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湖广会馆"建筑中的木雕刻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茹冰 陈建红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4-19,共6页
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深遂的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深深的哲理内涵,木雕刻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反映着中国建筑文化关联性。以重庆"湖广会馆"建筑中的木雕刻为例,试图阐述中国建筑木雕艺术的文化特性。
关键词 重庆 “湖广会馆”建筑 木雕刻 建筑文化 建筑木雕艺术
下载PDF
谢灵运与慧严、慧观 被引量:5
2
作者 姜剑云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5,共6页
在晋宋之际,谢灵运是名士、诗人和佛教学者,慧严、慧观则是当时名僧,在“什门八俊”、“什门十哲”之列。史载他们有一定的交往,但语焉不详。本文挖掘相关文献,梳理他们各自佛教活动的线索,标注他们交往的结合点及其情形,认为他们曾相... 在晋宋之际,谢灵运是名士、诗人和佛教学者,慧严、慧观则是当时名僧,在“什门八俊”、“什门十哲”之列。史载他们有一定的交往,但语焉不详。本文挖掘相关文献,梳理他们各自佛教活动的线索,标注他们交往的结合点及其情形,认为他们曾相会于庐山,复聚于荆州,共译经于建康,在《华严经》、《大般涅槃经》的汉译润改过程中有过重要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慧严 慧观 交游 译经 佛教
下载PDF
汇泉湾改造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常德馥 赵炳来 《海岸工程》 1998年第1期56-58,共3页
就航海学校码头的存在对汇泉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和砾石滩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对码头的搬迁或改造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汇泉湾 水动力环境 搬迁 青岛 码头
下载PDF
由代收税捐看清末苏州商会的“代表性”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邱澎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4,共11页
在晚清开办厘金和海关税之前,商业税收在清代全国财政岁入的比重一直不高,远低于农业税入的比重。但商业税收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其实有大幅增长,由雍正二年(1724)的5.4%,到嘉庆十七年(1812)的14.6%,增长将近三倍。为向商人加税,清前... 在晚清开办厘金和海关税之前,商业税收在清代全国财政岁入的比重一直不高,远低于农业税入的比重。但商业税收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其实有大幅增长,由雍正二年(1724)的5.4%,到嘉庆十七年(1812)的14.6%,增长将近三倍。为向商人加税,清前期即有愈来愈多言论强调"惠商""恤商"才能"裕课",不少官员提醒改善商人经商环境以增加政府岁入。当政府为了兼顾"裕课"与"恤商"两项目标时,商人也更能透过联名陈情、罢市抗税以及会馆、公所的私下运作,来保障自身权益。当清末政府主动立法鼓励商人成立商会,透过商会和会馆公所的合作,包含苏州商人在内的商业群体,才有更坚实的团体力量为后盾,向政府抗争税收问题。清末商会参与抗争税收的过程反映了重要的历史转变:商人团体由原先会馆、公所时代作为在实际上保护商人权益的"代表",演变为商会时代能同时在实际上与名义上保护商人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恤商 商税 会馆 公所 商会
下载PDF
“外洋会馆图记”之发现暨“十三行”正名考 被引量:5
5
作者 冷东 罗章鑫 《古代文明》 CSSCI 2018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乾隆二十二年清朝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至道光二十二年《南京条约》签订,广州成为中国重要通商口岸,产生"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外贸体制和商会组织,即学术界和社会民众普遍称谓的"十三行"。这一长期存在... 乾隆二十二年清朝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至道光二十二年《南京条约》签订,广州成为中国重要通商口岸,产生"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外贸体制和商会组织,即学术界和社会民众普遍称谓的"十三行"。这一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外贸制度和商会组织有无印章?学术界尚无证据和研究成果。2017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和英国国家档案馆找到的"外洋会馆图记"印迹,当即出于消失已久的"十三行印章"。依据这些档案并与其他文献参酌分析,"外洋行"是"十三行"的正名,而"十三行"其实是一个地理概念,作为制度和组织的"十三行"当开始于176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洋行 十三行 公行 公所
下载PDF
清代北京会馆园林述略 被引量:1
6
作者 贾珺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期64-69,共6页
清代北京外城地区修建了大量的会馆,作为各地同乡或商业行会的聚会、住宿、祭祀场所,其中部分会馆设有专门的园林,园内营造用于宴饮的厅堂,布置亭轩楼台等建筑,并堆叠假山、开辟池沼、种植花木,形成一种独立的园林类型。通过文献考证和... 清代北京外城地区修建了大量的会馆,作为各地同乡或商业行会的聚会、住宿、祭祀场所,其中部分会馆设有专门的园林,园内营造用于宴饮的厅堂,布置亭轩楼台等建筑,并堆叠假山、开辟池沼、种植花木,形成一种独立的园林类型。通过文献考证和现场调查,对清代北京会馆园林的主要实例进行记述,并对其造园意匠做进一步的分析。总体而言,这些园林的格局较为方整,建筑形式以厅堂、亭、轩为主,假山多以青石叠置,水景简单,植物多为易于维护的品种,匾额、楹联富有文化寓意并反映其故乡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京会馆 园林 景观
下载PDF
明清山陕会馆管理思想简论
7
作者 宋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37-143,共7页
以山陕会馆为例,从会馆建筑、主体文化设计、行规业律和会馆管理功能等层面对工商会馆的管理思想进行实证分析,特别是对工商会馆管理思想中中国文化特色给予了论证。这一历史遗产对于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思想可以提供历... 以山陕会馆为例,从会馆建筑、主体文化设计、行规业律和会馆管理功能等层面对工商会馆的管理思想进行实证分析,特别是对工商会馆管理思想中中国文化特色给予了论证。这一历史遗产对于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思想可以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山陕会馆 山陕商人 管理思想
下载PDF
新空间与旧符码:会馆对当代城市意义的填充
8
作者 许苗苗 《中国名城》 2015年第10期84-89,共6页
会馆是同乡之间基于地缘情谊相互帮扶的产物,在历史上发挥过试馆、行馆的功能,并曾经作为地方势力的维护者发挥着社会功能。近年来,一些原本被工厂、居民占用或是废弃的老会馆重新得到启用。在形态上,它们修旧如旧,但在功能上却得到了... 会馆是同乡之间基于地缘情谊相互帮扶的产物,在历史上发挥过试馆、行馆的功能,并曾经作为地方势力的维护者发挥着社会功能。近年来,一些原本被工厂、居民占用或是废弃的老会馆重新得到启用。在形态上,它们修旧如旧,但在功能上却得到了新的开掘,突出文化意义、商业意义甚至政治意义。作为都市新空间的它们沿用了"会馆"这一旧符码,意在以熟悉的概念唤起人们对乡土亲缘关系的信任感,以意义填充城市,将都市人关系转换为稳定有序的伦理关系,在陌生人之间建筑起想象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 新空间 会馆 历史文化资源
下载PDF
庆安会馆旅游资源的分析与开发策略
9
作者 李晓光 《科园月刊》 2010年第4期87-90,共4页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旅游产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文物遗产作为一种人文旅游资源,只要能够开发出特色,别人很难拿走仿造。庆安会馆作为宁波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独特的地域性,对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旅游产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文物遗产作为一种人文旅游资源,只要能够开发出特色,别人很难拿走仿造。庆安会馆作为宁波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独特的地域性,对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本文通过对宁波庆安会馆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品质进行梳理,从资源和市场角度对其旅游开发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庆安会馆旅游资源开发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安会馆 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下载PDF
会馆——失落的城市文化
10
作者 罗虹 萨如拉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北京会馆的产生、发展、分布及格局和使用,通过对北京南城会馆在城市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会馆文化在老北京的城市文化中的地位的分析,阐述会馆对于打造北京城市文化的意义,并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探讨对会馆文化保护的方式.
关键词 会馆 城市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明清河北境内山西商人会馆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平 杨波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9-163,共5页
明清时期河北地区的商人会馆绝大部分为山西商人兴建,这些会馆由山西商人创建、维护和管理。这一区域的山西商人会馆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社会方面,山西会馆经历了一个从偶然行为到连续规范管理的组织化过程;经济方面,会馆的资金... 明清时期河北地区的商人会馆绝大部分为山西商人兴建,这些会馆由山西商人创建、维护和管理。这一区域的山西商人会馆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社会方面,山西会馆经历了一个从偶然行为到连续规范管理的组织化过程;经济方面,会馆的资金筹集越来越完善和制度化;文化方面,晚明清初多样化的、区域化的祠庙信仰演化为会馆中规范化的以关帝为中心的神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山西商人 河北会馆 历史变迁
原文传递
A Hierarchy of Geographies: A Skinnerian Model of Indochina's Overseas Chinese Congregation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French Colonialism
12
作者 Tracy C. Barrett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5年第1期74-95,共22页
In Indochina, overseas Chinese were organized by dialect group into associations called congregations, which shared many of the functions of huiguan in China. The spread of overseas Chi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network... In Indochina, overseas Chinese were organized by dialect group into associations called congregations, which shared many of the functions of huiguan in China. The spread of overseas Chi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networks followed a Skinnerian model in which large urban congrggations wielded mor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uthority than did smaller, rural congr@ations. By examining the impacts of French colonialism upon overseas Chinese networks within Indochina and upon overseas connections with their Chinese native plac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Skinnerian model of local-system hierarchy fits quite comfortably when applied to the world of French colonial Indochina and its overseas Chinese. Furthermore, it argues that French colonialism actually reinforced the Skinnerian hierarchy of politics and markets in ways that endured long after the collapse of Imperial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region INDOCHINA huiguan congregations overseas Chinese French Colonial
原文传递
Constructing New Meanings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of Malacca Straits
13
作者 Qing Mei 《Built Heritage》 2017年第1期26-35,共10页
This paper aims to construct new meanings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of Malacca and Penang in the Malacca Straits.Inscribed in 2008,both sites have a history of more than 600 years o... This paper aims to construct new meanings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of Malacca and Penang in the Malacca Straits.Inscribed in 2008,both sites have a history of more than 600 years of migrating trade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China.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has given them diverse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assets as tangible heritage,and different life style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as intangible heritage.Starting with a survey of the varied Chines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the two World Heritage sites of the Malacca Straits,this study presents Chinese temples,huiguans,and shop-houses in the surviving historic city centres where various cultures and religions met and coexisted.These sites bear testimony to a living multi-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tradition of Malay Archipelago,historic China and India,and modern Europe up to nowadays.Setting the two Wold Heritage sites in the full context of China,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which were part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s in ancient times,the study establishes a broader view to understand heritage as a cultural entity,explores the Chinese contribution to heritage,and calls for awareness towards heritage renovation and adaptive reuse throughout history.Furthermore,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Southeast Asia from the 15^(th)to the 19^(th)century,the study intends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and craftsmanship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 vernacular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in Southeast Asia.It means to explore how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was transplanted to the non-Chinese contexts in the Malacca Stra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acca Penang Chines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TEMPLE huiguan shop-hou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