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king the Huashan Mountain
1
作者 Elias Schwenk 《Beijing Review》 2012年第22期48-48,共1页
After a two-hour ride from Xi'an, capital of northwest China's Shaanxi Province, the bus reached Huashan Mountain, one of the five sacred Taoist mountains in China.
关键词 Hiking the huashan mountain
原文传递
山城一体背景下城市总体建筑高度控制策略——以华阴市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明华 刘伟凯 +1 位作者 马琰 王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66,共5页
华山与华阴市自古以来山城一体、城景相融,但近年来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城市发展严重破坏了这一景观格局。建筑高度是影响华阴市"山—城"景观特色的重要因素,对建筑高度进行控制成为华山与华阴市城景融合的关键。研究结合华阴市... 华山与华阴市自古以来山城一体、城景相融,但近年来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城市发展严重破坏了这一景观格局。建筑高度是影响华阴市"山—城"景观特色的重要因素,对建筑高度进行控制成为华山与华阴市城景融合的关键。研究结合华阴市的发展背景,利用GIS分析方法,构建视线分析方法与因子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城市建筑高度控制体系,并基于公众利益和经济利益,分别提出建筑高度控制的限制模型和潜力模型,最终将这两个模型进行叠加形成适合华阴市发展的总体建筑高度控制分区,以适应规划管理及指导下一层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高度控制 山城一体 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 华阴市
下载PDF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研究案例与模式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敏 刘兴昌 张祖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植物景观是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景观作用。以西岳华山为例,系统分析其植物景观现状,并对其进行现状评价;以此为基础针对华山植物景观特色提出风景植物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措施;最后在总结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景... 植物景观是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景观作用。以西岳华山为例,系统分析其植物景观现状,并对其进行现状评价;以此为基础针对华山植物景观特色提出风景植物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措施;最后在总结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特征、群落特征、干扰特征以及恢复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植物景观是山岳型风景区景观开发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并总结出"现状分析—现状评价—保护性开发利用"这一研究模式,可对同类型风景区的植物景观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开发 风景名胜区 可持续发展 模式 华山 风景区 现状分析 植物景观 利用 群落特征
下载PDF
华山客源市场结构和游客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钱紫华 陈晓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6期118-122,共5页
本文结合对华山游客进行的问卷调查 ,对华山的客源市场和游客行为作了初步的分析。其中客源市场结构分析包括地域结构、时间结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教育程度构成和收入构成等 ,游客行为分析包括区外交通选择、目的构成、... 本文结合对华山游客进行的问卷调查 ,对华山的客源市场和游客行为作了初步的分析。其中客源市场结构分析包括地域结构、时间结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教育程度构成和收入构成等 ,游客行为分析包括区外交通选择、目的构成、消费构成、组织情况构成、逗留时间构成、线路安排情况、对媒体的感知、游客的重游率和满意度等。这两方面的研究 ,将有助于华山旅游的市场开拓战略和旅游政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 客源市场 华山 消费构成 旅游政策 地域结构 收入构成 行为调查 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
下载PDF
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庞桂珍 吕艳 蔡冬冬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37-440,共4页
从旅游资源、地质遗迹和国家建设地质公园的标准等方面,论证了华山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指出建立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可扩展华山旅游景观内涵,提升华山旅游活动的科技含量和风景区经济效益,保护华山地质遗迹和改善... 从旅游资源、地质遗迹和国家建设地质公园的标准等方面,论证了华山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指出建立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可扩展华山旅游景观内涵,提升华山旅游活动的科技含量和风景区经济效益,保护华山地质遗迹和改善旅游环境。分析认为华山完全具备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条件,应尽快申报国家地质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华山 地质遗迹 旅游资源
下载PDF
鄂北大洪山地区“花山群”的解体 被引量:27
6
作者 董云鹏 张国伟 +1 位作者 柳小明 赖绍聪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4期371-376,共6页
岩性—构造填图结果表明,大洪山区的原“花山群”实际上包含3套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物质建造,应予以解体。其中襄广断裂带内分布的以基性火山岩为主的一套岩系是构造侵位的蛇绿混杂岩,称之为花山蛇绿混杂岩;大洪山以西的耿集—板... 岩性—构造填图结果表明,大洪山区的原“花山群”实际上包含3套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物质建造,应予以解体。其中襄广断裂带内分布的以基性火山岩为主的一套岩系是构造侵位的蛇绿混杂岩,称之为花山蛇绿混杂岩;大洪山以西的耿集—板桥火山—沉积岩系,是南秦岭随县群的构造岩块;剔除这两者之后的碎屑沉积岩系定为真正意义的花山群,沉积时代为晚元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洪山 花山群 蛇绿混杂岩 火山岩 晚元古代
下载PDF
华山景区大风变化特征及偏南大风的天气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白爱娟 张永红 +2 位作者 吴佳浩 于进江 丁李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4-1163,共10页
利用2012-2017年逐小时风速资料,分析了华山景区大风天气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并以春秋季对景区索道运行产生严重影响的两次偏南大风为例,分析了大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以17 m·s-1作为大风阈值,景区大风多发生在21:00(北京时)... 利用2012-2017年逐小时风速资料,分析了华山景区大风天气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并以春秋季对景区索道运行产生严重影响的两次偏南大风为例,分析了大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以17 m·s-1作为大风阈值,景区大风多发生在21:00(北京时)至次日凌晨,相反午后到黄昏大风较少发生。华山南峰站位置偏南,海拔高,偏南气流与秦岭北坡夜间下山风作用,导致偏南大风多。华山站靠北,海拔低,除偏南大风外,冷锋后偏北气流影响,西北大风频次也较高。两次偏南大风前环流一致呈“东高西低”形势,华山位于华北高压向西北低压过渡的南北向等高线密集带中,梯度风原理是风速加大的动力机制。大风发生前,陕西关中为-4 hPa的强3 h变压区,变压风引起辐合上升,与高压后部偏南风越过秦岭后的干绝热下沉运动,加上关中不稳定上升运动,诱导夜间下山风增强,是偏南大风形成的热力因子。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大风前3 h华山站降温5℃以上,前7 h降压4 hPa以上;且大风前温度露点差大于10℃,气压和气温的超前降低可作为大风预警的有效因子。大风时景区附近的雷达图像有片状弱回波,但没有大风速区,表明受地形遮蔽,距离景区最近的泾河雷达不足以反映大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华山景区 梯度风原理 环流形势 变压
下载PDF
广西花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黄建清 胡衡生 韦倩虹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22-125,共4页
花山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论述了花山旅游资源的概况与特点,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原则和途径。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花山岩画 花山旅游区
下载PDF
不同类型景区国内游憩价值比较研究——以华山风景区与大唐芙蓉园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鑫 杨新军 宋鑫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选择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突出华阴市华山风景区与西安市大唐芙蓉园为研究区,以游憩价值为切入点,运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与意愿调查法,基于2012年"十一"黄金周调查数据,分别对2景区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 选择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突出华阴市华山风景区与西安市大唐芙蓉园为研究区,以游憩价值为切入点,运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与意愿调查法,基于2012年"十一"黄金周调查数据,分别对2景区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游憩资源价值结构来看,景区非利用价值均远大于利用价值;从游憩资源非利用价值结构来看,存在价值与遗产价值相对高于选择价值,华山风景区游憩利用价值大于大唐芙蓉园,华山风景区游憩资源非利用价值略高于大唐芙蓉园.游憩价值评估能很好地把环境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的分析框架内,有助于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价值 旅行费用法 意愿调查法 华山风景区 大唐芙蓉园
下载PDF
基于游记大数据的华山景区游客行为模式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邵隽 常雪松 赵雅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4,共7页
游记大数据包含旅游者在周边地区出行的行为信息和目的地资源信息,技术进步和社交媒体发展使获取低成本游记大数据成为可能,但目前景区尺度上进行的游记大数据研究较少。研究首次在景区尺度上以华山为研究对象,利用蚂蜂窝和携程网网站... 游记大数据包含旅游者在周边地区出行的行为信息和目的地资源信息,技术进步和社交媒体发展使获取低成本游记大数据成为可能,但目前景区尺度上进行的游记大数据研究较少。研究首次在景区尺度上以华山为研究对象,利用蚂蜂窝和携程网网站上的游记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通过语义分析发掘旅游者景区内移动模式和偏好;对游记进行客源地分析,用GIS呈现研究结果;突破单一目的地内部的游客空间模式研究,对华山与所有相关旅游节点进行关联度强弱分析;就游客满意度评价进行情绪分析和不满意方面的深度内容分析。研究结果有望为景区和目的地规划设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记 大数据 景区规划 华山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华山风景区旅游环境资源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褚泓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0-74,共5页
本文对华山风景区旅游环境资源采用综合因素评分法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影响旅游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 华山风景区 旅游环境资源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华山新生代隆升—剥蚀历史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吴中海 吴珍汉 +1 位作者 万景林 周春景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共6页
综合分析前人的热年代学数据发现华山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次快速隆升阶段,在120~57Ma间华山经历了缓慢隆升过程,约57Ma以来华山开始相对渭河地堑的快速隆升。其中,57~42Ma间、32~22Ma间和约8Ma以来均为相对快速隆升阶段,... 综合分析前人的热年代学数据发现华山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次快速隆升阶段,在120~57Ma间华山经历了缓慢隆升过程,约57Ma以来华山开始相对渭河地堑的快速隆升。其中,57~42Ma间、32~22Ma间和约8Ma以来均为相对快速隆升阶段,视隆升速度约为0.18~0.23mm/a;而42~32Ma间和22~8Ma间则为相对缓慢隆升过程,视隆升速度约为0.01mm/a。约57Ma以来华山的隆升-剥蚀量约为8.5km,平均隆升速度约为0.15mm/a;约32Ma以来的总隆升幅度约为4.5~5.1km,平均视隆升速度约为0.14~0.16mm/a。晚中生代以来华山的隆升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东秦岭的隆升过程,与区域地貌结构和周缘断陷盆地的演化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它表明东秦岭地区的三级等高峰顶面是120~57Ma、42~32Ma和22~8Ma间山脉缓慢隆升-剥蚀的结果,同时反映57~55Ma是渭河盆地开始快速裂陷和秦岭北麓正断层开始强烈活动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 渭河盆地 裂变径迹 山脉隆升 峰顶面 秦岭北缘断层 秦岭造山带 热年代学 隆升-剥蚀
下载PDF
华山旅游市场特点及其开发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钱紫华 陈晓键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64-68,共5页
在对华山实际调研及问卷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华山旅游的客源地域结构特点和客源时间结构特点,指出华山旅游开发现阶段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华山旅游的市场开发战略。
关键词 华山 旅游市场 客源市场 陕西 旅游风景区 旅游开发战略
下载PDF
华山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中社 赵俊侠 《陕西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87-89,共3页
通过对华山古树名木的调查,特别是对死亡古树名木的调查分析,阐明了影响华山古树名木衰弱死亡的原因是干旱、雷击及病虫危害,并提出了加强华山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华山 古树 保护 对策
下载PDF
神山·奇山·英雄山——西岳华山历史文化蕴义的全程叩问 被引量:7
15
作者 侯甬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20,共21页
本文以西岳华山为实例,以道教传播史、山路修凿史、旅游史、地理学史为基础和衬托,以思想史为依归,从目为祥云和雾霭环绕神灵寄寓之神山,到令游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之奇山,再到赋予人类社会正义力量固有之英雄山,展开对研究... 本文以西岳华山为实例,以道教传播史、山路修凿史、旅游史、地理学史为基础和衬托,以思想史为依归,从目为祥云和雾霭环绕神灵寄寓之神山,到令游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之奇山,再到赋予人类社会正义力量固有之英雄山,展开对研究对象的一种山脉历史文化蕴义的探寻、解绎和归纳工作。通过以宽口径尺度度之之西岳华山历史文化,初步探知的蕴义有:(1)"華"为"花"之本字,虽自先秦起常用,却惟有"華山"以自然实体形式保持热度,散发影响,对华夏、中华之名起到令人瞩目的衬映作用;(2)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子提出"君子若华山"的比喻,颇为符合孔子"仁者乐山"的思想,也甚合华山由"仁"至"正"的山脉文化形象及其诸多实践者的人生历程;(3)明初医者兼画家王履登临西岳体会出的"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心得,不仅阐发了普天下骄子——士人们从事创作的书绘之途,且将人类与山脉的关系史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水平上。本文的结论是:名山有赖自然高度而挺立,更有赖文化高度而跃升,时代推动着最大的人群登山领略无限自然胜景,人类的创造性认识又随之继续丰富着其乐无穷的山脉文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岳 华山 文化蕴义 人与山脉 文化高度
下载PDF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新宇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2-85,共4页
广西宁明县花山岩画遗存上千年,是壮族先民创造的人类文化奇观,存在较多的未解之谜,同时也为世界留下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花山岩画以偏居南疆国门一隅的悬崖峭壁,历上千年而不衰,从未停止传播壮族人民的神灵信仰观念、人生礼仪旨趣以... 广西宁明县花山岩画遗存上千年,是壮族先民创造的人类文化奇观,存在较多的未解之谜,同时也为世界留下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花山岩画以偏居南疆国门一隅的悬崖峭壁,历上千年而不衰,从未停止传播壮族人民的神灵信仰观念、人生礼仪旨趣以及文艺审美观,可谓壮族瑰宝和人类文明。其传播研究成果值得与此情形类似的文化艺术和文化遗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宁明花山 岩画 传播
下载PDF
道教总仙洞天华山传说“人天博弈”文化史分析
17
作者 王子超 王克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3,共5页
道教"洞天福地"之"总仙洞天"华山,有风景点"棋石",传为汉朝时仙人下棋的"博台",后又出现高道陈抟与"潜龙"赵匡胤赌华山的传说,而被民间视为道教故事。此故事当编造于明朝中叶。对多... 道教"洞天福地"之"总仙洞天"华山,有风景点"棋石",传为汉朝时仙人下棋的"博台",后又出现高道陈抟与"潜龙"赵匡胤赌华山的传说,而被民间视为道教故事。此故事当编造于明朝中叶。对多神崇拜的中国道教之敬畏,为其发生的宇宙观基因,而盛世皇帝的崇道与逸乐为其发生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华山 陈抟 人天博弈
下载PDF
华山风景植物保护现状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祖群 杨新军 李敏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8,共4页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研究日趋成为生态学与旅游学的一个热点。以西岳华山为例,在分析华山风景植物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华山风景植物景观特性,提出持续性保护、开发利用措施。最后讨论认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研究应以植物景...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研究日趋成为生态学与旅游学的一个热点。以西岳华山为例,在分析华山风景植物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华山风景植物景观特性,提出持续性保护、开发利用措施。最后讨论认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研究应以植物景观为切入点,将植物景观的营造提到新的高度;初步提出“风景植物”(plantoflandscape)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华山 植物景观 风景植物
下载PDF
祈福梦告:唐代华岳神信仰的一个独特面相——从建唐功臣裴寂“谒岳神以徼福”谈起
19
作者 王永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98,共9页
唐代出现出了许多祈福梦告于华岳神庙的故事,由此形成了一种祈福梦告类型母题。在这些祈福故事中,主要是以科考举子和一些胸怀大志却暂时困顿者居多,他们希望得到岳神的启示、庇佑与赐福,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类故事中,尤以新、旧... 唐代出现出了许多祈福梦告于华岳神庙的故事,由此形成了一种祈福梦告类型母题。在这些祈福故事中,主要是以科考举子和一些胸怀大志却暂时困顿者居多,他们希望得到岳神的启示、庇佑与赐福,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类故事中,尤以新、旧《唐书·裴寂传》中记载的唐代开国功臣裴寂早年祈福于华山神庙并获岳神梦告富贵之事出现最早,也是唯一被载入正史者,具有形成该类型母题原型与范式的重要意义。这类故事在唐代的大量涌现,与华山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岳神所具有的预告世人前程命运的民俗信仰功能有关,由此形成了华山信仰中的一个独特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祈福梦告 裴寂 华岳神庙 华山崇拜 华岳神信仰 类型母题
下载PDF
“浙派”画家王履《华山图》相关问题的再探讨——从俞剑华先生的评论谈起
20
作者 王大卫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王履是明以来画史上颇受争议的画家之一。俞剑华先生认为"王画并未脱马、夏画法";"所画华山无一处似实境";"无写生之技巧,亦不能为山川传神也"。通过对俞先生对《华山图》评说产生的原因做客观、具体的分... 王履是明以来画史上颇受争议的画家之一。俞剑华先生认为"王画并未脱马、夏画法";"所画华山无一处似实境";"无写生之技巧,亦不能为山川传神也"。通过对俞先生对《华山图》评说产生的原因做客观、具体的分析,认为:王履的《华山图》在明代即获诸多认同;王画脱胎于马、夏,通过实地写生自成一家;王履的艺术主张是中国画"师法造化"优秀传统的长线延续到明代的一个耀眼的"点",其艺术实践以及理论对当代画家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履 华山图 写生 师法造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