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Orientated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Huangqi in Huangqi Jianzhong Tang Against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Based on Multi-Spectrum–Effect Correlation
1
作者 Guo-Hong Wang Long-Fei Yang +1 位作者 Shi-Wei Wang Yue-Tao Liu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orientated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Astragali Radix Huangqi(HQ) in HQ Jianzhong Tang(HQJZ), a classical formul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used for treating chro...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orientated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Astragali Radix Huangqi(HQ) in HQ Jianzhong Tang(HQJZ), a classical formul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used for treating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 using HQ as a monarch medicin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spectra of HQJZ containing different polar parts of HQ were obtained using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Exactive mass spectrometry. Furthermore, the efficacy of HQJZ, which contains different polar parts of HQ, in treating rats with CAG was evaluated using traditional pharmacodynamic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based metabonomics. Grey relation analysis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and to screen out the orientated effective components related to HQ in the treatment of CAG. Results: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analysis showed that 24 compounds identified from the fingerprint spectrum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efficacy. Compounds 8(calycosin-7-O-glc-6”-O-acetate), 9(3-hydroxy-9, 10-dimethoxyptercarpan), and 22(astragaloside II) were ranked among the top thre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integrating metabolomics and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analysis is a powerful tool for obtaining orientated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a given TCM form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i radix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huangqi jianzhong tang METABONOMICS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原文传递
刘铁军基于“补气升阳”法治疗胃下垂经验
2
作者 弓泓弛 王汉 +4 位作者 黄兆平 潘振芳 马春蕾 温荔萱 刘铁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50-853,共4页
刘铁军教授认为,胃下垂发病以气虚不运、阳虚气陷为本,常伴有血虚,或夹杂痰湿、郁热、血瘀等实邪而虚实并见,临床基于“补气升阳”法论治胃下垂,以顾护胃气贯穿始末,辅以疏肝理气、升举阳气、气血同调等法,灵活化裁补中益气汤、黄芪建... 刘铁军教授认为,胃下垂发病以气虚不运、阳虚气陷为本,常伴有血虚,或夹杂痰湿、郁热、血瘀等实邪而虚实并见,临床基于“补气升阳”法论治胃下垂,以顾护胃气贯穿始末,辅以疏肝理气、升举阳气、气血同调等法,灵活化裁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经典名方,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升阳 胃下垂 补中益气汤 黄芪建中汤 刘铁军
下载PDF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阳虚型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安云 陈伟刚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阳虚型功能性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运用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均治疗共4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阳虚型功能性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运用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均治疗共4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有5例患者失访,疗效结束后显效率治疗组36.0%,对照组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脘痞满、食欲减退、神疲乏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脘痞满、食欲减退以及神疲乏力等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能改善脾阳虚型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紊乱 脾阳虚型 加味黄芪建中汤 中医症状评分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晓映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0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编号单双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及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编号单双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及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17(IL-17)、胃泌素水平及血浆胃动素水平,统计2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7.69%(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次症及舌脉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F-α、EGF水平及血浆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7、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59%,对照组复发率为14.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胃黏膜修复,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脾胃虚寒型 黄芪建中汤 中医证候 炎症因子 胃动素 胃泌素 复发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2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会仓 杨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32例住院患者黄芪建中汤(黄芪15g,桂枝、白芍各9g,生姜、炙甘草、饴糖各6g,大枣12枚,仙鹤草30g,茜草15g;头晕乏力明显加白术、当归各15g;畏寒加制附片(先煎)9g;失...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32例住院患者黄芪建中汤(黄芪15g,桂枝、白芍各9g,生姜、炙甘草、饴糖各6g,大枣12枚,仙鹤草30g,茜草15g;头晕乏力明显加白术、当归各15g;畏寒加制附片(先煎)9g;失眠心悸明显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炒枣仁30g;反复出血加重仙鹤草、茜草用量),1剂/d,水煎6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2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4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46%。[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肌衄 血症 黄芪建中汤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崔振儒甘温建中法治疗胃脘痛 被引量:1
6
作者 宋琳 敖丽梅 崔忠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7-8,共2页
崔振儒教授认为以虚为主脾胃虚寒而致胃脘痛,治以温中补虚、益气和胃、缓急止痛,运用甘温建中法,方用黄芪健中汤加减治疗,疗效较著。
关键词 胃脘痛 甘温建中法 黄芪健中汤 崔振儒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曹志群基于“脾主卫”思想运用黄芪建中汤论治消化性溃疡临床经验 被引量:8
7
作者 薛宇爽 王伟 +3 位作者 卢贞 曹志群 王耀彩 周晓凤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8期40-43,共4页
曹志群教授以“脾主卫”思想为指导,根据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及其演变规律总结整理出诊治经验。他善用临床表现与胃镜诊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辨证,提倡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治以健脾益气,随症加减化裁,并通过中医经典名方黄芪... 曹志群教授以“脾主卫”思想为指导,根据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及其演变规律总结整理出诊治经验。他善用临床表现与胃镜诊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辨证,提倡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治以健脾益气,随症加减化裁,并通过中医经典名方黄芪建中汤验之于临床,为中医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黄芪建中汤 脾主卫
下载PDF
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美荷 李泽佳 李彦龙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9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U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及替硝唑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U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及替硝唑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及替硝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胃镜下病理改善情况,并对临床治愈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胃镜下疗效均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1,P=0.028;Z=-2.654,P=0.008);治疗后2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PU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副作用小,临床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黄芪建中汤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替硝唑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60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辛自芳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4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_2、维生素C及左旋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平...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_2、维生素C及左旋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证候积分及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证候积分及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为91.67%,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复发性 脾胃虚寒型 黄芪建中汤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文军 严全民 +2 位作者 赵剑芳 郑琴琴 郭艳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0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4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97例,西药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中药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2组均观察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4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97例,西药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中药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2组均观察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的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主症、次症、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中药组主症、次症、证候总分均低于西药组(P <0.05)。2组TGF-α、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01),胃泌素、NO、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01),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可取得与铋剂四联疗法同样的效果,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脾胃虚寒型 黄芪建中汤 四联疗法 炎症因子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下载PDF
李维芬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妇科疾病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芊 于华 于英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5期620-622,共3页
黄芪建中汤是医家张仲景治疗虚劳证的著名方剂之一,李维芬老师根认为"女子以血为养""多气多血",而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若中焦虚寒,纳运无力,生化不足,则阴阳气血俱虚,累及多个脏腑,导致多种妇科病... 黄芪建中汤是医家张仲景治疗虚劳证的著名方剂之一,李维芬老师根认为"女子以血为养""多气多血",而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若中焦虚寒,纳运无力,生化不足,则阴阳气血俱虚,累及多个脏腑,导致多种妇科病证,故灵活运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妇科诸症,如妇人腹痛带下病,月经不调及不孕症,产后腹痛、身痛、缺乳等疗效显著。李维芬老师认为在辨证时应抓住虚证的辨证要点,凡有面色无华、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象细涩或无力等征象均可以黄芪建中汤加减,建立中州,温运脾土,使气血生化有源,治疗妇科多种虚损病证多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值得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维芬 黄芪建中汤 妇科疾病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辅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胃肠动力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
12
作者 徐小松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辅助中药穴位贴敷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CG)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6例脾胃虚寒型C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3)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辅助中药穴位贴敷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CG)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6例脾胃虚寒型C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3)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n=63)采用黄芪建中汤辅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对比分析两组胃肠动力指标、炎症因子、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排空量为(19.54±2.78)%、基础胃酸分泌量为(3.15±0.27)mmol/h、最大胃酸分泌量为(14.98±2.14)mmol/h,均多于对照组的(16.98±3.01)%、(2.54±0.20)mmol/h、(13.69±2.10)mmol/h,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为(14.84±2.05)pg/mL、IL-8水平为(35.26±4.19)ng/L、IL-17水平为(20.35±2.10)pg/mL、C反应蛋白水平为(7.53±1.04)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1.45±2.63)pg/mL、(47.61±5.20)ng/L、(29.67±2.48)pg/mL、(9.27±1.18)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酸消失时间为(7.53±1.69)d、腹痛消失时间为(7.87±1.86)d、嗳气消失时间为(9.04±1.85)d,均短于对照组的(9.89±2.42)d、(8.91±1.83)d、(10.25±1.9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黄芪建中汤辅助中药穴位贴敷可改善脾胃虚寒型CG患者胃肠动力,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使嗳气、腹痛等症状缓解,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 中药穴位贴敷 黄芪建中汤 胃肠动力指标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魏群 魏明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溃疡诊断标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2∶1)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黄芪建中汤治疗。两组共治疗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溃疡诊断标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2∶1)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黄芪建中汤治疗。两组共治疗6周,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的变化,随访观察0.5 a并统计其复发率。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241,P=0.000)。2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对照组为(4.17±2.40)分,治疗组为(2.77±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虎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照组为(38.86±6.27)分、(38.52±5.59)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治疗组为(35.28±3.67)分、(35.38±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为(70.50±6.57)分,治疗组为(77.35±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溃疡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
下载PDF
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在线快速识别黄芪建中汤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英还 许文倩 +1 位作者 秦雪梅 刘月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4-970,共7页
本文采用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建立了快速、灵敏的液质联用方法在线快速鉴定黄芪建中汤的化学成分,构建了较为全面的黄芪建中汤化学成分谱,用于该复方的质量评价。依据离子峰的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和多级质谱碎片,与对照... 本文采用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建立了快速、灵敏的液质联用方法在线快速鉴定黄芪建中汤的化学成分,构建了较为全面的黄芪建中汤化学成分谱,用于该复方的质量评价。依据离子峰的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和多级质谱碎片,与对照品及文献报道数据比较,对黄芪建中汤的整体化学成分进行了在线快速鉴定。共鉴定了黄芪建中汤中71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和黄酮类,另外还有个别生物碱类和酚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中,来源于黄芪的有20种、白芍14种、甘草37种、生姜3种、桂枝大枣各2种,为黄芪建中汤的质量控制以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化学成分 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
原文传递
唐以前黄芪建中汤考
15
作者 张策 王旭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67-2869,共3页
通过对唐以前医籍中黄芪建中汤类方的初步考释,结合出土医药简帛与传世医学文献,可知汉唐称"中"者,非如宋之后仅指脾胃中气,实乃言一切胸腹中脏腑。"建中"为一种治法,而不拘于饴糖一药,当随具体病证施之。从魏晋至... 通过对唐以前医籍中黄芪建中汤类方的初步考释,结合出土医药简帛与传世医学文献,可知汉唐称"中"者,非如宋之后仅指脾胃中气,实乃言一切胸腹中脏腑。"建中"为一种治法,而不拘于饴糖一药,当随具体病证施之。从魏晋至隋唐,黄芪建中汤逐渐减少饴糖而增量黄芪,或代以黄芪为君药,方名改称黄芪汤。宋之后内伤杂病中黄芪应用日广或发端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唐以前 类方 文献考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