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CYCLIN G1 AND HUMAN PAPILLOMA VIRUS INFECTION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ERVICAL CARCINOMA 被引量:5
1
作者 Jing Liang Mei-lu Bian +4 位作者 Qing-yun Chen Xia Liu Hua Ou Min Li Jun Li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1-85,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verexpression of cyclin G1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and cervical carcinoma,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yclin G1 and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infection. Meth...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verexpression of cyclin G1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and cervical carcinoma,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yclin G1 and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infection. Methods All of the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of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0 to August 2004.We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G1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HPV16/18 infection with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high-risk HPV infection with Hybrid capture system II (HC-II) in normal group (25 cases), CIN I (48 cases), CIN II (56 cases), CIN III (54 cases), and invasive cervic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SCC, 31 cases).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cyclin G1 expression in CIN(77.85%)and SCC cervical tissues (87.10%)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8.00%, P<0.01), and the intensities of cyclin G1 expression in CIN(40.60%)and SCC cervical tissues (61.5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2.72%, P<0.05). The positive rates and intensities of cyclin G1 expression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grade of cervical lesions. High-risk HPV infection rates were higher in CIN and SCC than normal groups (P<0.05).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yclin G1 expression and high-risk HPV infection detected with HC-II (Kendall’s tau-b=0.316, 0.269, 0.352, and 0.474 in CIN I, CINII, CIN III, and SCC,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s Cyclin G1 is overexpressed in CIN and SCC. Cyclin G1 may be a biomarker for detecting CIN and SCC. Cyclin G1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ncogenesis of CIN and SCC by high-risk HPV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G1 乳突状瘤病毒 病毒感染 子宫肿瘤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方金 王敏 +2 位作者 王丁 肖克林 何蕴韶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经济实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的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对355例疑似HPV感染女患者检测HPV并分型;用杂交捕获Ⅱ代(HCⅡ)法进行评价,并用该法对珠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经济实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的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对355例疑似HPV感染女患者检测HPV并分型;用杂交捕获Ⅱ代(HCⅡ)法进行评价,并用该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730例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355例疑似样本中,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和HCⅡ法分别检出211例(59.4%)和222例(62.5%)阳性标本,符合率达94.1%(334/355)。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共检测出15种常见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其中16、52、58、56型检出率较高。结论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能具体分型和检测混合感染,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测结合,对宫颈癌筛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低密度基因芯片 杂交捕获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宫颈疾病液基细胞学和人乳头状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联合检测及与组织学检查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陶琨 杨静 +6 位作者 杨华 郭振华 陈向宇 孟晓彦 王春蕾 唐龙英 左绪磊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联合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检测(HCII HPV DNA)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并总结TCT诊断中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收集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2006—2009年行TCT、HCII 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活检的...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联合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检测(HCII HPV DNA)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并总结TCT诊断中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收集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2006—2009年行TCT、HCII 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活检的病例共1050例,分别比较了TCT、HCII HPV DNA及TCT联合HCII HPV DNA检测的诊断效能。对照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了TCT漏诊、误诊的原因。结果:TCT中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与组织学的符合率显著高于未见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NILM)/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UCS),P<0.01;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步增加(P<0.01);TCT联合HCII HPV DNA检测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显著提高(P<0.01);TCT诊断假阳性的原因主要是对反应性细胞及变性细胞的误诊,而假阴性的原因则是对个别挖空细胞和异形细胞的漏诊。结论:TCT联合HCII HPV DNA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病变诊断效能,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正确的取材、规范的制片、准确的识别反应性细胞、挖空细胞和核深染的异形细胞,将有效地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 联合试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成人喉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敛容 苏永进 +2 位作者 王芬 蔡智 林宜玲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在人乳头瘤病毒(HPV)喉部感染分型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HPV感染与成人喉乳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其中喉乳头瘤36例、声带息肉30例。在... 目的探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在人乳头瘤病毒(HPV)喉部感染分型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HPV感染与成人喉乳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其中喉乳头瘤36例、声带息肉30例。在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喉部病变组织,留取部分组织。同时留取本院妇科门诊HC-Ⅱ检测阴/阳性各10份的宫颈细胞标本;采用HybriMax技术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 10例HC-Ⅱ法阳性宫颈细胞标本HybriMax法均检测出HPV,亚型分别为52、59、68型,其中52型50%(5/10)、58型30%(3/10),59型20%(2/10);1例HC-Ⅱ法阴性宫颈细胞标本HybriMax法检测出HPV。36例喉乳头瘤患者HPV阳性率50%(18/36),分别检测出2种亚型,依次为HPV 6型(33.33%、12/36)、11型(16.67%、6/36);声带息肉患者均未检测出HPV。结论 HybriMax检测HPV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检测HPV亚型,是临床喉HPV感染分型检测的有效方法。HPV6、HPV11型可能在成人喉乳头瘤的发病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喉乳头瘤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下载PDF
杂交捕获二代法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余丽辉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4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杂交捕获二代(HCⅡ)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患者(HP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 189例患者进行HCⅡ法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对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进行阴道镜多点活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189例样本中,经TCT检... 目的探讨杂交捕获二代(HCⅡ)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患者(HP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 189例患者进行HCⅡ法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对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进行阴道镜多点活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189例样本中,经TCT检测ASC-US 32例(2.69%),ASCUS-H35例(2.94%),LSIL76例(6.39%),HSIL17例(1.43%)。病理证实炎症70例(49.65%),CINⅠ19例(13.48%),CINⅡ22例(15.60%),CINⅢ17例(12.06%),浸润癌5例(3.55%),湿疣8例(5.67%)。HPV阳性组年龄明显小于阴性组(P<0.01)。各病理组HPV感染率分别为炎症59%、CINⅠ68%、CINⅡ77%、CINⅢ100%、浸润癌100%、湿疣62%。141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TCT和HPV均(-)者无高度病变发生;TCT(-)和HPV(+)者中≥CINⅡ的检出率为17%,在TCT异常和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最高(41%);仅TCT异常的HPV(-)者为13%,且5例均为CINⅡ,无原位癌和浸润癌的发生。结论持续的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演进有关,HC-Ⅱ法HPV检测是宫颈癌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技术,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最佳宫颈癌筛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杂交捕获二代法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岑坚敏 钱德英 +4 位作者 曾仁海 王丁 林爱华 赵杨 舒焰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宫颈疾病专科门诊就诊的妇女5584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高危型HPVDNA的半定量检测,阴道...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宫颈疾病专科门诊就诊的妇女5584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高危型HPVDNA的半定量检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高危型HPV检测阳性1590例,阳性率28.47%,各种病理类型的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宫颈鳞癌88.89%,宫颈腺癌66.67%,CINⅢ92.77%,CINⅡ86.30%,CINⅠ44.58%,宫颈扁平型湿疣86.69%,慢性宫颈炎9.59%。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也增高,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有显著意义(H=1984.714,P<0.01),其中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及CIN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INⅠ与宫颈腺癌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宫颈扁平型湿疣、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宫颈扁平型湿疣、CINⅡ、CINⅢ与宫颈鳞癌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ROC曲线分析HC-Ⅱ检测宫颈高度病变,最能平衡敏感度和特异度的阳性分界点是3.7pg/mL,Youden指数为0.72,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0%。结论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增高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密切相关;合理设置阳性分界点,可提高HC-Ⅱ检测宫颈高度病变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负荷量 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
原文传递
宫颈上皮病变组织中LIN28B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曹学全 王四玲 +4 位作者 卢洪胜 孙刚 章辉 杨朝晖 赵武干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225-2228,2231,共5页
目的探讨LIN28B在宫颈上皮病变组织中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宫颈癌、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33例宫颈炎组织中LIN28B表达情况,同时于术前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 目的探讨LIN28B在宫颈上皮病变组织中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宫颈癌、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33例宫颈炎组织中LIN28B表达情况,同时于术前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患者HR-HPV感染情况。对随访3年以上宫颈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LIN28B在宫颈癌中高表达率均高于CIN和宫颈炎(P<0.05)。LIN28B表达与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HR-HPV在宫颈炎、CIN和宫颈癌中感染率依次升高(P<0.05),但与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LIN28B表达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P<0.05)。LIN28B表达与预后有关(P<0.05),而HR-HPV感染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 LIN28B表达和HR-HPV感染可反映宫颈上皮病变的程度,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宫颈癌筛查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判断,LIN28B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28B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 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 预后
原文传递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与其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玲 龚平 +2 位作者 郭华雄 刘静 沈昊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6期854-857,共4页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其致瘤作用主要与其基因表达与蛋白转化有关。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HPV的方法主要有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核酸印迹、聚合酶链反应(PCR)、第2代杂交捕获法(th...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其致瘤作用主要与其基因表达与蛋白转化有关。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HPV的方法主要有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核酸印迹、聚合酶链反应(PCR)、第2代杂交捕获法(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hybrid capture,HCⅡ)等,其中HCⅡ是第1个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临床检测高危型HPV方法。高危型HPV检测联合细胞学筛查可最大程度优化防癌筛查的流程和宫颈异常细胞的临床处理,同时HPV检测也是宫颈癌治疗后随诊的重要方法。因此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诊断及治疗随访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 宫颈癌 第二代杂交捕获 hc
原文传递
浙江省温州市宫颈病变妇女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9
作者 张玉宇 蔡平生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8期680-683,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情况及特点,探讨HR—HPVDNA用于检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HR—HPV检测第二代...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情况及特点,探讨HR—HPVDNA用于检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HR—HPV检测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II法)和阴道镜检查并行活检的1130例宫颈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30例患者HR.HPV阳性率65.84%(744/1130)。细胞学检测异常862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56例、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8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1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损伤(HSIL)184例、癌22例。病理学诊断≥CINI/HPVI682例,HR—HPV阳性率78.59%(536/682)。≥CINII病变TCT方法灵敏度88.94%,特异度32.73%;HC-Ⅱ方法灵敏度90.21%,特异度51.82%;两种方法联合灵敏度97.45%,特异度22.42%,阳性预测值47.22%,阴性预测值92.50%。30—39岁患者除与40-49岁有相近HR—HPV发生率外(,=0.41,P〉0.05),比20~29岁和50~59岁发病率高(x2=3.99和8.15,P〈0.05,〉60岁除外)。HC—II方法检测ASCUS病理≥CINlI灵敏度89.83%,特异性53.78%;HC-II检测LSIL≥CINⅡ病变的灵敏度97.62%,特异性22.72%。结论HR-HPV在各年龄段均有较高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深,HR—HPV感染率逐步升高。HC-Ⅱ检测HR-HPVDNA是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可选用方法,特别是对高级别CIN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HR-HPVDNA检测是一种有效的ASCUS和LSIL的管理手段,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原文传递
膀胱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伟智 姚许平 +4 位作者 温海涛 王钢 刘晓明 陈特磊 吴齐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82-2283,2301,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的关系,为探索膀胱癌新的治疗预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对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HPV感染检测,分析高危HPV16/18感染与...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的关系,为探索膀胱癌新的治疗预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对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HPV感染检测,分析高危HPV16/18感染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结果 65例膀胱癌组织中高危型HPV 16/18检测阳性有42例,阳性率为64.6%,3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高危型HPV16/18检测阳性有2例,阳性率为6.7%;膀胱癌组织中高危型HPV16/18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T2-T4、G3、淋巴结转移组高危型HPV16/18检测阳性率分别明显低于Tis-T1、G1-G2和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结论 HPV16/18感染可能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病,并对膀胱癌的恶性程度与疾病的进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