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末清初戏曲家包燮行实及其《云石会》传奇考
1
作者 吴秀明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包燮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其负才不遇,结交了很多像闻性道一样入清后绝意仕进的同道中人。包燮的《云石会》传奇现存清康熙间刻本,剧作以“谪仙”“度脱”为架构模式,不拘泥于本事,为表达主题灵活架构剧作情节。从创作意图来看,作者借鬼... 包燮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其负才不遇,结交了很多像闻性道一样入清后绝意仕进的同道中人。包燮的《云石会》传奇现存清康熙间刻本,剧作以“谪仙”“度脱”为架构模式,不拘泥于本事,为表达主题灵活架构剧作情节。从创作意图来看,作者借鬼佛仙道等具有神仙道化色彩的内容抒发胸怀,表现出易代之际的遗民情怀和文士苦闷。《云石会》传奇以“云石”为创作主线,融入了大量的宁波历史人文典故、古迹景观,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现状,以及特殊历史时期宁波地区遗民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包燮 《云石会》 传奇
下载PDF
当代徽剧发展机制平议——由《惊魂记》生发的思考
2
作者 周涛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9-45,共7页
徽剧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惊魂记》不仅集中代表了徽剧近年来的建设成就,更显示出当代徽剧发展机制:汲取戏曲跨文化改编的“中国化”经验,发扬徽剧的“开放性”传统,守持其“民俗性”品格,探索“现代化”路径。从审美原则、剧种特色、... 徽剧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惊魂记》不仅集中代表了徽剧近年来的建设成就,更显示出当代徽剧发展机制:汲取戏曲跨文化改编的“中国化”经验,发扬徽剧的“开放性”传统,守持其“民俗性”品格,探索“现代化”路径。从审美原则、剧种特色、剧目生产、舞台表演、演剧接受、时代意义等多个向度丰富推动着徽剧在当下现实语境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当代戏曲的整体发展具有经验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剧 《惊魂记》 民俗性 现代化 发展机制
下载PDF
徽州祭仪中的徽剧研究——以绩溪伏岭镇“舞佪”为例
3
作者 李英卓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61-163,共3页
戏曲活动在徽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徽剧是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绩溪县伏岭镇的“舞佪”是徽戏中最富有生命力、最贴近群众的一个流派,更是徽州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体现。在人文视角下,徽剧与徽州祭仪音乐有其社会传承渊源,祭仪中的... 戏曲活动在徽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徽剧是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绩溪县伏岭镇的“舞佪”是徽戏中最富有生命力、最贴近群众的一个流派,更是徽州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体现。在人文视角下,徽剧与徽州祭仪音乐有其社会传承渊源,祭仪中的徽剧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徽剧剧目的艺术分类多种多样,从地方文化角度看,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徊” 祭仪 徽剧 徽文化
下载PDF
悦来茶园与清末民初成都演剧考述——以《娱闲录》为考察中心
4
作者 李阳 杜翃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2期67-74,共8页
悦来茶园是清末民初成都最有影响力的新兴川剧演出场所,为川剧提供了专门化的剧场空间。《四川公报》增刊《娱闲录》于1914年7月在成都创刊,在四川现代报刊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该刊所载剧评、剧照、诗词等,生动记录了清末民初悦来茶园... 悦来茶园是清末民初成都最有影响力的新兴川剧演出场所,为川剧提供了专门化的剧场空间。《四川公报》增刊《娱闲录》于1914年7月在成都创刊,在四川现代报刊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该刊所载剧评、剧照、诗词等,生动记录了清末民初悦来茶园的演剧活动。以三庆会为代表的商业改良班社,立足市场、精研剧目、培训科生、追求职业道德,成为时代弄潮中全川最具代表性的班社。悦来茶园上演剧目的多元化,不仅显示着茶园作为戏曲演出场所的集聚功能,且体现着清末民初戏剧舞台上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融与碰撞。《娱闲录》为蜀地的戏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悦来茶园 《娱闲录》 三庆会 改良戏
下载PDF
隐藏在国粹中的徽剧
5
作者 张秋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12,共7页
徽剧起源于徽州(今黄山),是安徽地方戏曲剧。徽剧作为民族语言文化高度凝结的剧种,营造了“满汉一家亲”氛围,徽剧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衍生出了京剧。徽剧主要有文戏和武戏两种表演方式,文戏以“小桥流水人家”为主题,表现江南细腻、婉转... 徽剧起源于徽州(今黄山),是安徽地方戏曲剧。徽剧作为民族语言文化高度凝结的剧种,营造了“满汉一家亲”氛围,徽剧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衍生出了京剧。徽剧主要有文戏和武戏两种表演方式,文戏以“小桥流水人家”为主题,表现江南细腻、婉转的生活方式;武戏以“忠君爱国”为主题,展现中华好儿郎健硕的身姿和深厚的功夫。徽剧有青阳、四平、徽昆、吹腔、拨子、二黄、西皮、花腔、小调九个腔调,主要声腔是吹腔、拨子、西皮。徽剧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徽班进京融合南腔的柔和北调的雄浑;以能文能武的方式展现一个艺术的历史,以创造性的发展铸造了国剧——京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剧 腔调 徽班 徽商 徽班进京 京剧之父 国粹
下载PDF
从声腔形态的比较为广东汉剧寻根溯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东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7,共10页
文章以音乐形态学的研究角度为出发点,以广东汉剧、汉剧、徽剧的皮黄腔为对象,从板式特点、腔式结构、行当唱法、上下句落音与伴奏乐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广东汉剧确认亲缘关系,寻根溯源。作者认为,广东汉剧的根在湖北,广东汉剧源于... 文章以音乐形态学的研究角度为出发点,以广东汉剧、汉剧、徽剧的皮黄腔为对象,从板式特点、腔式结构、行当唱法、上下句落音与伴奏乐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广东汉剧确认亲缘关系,寻根溯源。作者认为,广东汉剧的根在湖北,广东汉剧源于汉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汉剧 皮黄腔 汉剧 徽剧 渊源 比较 中国传统音乐
下载PDF
徽剧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群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徽剧是一门古老的剧种,徽剧的故事曲目、脸谱元素、服饰道具以及戏曲动作等元素为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角色资源。根据徽剧艺术元素进行动画艺术语言改编,重新整理和提炼徽剧经典角色造型,研究当下受众群体的审美观念,把徽剧中... 徽剧是一门古老的剧种,徽剧的故事曲目、脸谱元素、服饰道具以及戏曲动作等元素为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角色资源。根据徽剧艺术元素进行动画艺术语言改编,重新整理和提炼徽剧经典角色造型,研究当下受众群体的审美观念,把徽剧中具有影响力的角色形象移植到动画角色设计中,借助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文化品位高、造型独特的动画角色设计,对加快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提高安徽动漫制作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升安徽经济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剧元素 徽剧脸谱 动画角色设计 程式化
下载PDF
徽戏中休闲体育文化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意义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贾磊 聂秀娟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97-102,共6页
徽州休闲体育是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因历史的原因,同徽州戏曲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平民化、兼容性、乡土性、儒家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徽州休闲体育是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因历史的原因,同徽州戏曲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平民化、兼容性、乡土性、儒家化和开放性的特点,也能够在发展中不断顺应时代潮流,兼收并蓄,彰显了徽州地区独特的文化价值。对徽州休闲体育的深入开发,必将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国家体育软实力,构建体育强国的"中国梦"奠基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休闲体育 徽戏 历史 现实 弘扬
下载PDF
徽商休闲体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贾磊 聂秀娟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5-89,共5页
通过调查和对有关史料的收集、分析,从现代休闲观出发,探讨了徽商与徽戏的不解之缘,研究了徽商休闲体育普遍具有的自由、社会交往和创造性的特征以及徽商与二者之间的循环推动作用,启迪我们在对当前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不能墨守成规... 通过调查和对有关史料的收集、分析,从现代休闲观出发,探讨了徽商与徽戏的不解之缘,研究了徽商休闲体育普遍具有的自由、社会交往和创造性的特征以及徽商与二者之间的循环推动作用,启迪我们在对当前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不能墨守成规,应兼收并蓄,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休闲体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商 徽戏 徽州休闲体育 特征
下载PDF
1913-1935年戏曲变与不变的历史沉思——读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札记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元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4,141,共7页
"时装新戏"作为"畸形之艺术"的"过渡"性时间并不长,甚至从"时装新戏"到"古装歌舞戏"就是同时发生的,这其中起关键转换作用的人物就是梅兰芳。《天女散花》受欢迎是走出"过渡戏&... "时装新戏"作为"畸形之艺术"的"过渡"性时间并不长,甚至从"时装新戏"到"古装歌舞戏"就是同时发生的,这其中起关键转换作用的人物就是梅兰芳。《天女散花》受欢迎是走出"过渡戏"的标志,梅兰芳既是新戏的尝试者,也是走出新剧而探索开拓古装歌舞戏的旗帜。堂会戏是传统戏曲在特定场所的自然延伸,它是与庙台、戏楼、勾栏瓦舍等演剧方式相平行的独特的演剧方式。堂会戏是行家、票友与名伶相为赏度的审美场域,观赏者的审美期待对每一位杰出优伶既是极大的激励、褒奖,也是极大的压力。新戏与旧剧的性质根本不同:从新戏与旧戏的观演关系上看,一是看故事还是看角儿。新戏,以故事为主,观众看戏不看人;旧戏,以歌舞为主,观众看人不看戏。二是看人物还是看行当。旧剧也演人物,但观众却并不主要看人物,而是看人物如何通过唱念做打的行当程式极其精彩的呈现的,因而,人物只是借以呈现美轮美奂行当程式的媒介。三是看思想还是看传承。看传承就凸显观演者之间的精神依归——知音——流派族群的构筑和传播,这与观演者之间在思想观念上是否契合相去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时装新戏 古装歌舞戏 堂会戏 新戏旧剧之别
下载PDF
对徽文化中蕴含的服装设计艺术元素的解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勇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8-62,共5页
徽文化是根植于古徽州地区的带有深厚区域地方特色的文化,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一座璀璨的艺术宝库。文章通过对多种徽文化艺术形式进行解析,抽离出蕴含其中的一些文化艺术特征元素,再通过艺术的变化手法可将其运用在服装设计中,既达... 徽文化是根植于古徽州地区的带有深厚区域地方特色的文化,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一座璀璨的艺术宝库。文章通过对多种徽文化艺术形式进行解析,抽离出蕴含其中的一些文化艺术特征元素,再通过艺术的变化手法可将其运用在服装设计中,既达到既符合现代设计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同时,又能更好的弘扬徽文化,使其成为一种传承、发扬徽文化的优良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文化 服装设计 徽派建筑 徽剧 徽州雕刻
下载PDF
盛世末年的“演出”——从戏曲发展流变看三国戏在清宫的盛行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力芳 潘苇杭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65-67,共3页
清宫在清末盛演三国戏,除了其政治军事价值、"关羽崇拜"的政治凝聚力、皇族对戏曲的喜爱及三国戏自身的丰厚积累等外部原因,更在于昆、京剧种特色的差异以及花雅之争中花胜于雅的结果。综合戏曲史、接受史和清宫演剧史来看,... 清宫在清末盛演三国戏,除了其政治军事价值、"关羽崇拜"的政治凝聚力、皇族对戏曲的喜爱及三国戏自身的丰厚积累等外部原因,更在于昆、京剧种特色的差异以及花雅之争中花胜于雅的结果。综合戏曲史、接受史和清宫演剧史来看,清末盛行三国戏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与戏曲发展演变史息息相关,与京剧剧种特色和演员个人才华有关,是民间观剧时尚、欣赏口味的变化在宫庭中的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 昆山腔 徽班 京剧 三国戏
下载PDF
“堂会戏”考辨
13
作者 张凯 刘水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22,共7页
现知最早的关于“堂会”一词的文献记载出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指代由私人或团体出资包场演戏的戏剧观演模式。堂会是晚清、民国时期重要的商业演剧类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职业戏班的包场演剧。当今学界对于“堂会”的认识有颇... 现知最早的关于“堂会”一词的文献记载出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指代由私人或团体出资包场演戏的戏剧观演模式。堂会是晚清、民国时期重要的商业演剧类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职业戏班的包场演剧。当今学界对于“堂会”的认识有颇多歧见,主要表现在:一、视堂会为厅堂或私宅等演剧场所派生出来的演剧形态,再将堂会溯源到汉代的厅堂演戏;二、将堂会限定为个人出资承办,不及团体出资;三、无视堂会的商业运营模式,将堂会认定为非商业演剧;四、将非商业演剧的“家乐”“宫廷演剧”纳入堂会范畴。产生以上歧见的主要原因在于概念界定不清,从而导致望文生义、以偏概全、以今律古等错误。今人对堂会的错误认知和随意解读,造成了戏曲史研究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其作全面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会戏 商业演剧 职业戏班 家乐
下载PDF
绩溪徽戏童子班的活态传承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翠莉 《黄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5-28,共4页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绩溪徽戏童子班,发掘其内在文化底蕴,焕发其内在生机,激发其内在活力,值得每一位热爱徽文化关心徽文化的人积极思考。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采用"口传心授"这一"...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绩溪徽戏童子班,发掘其内在文化底蕴,焕发其内在生机,激发其内在活力,值得每一位热爱徽文化关心徽文化的人积极思考。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采用"口传心授"这一"活态传承"的传承模式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溪徽戏童子班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授心传 活态传承
下载PDF
论徽剧的戏剧精神 被引量:5
15
作者 洪永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徽剧以其独特的戏剧精神在戏剧的百花园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京戏之祖"。徽剧的繁荣发展既是徽剧戏剧精神的体现,也是得力于徽剧戏剧精神内在动力的结果。徽剧的戏剧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其一,海纳百川的融合精神;其二,扎根... 徽剧以其独特的戏剧精神在戏剧的百花园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京戏之祖"。徽剧的繁荣发展既是徽剧戏剧精神的体现,也是得力于徽剧戏剧精神内在动力的结果。徽剧的戏剧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其一,海纳百川的融合精神;其二,扎根民间的乡土精神;其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总结其艺术精神对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戏曲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下中国艺术理论的建构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剧 戏剧精神 京戏之祖
下载PDF
徽剧戏曲中武术元素的运用及价值
16
作者 黄晓华 周阳阳 《武术研究》 2019年第7期22-24,共3页
作为"京剧之源"的徽剧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对中国南北方诸多地方戏曲影响极大,尤其是在武戏。通过对徽剧中武术元素的研究,探析传统武术与徽剧戏曲武打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徽剧中武术元素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及价值性,从而提... 作为"京剧之源"的徽剧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对中国南北方诸多地方戏曲影响极大,尤其是在武戏。通过对徽剧中武术元素的研究,探析传统武术与徽剧戏曲武打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徽剧中武术元素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及价值性,从而提出保护和传承徽剧中的武术元素的意义与重要性,提高人们对徽剧中武术元素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剧 武术元素 武戏
下载PDF
绩溪县伏岭村舞[犭回]文化探究
17
作者 李英卓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2-14,共3页
追溯舞[犭回]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发展到普遍的传统民俗表演,并成为绩溪县伏岭村的特色民俗活动的过程。梳理舞[犭回]的渊源和传承发展,透过舞[犭回]艺术形式的现状分析其传承困境,在保护与传承徽州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将[犭回]舞与旅游... 追溯舞[犭回]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发展到普遍的传统民俗表演,并成为绩溪县伏岭村的特色民俗活动的过程。梳理舞[犭回]的渊源和传承发展,透过舞[犭回]艺术形式的现状分析其传承困境,在保护与传承徽州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将[犭回]舞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和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意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犭回] 徽剧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徽班源于安庆考论
18
作者 陈东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当前,有些学者把徽班的“徽”字理解为徽州,从而造成徽班起自徽州的误解。实际上,徽班在概念上实指安庆班,它的基本曲调“二簧”形成于安庆,它的主力是安庆艺人。这三个方面清楚表明,徽班起源于安庆,徽班实质就是安庆班。
关键词 徽班 二簧 安庆 京剧
下载PDF
传承与创新:1980—1985年婺源徽剧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昆仑 《地方文化研究》 2015年第2期92-105,共14页
婺源徽剧,是徽剧艺术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基因之一,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从史学角度,以断代史的理念,对1980年至1985年婺源徽剧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指出该时期婺源徽剧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不仅完成了极其... 婺源徽剧,是徽剧艺术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基因之一,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从史学角度,以断代史的理念,对1980年至1985年婺源徽剧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指出该时期婺源徽剧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不仅完成了极其重要的转折,而且迎来了婺源徽剧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得出了"崇传统、下得去、能演出、重创新"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婺源徽剧 活化石 高拨子 老吹腔 发展
下载PDF
浅析邕剧《回笼鸽》的地域文化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游 周永忠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5-97,共3页
邕剧《回笼鸽》讲述唐朝时期,贫寒出身的薛平贵与相府三小姐王宝钏分别十八年后夫妻重聚的故事。《回笼鸽》在京剧《王宝钏》的情节、意象上做了改编,融入了很多邕地的社会文化特色,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更为饱满,语言上大量运用桂西南官... 邕剧《回笼鸽》讲述唐朝时期,贫寒出身的薛平贵与相府三小姐王宝钏分别十八年后夫妻重聚的故事。《回笼鸽》在京剧《王宝钏》的情节、意象上做了改编,融入了很多邕地的社会文化特色,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更为饱满,语言上大量运用桂西南官话的俗语、谚语、谐音,充分展现邕州地区的社会风情,使剧本更为世俗化,使剧目更符合邕州地区观众的审美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邕剧 《回笼鸽》 桂西南官话 世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