6644.4—7562.9kg/hm^2,较单施化肥处理增产11.51%~26.92%。值得一提的是,玉米单产以秸秆全量还田下配施化肥(N-P2O5-K2O为135-60.90kg/hm^2)最高,且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砂姜黑土区 秸秆全量还田 化学氮肥 培肥 产量
下载PDF
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地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度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孔伟 张飞 《资源与产业》 2018年第1期76-82,共7页
以淮河生态经济带的2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其2010—2015年的土地及社会经济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和协调度模型等对土地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进行测度,并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指导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地... 以淮河生态经济带的2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其2010—2015年的土地及社会经济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和协调度模型等对土地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进行测度,并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指导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地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地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均呈整体上升、局部波动的变化趋势,波动主要是部分地区大幅度的行政区划调整造成的;土地城镇化质量表现出生态质量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地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度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协调度等级由勉强协调逐步向高度协调过渡,上升速度先快后慢;协调度的省际差异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本相似,且差距随发展水平提高而逐步缩小;地市间差异较明显,规划确定的核心城市协调发展状态不佳,不利于城市职能和辐射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协调度 区域差异 淮河生态经济带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彦威 刘国峰 +5 位作者 李伟 张礼凤 戴海英 林延慧 王彩洁 徐冉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33-36,共4页
通过对161份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种质资源进行出苗期、苗期和田间耐盐性鉴定,筛选出郑1427、K117-3、齐黄34和菏豆12等适于黄河三角洲中轻度盐碱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本研究对引导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有着重... 通过对161份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种质资源进行出苗期、苗期和田间耐盐性鉴定,筛选出郑1427、K117-3、齐黄34和菏豆12等适于黄河三角洲中轻度盐碱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本研究对引导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大豆种质 耐盐性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淮河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承的反思——以中国淮河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裴世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2-15,共4页
中国淮河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淮河文化专题性"国字号"博物馆。淮滨县利用其区位优势,努力推进淮河文化的传播。但是淮河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重复性建设、"国字号"名不副实、非遗文化体验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加... 中国淮河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淮河文化专题性"国字号"博物馆。淮滨县利用其区位优势,努力推进淮河文化的传播。但是淮河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重复性建设、"国字号"名不副实、非遗文化体验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加强对博物馆审批的控制和监管,建立泛淮河流域文博资源共享体系,创新非遗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文化 中国淮河博物馆 淮河流域 “国字号” 非遗
下载PDF
明清诗人笔下的淮河灾荒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志国 《古今农业》 2012年第3期83-89,共7页
淮河原本是一条出路通畅,直接入海的河流,但黄河夺淮以后,淮河流域自然灾害极为频繁,本文以明清时期有关记载淮河流域灾荒的诗歌作为基本研究素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明清两代淮河流域水灾、旱灾、潮灾、蝗灾等的基本概况和特征,对淮河两... 淮河原本是一条出路通畅,直接入海的河流,但黄河夺淮以后,淮河流域自然灾害极为频繁,本文以明清时期有关记载淮河流域灾荒的诗歌作为基本研究素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明清两代淮河流域水灾、旱灾、潮灾、蝗灾等的基本概况和特征,对淮河两岸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还对淮河流域的救灾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诗人 淮河流域 灾荒
下载PDF
现代历史地理学对当前淮河流域史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开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6,共6页
在区域史的学术语境下,现代历史地理学对于当前淮河流域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首先表现在学术理念上,动态时空理念有助于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空间范围的把握,借鉴人地关系、关怀现实这些理念,不仅可以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复杂的人地关系... 在区域史的学术语境下,现代历史地理学对于当前淮河流域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首先表现在学术理念上,动态时空理念有助于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空间范围的把握,借鉴人地关系、关怀现实这些理念,不仅可以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复杂的人地关系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与研究,同时,对于当前淮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也具有现实意义。其次表现在治学方法上,空间要素的分析、综合、比较有助于揭示淮河流域作为一个独立历史地理单元存在的事实,而文献记载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则可以加深研究者对淮河流域历史与现实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区域史 淮河流域史
下载PDF
隋代以前两淮盐业经济考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金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86-91,共6页
隋代以前的两淮盐业,学术界少有述及。两淮盐业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即已出现,两汉时获得了大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虽封建政权更迭频仍,两淮地区屡遭战乱,盐政、盐制也不断变化,但因人们生活需要和国家对盐业的重视,盐业经济仍能曲折性地... 隋代以前的两淮盐业,学术界少有述及。两淮盐业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即已出现,两汉时获得了大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虽封建政权更迭频仍,两淮地区屡遭战乱,盐政、盐制也不断变化,但因人们生活需要和国家对盐业的重视,盐业经济仍能曲折性地向前发展。这对"苏北在隋唐以前,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于苏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业 经济发展 两淮地区 隋代以前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水平分辨率对黄淮海流域当代气候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英 吴婕 徐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3-854,共12页
区域气候模式是进行流域尺度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其中水平分辨率对流域模拟结果的影响亟待评估。本文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驱动下,进行2种水平分辨率(50 km和25 km)1990—2010年东亚区域的长时间连续积... 区域气候模式是进行流域尺度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其中水平分辨率对流域模拟结果的影响亟待评估。本文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驱动下,进行2种水平分辨率(50 km和25 km)1990—2010年东亚区域的长时间连续积分模拟。通过与观测资料的对比,评估RegCM4对黄淮海流域的模拟性能,同时分析水平分辨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组模拟均可以较好地再现黄淮海流域冬季、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年循环变化;对极端气候事件指数的分布模拟效果也较好,且对与气温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模拟效果优于与降水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②与观测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模拟的冬季气温存在冷偏差,夏季气温存在暖偏差,冬季、夏季降水在大部分地区偏多等。③2组模拟对比来看,对冬季、夏季平均气温的量级和空间分布,25 km模拟与观测更加接近;对冬季、夏季平均降水,50 km模拟与观测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44,较25 km模拟有较大提高;对极端事件,2组模拟差别不大。模拟结果可为后续此版本模式在黄淮海流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RegCM4 水平分辨率 黄淮海流域
下载PDF
正月曾侯■编钟铭文前半详解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学勤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4期16-20,共5页
春秋晚期的湖北随州文峰塔一号墓,出土编钟三组。依青铜器命名惯例,其中的一组可以称为"正月曾侯■编钟"。作钟之年为公元前497年,编钟铭文内容关涉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追述曾国始封经过的铭文前段,补充了周初古史的空白。现... 春秋晚期的湖北随州文峰塔一号墓,出土编钟三组。依青铜器命名惯例,其中的一组可以称为"正月曾侯■编钟"。作钟之年为公元前497年,编钟铭文内容关涉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追述曾国始封经过的铭文前段,补充了周初古史的空白。现在学者大多认为,曾侯与曾侯乙墓所见的曾侯是同一人,该说虽存在用字方面的疑点,但从年代上来推算,还是可信的。据铭文,伯适(南宫括)曾先后服侍文武两朝黜除殷命,以安定天下。后又受成王之命,在汭土建立都邑,这是曾国的初封。周朝封南宫括于曾国,一是为了加强对淮夷的控制,二是为了监临以至占有江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晚期 正月曾侯■编钟 南宫括 淮夷 江汉地区
下载PDF
焕发艺术魅力 彰显地域特色——淮域花鼓灯文化浅析
20
作者 施咏清 钱立生 《新余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5-97,共3页
作为淮河流域典型的文化产物,流行于淮河两岸的花鼓灯艺术既有传统优秀文化灿烂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又有当代中华文化特征的穿透力与渲染力。它既承载了南北文化之长,展现了农业社会之本,又凝结了当地人对生活美学的理解和演绎,以浓郁的... 作为淮河流域典型的文化产物,流行于淮河两岸的花鼓灯艺术既有传统优秀文化灿烂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又有当代中华文化特征的穿透力与渲染力。它既承载了南北文化之长,展现了农业社会之本,又凝结了当地人对生活美学的理解和演绎,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的艺术语言,逐渐渗入人们的乡村生活,演变为民俗活动,不断彰显其内在的文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 淮河流域 花鼓灯 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