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下的和谐——帛书《黄帝四经》形名思想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荆雨 程彪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共6页
作为道家黄老学派思想的代表,帛书《黄帝四经》主张建立客观、显明的政治制度,即“立形名”,且形名制度的建构要正当、合理,体现天地间恒常的法则。其形名思想的主旨是“循名复一”,在合理的制度规范下,百姓自然、自由地存在,进而实现... 作为道家黄老学派思想的代表,帛书《黄帝四经》主张建立客观、显明的政治制度,即“立形名”,且形名制度的建构要正当、合理,体现天地间恒常的法则。其形名思想的主旨是“循名复一”,在合理的制度规范下,百姓自然、自由地存在,进而实现社会之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黄帝四经》 形名 和谐
下载PDF
《黄帝内经》脾藏意主思的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杨丽 王彩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52-1154,共3页
脾藏意主思是脾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脾藏象理论同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原文明确提出"脾藏意"及脾"在志为思"。故探讨《内经》中与脾藏意主思有关内容,分析脾藏意主思的含义,脾藏意中... 脾藏意主思是脾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脾藏象理论同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原文明确提出"脾藏意"及脾"在志为思"。故探讨《内经》中与脾藏意主思有关内容,分析脾藏意主思的含义,脾藏意中的"意"有记忆、思维两方面的含义,而脾在志为思之"思"只是情感范畴的"思",不应包括认知上的"思"。讨论了脾藏意主思的原因:"脾藏营,营舍意",故脾藏意;"思出诸情"、"脾为四脏本"故脾主思。对《内经》中的思伤心与思伤脾进行了探讨,认为思伤心应早于思伤脾之理论且长期并存,思既可以伤脾又可以伤心。脾为谏议之官也是脾藏意主思的反映,其理论基础是脾藏意生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藏意 脾主思 脾在志为思 《黄帝内经》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与《四部医典》放血方法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仁增多杰 娘毛加 +1 位作者 仁青东主 洛桑东智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7期686-688,共3页
放血疗法是各传统医学内病外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中医学和藏医学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与《四部医典》中放血指征、放血工具和操作方法的特点,指出了两种医学不尽相同的放血指征,阐明了不同放血工具的种类和理论根据,详述了不... 放血疗法是各传统医学内病外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中医学和藏医学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与《四部医典》中放血指征、放血工具和操作方法的特点,指出了两种医学不尽相同的放血指征,阐明了不同放血工具的种类和理论根据,详述了不同放血方法选择的依据,为中藏医放血疗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血疗法 《黄帝内经》 《四部医典》 放血指征 放血工具 文献研究
下载PDF
《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及其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向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82,共9页
《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奠基之作,它提倡"道生法",在治道上将"法治"和"德治"融合起来,提炼出"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是理性的化身,终结了先秦的&qu... 《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奠基之作,它提倡"道生法",在治道上将"法治"和"德治"融合起来,提炼出"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是理性的化身,终结了先秦的"礼法之争",实现了治道的制衡。《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对战国中后期中国治道精神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管子、慎子、荀子、韩非子等都在被影响之列。董子接续了荀子"德主法辅"的治道精神,并将这种治道精神转化成治道实践,成为中国封建时代主流的治道模式。但"德主法辅"只能适应封建的农业宗法社会,于现代的商业社会不契合。所以,大力挖掘《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于当下法治中国构建"法主德辅"的治道模式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法主德辅 治道精神 法治中国
下载PDF
《黄帝四经》“物曲成”的道德实践论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建良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6-22,共7页
《黄帝四经》作为道家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推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对其道德思想的总结也不例外。其道德实践以万物为主体,以"物曲成"为价值目标;虽然采用从家到国的推进陈式,但不同于道家以"道"... 《黄帝四经》作为道家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推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对其道德思想的总结也不例外。其道德实践以万物为主体,以"物曲成"为价值目标;虽然采用从家到国的推进陈式,但不同于道家以"道"为个人修养内容的从家到国的一般形式;在方法上则选择了具有道家特色的因循行为,为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基础。"物曲成"是道家从效果论出发育养人的最典型的表达,明显区别于儒家,并且影响到魏晋玄学思想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西方思想家作为区别于儒家"控制的"模式的概括。在尊重个体并为其发展能力、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条件、以凝聚成最大社会合力的方面,在今天仍然值得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道家 万物 曲成
下载PDF
《黄帝四经》和《黄帝内经》文化渊源及生态美学价值研究
6
作者 王丽慧 谢爱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7-152,共6页
《黄帝四经》《黄帝内经》皆属于早期道教黄老学派存世不多的著作,又皆以道为共同规则。"黄帝"共同语境下,具备生态美学的探讨价值:如同一只无形之手,道是黄帝生态美学理论基石的核心;循道为德,善在某种意义上以审美体验为基... 《黄帝四经》《黄帝内经》皆属于早期道教黄老学派存世不多的著作,又皆以道为共同规则。"黄帝"共同语境下,具备生态美学的探讨价值:如同一只无形之手,道是黄帝生态美学理论基石的核心;循道为德,善在某种意义上以审美体验为基础;道生法,揭示了黄帝生态美学的无私立场;道之天、地、人三才维度,拓展了生态美学的疆域。在审美实践中,黄帝注重度的把握,强调和谐共生,提示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黄帝贴近生活、体验式的生态美学,将审美活动从直觉体验拓展至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黄老学说 《黄帝四经》 《黄帝内经》
下载PDF
《鶡冠子》与帛书《黄帝四经》语法、文体比较研究
7
作者 孙福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38-41,共4页
从文献学的角度 ,对《冠子》与帛书《黄帝四经》,在语法与文体方面进行比较后认为 :它们不但都喜欢用对立统一的概念 ,而且都是间或用韵的说理散文。这说明《冠子》
关键词 <> 帛书<<黄帝四经>> 语法 文体 比较
下载PDF
《黄帝四经》中“刑德”思想对“道”的取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殷会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4-67,72,共5页
作为黄老道家经典著作的《黄帝四经》,在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发展,以天道推衍人事,提出了以"刑德相养"作为其南面之术的核心内容。但"道"仍然是统摄《皇帝四经》整个体系的纲领,... 作为黄老道家经典著作的《黄帝四经》,在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发展,以天道推衍人事,提出了以"刑德相养"作为其南面之术的核心内容。但"道"仍然是统摄《皇帝四经》整个体系的纲领,对"刑德"之术的运用要合乎"道",在客观层面体现为对"反"的原则的掌握,在主观角度就表现为要"合于天当"以及"因天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道” “刑德” “合于天当” “因天时”
下载PDF
论《黄帝四经》对范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9
作者 葛永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0-66,共7页
《黄帝四经》是黄老之学的重要著作,继承了范蠡“天时”“盈溢”“德”的思想,所提出的“民时”“否定盈”“先德后刑”“刑德对立”等是对范蠡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使前期道家思想更加系统。
关键词 范蠡 《黄帝四经》 天时 盈溢
下载PDF
中医三阴三阳思维的形成 被引量:9
10
作者 熊益亮 张其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61-3063,共3页
"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至《黄帝内经》形成了"三阴三阳"的思维模型,并用之于经络理论、五运六气学说及伤寒六经辨证,然而对于中医三阴三阳思维形成过程却众说纷纭。... "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至《黄帝内经》形成了"三阴三阳"的思维模型,并用之于经络理论、五运六气学说及伤寒六经辨证,然而对于中医三阴三阳思维形成过程却众说纷纭。对如何从一阴一阳、二阴二阳演变为三阴三阳的直接线索尚未清晰。文章通过《易经》《道德经》《黄帝四经》《易传》等经典的梳理,发现《黄帝四经》是三阴三阳思维形成的关键点,从而理清了中医三阴三阳思维的发生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三阴三阳 易经 道德经 黄帝四经 易传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